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曾昭晖

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曾昭晖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蓬勃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发现的问题随着建筑项目的增多而增加。所以,建筑施工人员应该从实际问题着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迅速解决,并总结处理经验,为以后的施工提供便利,同时,对于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

关键词: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导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改善水资源环境、为当地地区提供用电和用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项工程可为居民和城乡建设提供充足、优质的水资源,是贯彻我国节能环保建设理念的主要体现。而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为了给居民提供方便而建立的在综合性工程,其施工质量一直是施工需要关注的重点,基础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由此充分体现了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基础处理技术予以重视,可有效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减少或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为实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效益最大化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其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具备防洪、灌溉、防旱等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最为主要的是保障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荷载分布相对复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这种情况下,需对基础工程施工予以重视,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第一时间上报给相关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2.1 预应力管桩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运用适宜的预应力管桩技术,不但能进步施工的质量,还能进步作业功率。想要运用预应力管桩技术,首要要对预应力管桩中的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的不同功用和作用进行分析。依据两者的不同作用,结合施工时的详细要求进行分析,并选取详细办法。运用预应力管桩技术一般会运用振动法、捶击法、射水法以及静压法。这些办法有的可以进步施工的功率,有的能进步施工的质量,关于基础施工的各方面要求的进步有必定的协助。在进行预应力管桩技术的施工使用时,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详细情况进行分析,并依据详细情况选取适宜的技术。在预应力管桩技术使用完毕后,要对整个管桩的质量进行详细的查看,保证其契合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要求。

2.2软土处理施工技术的使用

水利工程基础施工中的使用技术比较多样,为保证施工质量的进步,就要对各种施工技术科学使用。在软土处理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就涉及到许多的内容,在每个施工的程序以及施工环节的质量保证作业都要能加强。软土处理技术的使用,首要是针对软土地基问题进行使用的技术。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有着诸多的不可预测。在具体的施工中就要充分重视,否则对整个水利工程都会产生极大的威胁。软土地基有着高压缩性以及抗剪强度低和透水性小的特征,也有着触变性以及流变性和不均性的特征。结合这些特征进行使用软土处理技术,保证地基的安定性就比较重要。加强对软土处理施工技术的使用,首要的意图就是经过换填以及夯实和挤密等办法使用进行加固地基,对软土地基的特性进行改动,从而来进步地基的抗剪强度,对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进行有用降低,对软土地基的透水特性加以改进,对特别的不良地质特性加以改进。从整体上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类型比较多样,通过开挖置换法技术的应用,就能对软土地基的问题有效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技术应用是通过物理力学性质比较好的岩土材料的应用,然后置换天然地基中的部分或者是全部软弱土,这样就能形成双层地基,对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减小沉降的目标就能有效实现。在置换的方法当中,换土垫层法以及沉管碎石桩法等都是比较有效的应用技术。

2.3水泥土加固技术

水泥土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极为常见,但呈现的质量问题也较多。有些施工工作人员并不能对水泥土加固技术给予很好的注重,在施工中所运用的原材料灌浆技术也不能契合施作业业要求,这就使得水泥强度难以在施工中发挥作用,所以防止上述问题的呈现,水泥土要进行合理的配比运用,尤其是在灌浆的过程中,要严厉按照质量要求进行灌浆,这样才能保证水泥土的强度,施工中也肯定不会呈现任何质量问题。

2.4 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施工中运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关于整个基础工程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效果。之所以锚固技术经常被选用,首要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是建造在比较偏僻的山区,山区本身交通就比较困难,这就对施工中的人力和物力有更多的耗费。关于水利工程的建造,一般情况下是有严厉的工期要求的。因而要想在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完结施工方针,就要运用锚固技术。锚固技术可以有效地进步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工程的稳定性。锚固技术首要运用锚具、承压板、台座、支挡结构、预应力钢筋和圆柱形锚固体。经过锚固结构的施工,可以节约人力和物力,并进步施工的工效,以此保证施工的工期要求。

3.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策略

3.1严把材料设备关

施工质量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只有在材料设备关进行严格把控,才能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从施工基础上进行保证,对于混凝土的材料而言,务必保证石子粒径达标,不然,影响后续的混合料的配比,影响施工强度,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因此,在材料的采购和进场过程,要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严禁不合格材料出现;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务必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修操作,增加施工设备的利用度,保证施工的正常进度。

3.2增加质量管理力度

管理人员是真个施工工程的主体,其管理水平对于施工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应该从小事抓起,提升自设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将工程责任制度落实到每个人,增加施工人员的主体性,提高施工人员的主动能动性,从而增加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3.3提高行业人员技术操作水平

技术人员也是施工正常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能有提高工程建设进度和保证建设质量,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方应该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3.4施工流程规范化

只有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严格遵守施工步骤和标准,才能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很有必要对其工程建设中的每一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规范,制定严谨的施工工序。首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务必遵守国家的施工标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引进节能施工技术,设立绿色施工理念,增加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竞争力和工程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基础施工的质量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的重点,基础工程施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施工点,其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施工特点来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方案,充分发挥基础处理技术的积极作用,以从根本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

参考文献

[1]强跃,何运祥,刘光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风险评价[J].施工技术,2013,42(21):51~54.

[2]吴鹏飞,孙开畅,田斌.基于结构方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分析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31(4):93~96.

[3]戎雷,潘 翔.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及施工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施工技术,2012,41(8):95~98.

论文作者:曾昭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曾昭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