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融入当地气候与生态环境研究论文_张光

建筑设计融入当地气候与生态环境研究论文_张光

浙江亚厦幕墙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0008

摘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合当地气候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保证设计能够实现持续发展,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因此在本文中,主要分析建筑设计中如何较好的融入当地气候以及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进一步加强建筑设计过程中能够把气候与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融合,促进建筑企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当地气候;生态环境;分析

1导言

长期以来,通过人们的积极探索以及发现和前人的一些总结,我们也充分的了解到地理气候作为影响地域建筑以及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相关建筑学者的分析可知,建筑和气候的结合是比较重要的,研究人员也提出相对来说和这方面比较多的理论,在民间建筑艺术设计中也在积极的吸取相应的经验,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优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在摸索的过程中逐渐成长。

2分析环境以及气候和建筑

对于建筑而言,与其相关的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同时也包括人工所建设完成的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日照、假山以及水体等等,人工建设的环境便是由建筑物以及给排水系统和交通基础等所组成。对于气候而言,一定区域的大气过程具有长期规律性,气候也是通过该地区的太阳辐射以及大气环境和地理纬度等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般情况下,人们主要将气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为湿热气候;二是为干热气候;三是为温和气候;四是为寒冷气候等。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气候要素进行充分分析,其中也包括空气温度、湿度以及风和降水量等等,同时也要减少建筑对于气候不利的一些反作用,比如热岛效应。

3建筑设计中融合当地环境以及气候

3.1建筑和自然环境和谐的发展

对于绿色建筑生态设计而言,首先要慎重选择施工地质,对环境微观气候进行综合观察,比如日照、风向和温度等等。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利用现场日照,并且也要避免过量的太阳辐射,通常情况下,在高纬度寒冷地区中,建筑要选择和阳光仰角比较小的地方,但中纬度的地区或者低纬度亚热带地区,尽可能的选择和阳光仰角比较大的地方。同时要遵守着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减少对原始地貌所带来的破坏,如果对原始地貌带来破坏,不仅会增加工程量,同时也会给环境带来比较严重的污染。因此必须要充分的保护现场植被,结合现场的溪流和江河以及湖泊等特点,避免给自然水体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水体的蓄水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土壤的可渗透性。在此之外。需要对现场的土壤资源进行保护,尽可能的选择使用钢结构方式进行施工,减少对土壤带来的破坏,土壤在自然形成一厘米厚度需要一个世纪甚至四个世纪的时间,现如今我国施工过程中每年所消耗的粘土大概在十二亿吨左右。

3.2建筑和人工建成环境的和谐关系

对于一些发展比较悠久的城市,已经具有着一定程度的人工建设环境,并且这个环境作为有机整体,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做到力求统一,综合的对城市布局和传统文化以及景观特色等进行考虑,将其可以有效的融入到城市中,在对城市景观视觉追求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以及延续性,需要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基础条件,进一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进行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节能建筑的绿色设计分析

4.1适当的对建筑体形系数进行缩小

对于建筑的体形系数而言,是等于建筑的外表皮面积比建筑的体积,建筑设计人员都了解,如果建筑体形系数比较大,那么建筑外表裸露在外的面积越多,而建筑的散热也越快,所以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对建筑体形系数进行缩小。

4.2合理的选择节能材料

通过专业人员进行研究后发现,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我国建筑和国外发达国家建筑的传热系统并不相同,在我国,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要比国外建筑高出四倍到五倍之间,在屋顶上,传热系数要比国外发达国家高出二点五倍到五点五倍左右,窗户的传热系数要比国外高出一点五倍到二点二倍,所以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说,必须要合理的选择节能环保的材料对工程进行建设,其中主要包括复合墙体以及双玻塑钢窗和硅气凝胶特种玻璃等等。对于复合墙体,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安装层;二是结合层;三是保温层;四是保护层;五是装饰层等,墙体的热容量是比较大的,然而硅气凝胶特种玻璃的保温性质要比同等厚度的泡沫塑料高出四倍左右,同时质量比较轻,具有着一定的强度,因此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一些优质的节能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的传热系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行业向着持续稳定的方向不断发展。

4.3选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热制冷

通过进行研究后可知,在建筑物的能耗中,供热制冷已经占据建筑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抓住矛盾存在的主要内容,尽可能的采用可再生的能源对建筑物进行供热和制冷。建筑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地热泵等方式对建筑物进行供热制冷,地热泵主要是根据地下水作为夏季制冷的主要来源,冬季进行供热的主要来源,通过埋深在建筑物四周的管道系统以及建筑物内部进行相应的热交换。在冬季时,可以取代锅炉,从浅表层中取出地热向建筑物室内进行供热,夏季可以代替空调,将建筑物室内的热量进行散出,释放到地下水或者是土壤中。通过采用这种方式,用户在每消耗一度电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四倍以上的热量或者是冷量,和电供暖对比可以节约百分之七十的能耗,和锅炉进行对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百分之七十五的效率,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方面的污染,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应用到写作楼以及居民区,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五十年左右,一些普通的空调最多也就使用三十五年。此外建筑可以采用太阳能采暖系统和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作为建筑物的供热制冷方式,但需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日照时间。

4.4建立起立体绿化

现如今城市的地面基本上被沥青和混凝土进行覆盖,导致绿地的面积的不断压缩,所以建筑设计人员要善于追求立体绿化,在高层建筑的屋顶上面,建筑设计人员要大胆的设计一些绿色的屋顶,在屋顶进行培养和种植一些绿色的植物,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和减少热岛效应的出现,与此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温和隔热的效果,因此对于建筑设计人员而言,这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建筑行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我国能源的损耗。

5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绿色以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潮流,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融入施工现场的气候以及生态环境,这样做的目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污染情况,充分的为人们营造出适宜居住的环境,保证人和自然之间得到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张磊.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理念的融入与实现[J].节能,2019,38(01):198-199.

[2]夏冰,曹震宇,吴璟,许伟舜.将建筑的环境调控功能融入设计基础教学的探索[J].建筑与文化,2019,99(01):74-76.

[3]刘佳琼.建筑计划融入建筑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9,45(01):223-225.

[4]马琦.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8,99(34):195-199.

[5]张腾月,王志蓉.应用型本科建筑设计教学中地域概念的融入[J].建筑与文化,2018,99(11):188-189.

[6]王鑫.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融入实践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99(43):103-104.

论文作者:张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融入当地气候与生态环境研究论文_张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