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一个需要突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教育”是目前教育界一大热点,不少学者就此发表了许多极有见地的观点,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那么,在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下,究竟有无必要提出“创新教育”这一概念?就基础教育而言,学生的“创新素质”主要应包括哪些方面?实施“创新教育”,重点应该抓些什么?本文拟对这3个问题做些探讨。
一、在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下,究竟有无必要提出“创新教育”这一概念?
众所周知,创新理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提出的。在这一理论中,“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一种生产过程,这种生产过程具有商业性目的,是抢占或保持市场、追求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将“创新”概念引入管理领域,进一步发展了创新。他认为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创新,它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一种是社会创新,它在经济与社会中创造一种新的管理结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取得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他认为社会创新的难度比技术创新的难度更大,但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要比技术创新大得多。德鲁克之后,西方又有一些经济学家对创新理论进行了研究。[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由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扩展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当前,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比如,1996年6月,欧盟提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创新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创新文化,刺激创新精神;制订有利于创新的法律、规章和金融框架;鼓励研究与创新更好地结合等等。这一计划在欧盟各成员国引起了积极反响,各成员国先后出台的创新计划共有36个之多。比如:法国工业部准备在3年内动用1.55亿埃居风险基金支持创新,法国教育部公布了推出新目标、新日程、新措施的“21世纪学校宪章”;爱尔兰制订了“塑造我们的未来:21世纪爱尔兰企业战略”;英国制订了鼓励大学生走向企业的“学校——企业计划”;芬兰为改善各级学校教育质量,更新教学内容,推出了“走向一个创新的社会”计划;荷兰制订了建立技术创新和职业培训基金的“知识在行动”计划,等等。[2]
在这么一种国际形势下,21世纪的中国将何去何从,出路只有一条:加强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工程建设。199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所要解决的也正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关键看是否具有一大批实践能力很强的创新型人才,这涉及到教育,而目前我国教育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所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这么说并不是要否定素质教育,更不是要用“创新教育”来替代“素质教育”,恰恰相反,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核心精神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不是实施什么“创新教育”。我们应该在以往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具体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重点,实在没必要以“创新教育”来概括。那么,不提“创新教育”,有无必要再另找一个概念来替代它?似乎也没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句话已经够通俗简约了,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切切实实地把它化作具体行动。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什么概念来替代它,“创新素质”或许更合适些,这更像“素质教育”概念下的一个子概念,与渐成共识的素质教育理论中的几大素质概念并列,既丰满了素质教育理论,也给素质教育理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时代色彩,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在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的“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关于这个问题,有人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方面进行阐述,有人觉得兴趣、好奇心、注意力很重要,有人紧紧抓住思维方式大做文章,有人高谈主体性,有人提倡张扬个性。见仁见智,各执一端。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的“创新素质”还是要重视其“基础性”,不能急于成“才”,而要着眼于成“人”,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基础教育就是为提高全民素质打基础的教育,就是要“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发展培育坚实的生长点”。[3]不管打什么旗帜提什么口号,基础教育都不能丢弃这个根本,否则“就会影响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基础性的以人为本的“创新素质”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善于学习,做一个有知识的人。
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的事情,必须有扎实的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作保障。因此,作为基础教育,最起码应该把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每个学生,使之能够藉此科学、客观地认识我们这个世界,知道一个“是什么”的问题,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这个道理学校、家庭、社会谁都明白,一直在抓也一直在做,只可惜现在有点抓过了头做出了格,出现了两种极端倾向:一是片面理解“全面发展”,内容过分扩张。要求学生这也要学那也要懂,“什么都要获得规定的发展和规定目标的实现,以致那些无论是经验理智的、情感价值的,学科的、非学科的,知识的、技能的,分科的、综合的,操作的、记忆的等等,都向学生灌输”,[4]而全然不顾学生个体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能力潜能以及情趣爱好等个性差异,把“全面发展”等同于“均衡发展”。社会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人的个性也千差万别,正是这两者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多重性和多样性。如果每个人都“均衡发展”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一个个像“克隆人”似的,人类社会反倒是太单调甚至太可怕了。二是片面理解“打好基础”,形式过于死板。表现之一是过分强调“知识点”,人为割裂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北京大学前任校长陈佳洱教授认为,“在向学生讲述‘能量’这个概念时,除了让他们了解物理学家的定义、工程专家的理解,也应让他们知识能量内涵的历史演进,人文艺术家对能量的描述和想象,政治家发展能源的政策。只有这样,我们传授的知识才是完备的,创新才不至于偏离方向。”[5]目前的基础教育,这种“完备”的教学观还比较缺乏。表现之二是封闭教学、机械训练仍占有很大市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围绕教科书,学生往往机械、重复做一些摧残灵性的题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答案只能一个的“冰雪融化了变成什么”之类。此外,师生关系不民主、不平等现象也时有所见。这些都是与培养创新人才格格不入的。
“全面发展”与“打好基础”,这种指导思想或许是对的,但如何理解和操作,应该认真反思。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并不是现在就能完全把握的。让现在的中小学生学那么多那么深那么细有些陈旧又有些枯燥的知识,将来未必能派上用场。把现实生活中最常用、最基础的知识完整地教给他们,把现代社会选择、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教给他们,把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传递给他们,使之能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终身善于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勤于思考,做一个有主见的人。
一个人善于学习,凡事能够知道“是什么”,说明他学问大、知识面宽,这是创新的前提。另一方面,一个人如果不加选择、无所用心地死读书,只知道“是什么”,却不问“为什么”,一身“孔乙己”的迂腐味,再大的学问也无助于创新,反而有可能成为创新的累赘。现在的孩子,智力有障碍的实在不多,他们很聪明,吸收知识的能力很强,日渐富裕的生活加上独生子女的身份,使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只要愿学,他们可以学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知识,“是什么”对他们来说不成问题。他们缺乏的是一种“问题意识”,一种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意识。这与“应试教育”有关。“应试教育”不用问“为什么”,能够知道“是什么”并准确无误地按标准答出“是什么”,便是好学生;能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教得“全都懂了”,便是好教师。在这么一种观念指导下,教师习惯于直截了当地讲和“告诉”,学生习惯于全神贯注地听和“记忆”。如果说我们的孩子在进入小学时对一切还充满着好奇,凡事还喜欢问个“为什么”,那么,经过这种“模式化”、“填鸭式”的教育,到小学毕业时,他们的好奇心便所剩无几,“为什么”已懒得再问。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这便是中国学生的普遍现状,与美国学生截然相反。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谁能提出连老师都不能回答、无法解决的问题,谁就是好学生。“我们的教育能不能使学生有效地产生问题,进入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能不能创造性地应答没有遭到过的挑战,这才是科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改革目标。”[6]乘着“创新教育”的东风,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加以努力,多做些探索,除了要让学生科学、客观地认识我们这个世界,知道“是什么”,还应让他们了解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勤于思考、有分析能力的人。
另外,自主意识的培养也不可忽视。著名科学家丁肇中谈到科学发现时有3点体会:第一,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第二,对于自己应该有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第三,要实现你的目标的话,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兴趣,不能因为别人反对你就停止。[7]这3点体会,归根到底无非两条:一要学会自己思考问题,二要做事有主见,也就是要有强烈的自主意识。这既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也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的必备素质,是个体生活、工作、学习的灵魂。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必须始终明白:我就是我,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有我自己的思想,我相信我自己的判断。缺乏这种意识,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盲目崇拜、迷信权威,被他人意志所左右,其行动必将带有一定程度的强迫性和盲目性,连做人的尊严都丢失了,还谈什么创新?
第三,勇于进取,做一个有闯劲的人。
“创新教育”固然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但说到底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其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个性突出、特长明显、人格健全的创造者。知识也好,思想也罢,两者只有被结合起来运用于创造性的活动,才能发挥出强大的威力和应有的作用。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除了人有知识、有思想而动物没有外,还在于人能够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去改造世界、创造世界。在不断的改造与创造中,世界才日新月异、精彩纷呈,人生才丰富充实、回味无穷。应该让每个学生从小就确立一种永不满足现状、积极开创未来的意识和勇气,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成为一个勇于进取、敢闯敢为的人,这在当今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家致富”的家庭越来越多,随之也出现了一些“小富即安”、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的人和事。在这种情况下,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在干部群众中进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义。这种教育不仅适合于成人,也适合于广大的中小学生。现在的孩子,生活富裕了,眼界也高了,动辄比吃比穿比车比房,而对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却很少考虑,能够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这些东西、使社会更进步生活更美好的学生更是少而又少。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学生如果连最起码的进取心都没有,能指望他成为创新人才么?
除了进取心,敢闯敢为也很重要。中国人做事向来喜欢十拿九稳,一件事有了八成把握常常还犹豫不决,稳重有余而闯劲不足。中国学生也大都循规蹈矩、唯唯诺诺、亦步亦趋,能够完完整整地把知识学到手,却未必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因为他们很少得到这方面的培养,既无此意识,也害怕失败。学校教育如果能在这方面多做些努力,使学生课上敢想敢说,课后敢闯敢为,则“创新”或许有望。
三、“创新教育”,关键在教师,重点还是要抓教师素质
首先,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每一个在职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同时要改革师范院校的招生与分配机制,确保高素质的师范毕业生充实进教师队伍。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搞“创新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是创新人才,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这种观点在理论上也许能够自圆其说,用它来指导实践却是何其难也!创新是对以往的超越,往往意味着对传统的怀疑、批评和挑战。当今中小学许多教师,自己就是从书本到书本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复制出来的,本身就比较缺乏这种意识和精神。他们虽然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但毕业后大多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甚至又回到母校,和自己的老师一起,干着那人人厌恶人人又无可奈何的“应试教育”。生承师业,“近亲繁殖”,彼此太多的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他们的视野,束缚了他们的观念,也激发不出他们新的思维。在考核评价很大程度上仍然和升学率相关的情况下,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让学生自如地应付考试,如何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搞上去,即使有“创新”之举,也大多与“应试”有关。指望通过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的学生,这种想法挺合乎逻辑,但实践起来困难不少。
创新是一种潜能,人人生而有之,只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因环境好坏而多寡。严格地讲,创新潜能是无法传授也无法培养的,更有待于激发或者说开发。就学生来说,其创新潜能能否被充分开发,更多的与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教学方式、师德修养、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等有关。从这些方面入手来提高教师的素质,进而实施“创新教育”,要比“以创新培养创新”的思路现实得多,也容易操作。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这些方面的佼佼者还是有的,只是分布不均,存在着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异。要改变这种现状,从短期看,必须加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选派一些师德修养高、业务水平好的教师到落后地区、落后学校进行“教育扶贫”,也可以从这些地区和学校选派教师到发达地区、优秀学校任教,取到“真经”后再回原地原校任教。从长远看,要把好教师的“进口”关和“出口”关。就“进口”而言,省属院校要打破招生地域界限、扩大招生地域范围,要允许跨省、跨地区招生。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他们的学生几乎来自世界各地,有的学校教师也来自不同的国家,学生能够经常接触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和同学,切身体验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交锋,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视野,从而激发新的活力,对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能力很有好处。就“出口”来说,要充分利用“双向选择”机制,打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老框框,鼓励师范毕业生异地任教;或者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师范毕业生到外地特别是落后地区任教,在工资、住房等方面给予优惠;也可以要求所有师范毕业生到外地特别是落后地区锻炼,限定期限,期满仍可进行“双向选择”,愿意留下的享受优惠政策,不愿留下的任其飞翔。不论是“进口”还是“出口”,眼光不能只盯在“师范”,要想方设法吸引“非师范”学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取长补短,优化教师“基因”,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一系列弊病,确保教师素质有一个优良的基础。
其次,要改革教师培训形式和内容,变“学历”培训为“学力”培训,让教师通过培训,在思想观念、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教学水平等方面实实在在都有所收益。
教师在职培训,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手段,确实有其积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目前的教师培训重“学历”轻“学力”现象比较严重。教师接受培训大多为提高“学历”,因为这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太大,谁也不敢忽视;培训院校为了生存也投其所好想方设法开办“学历班”,因为这有比较可观的经济收入。双方各有所图也各有所得。这种培训,如果有利于提高教师各方面素质,倒也无可非议,可问题偏偏出在这里。有人说现在有些教师,培训后“文凭”是有了,“学历”也提高了,“学力”(尤其是指教育教学能力)却没多大长进,还是培训前那个样。这话或许有失偏颇,却并非全无道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培训形式、教材教法、管理考核有待改进和加强外,最主要原因是教师“所信奉的理论”没有及时转化为教师“所采用的理论”。[8]
按照奥斯特曼(Osterman)等人的观点,教师的理论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所信奉的理论”(espoused theories),这类知识教师容易意识到,容易受新信息影响而产生变化,但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这类知识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却不容易被教师意识到,也不容易受新信息影响而产生变化,而是更多地受文化和习惯的支配。这两类知识,在不同的教师身上会有不同的体现:或相互统一,或不相一致。比如说素质教育理论,通过10多年的宣传、学习和培训,广大教师对此已有充分认识,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理解得非常透彻,这一知识已基本成为他们“所信奉的理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的做法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则说明其两类知识相互统一;而另一些教师却完全可能是另一种做法,“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用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则说明其两类知识不相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后一类教师还为数不少,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素质教育成就不容过于乐观的原因之一。教师培训工作应该重点解决这类教师两类知识不相一致的问题。要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培训方式,不要以为开个讲座作个报告,或者进修几门功课,教师接受了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懂得了一些新理论新学说,就会自觉自如地把它们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这其中还有许多转化环节,不少教师缺乏的并不是什么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学说,而是如何把这些东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行为。找不到新途径,就只能用老办法。很多教学改革,招牌很大,实效甚微,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这两类知识的差别,误认为向教师介绍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导致其教学行为的革新,却不知道教师还在用老一套办法进行教学。
所以,教师培训工作第一不能“学历”化,要讲究真才实学;第二要改革班级授课为主、知识传授为中心、考张卷子写篇论文的传统模式,力求形式多样,注重教师参与,而且要和具体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第三要沟通教师的两类理论知识,使教师“所信奉的理论”及时转化为“所采用的理论”,让教师接受培训后说能说得头头是道,做能做得富有成效,各个方面都有所收益,各项素质都有所提高。
第三,要优化教学管理,给学生“减负”的同时勿忘给教师“松绑”,给教师更多的自主教学的时间、空间和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管理意味着肩负起责任,它要求将复杂性转变为可管理的简单性。”[9]说实话,时下有不少教学管理人员(部门),愣是没处理好复杂性与简单性这对矛盾,一项极具“复杂性”的教学工作,要么被“简单化”、“模式化”,要么被“复杂化”、“烦琐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要求整齐划一,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以及教学进度、质量、评价等,都有统一要求和固定模式;二是检查评比频繁烦琐,量化管理过细过滥,把教学工作中一些不宜量化的东西硬要量化打分。这种管理,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自由,压抑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浪费了教师的时间,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加上挥之不去的升学竞争的阴影,要求教师实施“创新教育”,无异于让他们“带着镣铐跳舞”。
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等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关系构成了不同的教学情境。“一个具体的行动或选择在某一情境中可能是成功的,而换到另一种情境中可能就不一定能成功。所以管理者应正确地评价每种情境的特定要求,并由此确定合适的行动。”[9]教师走进课堂上课,他就是这堂课的管理者,他有权根据特定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见,做出自己的决定,表现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学管理人员(部门)无权干涉教学过程,更不能将自己的教学意图强加给教师,应当善于用现代教育观念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开出处方,善于发现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新经验、新方法并及时总结推广;尤其要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培养个性化的学生,进而才谈得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有个性,应该成为高素质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学是一项最具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有先进的理念、澎湃的激情、飞扬的灵气……所有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作保障。减负,人们更多的是关心学生负担是否减轻,其实教师也同样需要减负。教师队伍是一支特殊的群体,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对他们的管理,除了必要的规章制度,更需要充分理解、尊重和信任,给他们纵横驰骋的一片蓝天。
对中国教育来说,创新谈不上是一种新思想,却是一个新课题,它对宏观的教育体制和微观的教育措施等都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需要突破的障碍还很多。
[收稿日期]199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