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福田[1]2001年在《氮素对苹果果实发育与产量、品质的调控》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于1998 至2000 年)连续叁年在泰安、栖霞、莱西等试验点,以8 —10 年生红富士/ 平邑甜茶(M.domestica Borkh.cv.Red Fuji/M.hupenensis Rhed)盛果期树为试材,进行了土壤施氮与疏果处理、根外追氮与疏果、环剥处理、摘叶处理等试验,结合施氮量与产量、品质关系的调查。探讨氮素对苹果果实发育及其产量、品质的影响,取得了以下结果: 1.对重疏果树而言,无论施氮与否,摘叶处理后果实蔗糖合酶(SS)活性无显着变化,表明碳水化合物供应方面,不存在源对库活性的制约,施氮处理与不施氮处理的果实生长速率(库活性)没有显着差异,但施氮使果实生长期延长,从而使平均单果重比不施氮处理增加20.8%(鲜重)与14.1%(干重);而不疏果树施氮显着提高了果实SS 活性,摘叶处理果实SS 活性下降,表明库活性受源供应光合产物水平的制约,施氮可提高果实生长速率并延长果实生长期,使平均单果重增加28.2%(鲜重)与19.4(干重)。2.施氮对果实激素含量及其变化动态有较大影响,特别在果实细胞膨大期,施氮显着提高了ZRs、ABA 与IAA 的含量,但其GA3、ABA 与IAA 峰值出现较不施氮处理晚1~2 周。各处理GA3、IAA、ABA 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比果实相对生长速率(RGR)峰值出现的时间略早,表明氮素通过影响果实的激素水平调控果实的生长动态。3.施氮处理果实呼吸速率较高,可溶性糖浓度下降。施氮提高了PEPC活性,可滴定酸含量升高,施氮处理果实发育后期果皮叶绿素降解变慢,花青苷浓度下降。4.施氮提高了果实游离氨基酸含量,其中以天冬氨酸、谷氨酸与丝氨酸增加幅度较大。果实中没有检测到硝态氮,但氨的浓度达33.2-54.8μg/gFW,高氮处理果肉内氨的浓度比不施氮对照高55%。5.环剥与疏果增加了叶片对根外追施15N 尿素的吸收。环剥提高了果实可溶糖与花色苷含量。环剥后施氮,氮素对果实品质的负面效应不显着。6.在试验调查范围内(25-120μg/g 土),随果园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提
丁宁[2]2012年在《分次追施氮肥对苹果叶片衰老及~(15)N-尿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于2010~2011年,分别在山东蓬莱和泰安以15年生红富士苹果(M. domestica Borkh.cv. Red Fuji)、2年生红富士苹果/平邑甜茶(M. domestica Borkh. cv. Red Fuji/Malushupehensis)和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试材,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分次追施氮肥对苹果叶片衰老影响及~(15)N-尿素吸收、利用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等氮量分次追施氮肥对15年红富士苹果叶片衰老及~(15)N-尿素的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盛花期均以一次性追肥处理最高,分二次追肥处理次之,分叁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一次追肥处理差异显着;在花芽分化期均以分二次追肥处理最高,分叁次追肥处理次之,一次追肥处理最低;在果实采收期均以分叁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分叁次追肥处理差异显着;叁个追肥处理的叶片全氮量在盛花期和花芽分化期差异不显着,而在果实采收期以分叁次追肥处理最高,分二次追肥处理次之,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分叁次追肥处理差异显着;不同追肥次数处理,果实成熟期植株各器官Ndff值差异显着,分叁次追肥处理显着高于分一次和分二次追肥处理;在盛花期叶片中的Ndff值一次追肥处理最大,在花芽分化期分二次追肥处理最大,在果实成熟期分叁次追肥处理最大。果实成熟期分叁次追肥处理植株的总氮量、吸收的~(15)N量及~(15)N肥料利用率均为最大。2、等氮量分次追施氮肥对两年生盆栽红富士苹果叶片衰老及~(15)N-尿素的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肥处理,植株叶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全氮含量在盛花期均以一次性追肥处理最高,分叁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一次追肥处理差异显着;在花芽分化期均以分二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在果实采收期均以分叁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分叁次追肥处理差异显着;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在盛花期均以一次性追肥处理最高,分叁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一次追肥处理差异显着;在花芽分化期均以分二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在果实成熟期期均以分叁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分叁次追肥处理差异显着;果实成熟期植株各器官Ndff值差异显着,分叁次追肥处理显着高于一次和分二次追肥处理;果实成熟期分叁次追肥处理植株的总氮量、吸收的~(15)N量及~(15)N肥料利用率均为最大。3、等氮量分次追施氮肥对盆栽平邑甜茶叶片衰老及~(15)N-尿素的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叶绿素在生长前期均以一次性追肥处理最高,分叁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一次追肥处理差异显着;在生长中期均以分二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在生长前期均以分叁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分叁次追肥处理差异显着;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在生长前期均以一次性追肥处理最高,分叁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一次追肥处理差异显着;在生长中期均以分二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在生长后期均以分叁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分叁次追肥处理差异显着;生长后期植株各器官Ndff值差异显着,分叁次追肥处理显着高于一次和分二次追肥处理;生长后期分叁次追肥处理植株的总氮量、吸收的~(15)N量及~(15)N肥料利用率均为最大。分叁次追肥处理能提高叶片全氮量,延缓生长后期叶片衰老,提高氮肥利用率。
胡紫璟[3]2016年在《不同氮素水平对酿酒葡萄‘蛇龙珠’植株碳氮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10年生‘蛇龙珠’为研究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氮素水平[N0、N150、N300、N450、N600kg/hm2,分别以N(0)、N(1)、N(2)、N(3)、N(4)表示]对‘蛇龙珠’葡萄叶片光合及荧光特性、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代谢物质含量、内源激素水平、果实品质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以探究氮素对威武地区酿酒葡萄碳氮代谢机理及激素调控作用的影响,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支撑。试验主要结论如下:1.施氮处理N(1)、N(2)、N(3)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以及Pn、Gs、Tr、Fv'/Fm'、?PSII、qP等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值,然而N(4)处理下提高不明显或低于N(0)。光合参数之间及荧光参数之间均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Pn与Gs、Fv'/Fm'与?PSII、?PSII与qP均呈现密切正相关关系。2.N(1)、N(2)、N(3)处理下葡萄叶片GS、NR、GOGAT、GDH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明显升高,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而N(4)处理酶活性升高不明显。施氮处理下叶片、新梢茎干全氮含量均高于N(0)处理,而C/N均低于N(0)处理,氮素水平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较小。GS与GOGAT酶活性在生长阶段表现出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3.氮素水平对叶片蔗糖代谢酶活性及代谢物的影响作用差异较大。叶片SPS酶活性随施氮水平的升高并未表现出规律性变化,生长前期N(3)处理最高,生长后期N(2)处理最高;叶片SS活性和蔗糖含量在N(1)至N(3)处理下随施氮量增加呈升高的趋势;叶片AI活性、NI活性、葡萄糖及果糖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N(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叶片淀粉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叶片有机碳含量生长前期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生长后期表现相反;氮素水平对新梢茎干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叶片SS与SPS酶活性、SS和SPS酶活性与蔗糖含量、AI和NI酶活性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表现出密切的相关性。4.不同氮素水平下,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表现差异较大。与N(0)相比,N(1)、N(2)、N(3)明显提高叶片ZR水平,然而在花后80d之后该表现减弱;施氮量增加叶片IAA含量未表现出规律性变化;GA3含量随施氮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且施氮处理显着高于N(0);ABA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的趋势,生长前期表现明显;在花后20d之前(ZR+IAA+GA3)/ABA比值与GA3/ABA比值均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且N(2)、N(3)和N(4)处理显着高于N(0),而之后两者比值明显降低,且表现为N(2)处理下较大。5.综合植株生长特性和果实品质产量分析,300kg/hm2施氮处理最适于植株生长,且果实品质和产量均得到了较大提高。
彭福田, 姜远茂, 顾曼如, 束怀瑞[4]2003年在《氮素对苹果果实内源激素变化动态与发育进程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8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M.domesticaBorkh.cv.RedFuji/M.hupenensisRhed)盛果期树为试材,研究重疏果条件下土壤施氮对苹果果实发育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5周前施氮处理与对照单果重无显着差异,由于对照果实比施氮处理果实早1周左右进入迅速膨大期,此后3~4周对照果实单果重高于施氮处理,但对照果实比施氮果实早1周左右停止生长。由于施氮延长了果实生长期,采收时施氮处理平均单果重高于对照。施氮对GA3、ZRs、ABA与IAA的含量及其变化动态有较大影响,特别在果实细胞膨大期;施氮显着提高了这4种激素的含量,但其峰值出现较对照晚1~2周,并且GA3、IAA、ABA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比果实相对生长速率(RGR)峰值出现的时间略早。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不施氮果实,使果实生长期延长,单果重增加。这些结果表明,氮素通过影响果实的激素水平调控果实的生长动态。果实发育进程的变化导致了有关品质指标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果实水分含量增加,果皮叶绿素与果肉可滴定酸浓度提高,果皮花青苷与果肉可溶性糖浓度降低。
周乐[5]2014年在《不同时期施氮对苹果氮素吸收利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2-2013年分别以15年生嘎啦苹果/平邑甜茶和4年生富士/SH1/平邑甜茶为试材,利用15N示踪标记技术,研究了不同时期施氮对苹果氮素吸收利用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等施氮量不同施氮肥时期对树体氮素利用影响结果表明,施15N尿素约一个月后,不同施肥时期树体对15N的吸收利用差异显着,树体吸收量最大利用率最高的是4月21日施肥处理,树体吸收2.28g15N,15N利用率为9.15%;其次是7月21日施肥处理,树体吸收2.18g15N,15N利用率为8.71%;这两个时期15N吸收量和15N利用率显着高于5月19日(0.97g)、6月16日(0.68g)和3月17日施肥处理(0.37g)。不同施肥时期各器官对15N的征调能力(Ndff)差异显着,4月21日施肥处理树体Ndff值大小排序为:细根>果实(花)>叶片>当年生新梢,而7月21日施肥处理树体Ndff大小排序为:果实>当年生新梢>叶片>细根。2.等施氮量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树体内源激素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追施氮肥约一个月后,树体内源激素的变化存在显着差异。茎尖和细根的IAA,GA,ZRs均呈上升趋势,ABA呈下降趋势;4月20日和7月20日两个施肥处理茎尖和细根内源激素含量(IAA, GA, ZRs均呈上升趋势,ABA呈下降趋势)均差异显着,其余叁个施肥时期差异不明显;同对照组比较,茎尖与细根的(IAA+GAs+ZRs)/ABA比值在各个时期均有所增加,在4月20日和7月20日两个施肥处理,与对照组相比较,比值上升趋势较明显,有利于刺激根系的发育;不同施肥期施用氮肥对根系的活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4月20日和7月20日两次施肥处理,对照组与处理组的根系活力差异显着,施肥处理的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高21.78%和19.26%;3月20日、5月20日和6月20日叁组处理,对照组与施肥组之间根系活力差异不明显。
丁易飞[6]2016年在《不同施氮水平对砂梨生长及糖代谢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激素和多种酶等含氮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果树必需矿质元素中的核心元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首要地位,又称生命元素。梨是我国种植面积仅次于苹果、柑橘的重要水果之一,可溶性糖是果实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指标。目前氮肥施用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已有报道,但施氮对梨叶片果实发育过程糖代谢影响的机理研究少见报道,我国梨园氮肥施用仍处于“盲目施肥”、“经验施肥”的状态,缺乏科学的氮肥施用指导。本文在2014-2015年以12年生田间棚架式栽培砂梨(寿新水)为试材,设置4个氮素水平:0.25(N-0.25)、0.5(N-0.5)、1.0(N-1.0)、1.5(N-1.5)kgN/棵(165、330、660、990 kg/hm2),以不施氮(N-0)为对照,随机区组排列。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棚架梨树体生长、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qRT-PCR,在转录水平上分析梨树全生育期叶片和果实中糖代谢关键基因对氮素的响应情况,初步阐述施氮对叶片和果实糖代谢的调控机制,同时也为梨园生产中确定最佳的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两年间随施氮量增加,梨树干周和百叶重均呈增加趋势,而单果重和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1.0处理产量最高以后稍有下降,总的来说,当施氮量超过0.5kg N/株后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着。随施氮量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糖酸比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N-0.5处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施氮量呈正相关,表明施氮量越多,氮代谢越旺盛。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N-1.0处理达到峰值,之后有所下降。从幼果期到膨大二期,叶片中山梨醇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果实中山梨醇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膨大二期N-0.5处理下叶片和果实中山梨醇含量比N-0分别提高了 25.3%和90.9%。不同时期叶片中山梨醇代谢关键酶S6PDH和NAD-SDH的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N-0相比,N-0.5处理提高了叶片中S6PDH和NAD-SDH活性,在分子水平上S6PDH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可能有利于促进山梨醇的合成。成熟期N-0.5处理比N-0处理果实中NAD-SDH3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可能有利于山梨醇的分解;与之相比,N-1.5处理NAD-SDH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下降了 42.5%。膨大二期N-0.5处理叶片山梨醇转运蛋白基因SOT2相对表达量较N-0、N-1.5处理分别显着提高了 108%、95.6%,有利于叶片中合成的山梨醇向果实的转运。与其他处理比,N-0.5处理显着上调了膨大一期叶片SPS1的表达,促进了梨叶片中蔗糖的合成,膨大一期N-0.5处理叶片蔗糖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果实中AIV1和AIV2在成熟期表达丰度较高,各施氮处理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0处理,N-0.5处理成熟期AIV1和AIV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N-0处理198%和229%。N-1.5处理显着抑制了AIV1和AIV2基因的表达,较N-0.5处理降低了30.4%和61.9%。膨大二期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UT1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时期,N-0.5处理下最高,促进了叶片中蔗糖由源向库的转运,提高果实蔗糖含量。综上,N-0.5处理能在满足树体营养生长的前提下促进梨叶片和果实糖代谢的有利进行,N-1.0处理有着一定的产量优势,建议在试验条件下生产优质梨的纯氮施用量为 0.5-1.0 kg/株。
任饴华[7]2015年在《滴灌施氮对苹果生长及~(15)N吸收利用损失的影响》文中提出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以2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和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在滴灌施氮条件下研究了水氮组合、滴灌施氮策略及滴头位置对苹果生长及15N-尿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结果如下:1、随着氮肥及水量的增加,苹果植株新稍长度、干物质总量、植株15N吸收量均显着提高,高水高氮(W3N3)处理苹果植株新稍长度、干物质总量、植株15N吸收量最高,分别是77.98cm、62.59g、14.06mg,低水低氮(W1N1)处理最低,分别为21.40cm、35.29g、3.55mg。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植株各器官Ndff随着水氮量增加而显着提高。15N利用率随着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随着氮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W3N1处理最高,为20.00%,W1N3处理最低,为9.04%。2、四种不同滴灌施氮策略对苹果叶片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着;W+N处理的15N吸收量和15N利用率要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0.84g、18.45%,15N总损失率最低,为39.33%;N+W处理的15N残留量、残留率、总损失率显着高于其他叁个处理,分别为:2.05g、44.62%、42.55%,15N吸收量、15N利用率为最低,分别为:0.58g、13.10%。W+N处理在0-60cm土层15N残留率最高,占总残留量的68.29%,N+W处理为最低,占总残留量的54.14%;而在60-100cm土层N+W处理15N残留量最高,占总残留量的45.86%。在一次滴灌施肥过程中先灌1/2时间的水,后灌1/2时间的氮肥的策略可以显着提高苹果对15N的吸收量,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氮素的淋溶损失。3、滴头位于树干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全氮量以及根、主干、果实的Ndff、15N的吸收量和15N利用率显着高于滴头位于1/2树冠处理,分别为54.03、31.72g、0.76、0.55、1.69、1.04g和22.57%;而15N损失率显着低于滴头位于1/2树冠处理,为40.71%;滴头位于树干处的氮肥在20-40cm(10.48%)土层残留率最高,占残留总量的28.52%;滴头位于1/2树冠处理的氮肥在60-80cm土层的残留率最高(8.39%),占残留总量的22.31%。滴头位于1/2树冠处理的氮肥向土壤深层(60-100cm)淋溶的更严重。对于矮化密植苹果滴灌施肥建议采用滴头位置位于树干处,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肥淋溶损失。
李红波[8]2010年在《苹果不同品种和施肥方式的~(15)N吸收利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于2008~2009年,分别在山东沂源以15年生红富士苹果/平邑甜茶(M. domestica Borkh. cv. Red Fuji/ M. hupenensis Rhed)和山东烟台以8年生嘎啦苹果/平邑甜茶(‘Gala’apple Malus domestica/ Malus hupehensis)为试材,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了萌芽前土施~(15)N-尿素条件下不同品种红富士苹果对~(15)N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不同施肥深度和不同施肥次数嘎啦苹果对~(15)N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红富士苹果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盛花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均以细根中Ndff值最高,分别为0.41%和0.29%,短枝型显着高于普通型;新梢旺长期和花芽分化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运转,短枝型红富士除叶片外其余各器官中Ndff值均高于普通型;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均以果实中Ndff值最高,短枝型高于普通型;采收后,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均以粗根中Ndff值最高,分别为0.91%和0.79%,短枝型高于普通型。不同物候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吸收的~(15)N在各器官的分配率存在差异,盛花期贮藏器官~(15)N分配率最高,两品种差异不显着;新梢旺长期和花芽分化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贮藏器官~(15)N的分配率不断下降,15N主要向营养器官分配,短枝型低于普通型;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生殖器官成为新的分配中心,短枝型显着高于普通型;采收后~(15)N向贮藏器官回流、积累,短枝型红富士贮藏器官能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春季土施~(15)N-尿素,随着物候期的推移,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对~(15)N尿素的吸收利用率逐渐上升,采收后达到最高,分别为24.64%和16.31%,短枝型红富士氮素利用率普遍高于普通型。2.嘎啦对不同施肥深度土施~(15)N-尿素氮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深度处理,嘎啦苹果各器官的Ndff值差异显着,深层施肥(40cm)和表层施肥(0cm)各器官的Ndff值显着低于中层施肥(20cm),叁种施肥处理盛花期均以细根的Ndff值最高,粗根次之;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运转;果实成熟期均以果实中Ndff值最高,新生器官Ndff值普遍高于贮藏器官;果实采收后~(15)N在粗根和细根中的Ndff值最高,地上贮藏器官次之,新生营养器官下降到较低水平,树体吸收的~(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积累。不同物候期苹果吸收的~(15)N各器官的分配率存在显着差异,但不同深度施肥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着。春季土施~(15)N-尿素,随着物候期的推移,植株对~(15)N尿素的吸收利用率逐渐上升,采收后达到最高,表层、中层和深层施肥处理的利用率分别为20.06%、28.15%和13.39%,中层施肥嘎啦氮素利用率显着高于表层施肥和深层施肥处理。3.嘎啦苹果对不同施肥次数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式施肥,果实成熟期嘎啦植株各器官Ndff值差异明显,分次施肥各器官Ndff值普遍高于一次性施肥处理,分次施肥和一次施肥处理均以果实的Ndff值最高,分别为3.22%和2.81%,其次为长梢叶、短梢和长梢;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分次施肥处理果实和根系的Ndff值均低于一次性施肥处理,但在果实成熟期Ndff值超过一次性施肥处理。果实成熟期生殖器官分配率最高,分次施肥生殖器官~(15)N分配率略高于一次性施肥,两者分别为60.22%、57.35%,而一次性施肥处理的营养器官和贮藏器官~(15)N分配率高于分次施肥处理。分次施肥处理~(15)N利用率为32.2%,显着高于一次性施肥处理,分次施肥氮素利用率比一次性施肥提高了27.52%。
张守仕[9]2016年在《肥料袋控缓释对桃树氮素极性分配和器官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肥料袋控缓释作为一种新型的施肥方式,在桃养分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施用袋控缓释肥后,袋控肥周围桃根系密度较大,根系维持活力的时间较长,并且施用袋控缓释肥后桃树势中庸健壮,果实大小较为均匀;但肥料袋控缓释是如何调控桃树体发育的,其调控机理至今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利用盆栽、大田栽培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肥料袋控缓释对桃根系生长动态及氮素吸收分配特性的影响,探讨肥料袋控缓释对桃树体发育的调控机制,以期为通过改变养分供应方式调控氮素极性分配和器官发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肥料袋控缓释对桃树势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试验发现:盆栽施肥新梢停止生长后氮素利用率以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最高,达12.96%,肥料撒施处理只有4.6%。新梢停止生长时吸收氮素在上下部新梢叶间分配差异大,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氮素分配差异低于肥料撒施处理。落叶后氮素分配到贮藏器官的比例,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显着高于肥料撒施处理。大田4年生桃树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显示,鲁星桃落叶后肥料袋控缓释处理和撒施处理氮素利用率分别为22.80%和12.63%。根系是主要的分配器官,肥料袋控缓释处理为43.64%,撒施处理为37.15%,差异显着。生长季内果实Ndff%高于新梢Ndff%,同一类型器官因在树冠内不同位置Ndff%差异显着,上部高于下部,外围高于内膛。肥料袋控缓释处理同一器官因在树冠内位置不同造成的差异小。说明肥料袋控缓释提高了氮素利用率,降低了氮素在生长中心器官和非中心器官间差异,提高了贮藏器官中氮素分配比例,氮素在树冠内极性分配特性得到消弱。盆栽施肥试验表明,二次枝数量、长度、平均节间长度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肥料袋控缓释处理下部内膛萌芽率、成枝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叶片单位面积生物量两年结果均以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最高,分别达58.4g/m~2和66.2 g/m~2。大田栽培条件下,第二年新梢生长速度整个生长季内都以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最高。副梢生长速度两年内都是袋控缓释处理显着高于撒施处理。第一副梢发生节位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显着低于其他处理。落叶后肥料袋控缓释处理长硬枝比例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短软枝比例显着低于其他处理。萌芽率内膛部位受施肥影响大,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显着提高了平均果实个数、平均单果重和平均单株产量。肥料袋控缓释处理通过提高氮素贮藏,生长季内平稳供氮,延长了新梢生长高峰,增加了新梢节数,降低了极性生长,促进了二次枝生长,促进了叶片发育,改变了树冠内枝类组成,降低二次枝发生节位。肥料袋控缓释处理通过促进新梢生长、发育和果实发育提高了单株产量。肥料袋控缓释对桃根系生长发育动态的调控研究发现:采用微根管技术对2年生桃树细根生长动态进行了连续4年的观测,结果显示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比肥料撒施处理提高了细根数量。夏季和秋季是细根发根的一个主要时期。细根褐变的时间不施肥处理为22天,撒施处理为38天,肥料袋控缓释达57天。细根中值寿命不施肥处理为95天,撒施处理为110天,肥料袋控缓释为140天。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提高了细根现存量,各年数量均在200条以上。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显着降低了细根年周转。8月下旬根系活力肥料袋控缓释处理为41.32mg/g/h,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桃年生长中后期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根系保护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根系丙二醛含量显着低于其它处理,而生长后期撒施处理与对照间无显着差异。结果表明肥料袋控缓释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浓度且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提高了根系细根数量,延长了细根变褐时间,提高了细根中值寿命,提高了细根现存量,降低了细根周转率,生长季内提高了根系活力。肥料袋控缓释常年跟踪试验发现:连续3年的定位施肥试验表明,与传统的肥料撒施相比,在化肥使用量较高的平谷桃产区,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显着降低了肥料用量,产量与品质差异不显着。在化肥使用量中等的西北桃产区,与传统施肥方法比较,肥料袋控缓释处理,化肥施用量降低1/3,但不同程度的提高产量,并改善植株生长状况。
王兆燕[10]2011年在《不同施氮处理对中华寿桃氮素吸收分配与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氮是决定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元素,为了生产个大味美耐贮运的晚熟桃,对氮肥的使用进行合理运筹十分必要,为此2009年-2010年,以13年生中华寿桃为试材,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方式施肥植株对~(15)N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以及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中华寿桃果实迅速膨大期前进行不同施肥量处理(复合肥N:P:K=16:8:20,0-2250kg/ha),测定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植株叶绿素含量,产量与品质综合评价以1500 kg/ha处理表现最佳,平均单果重比对照提高10.8%,产量提高26.4%,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提高约1个百分点。利用~(15)N示踪技术检测膨大期前施肥氮素的吸收分配,结果显示,处理2周后,无论是硝态氮还是铵态氮处理肥料氮均已运输到叶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片中~(15)N含量持续增加,采收时果实~(15)N含量与同期叶片中的含量相当,但无论是叶片还是果实铵态氮处理的~(15)N吸收量都显着高于硝态氮处理。膨大期前所施氮素,在翌年植株新梢迅速生长前期花与果实中~(15)N含量都显着高于当年春季萌芽前施肥处理,表明果实膨大期前适当追肥不仅提高了当年的果实产量与品质,而且也有利于第二年桃开花坐果与幼果发育。2、果实采收时对前一年果实迅速膨大期前、当年萌芽前以及新梢迅速生长期追施~(15)N的植株进行解析,结果显示,新生器官(叶片、新梢、果实)中的Ndff%值,以前一年果实迅速膨大期前的处理最高;从肥料的分配率看,各处理约40-56%的氮分配在多年生枝干与根系,35%左右分配在新梢与叶片,6-20%分配在果实;不同施肥期比较,夏季施肥处理主要分配在多年生枝干与根系,果实的分配率较低;不同时期处理~(15)N的吸收利用率依次为:21.00%,16.12%,17.69%。3、不同施肥方式影响了氮素的吸收与分配,萌芽前环状沟施肥,约44.8%的肥料氮分配到新梢与叶片,而放射沟处理仅38.44%的肥料氮分配到新梢与叶片;夏季放射沟施肥处理多年生枝干与根系分配率为55.14%,环状沟施肥为57.05%,对果实而言,放射沟分配率为6.58%,环状沟为8.27%;~(15)N的吸收利用率均为环状沟高于放射沟。4、萌芽前根外追~(15)N -尿素,枝干对~(15)N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吸收的~(15)N在树体内的运转分配受生长中心的控制。萌芽前根外追氮能促进氮素向新生器官的分配,盛花期从花器官中检测到~(15)N,且Ndff%为前一年果实迅速膨大期前处理的2.39倍。根外追尿素明显地改善萌芽后早期叶片质量,叶绿素含量提高,增强了叶片功能,提高坐果率,有效增大果实体积,从而提高了果实单果重。
参考文献:
[1]. 氮素对苹果果实发育与产量、品质的调控[D]. 彭福田. 山东农业大学. 2001
[2]. 分次追施氮肥对苹果叶片衰老及~(15)N-尿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丁宁. 山东农业大学. 2012
[3]. 不同氮素水平对酿酒葡萄‘蛇龙珠’植株碳氮代谢影响的研究[D]. 胡紫璟. 甘肃农业大学. 2016
[4]. 氮素对苹果果实内源激素变化动态与发育进程的影响[J]. 彭福田, 姜远茂, 顾曼如, 束怀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5]. 不同时期施氮对苹果氮素吸收利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研究[D]. 周乐. 山东农业大学. 2014
[6]. 不同施氮水平对砂梨生长及糖代谢的影响研究[D]. 丁易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6
[7]. 滴灌施氮对苹果生长及~(15)N吸收利用损失的影响[D]. 任饴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5
[8]. 苹果不同品种和施肥方式的~(15)N吸收利用特性研究[D]. 李红波. 山东农业大学. 2010
[9]. 肥料袋控缓释对桃树氮素极性分配和器官发育的影响[D]. 张守仕. 山东农业大学. 2016
[10]. 不同施氮处理对中华寿桃氮素吸收分配与产量品质的影响[D]. 王兆燕. 山东农业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