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区域竞争格局演变分析_工业总产值论文

我国工业区域竞争格局演进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格局论文,区域论文,竞争论文,我国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8-014-08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史性任务。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表现出极强的中国特色,也带有强烈的区域烙印。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地表的非均匀性和地区发展条件的不对等性,我国工业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平衡的,由此也引发了不同区域工业在资源和要素方面的激烈争夺,形成工业区域竞争发展的态势。

一、我国工业区域竞争格局的演变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就着手恢复工业生产,随着“一五”计划的开展,我国开始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工业发展的思路由注重工业量的增加转变到质的提高,并注重积累工业实力。与此同时,工业区域布局也随之相应调整,工业布局也从不均衡向均衡不断演进。

1.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区域竞争格局的演变历程

(1)有限额的重点布局(1953~1957年)。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围绕着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项目,进行了有限额的重点工业布局,集中力量发展东北、华东及中南相关地区。156个重点项目在沿海只安排了32项,大多数项目被安排在原料产地近、地理交通便利的京广和东北哈大铁路沿线城市。[1]

(2)全国各地办工业的均衡布局(1958~1965年)。1958年3月,党中央对工业发展规划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建立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7个协作区;二是把一大批中央工业企业下放给地方;三是把管理工业生产建设的许多权限下放给地方。一时间,全国各地开始大办工业,工业区域格局在低水平和弱竞争力的基础上进行所谓的“均衡”布局。

(3)基于备战需要的三线建设布局(1966~1976年)。1965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从而拉开了我国三线建设的序幕。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是以西南为重点开展三线建设,建设铁路、电力、钢铁、机械等项目,五年间,内地建设投资达到611.15亿元,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66.8%。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三线建设的重点转向豫西、鄂西、湘西地区,同时继续进行大西南建设。三线建设期间,是我国沿海工业生产能力向内地的一次大转移,也奠定了这个时期西部工业的竞争实力。

2.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区域竞争格局的演变历程

(1)集中在东部(1978~1998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均衡布局的思想和实践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业分布不均衡的局面,东部率先改革开放使沿海地区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优势突出。由此,也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第二个时期。[2]这一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两个时期:前期(1978~1991年)表现为东部各省市之间的工业竞争;后期(1992~1998年)由原来的分散化竞争逐步转化为以三大经济圈为主要的竞争主体,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这三大区域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达59.97%。

(2)西部大开发(1999~2002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从西部地区“十大工程”,到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从西气东输,到西电东送工程的稳步实施;从西部地区大规模的机场建设,到铁路、公路建设的全面启动等,西部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也逐步改变原来的工业区域竞争集中于东部的格局。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2~2004年)。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众多企业装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明显下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来发展工业,工业竞争实力得以大增,成为继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区域后又形成的一个工业竞争的重要区域。

(4)中部崛起(2005至今)。我国东部、西部和东三省相继获得政策扶持之后,中部地区发展滞后问题开始凸显出来。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六省紧紧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实现快速增长。中部地区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使其成为全国区域工业竞争重要一极,同时也发挥了其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枢纽作用。

至此,同我国四大区域划分一样,我国工业区域竞争格局也逐渐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当然,这种区域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各个阶段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共同形成了我国工业区域竞争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局,由不平衡到相对均衡的发展格局。

二、我国工业区域竞争格局演变的特征分析

如前文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区域布局走过了从不均衡—相对均衡—不均衡—趋于均衡的历程,与之相适应的工业区域竞争格局也不断调整,从局部竞争走向全面竞争。本文试图从地理联系率、工业集中度、区位商等指标来考核工业布局的基本趋势,可以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区域竞争格局的演变特征。

1.地理联系率分析

地理联系率是反映两个经济要素在区域分布上的吻合程度。地理联系率大,表示两个地理要素分布比较一致;地理联系率小,表示两个地理要素分布有较大差异。这里选择工业总产值与人口作为两个要素,工业总产值代表工业生产达到的一定总量和规模,[3]人口数量的多少与经济生产与发展紧密联系。一般而言,工业生产发达,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会对人口聚集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工业总产值和人口两要素的地理联系率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G表示地理联系率,S表示各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百分比,P表示各地区人口占全国的百分比,当S与P在地理上分布比较一致时,G较大,表示两要素的地理联系率较高,工业布局比较均衡;反之,则表明两要素地理联系不太密切,工业布局比较不均衡。利用这一指标,可以计算出不同年份我国各地区的地理联系率。

通过地理联系率的测算结果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区域分布地理联系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期间也有波动,但总体上看,我国区域工业布局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逐渐趋向平衡的。1949年,我国工业地理联系率只有58.2,区域间工业布局极不平衡。经过“一五”计划建设、大跃进时期工业布局调整以及三线建设时期内地工业的建设,我国工业生产开始逐步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地理联系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到1978年已经达到72.15。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沿海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平台,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沿海和内地地区工业生产差距又呈逐步拉大,到了1995年,工业地理联系率降为71.48。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工业地理联系率又开始逐渐增大,2008年达到79.32,2010年降至72.69,[4]但这没有改变我国工业区域布局总体趋向平衡的基本面。

2.工业集中度分析

工业集中度可以用集中指数来衡量(于涤,1983)。集中指数主要反映工业要素在区域上的集中程度,工业集中指数用集中某地理要素一半的区域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这一指标表示,[5]其计算公式为:

在这一计算公式中,P表示总人口,H为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占半数所在省区的人口数,工业集中指数越大,表明工业集中程度越高,反之,则表明工业的区域分布越均衡。

图1 1952~2010年我国工业集中指数变动趋势(考虑人口因素)

资料来源:1952~2005年工业集中指数引自陈耀.中国工业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调发展[J].学习与实践,2008,(3);

2006~2009年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计算而得;2010年数据根据各省统计公报(2010)计算而得。1952~1975年工业集中指数采用工业总产值计算;1980~2010年工业集中指数采用工业增加值计算。

从图1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集中指数的变动趋势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建国之初,工业集中指数最高,1952年达到98.2,表明在占全国人口1.8%的范围内,集中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份额。经过工业地域转移和工业生产布局调整,到1980年,工业集中指数已经降为77.5,平衡化的趋势相当明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集中指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但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旨在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带动下,区域差距又开始逐渐缩小,对于改变我国工业的合理布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国工业集中指数降为59.27,我国适时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保证各区域在普遍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平衡区域工业竞争格局、缩小地区竞争力水平的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3.区位商分析

区位商是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之中,它主要用于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区位商可用于衡量某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区域集中程度,也是测量产业布局规模效益与产业区域竞争力的一种方法(陈仲常、张建升,2005)。[6]计算工业区域分布的区位商,不仅可以反映出我国工业区域分布格局的效益,也可以反映我国工业区域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其计算公式如下:

如果区位商Q>1,表明i产业在A地区具有较大的生产优势,如果区位商Q<1,则表明i产业在该地区没有优势。本文选取了重工业总产值和轻工业总产值两项指标,计算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从1983~2009年不同年份相对于全国的区位商,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归纳(见表1)。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发展走过了一条“先重后轻”、“南轻北重”的道路,这主要是与当时面临的国际环境有关,对战争爆发估计过于严重,工业化向备战倾斜,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都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原则,改革开放前各省、市、区的轻、重工业区位商无法计算,从当时的工业发展和布局策略可知,重工业生产占优势的地区越来越多,在中国内地逐渐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区位商Q>1的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呈较为稳定态势,之后逐渐减少,但近年来又有所增加,2009年重工业区位商Q>1的省份有13个,轻工业区位商Q>1的省份有7个,可以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工业布局“南轻北重”的格局没有明显变化。从工业区域分布来看,当前,中、西、东北部地区重工业区位商Q>1的省份多于东部地区,经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后,内地的工业生产重新焕发出活力。但是,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力量集聚,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布局由原来的“东轻西重”逐步演变为“东轻东重”的格局,东部地区受资源要素的制约较小,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它的轻重工业竞争力都大为增强。但从60多年我国区位商工业集中度的分布趋势来看,我国工业区域分布正朝着均衡方向发展。

以上通过地理联系率、工业集中度、区位商等指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区域竞争格局的变化特征。上述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工业区域竞争格局的基本趋势是逐步趋于平衡的。我国工业区域布局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不平衡到趋于平衡,改革开放后区域差距拉大到近年来有所缩小的历程,[7]反映了我国工业区域竞争力变化也呈现同样的态势,工业聚集的过程同时就是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累积的过程,工业的转移会带来生产力的扩散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带来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促进区域工业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三、我国不同工业区域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工业布局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区域工业竞争加剧的过程,经历了计划经济引导和市场经济调节的发展阶段,区域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开展了对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争夺。由于在不同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不同,使得工业区域竞争呈现不同的态势。“六五”时期前,工业区域竞争主要表现为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竞争;“七五”到“十五”时期,工业区域竞争主要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间开展;“十一五”时期以来,工业区域竞争渐变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之间进行;随着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10余个经济区发展规划,原有的区域边界逐渐模糊,以经济区为地域单元的工业区域竞争将会是未来我国区域竞争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工业区域竞争的动态发展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和活力。

1.改革开放前沿海和内地工业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1)内地工业增长速度较快,与沿海工业总量差距不断缩小

建国初期,我国开始走上了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并且将工业的重心由沿海转向内地,对内地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倾斜,在内地新建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基地。1952-1978年,沿海工业总产值从238.1亿元增加到2575.3亿元,增加了9.8倍;内地工业总产值从105.2亿元增加到1655.5亿元,增加了14.7倍。[8]沿海与内地工业总产值差距从1952年的2.26∶1缩小为1978年的1.56∶1。随着沿海与内地工业发展差距的缩小,沿海工业的竞争优势逐步减弱,而内地工业通过一批新兴重工业基地的带动,不断积累竞争实力。

(2)内地的工业经济效益弱于沿海地区,竞争潜力发挥不足

虽然内地工业总产值和投资增长速度较快,累积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但并没有将竞争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内地只是被动地接受国家计划政策的扶持,积极参与工业竞争的主动性较差,再加上工业生产先天不足,内地工业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与沿海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也表明了内地工业生产的效率较低。从投资效益来看,1953~1978年,内地基本建设投资占60%,但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5.7%,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每百元基本建设投资新增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2元,而沿海地区基本建设投资虽然只占40%,但却带来地区生产总值6.6%的增长速度,每百元基本建设投资新增国内生产总值68元,高于内地投资效益50%。

从工业经济效益来看,1978年内地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比重为56.1%,但工业总产值却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的39.1%。[9]在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总产值、每百元全部资金实现的利润和税金、每百元工业总产值实现的利润和税金等三项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除了黑龙江外都是沿海省份,沿海与内地的工业生产总量差距缩小,但是工业效益的差距却是不断加大,在效益竞争中,内地始终无法与沿海相抗衡。

总之,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总体竞争力都比较弱,经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调整,广大内地地区建立起工业基地,带动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虽然工业生产总量上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差距却不断拉大,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依然明显。但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资源要素的流动主要靠行政支配,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不高,参与竞争的意识不强,工业区域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竞争性。但是长期的区域工业发展潜力的累积为后来的区域工业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改革开放后四大区域工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此带动了市场竞争要素的日趋活跃,区域间工业竞争愈来愈激烈,特别是在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各地围绕着工业资源、要素、项目等展开激烈的争夺。从当前我国工业区域竞争格局来看,大致呈现为四大工业区域竞争态势。本文按照四大区域板块来比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区域竞争力发展状况。

(1)我国四大区域工业总量及发展速度比较

1978~1998年,我国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在四大区域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与其他区域的差距不断扩大,其比重从1978年的49.14%上升到1985年的51.1%,再到1998年的59.1%。规模以上国有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比重也从1999年的62.86%上升到2008年的65.92%,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一比重略微下降至62.70%,表明工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有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其他区域的工业总产值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东北地区下降的幅度最大。

基于数据可得性,1978~1998年数据来源于《新中国统计五十年》,为全部工业总产值;1999~2009年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为规模以上国有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2010年数据根据“十一五”以来平均增长率估算。从四大区域的工业增长速度表现来看,四大区域工业的增长趋势大致相同,但增长速度快慢不一。1995年以前,东部地区的工业增长速度最快,这一时期东部是工业竞争最活跃的区域;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从1998年开始其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增长长期以来也较为活跃,总体增长速度仅次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工业增长速度1997年以前在四大区域中表现最差,1997年后有所改善,但近两年来增长速度不及其他区域。可见,我国工业发展速度既与历史累积的基础有关,更是和国家区域政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虽然市场引导作用已逐步发挥,但政策的刺激和扶持对工业竞争力的积累仍起着重要作用。

(2)我国四大区域工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度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使该地区率先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在与其他区域要素争夺中,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东部地区长期高额资本的投入形成了庞大的工业资产总额,2009年达到281779.65亿元,是中部地区的3.37倍,西部地区的3.30倍,东北地区的6.60倍,而1978年这一倍数分别是1.61、1.25和1.26,表明东部地区资本积累优势愈加明显。东部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我国东部地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大致1892.83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5429.18万人。而其他地区的工业从业人员增长速度不快,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还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主要缘于东部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吸引了内陆地区的劳动力不断向沿海地区转移。

在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各个区域工业在要素吸引力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区域工业发展差距明显,从而进一步表现出对区域经济增长不同的拉动作用。1993~2010年四大区域工业增长对区域GDP增长拉动度的趋势表现较为一致,但是作用程度表现不一,其中,东部地区工业增长对区域GDP增长拉动作用最大,而其他三个地区工业增长对区域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大致相当,表明东部地区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在四大区域中的表现最为突出,竞争优势最为明显。

四、我国工业区域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格局正经历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调整和重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并决定着新一轮国际竞争的路线和方向。在未来较长的发展时期里,区域仍然是国内外竞争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而工业又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引擎力量,因此,区域工业竞争将表现得愈加激烈。与此同时,竞争的目标、方式、规模、动力源泉等也将随着竞争的不断深入而赋予新的内容和模式。

1.从单向主导的梯度竞争转向多向互动的协调竞合

长期以来,工业生产和布局的不平衡性使得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实力呈现明显的自东向西逐渐递弱的差异性和梯度性,东部地区是我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在区域工业竞争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支持,在区域工业竞争中表现较差。区域间竞争实力的落差使得在资源要素争夺中,呈现出工业发展落后地区的资源要素单向地流向工业发达地区,更进一步拉大了区域工业发展的差距。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战略决策的实施,以及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的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引导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这必然带动区域工业发展从纯粹竞争走向更加注重合作,既以竞争为动力,发挥各自优势争夺资金、人才等各种要素,又秉承区域合作的原则,依托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完善等推动生产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这将极大地颠覆传统以工业发达地区为竞争主体的格局,演变为各地区、各部门多向互动的竞合格局,区域工业间的较量将呈现出更加互动多元化的趋势。[10]

2.从资源要素的外延争夺转向注重创新发展的内涵突破

工业发展的类型与资源要素禀赋紧密相关。长期以来,我国依赖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大量资本投入建立起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区域工业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对要素资源的争夺,如东部地区工业的强劲发展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特别是其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不仅在国内,而且一度在国际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然而,随着我国传统要素资源优势的逐渐消失以及国际上先进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依靠高投入维系的工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无论是金融危机后美国推行的“再工业化”战略还是欧盟的2020战略,都是在全球化趋势下寻求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都把鼓励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先地位。未来我国区域工业发展也将从加快促进传统工业发展方式向现代化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各个地区必然注重以技术创新挖掘工业发展的潜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优势产业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工业结构层次和水平,并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核心竞争优势将成为区域工业新一轮竞争的焦点。[11]这不仅是各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防范国际技术创新发展可能带来的技术封锁的必然选择。

3.从注重巩固和改造传统工业转向扶持特色新兴优势产业

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是维系区域工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源泉,长期以来,我国区域工业发展主要着眼于对具有传统优势的工业部门进行不断巩固和改造,如东部沿海地区轻工业的发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巩固等。[12]但是,传统工业竞争的无序性也带来区域工业结构同质化的趋势,近年来,区域传统工业基础愈来愈遭遇产业升级的冲击,沿海地区还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市场价格上升的压力;东北地区面临老工业基地体制转换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挑战;中部地区也面临着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及贫困区域脱贫的迫切需求;西部地区面临整体不发达、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问题。突破区域传统工业发展的约束,从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出发,培育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是区域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各个区域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并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着力点。各区域通过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培育以及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充分挖掘工业发展潜在的比较优势,努力形成各区域工业发展新的竞争优势,特别是着力形成具有地域工业发展特色的优势产业,这将成为未来区域工业竞争的“着力点”。

4.从工业化的国内标尺界限转向全球化的视阈突围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工业化发展主要着眼于国内的发展空间和水平,集中于国内市场开展资源和要素的争夺。因此,工业发展和竞争主要局限于国内区域之间的比较,缺乏外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动力,与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工业化水平整体较低,区域工业竞争一般在较低层次和范围内开展。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加快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传统产业空间不断萎缩,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复兴的重要突破口,如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都将新兴行业或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支点,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对实体经济的回归以及新一轮的工业化浪潮,必将带动世界经济进入更高层次的竞争阶段,这对我国区域工业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13]未来区域工业竞争将更加立足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着眼于整体工业竞争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以全球工业发展为方向标,更加注重高科技产业、节能环保型产业等的加快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区域工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带动区域工业竞争的高度化,进而推动区域工业竞争融入世界工业竞争体系之中。

5.从以单一的行业或企业为竞争主体转向组团化的集群式规模提升

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国区域工业竞争主要是以一些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主体进行竞争,区域工业竞争实力的强弱往往取决于在该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少部分企业或行业,竞争力来源比较单一,竞争实力过度依赖于少部分企业和行业,稳定性也较差,并且易受引进技术等外界因素影响,[14]竞争力的长期可持续性缺乏保障。未来,我国区域工业的发展将在着力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基础上,注重产业链和价值链延伸,产业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15]构建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技术研发、品牌经营、工业创意”为基础构成的创新体系,以专业市场、物流仓储、公共平台为基础的服务体系,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进一步整合区域工业发展的资源,不仅把区域工业发展的优势凝合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而且通过产业集群内的协作和互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发展必将使得区域工业竞争转向以具有较强规模的产业集群为主体,成为推动区域工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载体和源泉。

本文标题为《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改定标题,原标题为《我国工业区域竞争格局的历史演变与竞争力动态比较分析》。

注释:

①沿海地区主要指广东、广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北京、天津、河北和辽宁12个省、市、自治区。

标签:;  ;  ;  ;  ;  ;  ;  ;  ;  ;  

我国产业区域竞争格局演变分析_工业总产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