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价值教育_教育论文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价值教育_教育论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观论文,核心论文,体系论文,价值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08)01-0036-06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列入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首项议程。积极落实这一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笔者以为,大学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巨大变革和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加强教育和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不断形成对大学生实施价值观教育的新理念,才能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价值”表达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相关性,是客体所具有的属性及这一属性对主体(包括主体的需要)而言的意义。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主体在不同的阶段和状态下也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因此价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客体固有的属性对价值起着客观的决定作用之外,主体的需要往往影响其对客体价值的判断。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态度和观点,它支配和影响着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决策过程和行为选择。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已经对许多事物倾注了自身的情感,形成了一定的判断标准和行为选择依据,与此同时,大学生又是一个思想敏锐、思维活跃的群体,他们对于外部世界具有极强的感受力,并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和变化性,这些特点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价值观领域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性

19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不断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变化。在国际层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不断地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的障碍,世界各国经济逐步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一过程还引发了诸多全球政治现象和全球文化现象,世界各国在政治体制层面和公共行政管理层面不断地在竞争中相互借鉴与共存,全球大众文化、科技与管理制度文化以及价值文化也在谋求相互兼容与共同发展,这些变化不断改变着人们在国际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在国内层面,体制和制度层面的变革带来的是社会结构的变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不仅是经济运行模式的变化,同时也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不断经历洗礼的过程。国际和国内社会的深刻变化历来都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相伴相随,不管是观念先行而促动物质世界的变化,还是环境的改变催生新观念的形成,重要的是,这些社会存在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益格局的调整,改变着中国社会,也改变着中国社会中最具敏感性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既在社会的变革和转型中碰撞,也在碰撞中变迁。

从变迁的具体表现来看,一方面是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凸显和增强。市场经济在客观上要求个体和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这极大地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个体和企业被客体化、整体化的状态;市场经济还充分肯定个体和企业对合理的物质利益的追求,认为追求利益的行为在道德上是中性的,因此追求个体利益、自我独立、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成为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他们开始远离依靠、远离等待、远离他人的干涉,积极地储备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未来职业的挑战和竞争,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他们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锻炼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对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都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更加自信、务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世界、面对未来。

另一方面,在价值本位向主体倾斜的同时,大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也逐步显现。他们比以往更看重自我设计和个人奋斗,同时也更希望自由发展而不受约束,对外部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过高,而对自身的从严要求不够,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更容易把满足个人要求与实现个人理想放在较高的位置上,而不重视社会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在道德行为选择和利益取舍的场合,一些大学生更注重物质利益而忽视远大理想,以物质化原则处理日常的人际关系和校园生活,甚至出现为了物质利益而替人上课、充当考试枪手等行为,他们似乎更愿意拿规则当游戏玩,视冒险为创新,过分把自身拥有的资源、技能看作在相互竞争中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和伎俩,而并不是力求成为守规则、有尊严的道德主体,以过分精明的利益算计抹杀了对高尚人生目标的追求,尽管还谈不上纯粹的金钱或物质至上,却也已沦为赤裸裸的实用主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认识层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2.大学生价值观的分化性

当上述变化了的社会现实作用于不同主体时所产生的反应和变化必然有所差异,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和个体修养的大学生,其价值观的表现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具有分化性,这种分化性既表现为个体身上价值的多元取向,也表现为不同个体之间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如果对大学生的社会生活进行划分,那么从纵向的分层来看,不同的大学生所掌握的财富、资源的状况是不同的;从横向的状态来看,大学生在校园内外所处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状况也不相同;从文化的量和样式来看,大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的状况分布并不均衡;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在这些层面的表现,就一定程度地决定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在市场条件下,这些具有不同特点的主体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利益需要表达,多元的主体条件在多元的利益追求和实现的过程中势必导致价值观出现分化。

就当代大学生个体而言,其价值取向在许多方面的表现是分层的、多元的。在大学生的政治生活层面,一旦外部社会出现事关国家荣誉、尊严和利益的大型政治事件,大学生的集体爱国情感很容易被激发,因此,在集体生活的状态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中较易形成政治性的取向;然而,当利益的得失与取舍处于个人和国家之间时,这种集体的一致性表现就会出现分化,比如在面临投身中西部建设以谋求国家更好发展与就职于海外某先进实验室以谋求个体更好前途之间的抉择中,相当部分学生选择后者,这是大学生在集体状态和个体状态下政治性价值取向的明显分化,在维系切身利益之际,宏观的价值判断和具体的行动准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层面,尊重科学和知识,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价值认识,但在具体问题面前,不脚踏实地、不按规律办事,投机取巧、盲目冒险的也大有人在,甚至还有学生不以抄袭作业、下载论文、考试作弊为耻辱,反津津乐道于其间的技巧,可以说科学性的价值取向尚未走向成熟与完善。在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层面,崇尚个人奋斗与贪图安逸享乐的观念共存,很多学生具有自我奋斗、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等务实的意识和观念,但在遇到挫折时往往耐性不够、意志欠坚定,甚至还容易走向反面,“找不到工作先出嫁”、“工作找得好不如嫁得好”等帖子一度成为一些高校BBS上的热门话题,务实性的价值追求容易在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中发生偏向。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内在的分化也是其价值观出现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土壤。

与此同时,价值观的个体间差异也是明显的,随着大学扩招和大学生队伍的日渐庞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在社会背景、物质状况、智力水平、学习和生活态度等方面不同的大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贫富差距悬殊、学习和生活态度相距甚远的学生同居一室已不是新鲜事。有些学生自觉地把自身的前途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联,有些学生只顾个人得失从未考虑承担社会责任,有些学生勤耕苦读日日穿梭于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有些学生与网络游戏为伴甚至还找替身上课,有些学生背负着沉甸甸的家庭经济重担通过绿色通道走进校园,有些学生不仅动辄请客吃饭甚至还饲养宠物……行为表现上差异的根源在于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而正是价值主体生活状态的多样性造成了主体思想观念的差异和价值取向的分化。大学校园就像一个万花筒,不同的主体、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行为选择在这里相遇、碰撞、交叉、混杂并互动,具有不同价值观的大学生在同一校园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筑了多样的大学生活,也不断塑造和改变着他们自己。

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野下确立对大学生实施价值观教育的新理念

人的价值观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对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反映,它是个体在参与客观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生成的,是个体在适应外部环境与满足自身需要之间不断进行思考、提炼、整合与选择的过程。在既成的社会结构形态之下,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社会需求以及他们逐步形成起来的对外部世界的价值观念,一旦其中的某个因素或环节存在差异,不同个体之间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以及他们在行为中的价值取向就会有所不同。与此同时,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分化、多元的同时甚至还可能发生相互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若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则可以促进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若激化到一定程度,则很容易带来校园乃至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价值观形成的这一机理为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教育在个体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到独特的作用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大学生在价值观领域变迁和分化的现状也恰恰提出了对其实施教育的必要性,为了使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具备稳定性的同时呈现其丰富多样性,大学校园里越来越需要我们在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建立导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控制,通过协调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使具有多元追求的个体能认同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标准,从而形成能支配和影响他们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等各个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为他们在认识事物、评价事物以及作出行为选择的过程中提供思想和行为的标准与动力。要有效地对大学生实施价值观教育,使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需要我们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断形成一些新理念。

其一,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与个体价值观的形成相统一的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对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领域存在的现状进行高度抽象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任务。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坚持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与个体价值观的形成相统一的理念,就是要把上述四方面的基本内容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并由此而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诸领域,从而不断形成大学校园内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形成全民族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合力。

从社会价值体系构建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于社会各方面生活的认同以及共同价值观的产生具有诸多来源。地缘和血缘是先天性的来源,文明和文化则是后天性的来源;地缘和血缘是社会生活中恒久不变的因素,文明和文化则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当代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领域,既有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技术文明和人们对技术的价值认同,又有在代代相传的人口、地域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以及在特定的政治体制之下形成的政治价值认同。技术性的价值认同在情感上基本是呈中性的,它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中具有普遍性;而民族和社会政治的认同则在不同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也正是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精神纽带,当民族和国家的全体成员具有在社会、政治领域共同的价值观时,才能形成对事物具有较为一致的是非判断和行为标准,并由此获得全社会一致团结、向上的力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在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领域包括大学生的价值观领域占有主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从个体价值观形成的角度来看,它是外部世界在个体内心的沉淀,是在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形成起来的个体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和行为尺度。当代大学生在其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伴随多种价值观的渗透,因而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甚至还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之间的不相协调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舆论宣传和文化教育等多种途径,本着社会价值体系构建与个体价值观打造相统一的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对个体的价值观进行具有导向性的培植,使不同的价值观既在教育中碰撞,也在碰撞中教育,不断地在吸收和整合中促进个体价值观的转化与成型,使当代大学生能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其二,价值观教育中的体系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不是简单的综合,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每一方面的内容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这四方面的内容在结构上具有层次性,并呈现出由中心到外缘的紧密联结,每一个部分都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处于整个体系的中心,它们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方向,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处于体系的外缘,他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因此,我们在教育和引导过程中必须厘清层次,正确处理好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各项社会关系处于稳定而有序状态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在结构上具有层次性,而且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还处于不断的互动之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又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与中国国情的具体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最真实、最可靠、最具体的实践。在这两个中心要素不断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一方面,越来越彰显出体系内在的张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体系的中心还对外缘不断施展着辐射功能。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向来都能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并转化为物质力量。“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中华民族精神中适应现代性发展的体现。长久以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新中国不断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重要力量源泉。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提倡真善美反对假丑恶,为全体社会成员指出了思想道德和行为选择中的基本准则,对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起到了价值导向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部,经由历史传承与现代磨砺的民族精神和良好社会风尚,在中心要素的辐射作用下不断整合着自身的功能,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在价值观教育中坚持体系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理念,就是既要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项基本内容的不可分割性,又要有层次地厘清各个组成部分的角色、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能在宏观上确立起两个认识: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二是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的深远意义,并在实践中坚持把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和行动的支点,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既有崇高理想信念,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代新人。

其三,价值观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相协调的理念。

当代大学生身处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经济全球化像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融入到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之中。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的进程中,资本的跨国流动、资源的全球配置、信息的自由传递、人员的交往、文化的交流都越来越频繁,这一进程也迫使人们不断形成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大学生也深刻认识到,惟有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之中,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人们对世界的感知逐渐趋同的情况下,全球化的观念因此而深入人心,当代大学生开始学习并逐步学会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但是,迄今为止,人类技术的进步尚未消解国家的主权和国家之间的界限,民族国家仍是目前世界的主要行为体,国家和政府在全球经济和其他领域竞争中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加强,各国政府都在努力为自己的企业和国民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生存空间。经济领域内全球性网络的建立也没有能够取代人们对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历史的、地区的、习俗的、语言的、文化的、政治的因素仍然是人们之间发生联系的内在纽带,仍然在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形成着不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观念领域的民族性依然是民族国家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由此看来,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和人们全球观念的形成并没有取代人们的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但是由经济全球化而引发的全球政治和全球文化现象却也真实地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政治现象而言,世界各国之间既出现了为治理全球问题而对全球统一的行为准则与法律规范的呼唤,而这一现象也对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与法制观念形成挑战;世界各国之间既有公共行政管理层面经验的相互借鉴,也有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同的民族发展道路选择而形成的政治体制差异性。因此,不同国家之间在相互借鉴和相互竞争中共存是目前世界的客观现状。就文化现象而言,各国之间科技与管理层面的文化越来越多地相互借鉴,也普遍接受民主、自由、平等、效率、公正、和平、发展等价值观念,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观念领域的分歧和冲突依然剧烈。这些现象就如汤因比所说的那样,表现为“人类文明世界在政治上分化为地区性的主权国家和它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全球一体化之间的矛盾”,[2]这一矛盾既是目前人类面临的困境,也引发了人们在价值观领域的诸多困惑。

在价值观教育中坚持民族性与全球性相协调的理念,就是要使大学生认识到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是共同向前的,在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跨越国界的同时,民族国家作为资源调节和分配的基本单位并未改变,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文化现象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领域呈中性的技术文明,有人称之为是“一种记忆力弱的文化”,[3]历史的、地区的、习俗的、语言的、文化的、政治的因素所给予民族国家内部人们之间深厚的情感连接并未改变。无论在哪个国家,这种民族意识和情感依然是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使大学生在学会融入世界的同时,依然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存在心灵的依附和精神的寄托,使他们在树立全球观念的同时更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

其四,多元价值与主导价值相协调的理念。

一方面,确立社会主导价值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在价值观教育中坚持价值导向,对于凝聚社会思想、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下,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在内容和价值取向上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和统一性,它通过我们逐步形成相对一致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来体现。但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鱼龙混杂的思想观念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多元分化的,同时还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特点,这些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之间既存在着相一致的表现,也存在着相矛盾、相冲突甚至相对抗的一面。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冲突和对抗的缓解与解决需要运用价值协调的方法,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在确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使大学生在相互冲突和对抗的价值观之间作出理性判断与合理取舍,走出价值观领域的迷惑与困境。价值观的形成就是一个不断地树立价值目标、确定和修正价值标准、形成综合的评价体系并从而作出正确行为选择的过程。

另一方面,坚持价值导向也并不意味着“独尊儒术”式地打造全社会价值观的唯一性,相反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使得价值表达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相关性,这一特性客观地决定了价值观领域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主导价值观在基本价值取向上具有整体性、理想性、精神性的特点,而个体的价值追求则更多地显示出多元性、分散性、物质性的特点,两者之间在外部特征上看似相互对立,但在价值观的实践领域却具有复合性和依存性。主导价值取向的整体性是对多元、分散的个体价值取向的高度抽象与整合,主导价值取向的精神性又是对个体价值追求物质性的升华,两者之间的这一相关性正是价值观“教育”和“引领”的空间所在。如何在承认差异和包容多样的基础上追求统一,使两者之间形成特定的张力并有效地把价值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则是当前价值观“教育”和“引领”中所面临的课题。

确立并坚持多元价值与主导价值相协调的理念,既需要我们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个性发展,尊重其多样的价值选择;还需要我们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能把握好理论解释与宣传的尺度,切实寻找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并存的途径,使主导价值既能有效地引导个体的价值取向,又能对多元价值形成良好的控制力,而过于理想化、先进化的价值解释则容易使价值目标走向虚化,并降低教育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因此,我们既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个体的活动对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促使他们向内积极地追求个体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又要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个体活动对社会和他人具有的价值,促使他们向外积极地追求社会价值的实现,把多元的自我价值追求与爱国、创造、奉献、共同社会理想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主导价值的实现作为总体的价值目标,把多元的价值追求作为走向主导价值实现的可操作的途径。

多元价值与主导价值相协调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对大学生实施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对策。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大学生追求进步、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断致力于创造和改善价值观形成的内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价值观教育和传播主导价值观的主渠道,要敢于碰撞学生多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在情与理的互动中展示理论应有的魅力,消除他们学习理论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并以理论课为基础着手建设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知行互动机制,鼓励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把初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落实到行动中去,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标签:;  ;  ;  ;  ;  ;  ;  ;  ;  ;  ;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价值教育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