掌握心脏病急救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论文_岳芳艳

掌握心脏病急救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论文_岳芳艳

1、判断心脏骤停

由于各种原因如心脏疾病、电击、意外失血过多、中毒等造成的心脏突然停止运动,使全身有效血液循环终止,使各脏器官、组织等不能通过血液循环进行氧化作用,如果患者此时不能得到抢救就会发生猝死。对处在猝死边缘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是有效抢救的重要途径,此途径包括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按压。但是在进行抢救之前不需要判断患者是否真的出现了心脏骤停、呼吸中止等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心脏骤停的简单方法是:在患者突发疾病倒地时,向患者大声呼喊,看患者是否还存在某些刺激反应,如果还没有任何回应则表示患者意识丧失,如果意识丧失,还要接着判断患者有无自主呼吸,要仔细观察患者有无脉搏跳动,有无呼吸症状,有无胸腔的起伏,可以将脸部靠拢患者鼻腔感知,如果没有以上症状,则证明患者处于心脏骤停阶段,提示需要马上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有效的黄金时间为4~8分钟,如果在此时间内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就会死亡,如果在此时间内及时抢救,患者生还的机率相当大,并且后期通过治疗可以完全恢复。

第三次检查脉搏。通常脉搏的跳动情况就是人体心脏的跳动情况,正常人脉搏跳动为每分钟60~100次,并且时间间隔均匀相等、强弱一致。对于患者来讲,可以通过触摸桡动脉的搏动来判断。一般在腕关节以上2cm处可触及。对于为重的患者,可以通过颈动脉来判断,颈动脉位于喉结与颈肌之间的凹斜处,在颈动脉处接触5分钟左右基本可以判断患者的心跳情况。但是由于通过颈动脉判断存在较大的误差,所以一般不建议非专业人士来醉判断依据,一般的只有医疗人员会通过触摸颈动脉来判断患者心跳情况。

2、学会心肺复苏

进行心肺复苏之前应该将患者转移到平整的地面上,保证患者头部微微后仰,头部高度应该不能超过胸部,要与整个身体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如果疾病发生时患者在床上或沙发上,应及时将患者转移到地面或在患者背部垫硬门板等坚固平整的物体,如果患者发病时保持的体位为侧卧位或俯卧位时要立即将患者轻轻翻动至仰卧位。之后要及时帮助患者清理口腔、咽喉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保证痰液、呕吐物甚至血液等不阻塞呼吸道畅通。清理异物的方法为:一只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这样有利于患者口腔中异物顺势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患者口腔中异物不能自行流出,护理人员可以用手帕、纸巾等用手将患者口腔、喉咙处的异物掏出,从而防止患者内部异物发生倒吸,进入气管、肺部造成呼吸阻塞。但是在进行异物掏出时要注意,对于没有意识到患者,采用此操作??谨慎,不能盲目随意。

还需要打开患者气道。由于患者心跳停止、意识丧失、全身肌肉组织松弛,口腔内舌根肌肉松弛会导致舌头后坠,堵塞咽喉造成呼吸通道的阻塞。在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抢救时需要先疏通呼吸道,避免呼吸道阻塞,抢救无效。正确打开气道的方法有:仰头抬颌法,施救者站立或半蹲在患者一旁,用一只手先拖着患者颈部,使头部离地面3~5cm,使患者头部微微向后仰起,保持姿势,这是另一只手在拖着患者颌部下延使口腔、咽喉轴成一条直线,然后通过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患者有无呼吸声等办法检查患者是否能进行自主呼吸,如果无明显的自主呼吸症状,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紧急抢救。

3、人工呼吸。

施救者站立或半蹲在患者一旁,用一只手先拖着患者颈部,使头部离地面3~5cm,使患者头部微微向后仰起,保持姿势,这时另一只手在拖着患者颌部下延使口腔、咽喉轴成一条直线,松开托住患者头部的那只手转而捏住患者鼻孔,保证口腔时其呼吸的唯一通道,这是施救者半蹲,大口深呼吸,接着施救者口部对准患者口部尽量不漏缝隙,平稳的给患者吹气,仔细关注,患者胸部有所上升即吹气达到效果,此时施救者口部离开患者同时松开捏住患者鼻孔的手,使患者体内气体呼出,再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进行吸气,在进行第二次吹起,如此反复几次。

4、胸外心脏按压。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是为了让患者胸腔内产生压力差,有缓慢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各组织暂时恢复给氧状态。按压的位置位于两侧肋骨的焦点处,一只手的手掌根部紧贴焦点,另一只手放置在紧贴焦点手的背部,两手指交叉重叠。施救者双臂与焦点垂直,身体直立并微微向前倾斜,利用上部身体重力以及臂力对患者进行有规律的按压,按压胸部每次起伏在4cm左右。放松时双手不能离开患者胸部,反复进行知道可以触摸到患者有明显的脉搏后停止。

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的频率为100,通常情况下,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反复进行直到患者有自主呼吸的能力则施救成功。

论文作者:岳芳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掌握心脏病急救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论文_岳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