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成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_农产品论文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何没有成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论文,比较优势论文,我国农产品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理论背景

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现在的新国际贸易理论,两个世纪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理论能够解释现在所有的国际贸易现象。一般认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而言,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仍然是适用的。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是基于土地、劳动力、资本三大基本要素之上的国际分工的结果,因此,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应当成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为此,国内有很多学者提出,针对农产品的国际竞争的现状,我国应该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培育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然而,随着人们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深入研究,现在又有很多学者提出,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成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本文就将从实证和理论两个角度探讨我国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究竟是否体现了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试图解释和分析其原因。

二、劳动力资源是否成为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检验

当前,学术界对我国劳动力资源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在认识上存在不同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准备从实证的角度来对其进行探讨。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我国的农业分工应该建立在丰富的劳动力要素资源的基础上。基于此种理论,人们会得出劳动集中度高的农业内部产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应当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而劳动集中度低的产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则相对缺乏竞争力的结论。笔者按照这个思想建立了如下的检验模型:

Y=C[,1]A+C[,2]L+C[,3]M

其中,Y代表CA(Competitive Advantage),即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用来衡量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由于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存在许多衡量指标,采用不同的指标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幸运的是,笔者在试用其它衡量指标进行分析时尽管得到不同的T检验值,但基本结论仍然是一致的。这里采用的CA指数是指考虑进口影响后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即CA=RCA-(M[,ia]/M[,it])/(M[,wa]/M[,wt]),其中M[,ia]是t时期国家i在产品a上的进口,M[,it]是国家i在t时期的总进口,M[,wa]是指a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总进口,M[,wt]是指世界市场上在t时期的总进口。

A代表劳动集中度,用每亩生产的劳动力投入数量表示。

L代表土地集中度,用每千元产值的土地投入数量表示。

M代表机械集中度,用每亩生产的农业机械投入数量表示。农业机械投入包括采购、维修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其它与农业机械运作相关的花费。

表1 中国15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指标

资料来源:由199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联合国粮农组织贸易年鉴52卷》、《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统计资料整理取得。

模型检验的样本来自1998年我国的15种主要农产品的横截面数据(见表1)。由于在模型中强调土地集中度与劳动集中度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影响程度的差别,因而在样本中没有采用畜产品和水产品的相关数据(这些产品的土地集中度对其比较优势的影响微乎其微)。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即假设用H[,o]表示劳动力的确成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这就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分工后的结果应该是,劳动集中度高的农产品的显示性竞争优势也比较高,而劳动集中度低的农产品的显示性竞争优势也就比较低。也就是说,劳动集中度与显示性竞争优势应该存在正的相关关系。按此逻辑,模型中A的系数应该能够通过系数为正的检验。笔者按照这个思路对模型进行回归检验,结果如下:

Y=6.961-0.098A-2.731L-0.018M

(-1.06)(-2.32)(0.345)

F=2.39(sig.0.124)

括号中为t检验值。

由于A的系数的估计值为负值,显然我们无法接受其为正值的假设。这也说明了H[,o]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成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三、劳动力资源为何没有成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成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这个结果显然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不符。这样的结论也将严重打击那些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观点。为什么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成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人们对劳动力资源优势内涵理解的两个误区。①关于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素质的理解误区。长期以来,许多学者都是从劳动力数量的角度去衡量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丰裕度,产生了人多即劳动力丰裕度高的错误思想。劳动力资源是指人类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具有劳动能力的总称。劳动力资源的丰裕度除了从其数量上衡量之外,还必须考察其质量上的差异。劳动力资源在质上的不同就如同在量上的不同一样,可以明显地改变一个国家的相对要素禀赋状况。如果劳动力素质严重影响生产活动,它甚至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源由优势变为劣势。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跟不上农业生产的步伐,那么必然造成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短缺。所以,在评价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我国劳动力的素质状况。我国农业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据统计,截至1998年,我国农民受教育状况是: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者占9.56%,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4.49%,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4.99%,高中文化程度者占9.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只占1.46%;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4年,而发达国家则达12年以上。因此,如果将劳动力素质作为一个因素去衡量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丰裕度,那么,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可能将不再丰富。②关于劳动力存量与劳动力供给的理解误区。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把农村劳动力的存量作为衡量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标准,而不考虑这些劳动力是否带来了农业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实际上,要使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还必须使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成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劳动收益下,劳动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然而,由于目前我国的农业劳动单位用工收益仍然非常低,所以,在农村中很多劳动者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大量的年轻劳动力离开农业生产活动转而外出打工或从事其它商业活动的现象。这种因农业劳动收益不高而引起的农业劳动力供给的降低,势必将导致我国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因此,如果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去衡量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丰裕程度,那么,人们就会得出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也并不丰裕的结论。同时,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离开了农业生产活动,还将导致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素质。

2.比较优势理论的本身缺陷。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它的静态假设。不管是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他们的理论都包含着一些基本假定,如劳动生产率不变、技术不变、要素禀赋不变。这些静态的均衡假定排除了经济发展尤其是技术进步对竞争优势形成的决定作用。实际上,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本的积累、规模经济的实现、需求的变化都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状况。例如,在经济活动中,技术的进步、需求的变化都会对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力的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势必引起大量的低素质劳动者无法从事生产活动,成为“暂时的闲置资源”。这些劳动力是无法给我们国家的农业带来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生产要素在国内能自由流动。然而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限制、生产规模限制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我国农业劳动力并不能在各个产业间顺利流动。因此,诸多因素对劳动力资源流动的限制已成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难以发挥的一个原因。

3.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为使一个国家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体现其比较优势,必须将其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证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有着显著差别。比较优势是建立在由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成本差别的基础之上的。尽管成本差别是决定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是,一个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还取决于产品质量、相关产业、国内需求条件等其它因素。虽然我国农业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但我国农业还受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难体现其比较优势,当然也就不能充分体现其竞争优势。其实,尽管一个产品的竞争优势是由生产优势所决定,但仅有劳动力优势也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农产品就具有生产优势。因为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在基础设施、技术和资金投入、机械化程度等方面都相对落后,因此,仅有劳动力优势显然并不能说明我国农产品就具有生产优势。因为只有劳动力是不能组织生产的。目前,我国生产的农产品仍然没有摆脱产品品质低、技术含量不高、创汇能力低等缺点。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发挥。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劳动力素质较低以及农业劳动收益低影响了农业劳动力供给等原因,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并没有像人们预测的那样丰裕。而且又由于比较优势理论本身的缺陷影响了该理论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适用性,再加上技术、机械化等其它要素落后的原因,我国农产品的潜在比较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所以,目前我国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并没有成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标签:;  ;  ;  ;  ;  

为什么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成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