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思维:让写作洋溢中国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中国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名家说招
中华文化积淀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而孕育这些思想的中国式思维方式则可以作为写作教学的珍贵资源。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特殊的魅力。每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可避免地烙印上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汉语写作,不妨借助汉语思维的特色使之充满中国味。
写作中有大量智力因素参与,其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思维。美国写作专家约翰·宾曾有言:写作是“为积极地思考和学习而设计的任务”,应该将“指导学生成为学习者、思考者和写作者”作为写作课程目标。①
思维如此重要,但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中学生作文思维枯竭、思路拓展不开早已成为困惑诸多师生的老大难问题:教师为学生的思路逼仄发愁,学生则为不会思考而烦恼。思路打不开,思维无深度,分析平面化,论证幼儿化:这是目前许多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作文有层次有深度、如何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是许多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一味强调“思维重要”就可以奏效的,而一味放手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思维中学会思维”,效果也不尽理想。事实证明,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思维的脚手架,为他们思维的列车铺设轨道。换言之,教师必须寻找一些便于思维展开的具有可操作性并且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进行作文思维训练。
以下两点可能是培育学生思维能力较为合宜的选择。
一、必须遵循思维形成的基本路径
根据研究可知,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人们所处的环境造就,只有通过环境中的各种中介事物,人们才能够学会注意什么、怎样解释事件、什么具有思考价值等等。这个中介事物就是基于学生生活的写作活动。写作的内容基于真实生活,学生比较熟悉,可用资源丰富,可操作性强。写作可以产生有条理的思维,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而思维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写作和思维之间呈现一种互相循环、互相促进的关系。思维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写作促进思维能力的增强。
二、借鉴本民族思维方式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交际行为。写作当然不会例外。例如,汉语写作者所写的文章经常有一显著特点,就是文章结构通常呈“螺旋状”,不是开门见山,而是迂回曲折地讨论文章涉及的论题;而西方写作者则喜欢和习惯采用直截了当、直线型的结构。有学者认为如此不同的行文方式与东西方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②
这些思维方式不是累赘,而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值得人们发扬光大。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妨将汉文化中一些极具创生价值的思维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给学生。
例如,笔者曾经运用“拆字”这一传统方法打开学生的作文思路,引导学生思维向新颖、深刻、辨证的方向发展。之所以选择“拆字”这类方法作为作文教学思路开拓的依托,主要是因为:思维离不开语言。词语本身就是思维的结晶,分析词语,其实就是在还原思维的过程、解析思维的层次。因此,当思维枯竭的时候,当思维无路可走的时候,分析语言往往会有奇效。司空见惯的词语,人们往往习焉不察。但是一旦把词语内在思路分析出来,往往会别有洞天。我们的祖先就经常借助“说文解字”这一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我们生活在汉语环境中,汉语如此深刻而根本性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既然每个人都注定无法摆脱语言的影响,那么教育者为什么不能将语言的作用发挥到最佳状态呢?汉语、汉文化、汉民族思维方式……我们始终浸染于其中,须臾不曾离弃,那么,它们为什么不应该成为写作教学的宝贵资源呢?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笔者近年来试图借助汉民族思维方式来指导学生写作并在课堂中开展了一些尝试。例如:境界分层法、对称构思法、矛盾构思法等等,现不揣浅陋整理其中一例,以期就正于方家。
名家亮招
“说文解字”类作文指导
【环节一】拆字
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汉字,(板书汉字:“赢”)看看这个字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沉默半晌,神情茫然。)
师:老师在浦东机场地铁站内看到这样一则广告:“赢”字上方是“亡”,象征“牺牲精神”;中间是“口”,意味“口碑传播”;左下是“月”,表明要“日积月累”;右下是“凡”,强调“从小事做起”;里面的“贝”字,说明还需要“善用资源”。最后,这则广告提炼出这样一个主题:“五项俱全,赢也必然。”对这一广告,诸位有何评价?
生:(七嘴八舌)有趣!佩服!有意思!
师:把一个字拆解开来,借此巧妙地阐释自己的某种见解,这是一种非常中国化的又很有意思的思维方式。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见识一下我们老祖宗经常操练的招式。老师挑选了一组比较方便拆解的字词,请大家试着“拆解”一下,看谁拆得合情合理,拆得引人入胜,拆得令人深思。
投影:道、息、舒、债、怒、错、愁、忌、锈、愁
(学生互相讨论,随后发表如下解说。)
息:要自心开始,真正的休息是心有所息;
舒:舍弃和给予可让心舒服;
债:从对待债务的态度可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大小:
怒:易怒的人是心的奴隶;
错:错误是昔日的生活遗留下的金子,错误会使人更谨慎、成熟;
愁:“愁”是心之秋,当一个人内心一片秋意,心灵如秋风中的枯叶时,那真是人生中最大的“愁”了;
忌:心中只装着自己是做人之大忌;
锈:色泽鲜亮、外表秀美的金属往往不是好金属,是锈!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从外表去看待人和物……
(最后,学生在阐释“道”字时发生了如下争论。)
生1:道,就是路。但要走好这条路必须有两个条件:走之底,表示用脚走,要脚踏实地;而“首”则表示要运用头脑思索判断。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走好人生之路。
生2: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道就是规律,要掌握规律,要悟道,必须有实践,要“行走”;但仅仅有实践、有行动还不行,还必须思考。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大脑”来思考。这样,才会真正“悟道”。
生3:我认为,“道”字的组合是“首”在“之”上,意味着“头脑必须指挥腿脚”,这才符合。
生4:我的看法正好相反!“道”字的组合是“之”在“首”下,说明人的行动是思想的基础。没有行动,就没有思想,就无法明“道”。
【环节二】析词
师:刚才,几位同学对一个简单的字进行分析就激发出许多深刻新颖的思考;那么,更复杂一些的词语是不是更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呢?
请看,有人是这样来解说“和谐”一词的:
“和”,由“禾”与“口”构成,“禾”就是粮食、食物,意味着老百姓都有饭吃;“谐”字就是“言”和“皆”的组合,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言论。人人有饭吃,这是人民的生存权;人人能自由说话,这是人民的政治权。人民一旦具有生存权和政治权,这个社会才算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大家是不是也来几个“析词”练习?这次由诸位自己选择词语来解析。
(学生思考、讨论并做如下交流。)
生1:习惯——“习”,指雏鸟反复练习腾飞翱翔;“惯”,指物体长久保持原有的状态,也叫“惯性”,也叫“惰性”,惯性没有外力作用就不会打破。看来,时间与习惯有密切关系,习久成惯;外力与习惯也有关系,外力可以改变习惯。
生2:鸳鸯——“鸳”上面是怨,“鸯”上面是“央”,就是求。鸳鸯总是成双成对,而人跟自己的伴侣在一起,往往会抱怨,有时候又会求他。怨的时候是强烈的,求的时候往往是卑微的,这都不是好的相处之道。但生活中人们的情感状态又往往是这样。所以,古人才既把鸳鸯作为爱人的象征,又将爱人称为“冤家”!
(学生大笑)
师:(对生2)你的解说很有意思。不过,这种解说似乎超越了你的生活阅历,难怪同学们笑呢!你怎么会想到这么有趣而深刻的解说呢?
生: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是台湾作家林清玄拆解“鸳鸯”的文字,我只是用自己的话把林清玄的意思说了一遍。
师:这也是学习,而且是非常有效的学习。
生3:锻炼——“锻”是重锤打,“炼”是烈火烧。火,考验真金;灾难,考验勇者。在艰苦的环境中淬炼自己的意志、能力,这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有志锻炼者,都应该自找苦吃。一个优秀的人是可以靠磨砺成材的,能够选择适当的环境磨砺自己的人将会是这个世界最好的适应者。
生4:舍得——有“舍”才有“得”,大舍则大得,小舍有小得,不舍便不得。这一对貌似矛盾的反义词在中国文字中被巧妙地组合到一起,充满了生活中的辩证法和内涵丰富的生活智慧。
【环节三】规则
师:我们一起拆了字、拆了词,现在应该总结一下了。拆字固然有趣、有用,但也不是万能的。老师曾看见一个“拆字”文段,大家一起来评一评:
1.“买卖”二字不同:“卖”字比“买”字多了一个“十”,“十”字意味着一横一竖规规矩矩,这说明卖方更需要有规矩可遵循,有原则可依;另外,与卖方所选择的交易场所也有关联:十字街头、交通要道为卖方的最佳交易场所。十字横竖畅通,交通便捷,易于积累人气又便于疏散人群;十字取形于田,田有框,说明在古时买卖总是依赖于农业生产的。
2.“买卖”二字的组合很有象形特点:两个人和一张桌子,这说明买卖是双方的,是需要平等地坐下来沟通的。买卖的促成,沟通很重要。买卖也是谈判的过程,需要智慧,需要艺术,更需要智慧加艺术的沟通。
生1:我感觉拆得太碎了,把每一个笔画都拆开,好像不太合适。
生2:这样会让人觉得太牵强,好像是把字的结构硬往自己要说的观点上靠。
生3:一旦让人觉得牵强,解释就没有说服力了。
生4:我觉得最好的拆字应该是这样的:乍听出乎意料,细想却在情理之中。
师:说得真好,最后还是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大家的意见吧。我取个题目:“拆字构思注意事项”。
生5:“拆字”对于开拓思路是有效的,但绝不是万能的。“拆字”不可滥用。在“拆字”时要注意合情合理,切忌牵强附会;要注意启发性,避免陈词滥调。
师:最后,让我们来研究一篇拆字文章,然后模仿这种构思方式,从刚才大家讨论过的内容中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短文。
叶永烈
我真佩服我们的老祖宗,创造了那么一个奥妙无穷的汉字——“尖”:那“小”字立在“大”字之上的“尖”字!富含人生智慧的“尖”字!
谁不希望拔尖?谁不愿意成为尖子?可是,金字塔的塔尖,高踞云端,而塔尖立于硕大无比的底座之上,那便是一个极其形象化的“尖”字。
相比之下,海上的冰山要“隐蔽”一些。露在海面上的冰山其实只是个“小”字,它的巨大无比的底座占十分之九,隐没在海面之下。没有那底座,冰山就无法露出海面。
人生的事业也是个“尖”字。“十年寒窗”,全都融进那个“大”字之中。即使大学毕业之后,还要花费许多精力去打基础。只有牢牢地打好基础,才能拔尖成为尖子。
其实,任何一个“尖子”,都是站在前人、众人宽大的基础上,才得以拔尖的。牛顿说:“如果我比笛卡儿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哦,牛顿也明白“尖”字的深刻内涵。
名家拆招
20世纪的哲学界有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分析哲学”,该学派声称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分析。确实,人们日常使用语言时,因为司空见惯,往往习焉不察;但是一旦把词语拆解开来,则会因为具有陌生化特点以致别有洞天。因此,当我们在写作中思维枯竭的时候,当我们的思维无路可走的时候,分析词语有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拆字之法,自古就有。《三国演义》中的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就用了拆字法,“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暗示董卓虽然盛极一时,但一定不得善终。拆字法利用了汉字由偏旁部首相互组合而成的特点,通过分合增减,巧妙地将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蕴含其中。
写作也可以借助“拆字”方法来构思。
运用这种方法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材料典范化
范文是学习写作者最好的朋友。揣摩并模仿、对照范文以指导写作,这已经被研究者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写作指导方式。③上述课例中,教师搜集的两个范例为学生学习“说文解字”构思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一个“赢”字的精妙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而叶永烈先生的拆字妙文《尖》,则是一篇结构完整、构思新颖的“拆字”范文。教师在讲解讨论后展示此文,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认真研读分析并学习范文中最突出的写作技巧。
另外,学生对范文的利用还不止于课堂学习模仿,还应该在认真模仿之后将自己的习作与范文加以对比,由此可以悟到许多写作的诀窍并将范文中的技巧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教师在指导写作过程中,必须注意搜集典型的示范文章以便直观有效地解说思维规则,同时注意将范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如此,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种随便找一个例子呈现给学生的作文指导课,其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的。
二、思维可视化
教师应该试图让思维能够看得见。
思维是一个黑箱过程,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一个思考任务、教给学生一个思维方法时,应该设法找到一种具体的方法来观察学生正在发生的学习。
拆字法,其实就是一种形象化的思维,是一种类比联想式的思维,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中国人是最善于形象思维的民族。但是,这一民族思维的优势似乎有退化的趋势。目前,虽有学者提出要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与加强学生形象思维并不矛盾。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只有差别而无差距。
思维可视化的第二层意思是,教师应该自己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或者设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师生对话、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这对于学生学会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思维能力经常是在相互对话与交流中渐渐习得的。
三、流程合理化
我们的写作教学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写作教学流程不尽合理也许是重要原因之一。王荣生教授对此曾有如下分析: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主要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写之前(注: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下同),主要的工作是指导学生审题,或使学生进入写作的情景,或有构思的激发乃至“训练”……二是在写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或展示好的作文,或做提升作文档次的修缮,有时是教师介绍批卷的感观,或解释本次作文打分的标准……中小学有“当堂作文”一说,但所谓“当堂作文”,只是给学生写作的时间罢了,具体的写作过程,教师通常很少顾及,更缺乏有效的指导。④因此,加强对写作过程的指导是提高指导效益的关键所在。
结合上述课例,我认为以下几个教学流程应该是不可或缺的:
1.范例赏析:以精当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关注、兴趣及研究;
2.规则提炼:通过对例子的分析提炼出一定的操作规则;
3.练习指导:教师设置系列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规则,学以致用;
4.写作修改:学生在构思指导及研读范文的基础上尝试写作,并对照范文修改习作;
5.交流发表:学生互相交流各自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提供必要的修改指导意见,学生在此基础上修改并最后润色,通过墙报、网络等尽可能多的方式予以发表。
注释:
①[美]约翰·宾曾《研究性学习》第8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②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第129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③[美]魏姬·厄克特,莫内特·麦基沃《教会学生写作》第6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④王荣生《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12期(B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