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现状调查报告&中小学教师基本生活状况调查_教师工资论文

中小学教师现状调查报告&中小学教师基本生活状况调查_教师工资论文

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报告——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生存状况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师队伍论文,中小学论文,调查报告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师的工资

1.教师工资拖欠和克扣情况

当前公立学校教师工资已完全由县、区级财政统一发放(学校另聘的代课教师除外),基本上不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因为我们的调查包括代课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因而从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来看:有2005人选择所在地区不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占76.7%;但也有608人选择了所在地区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占 23.3%。

表1 您所在的地区,是否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

有 没有总计

城市

人数 383 14261809

所在地 百分比14.7%54.6%

69.2%

农村

人数 225 579 804

百分比8.6% 22.2%

30.8%

总计人数 608 20052613

百分比23.3%76.7%

100.0%

在关于拖欠期限的调查中,回答三个月以下、三个月到一年、一年到三年、三年以上的分别占9.8%、 6.1%、1.8%和2.7%。在关于拖欠教师工资的最大的责任者的调查中,10.3%的教师认为是中央政府,19.4%的教师认为是省级政府,有65.7%的教师认为最大的责任者是县级政府,19.3%教师认为是乡镇政府,27.1%认为是学校管理者。由此看来,目前,县级财政的实力以及县级政府执行教师工资发放制度的力度和新旧工资发放机制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成为能否保障教师工资的重要制约因素。

尽管教师工资的发放已经制度化,然而工资克扣的现象却是时有发生,甚至在个别地区还较为普遍,而且越是基层的学校这种现象就越严重。有的地区、学校甚至将这一行为逐渐向教师的基本工资引申,数量上大抵接近普通一个月的工资。究其根由,在于一些行政部门对教师进行的行政性摊派渐有日趋严重之势,如强制性要求教师学习某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目的在于向教师卖书、收取培训费。特别是人事部门挟其掌有教师职称评、聘之权,培训活动很多,收费纠纷不绝如缕,以至在个别地区出现打到教师工资卡的基本工资就并不完整的奇怪现象。

2.教师群体内部差距大,收入不均衡

从我们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数据来看,月收入400元以下的占1.3%,401-800元的占20.4%,801-1500元的占51.6%,1501-3000元的占25.1%,3001元以上的占1.6%,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教师(占78.3%)的工资是在801-3000这个层次。但是教师同工不同酬、同城不同酬的现象颇为明显,有的同等学历、级别、教龄的教师待遇相差甚至过千。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及分配制度改革,也尚未解决悬殊的差距。据我们在某省的调查发现,即便在同一个区内,校与校间的差别同样惊人,除去因教龄、职称、职务等个人因素所带来的差别,教师中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省教育厅直属、市教育局直属和区属学校之间,各有平均每人每月1000元的差距。其他几个省市也反映了相同的现象和情况。

3.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的差距

有人把教师工资的提升看成了一场追赶公务员收入的赛跑。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25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虽然教师的基本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基本工资,但是公务员的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和补贴,这样就比教师高出很多。《教师法》里教师的工资是说教师的基本工资还是基本工资加补贴并不明确。实际上公务员工资连年三级跳,教师工资却远远落在其后。也许正是因为基于待遇方面的考虑,本次调查中83.4%的教师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应该定位为公务员”。

4.晋级增薪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晋级增薪制度的建设上,各地特别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来看,由于城市在经济发展上的优势,其教师在职称的评定和聘任方面都能得到公正的对待,而农村教师则大都因为县级财政的捉襟见肘,“评定难,聘任更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从农村小学来看,年龄低于50岁的高级教师简直是凤毛麟角。

二、教师的福利待遇

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也就是所谓的“三险一金”,是当前教师福利待遇的主要内容。由于福利发放主要依靠各地区、各学校收入状况,教师的福利待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

据我们调查的数据反映,73%的教师选择“所在单位没有为他们提供失业保险”,有67.3%的教师选择“所在单位为他们提供养老保险”,88.6%的教师选择“学校没有为他们提供住房补贴”。在住房公积金上,也仅有62.4%的教师选择学校为他们提供住房公积金。除此之外学校提供的其他福利,96.8%的教师都认为没有。

然而,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房子日益成为压在教师头上的一座大山,特别是城市的教师。如我们访谈的广州市和杭州市,消费水平比较高,市区的房价均价达到了七八千每平方米。城市中小学教师普遍对买房的压力很大,我们调研中广州市天河区一位年轻教师向我们反映,他每个月工资1600元,奖金1000元,而房租水电费很高,所以从1999年参加工作,现在存款买房还不够付首期。所以,住房问题成为了教师最为关注的福利之一。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来看,单位福利分房的占9.7%,集体宿舍14.7%,单位补贴买房3.8%,自己出资买房50%,租房15.6%,其他6.2%,这表明能享受单位福利分房的教师只是极少数,大部分教师需要靠自己的能力购房。而大部分学校目前都不提供教师住房补贴,因而教师在这方面的压力还是相当大的。调查结果所显示的实际状况与《教师法》中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相差较远。

调查发现,农村教师买房的压力小于城市教师,他们大部分可以回自己农村的老家居住,大部分农村老师家庭中,夫妻双方中常常一方为农民,一方为教师。但是到这些地方去工作的外籍教师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另外,在农村中小学和民办学校,“三险”完全由教师个人交纳,住房公积金更是毫无着落。近些年城乡差距增大,农村教师感受最深的就是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农村学校校舍建设、教师的住宿条件一般比县城学校差。在村小,因为校舍紧、危房多,连给教师一间宿舍的条件也无法满足。

农村教师生活的地方,其医疗条件普遍较城市差,看病吃药很成问题。他们常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离不开孩子,走不出教室,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根本无暇顾及,一般都是“小病靠拖,大病吃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进医院治疗的。很多被访对象向我们反映,农村教师的工资基本上刚够一家人维持生活,根本看不起病。在城镇,学校一般都定期组织教职工体检,这在农村是不可想象的奢侈。定期的身体检查早已被“不定期”所取代,甚至有的老师从担任教师以来就没有体检过。客观地说,国家有关农村教师的健康问题尚无配套的政策和规定。在调研中,我们将医疗保障落实情况和学校组织教师体检的情况列入问卷中,问卷调查数据显示:19.8%的教师选择学校没有为他们购买医疗保险,80.2%的教师选择有。但是仅有9.6%的教师认为医疗保障落实得很好, 31.4%的教师认为医疗保障落实得较好,42.6%的教师认为基本能落实,16.4%的教师认为医疗保障根本就无法保障。这与《教师法》中“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的规定是不符的。

《教师法》中“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的规定,在实际落实中并不尽如人意,休养名额极少,几年也轮不上一次。对于学校组织教师体检的情况,调查数据表明:一年一次的占25.2%,两年一次的占17.9%,偶尔的占30.7%,从来没有的占24.4%。这正好与我们访谈的情况相吻合,也说明了问题的严峻性。

当我们问及是否为女职工购买生育险时,85.3%的教师选择没有。这显然对女教师的职业保障是非常不利的。

通过访谈还了解到,有些教师提出,全社会对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缺乏必要的关注,广大一线老师长期为职业病所困扰,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虽然教师的职业病表面看来微不足道,并不像其他重大安全领域那样,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关注,但正是它这种隐蔽性和长期性,会对教师的身心状况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更应值得人们关注。

总之,从整体上来讲,教师的福利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可以说与公务员有较大差距。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福利状况除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之外,还与当地政府官员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相关。在访谈中了解到,四川省某地区教师的一项补贴长期被拖欠,当有关教师找县领导讨说法时,该官员却发出如此感言:“我们县的财政全被你们教师吃光了,你们还想要什么?”在广东省我们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当广大教师找有关领导反映为什么教师工资和福利不能像公务员一样得到保证时,该领导说“就因为教师队伍太庞大”。这突出反映了某些行政官员对教育的定位不准确,仅将其看作是一项消费性事业,而没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公益性和国家的教育职责。

标签:;  ;  ;  

中小学教师现状调查报告&中小学教师基本生活状况调查_教师工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