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电力合同中导入知识管理,以提高电力工程的效率。本文首先分析电力企业知识管理概念,其次阐述电力工程合同管理,并通过对知识管理在电力工程合同管理中的价值解析,探究以知识管理为基准的电力工程合同管理机制架构,意在改善电力企业当前发展现状。
关键词:知识管理;电力工程;合同管理
1 引言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命脉,而对电力工程建设是电力行业稳定发展的因素,在国民经济水平提升中占据决定性优势。电力市场体制变革促使电力工程呈现法制化和市场化趋势,并在经济时代发展的前提下,将知识管理引入至电力工程合同管理范畴,从而体现电力工程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优势,而如何做好电力工程知识和合同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成为当前电力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2 电力企业知识管理
培根(英国哲学家)曾说:“知识就是力量”。对此,人类历史的演变为知识追求、知识创造的阶段,而当代管理者对知识的定义有着深入化分析,即将其认定为改变人类、事物信息的行为方式,依据主体差异,分为组织知识(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个人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验、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个人知识是组织知识的核心,而组织知识是个人知识的升华;依据属性不同,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可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如书面报告和说明书)、隐性知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如思维模式、认知与经验、想法);结合运用状态的差异,将知识分为过程知识、实体知识两种;而依据企业贡献与作用的角度,将其分为核心知识、非核心知识。电力企业是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支柱,经多年发展,电力企业在市场领域中占据决定性地位。基于市场格局的演变,电力企业若要实现长远发展的目的,则应对“新体制”予以探索,通过知识管理的运用,实现电力工程合同管理创新的目的,因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本质上来讲,电力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运用,应遵循积累原则、共享原则、创新原则三点内容。其中积累原则为知识管理的基本环节,在企业发展中,不断完成知识信息积累工作,从而在构成企业财富的同时,成为竞争“砝码”;共享原则以价值的优势,在企业内部切实知识信息公开的目的,避免员工重复劳作;创新原则作为电力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通过对企业员工行为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促进电力企业高知识、高质量产品的构建。
3 电力工程合同管理
3.1 合同管理定义
电力工程合同管理(Contract Management)定义为:电力企业依据国家合同法律规定,以自身全方位参与的方式,结合变更与解除、终止与转让、监管以及控制等行为,对电力工程合同予以严格化管理。在此过程中,合同管理涉及管理制度制定和合同签订、合同履行、档案记录与资料保管等工作,通过系统性、动态性分析的方式,以市场经济、契约经济、法制经济等形式体现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的优势,例如:优质化、高效化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可降低电力企业合同义务,还可优先抢占市场先机。对此,电力企业应重点强化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结合长期性、经济性、复杂性与变动性的优势,促进自身经济发展。
3.2 知识管理在电力工程合同管理中的价值
电力工程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若因时间长、繁琐性和信息量大等因素的影响,为快速实现电力企业知识管理的目的,则应在计算机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信息获取、信息交流渠道逐渐得以拓宽,从而实现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知识管理在电力工程合同管理中的价值,可从以下几点实施分析:首先,合同风险控制。电力工程合同管理因自身风险的存在,若在全方位运用知识管理的前提下,便于企业员工对知识的获取,如失败教训、成功经验的总结,可有效规避合同管理风险。其次,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电力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系统的架构,用以员工协调交流、经验共享、部门沟通等多种形式,促进管理水平、知识水平全面提升的同时,促进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的目的。
4 以知识管理为基准的电力工程合同管理机制架构
4.1 必要性
基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电力工程建设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复杂性、庞大性特点是制约电力工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电力企业应在工程建设前,以专业人员分析的角度,结合知识管理手段的运用,对电力工程建设可行性予以分析,并结合实地勘察的方式,强化现场监督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因电力工程以大中型工程为例,在合同拟定中涉及众多精细条款,而其合同内容完整性的体现,应以合同知识内容积累、管理、共享为前提。尤其针对合同变更问题需由专业人员全程跟踪监管,而专业人员的选拔,应充分结合知识掌握灵活性、能力强为基准,体现知识管理在电力工程合同管理架构中必要性优势。
4.2 可行性
知识管理建立后将纳入电力工程的合同管理的概念,而且可行性分析、电力工程合同的应用目前的知识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组织和人员保障。前面提到,在电力合同管理过程中,人才离不开角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专业机构和大量的专业人士将通过合同管理知识的实施主体,以及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知识管理将整合。(2)企业文化的保障。当代的发展对电力行业的人们来说显而易见,电力企业追求的是企业文化的提升,企业文化影响职工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新时代是动力,不要落后。在项目中,企业可以建立以知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提供学习对于大多数工人的机会,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创新和发展,鼓励员工,从而实现员工个人知识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保证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知识管理的指导下。(3)检查监督保证。首先,将对电力项目进行定期检查。跟踪项目的发展过程,监督和检查电力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损失。二是关键报告制度的形成。电力工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因此,电力企业在报告中对合同执行的相关部门定期报告施工负责人的合同,这是对监督检查人员的基础上,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市场经济为基准的企业行为,可通过生产管理、法制管理的形式,加强知识管理重视度。另外,知识管理是新兴学科,在不断发展中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促使知识管理理念在电力工程合同管理中得以有效利用。笔者建议电力企业应逐渐认识到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优势,通过合同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的把控,提升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奔.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编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2] 李苏文.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4.
[3] 汪荣荣.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宁夏大学,2013.
[4] 毛茅,潘娟,朱庆荣,吴智泉.基于B/S架构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现代电力,2011,(01):75-79.
[5] 姜楠.日本的中小企业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结合及效果[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论文作者:刘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电力工程论文; 知识管理论文; 知识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合同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