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一直是语文高考中的重中之重,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总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我们可从注重观察感悟生活、阅读思考和积累、鼓励个性创作这几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了解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备课心得 总体构想
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要想让学生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问题,不仅在于指导他们观察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他们对生活深入地理解、思考和感受。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和所在。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要有意强化学生独立认知活动的作用,并效力扩大这种活动的兴趣,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帮助他们掌握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力争做到多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方法,力争搞好“教”与今后“不用教”的关系,我注意仿学钱梦龙先生教学生的“六步自读法”——认读、品读、审题、发问、质疑,评析的阅读方法,使之从阅读方法上,提高作文水平。
一、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如果学生头脑中缺乏这种“反映”机制,不具备“反映”机制,不具备“反映”能力,那再多的客观景物也只能是过眼烟云。平常,学生们春游、劳动、集体活动,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但是在写作时结果却难尽人意,写进文章的春华秋实只是一堆僵尸的景观,缺乏内在的神韵,索然无味。因而,我下了决心,要解决好学生习作“无米下锅”的问题。我注意引导他们把“米”拿来,为我所有,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分析探索事物本质,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体会,触类旁通,使之升华为写作的动机和表现的内容。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我充分地认识到让学生充分认识感受生活的重要性。文章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写好文章首先要解决的是由物到意的认识矛盾,其次是由意到文的表达矛盾。”纵观古今,古人挥斥风月也好,与花鸟共忧乐也好,不全在风月花鸟有情缘,首因个人感受不同而为之。“花间蝴蝶成双时”尽是梁祝的忠贞之情;“城春草木深”则是杜甫的国破之悲;“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则是表达了作者对新时代的赞颂之情。时代不同,感受不同,诗的内涵也就不同。同在天地间,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感受以及对这种感受的把握,也不相同,这正是艺术家独具慧眼之处。而我们的高中学生,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又是“一代天之骄子”,应具有超时代的感受才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实际上他们能做到吗?……我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这一点,本着“课外走路,课内搭桥”的原则,我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引导;鲁迅为什么会如此深刻地刻画出祥林嫂、阿Q这样的悲剧形象?夏衍创作《包身工》前为何要反复到纱厂去调查?朱自清的《荷塘夜色》为何会如此令人陶醉?是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命运注入了深切关注。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生活有着切身的感受和深刻体会,有个人情感和客观情景的和谐交融,这就是所谓:“深入生活眼入微,体验生活身入境。”这正是一切艺术创作的生命,可以这样说,没有作者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就没有写作的成功。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获得生活的真谛。作家萧殷在谈写作时说:“应该的成功之作,不是由某些进步的社会学概念所决定,它是由深埋在作者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决定的。”它告诉我们,并不是你理性上知道什么,就感受到什么,只有当某种事物触动了你,成为你的灵魂和意识,当你敏锐地感受和概括这方面的人和事,你才会有升华。因此,我们的学生,不只是做生活的“记者”,而应做生活的真正的主人。
二、我教学备课的总体构想
1.课堂模式。少讲,尽量把时间控制在15~25分钟,这就需教师在备课时做极其充分的准备,根据大纲要求,针对学生特点,做缜密的部署。
2.以本为本,抓住教材中最主要的,从整体着眼,高屋建瓴。对课程内容思想、主体风格(或格调)、作者构思、写作特点等,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并以此为框架,拉起全文之“纲”,这个,我觉得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3.抓要点。抓住教材中若干要点,钻进去,点燃,让它爆炸,升起来烟雾弥漫,扩散无限,是意境,是张力,是遥远的星空和宇宙;底下是活生生的现实,是什么就是什么,看什么就是什么,是触动,是震撼。深刻、难忘,是支撑天空的大地……
4.问题教学。多设计些课堂练习题为好,因为文学毕竟是相当抽象的精神产物,只想不做,光说不练,容易使学流于一种更为空洞的思维领域、更为虚幻的失重空间、更为迷茫的精神沙漠、更为偏离的边缘地带……在一片扑朔迷离的“烟雾”中,摸不着头脑,或者索性,自顾自地去做心灵的旅游——与其劳神费力,还取不到“真经”,不如驾一片闲云回我的“花果山”或“高老庄”去。
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这是我目前最大的困惑,因为这项工程做起来确实庞大,头绪繁多,耗时费力,弄不好,哪个环节上准备不到,就可能导致全局失利,所以我得一项一项落实,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搞定。
参考文献
[1]田泽生 试谈主体性语文教学评价[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张艺 赵静 国外语文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04)。
论文作者:任敏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学生论文; 是由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深刻论文; 是因为论文; 作者论文; 又是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