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晓艳 浙江宁波镇海中学 315200;姜玉春 浙江宁波镇海职教中心 31520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是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第1课,包括三大内容:“社会变化的新气象”、“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和“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由于本节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所以在教学时既要突出重难点又要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联系已学历史、政治、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现象,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更好地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整体特征。
二、教学思路设计
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本课以商鞅三见秦孝公的故事为主线,以当时秦国化弊为利顺应潮流摆脱困境为副线,将三块内容有机融合,通过“情境再现,问题探究→材料分析,自主探究→转换视角,重新探究”三个环节,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引导学生完成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合作探究、史料研习等方法,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步:情境再现,问题探究。通过师生互动等方式,再现商鞅与秦孝公两次论道的历史情境,使学生了解秦国当时的窘境,说明秦国改革的必然性。
第二步:分析材料,自主探究。通过对各国变法史实的回顾和分析,使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领域方面出现的新气象有充分的认识,说明秦国改革的必要性。
第三步:转换视角,重新探究。以新的视角重新分析秦国现状,发现在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秦国改革具有他国不具备的优势,说明秦国完全具有改革变法的可能性。
三、教学过程展示
板块一:情境再现,问题探究。
课程导入。
历史小故事:
战国时期,秦孝公下重金求贤,当时在魏国不得志的商鞅从魏入秦。在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引荐下,商鞅见到了秦孝公。
第一次见面,商鞅弄不清秦孝公的想法。他试探性地从三皇五帝的帝道讲起,还没说完,秦孝公已经打起了瞌睡。事后,秦孝公怒斥景监:“你推荐的什么人才,就知道夸夸其谈。”景监将秦孝公的话转述给商鞅,商鞅暗自高兴:“原来秦公的志向不在帝道。”
第二次见面,他又从夏禹商汤文武周公的仁义王道讲起,秦孝公还是兴味索然,觉得不着边际,哈欠连天。商鞅更加高兴了:“秦公之志亦不在王道。”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展示历史小故事,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新课学习:
探究1:秦孝公为什么对商鞅的“帝道”和“王道”不感兴趣呢?
这就要看当时秦国的特殊情况:首先,我们来看这幅“战国时期形势图”,从图中秦国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历史信息?
战国时期形势图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秦国地处西陲,距离传统的中原文化核心地带较远,可以说秦国是地处关中西一隅。
其次,请同学们看以下三则材料:
材料一:秦地民风质朴,强悍尚武。《诗经》中就有记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材料二:公元前385年,秦献公继位,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正式废除野蛮的人殉制度,制定初步的户籍制度……同中原的其他诸国相比总体还是落后。
材料三: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均拒绝邀请秦国参加,视其为“夷狄之邦”。
结合“战国时期形势图”及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秦国当时怎样的现状?学生思考、回答秦国当时的现状。
师总结:秦国现状——地处关中西一隅;民风剽悍;献公改革未改观;遭受歧视排挤。
1.西陲蛮国——礼乐下的茫然。
他国的偏见排挤、嗤之以鼻,自身的偏僻落后、民风剽悍,都让西陲的秦国笼罩在肃杀的阴霾之中。面对有着积淀丰厚的中原文化核心地带的强国,秦国即使在德治王道的道路上奋马扬鞭,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一片茫然。要想逐鹿天下,就非得有出奇制胜的法子不可。作为一国之君的秦孝公自然也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对商鞅的帝道、王道不可能感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使学生了解秦国在当时的落后现状,既与教材“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内容紧密结合,又明晰了当时的秦孝公为何对商鞅的“王道”和“帝道”不感兴趣,为后来秦国的励志改革做好了铺垫。
板块二:分析材料,自主探究。
2.变革时代——动荡中的转向。
教师:经过前两次试探,成竹在胸的商鞅第三次见到孝公,劈头就问:“当今天下四分五裂,您难道不想开疆拓土、成就霸业么?”秦孝公精神陡然一震,他要的就是霸道!于是商鞅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如何实现霸道……听着听着,秦孝公不由自主地向商鞅靠拢……
教师:听闻“霸道”,秦孝公为何如此精神?因为商鞅的“霸道”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秦孝公认同了商鞅的“霸道”。那么“霸道”又如何解释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商鞅所说的霸道,具体指的就是法家注重实效、讲求功利的变法改革,从而实现富国强兵、雄图霸业之道。这霸道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请同学们结合教材“风起云涌的改革与变法”一节中所学内容,完成下表的“改革内容”部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图表的形式呈现教材基础知识,既线索明了、高度概括,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探究2:秦孝公为什么选择了“霸道”?
1.实现“霸道”的目的是什么?——富国强兵。
2.在当时物质条件下,如何才能实现“富国强兵”呢?
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衡量那个时代“国富”与否的标准是什么?——不是指金银财宝多少,而是粮食和布帛多少。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发展什么?——农业生产。结合上面表格分析当时其他诸侯国有关发展农业生产的内容。如: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也实行了“初税亩”,即征收土地税。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项措施本质上公开承认了什么问题?——承认土地私有。这部分土地当时被称为私田,国家开始征收赋税了,说明私田的开采量还是比较成规模的。那么,私田在当时为什么开垦如此之多?
提问:请同学们看下列图片和材料,思考私田大量开垦的原因。
材料四:
材料五:《国语·晋语》中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材料六:春秋战国以来……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个体生产逐渐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新兴地主经济由此发展起来。
师生共同探讨完成以上问题,得出以下结论:
此外,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提出了“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即尽最大限度挖掘土地的潜力,同时防止“伤农伤民”。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发展农业经济,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生产的谷物多了,国家赋税增加了,实现了国富。
3.时代潮儿——化腐朽为神奇。
展示最初窘境下秦国的有关资料:地处关中西一隅;献公改革未改观;民风剽悍遭诽议等。
材料八:《吴子·料敌》里记载:“秦性强,其地险……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
秦国急公勇斗的民风士气,如有合理严格的制度作为引导,就能凝聚起统一的意志,在兼并战争中前仆后继、所向披靡。
学生讨论,对秦国实行“霸道”的有利因素各抒己见。
教师:当我们转换一下视角重新审视秦国时,我们发现:曾经让秦国望洋兴叹的落后国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反而成了优势。正因为地处西陲,所以使其在后来的对外战争中不会腹背受敌,解除了后顾之忧;正因为礼乐文化的落后,所以相比中原,其旧贵族势力较弱,改革阻力较小;正因为民风剽悍,所以使秦军能在“王于兴师”的慷慨高歌中前仆后继,所向披靡;正因为被视为西戎遭歧视,所以更激发了孝公发奋图强的坚定信念。所有这些都为主张霸道的法家让出一条大道,孝公和商鞅君臣盟誓,大刀阔斧地闯荡出一片新的天地——终究化腐朽为神奇,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指导各组同学开展课堂讨论,点拨解答学生讨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疑惑,总结归纳小组讨论的结果,帮助学生得出历史启示,从而实现学史明智、察古知今、古为今用的教学目标。
课程小结:同学们,历史的奇妙就在于它始终处于这种发展和变化之中,而变化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我们要敏锐地切中历史深处的脉动,顺应历史潮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并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机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机遇,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
论文作者:殷晓艳,姜玉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秦国论文; 商鞅论文; 霸道论文; 学生论文; 材料论文; 历史论文; 战国时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