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得到了飞速的进步,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条件,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供电质量,还有助于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配电系统自动化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本文就针对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必要的解决措施,为后期的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问题;措施
我国不断快速发展着社会经济,促使城乡配电系统发展的步伐也不断加快,配电技术的提高以及发展规模的扩增,以及有效地提升了整个配点的标准。一直以来,传统供电技术稳定不变的发展已经无法正常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有不断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以及发达地区的先进配电系统,相应地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的结合和改善,以及制定一些比较合理的管理方案和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传统配电系统的升级和顺应时代变化发展。只要在管理和智能监控配电网,结合通讯、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才能够更好地保证配电网在高效、优质、经济以及可靠的状态下运行,慢慢地使自动化的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各个供电部门,成为最优质的电力系统。
1、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1.1变电站自动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的电力管理系统可以采用电力管理系统对用户进行控制与管理,能够有效的监控电力线路的变化情况,利用自动化电力管理系统之后,能够将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能够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与任务,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随着网络技术、电力通讯技术、电力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系统能够将变电站的仪表测量、信息系统管理、电路的继电保护、电力远动控制、自动化装置等二次电力设备集中一起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测量、监视、管理、报表打印、继电保护、过载保护、事故处理、自动跳闸等进行控制与管理,实现变电站的调度控制等自动化的综合控制与管理功能。
1.2馈线自动化管理
电力系统的馈线管理是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馈线自动化即配电线路的自动化分析与处理。当前城网和农网建设与改造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变电站的电力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目标。变电站是电力系统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完成电力系统的电能转换、电能的重新分配,电力使用的监测与管理,变电站的任务十分繁重,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输出系统的不断增加,大容量的发电机组与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等使用,特别是大电网的运用,使得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与控制变得十分复杂,对变电站的馈线自动化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与控制、人工抄表与电力运行记录等,就不能有效的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只有实现电力馈线自动化的管理,才能有效的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目标。
2、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现状分析
电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模式多种多样,我国在配电系统线路建设上已经形成了树状布局,并借助重合器及分段器来实现对电压的制动转变,实现高电压向日常所需电压的转换。通过重合器和分段器自身具有的变压功能可以实现配电系统的自动化配电,当电力系统有故障出现情况下,可以实现自动隔离,并保证供电的稳定和持续性。树状的配电系统在整个配电系统中还可以达到简化相关设置的效果,使整个配电工作更加便捷,并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配电成本。此外,供电环境也是电力企业必须要重视的因素,乡村和城市就应该采取不同形式的供电,城市对于电能的需求要远远高于乡村,并且存在交通拥堵等现象,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借助多环网络线路,满足用电需求的同时保证供电的合理化。
3、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问题
3.1电力系统各分支的融合性能较差
在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配电系统中,输电建设和变电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缓解用电紧张的压力,我国不断加大对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在电力系统建设中,配电网的建设一直不完善,导致电力系统各分支的融合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配电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一直较低。在我国,由于对配电自动化的研究时间较短,缺乏实际经验等,在应用过程中一直存在诸多问题。除此之外,企业内部人员对配电自动化和管理的知识掌握不足,影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配电工作人员素质低随着配电系统逐渐实现自动化,这就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电力企业还存在着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的情况,电力企业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必备的专业技能培训,导致部分员工不具备操作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能力,其较低的业务能力会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阻碍。
3.3其他区域电力故障的影响
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的作用是设置故障的隔离区和定位点,这样可以确保用电正常,如果在其他区域发生电力故障问题,并且影响到这个区域正常供电,或出现了大范围的用电故障问题,此时就会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出现计算机瘫痪的现象,就会影响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4、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的策略
4.1坚持科技创新,提升自动化发展水平
电力企业要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效益,必须坚持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增加配电系统的科技含量。电力企业在选用自动化系统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技术进行革新,以便提升配电的质量和水平。在电力企业中,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让企业员工自主学习,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技术水平。同时,电力企业在提高配电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提升配电管理水平,二者互相结合,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效能。例如,在配电自动化技术创新上,企业可以每年举办创新大赛,引导企业员工利用自身知识和在企业中获得的工作经验,在创新大赛上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最后,企业在这些技术创新中选出佼佼者,并给予鼓励。该激励机制能不断促使员工进行科技创新,从而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能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居民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要坚持创新精神,引进先进的科技人员,不断提高配电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企业的研发力度,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坚持科技创新,提高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
4.2提升安全管理强度
全面提升配电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强度,并提前预知到设备运行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故障,在故障发生之前先通过各种防护措施来规避,如果故障不可逆转的发生,要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故障进行处理,降低负面影响。如果配电系统项目运行产生故障,则自动化系统需要在第一时间先对故障的类型进行全面识别,并切断故障设备与其余设备之间的联系,隔绝目标故障设备,避免对其余的配电项目产生负面影响。
4.3加强电网自动化的信息管理
电网的自动化管理就是电力系统的信息进行抽取分析,并对电力系统的信息进行整合、收集,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帮助电力企业改进电力管理服务,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提供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电力自动化的管理要求是能够为用户提供一套完整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的对用户用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与分析,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快速的服务。
5、结束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是提高供电企业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它对电网的自动分配与电力输送的自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自动的对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电网自动化的大规模应用,对保证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保证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孙淑艳.论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J].科技展望,2014(14).
[2]连世举.浅探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5).
[3]彭智刚.无线公网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4).
论文作者:刘荃,赵锦荣,白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变电站论文; 故障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