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尝试了各种有效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促使他们提升学习兴趣和效率。高中数学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不仅要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要激发出他们学习兴趣,为其未来发展做准备。
一、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是当下教育教学使用最为广泛且便捷的手段之一,对于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兴趣的提升十分重要。高中数学教师为了有效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趣味性较为浓烈的数学课堂,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同时有效提升他们数学素养。高中生对于趣味性较浓且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辅助的数学课堂十分青睐,学习主动性较强,学习效率也会逐步得到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老师在教授《函数与方程》的相关知识时,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什么疑问,老师应该及时帮助解决,可以借助多媒体讲述,代数法,二分法,零点确定的相关内容,老师还可以适当让学生进行讨论,结合信息技术画出相应的图像,使学生直观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活动有效提升了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借助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思维水平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同时能够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问题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教学手段,高中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学会从数学角度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数学学习效率。学生在问题教学氛围中学习积极性很高,更乐于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老师在讲述排列组合的有关知识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便于他们区别Ann与C n n,老师可以设置一个相关的情景,组织学生自由进行排列组合,如,老师可以春游踏青时的排队方式对相应的排列组合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告诉学生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还应该及时的与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堂互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不断提高教学效率,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借助问题引导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同时提升他们思维水平。
三、组织合作活动,提高学生协作能力
广大师生对于合作教学模式并不陌生,但是传统课堂中,很多教师常常只流于形式,常常忽略掉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效率和成绩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遵循新的理念,重新将合作教学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出合作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在合作中逐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为以后生活与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知识时,高中数学教师通过组织合作教学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一上课,数学教师就说道:“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和认识了二次函数,那么它的图象和性质有什么规律性吗?大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并且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二次函数图象的形状以及变化规律。”学生立即展开探讨和作图,分工较为明确,有的人负责计算,有的人负责作图,最终共同讨论图象以及函数的性质。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在课堂中组织合作学习活动,不仅能够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还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团结意识与协作能力,促使他们数学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和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对学生合理化分层次,教授解题技巧
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结合数学相关的教材,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次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老师若想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分层次教学,首先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基础充分了解,以便老师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合理化的层次划分,从而制定每个层次学生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
例如老师在讲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问题时,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经常使用的有关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二倍角公式等等,还有相应角度与相应边的关系。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老师可以询问学生对半角公式的掌握程度,通过提问掌握学生基础情况,同时将基础知识进行分类整合,帮助这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不断巩固学生基础。对于有能力独自解决问题的学生,老师可以设置简单的问题,考查学生,比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结合例题与学生能力,实行变式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是关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偏弱,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习题情境的把握,对解题思路的判断等存在一定偏差,若想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进行变式教学可以让形似或神似的习题成为习题组,可以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形成深刻认识
变式教学除可以变化范围之外,还可以变化形式。变形式可以是改变次数、改变分子分母,也可以是添加
绝对值,等等,当形式发生改变后,函数的性质可能也随之改变,要紧紧抓住题目的结构特征。
例如在求y=x+4/(x+2),x∈(-2,-∞)的值域。当题目结构发生改变后,要注意“抓结构,凑定值”,将此函数变为y=x+2+4/(x+2)-2,凑成“积定”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y=x+2+4/(x+2)-2≥2,当且仅当x=0时取“=”。
同时这个函数可以变化为,此函数可化为y=x+4/x,值域为(-∞,-4]∪[4,+∞),这个函数分母次数大于分子次数.当x≠0时对该函数取倒数,先求出1/y的范围,1/y∈(-∞,-4]∪[4,+∞),再求出y的范围;当x=0时,y=0.得出相应的函数值域
三、变化参数
在变式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其中的一些数变成相关字母参数后,随着字母取值的变化,由定到动,常常要对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分类讨论。
例如在求求y=x+a/x(x≥1)的相关值域的时候。当a=0时,y=x(x≥1)的值域为[1,+∞)。当a不为0时,又可以分为当a<0时,原函数在在[1,+∞)递增,故值域为[1+a,+∞)。
当a>0时,①当0<a<1时,原函数在[1,+∞)上递增,故值域为[1+a,+∞)
②当a≥1时,y≥2a?,当且仅当x=a?时取等号,
所以,综上所述,当a<1时,值域为[1+a,+∞);当a≥1,时,值域为[2a?,+∞)。
当然,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还有许多中,老师可以通过自行改变相关条件进行教学,逐渐引导学生构建大而光的知识网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应及时设置合理的问题,进行分层教学,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新课改教育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与往常有所不同,教师可以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组织数学课堂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同时激发他们学习动力,使之成为数学知识掌故牢固以及数学素养高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双群.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策略探析[J].广西教育,2016(17):31-32.
[2]黄舒蓉.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模式探析[J].新校园(中旬),2015(7):52-52.
论文作者:温嫣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函数论文; 值域论文; 老师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