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绥德中学 718000
摘 要: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化学课堂教学中,对提高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多媒体电教手段使枯燥、抽象的传统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形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分析、探索、研究问题的实验场所,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辅助手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二氧化碳 直观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形象直观的情境优势,逐步再次展现教材内容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例如,在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节内容讲授时,将二氧化碳的结构、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石灰石的开发与利用、灭火器的原理、干冰的妙用以及溶洞的录像、课堂练习题等均制成课件,上课时有节奏地播放给学生观看,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形成蕴有千姿百态钟乳石、石柱、石笋的溶洞的化学原理和电视文艺舞台上云雾缭绕的幻镜,学生为自己能用所学的文化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而兴奋,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油然而生。
二、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揭示物质结构,突破教学中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在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中有许多知识,如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机理、物质形成的过程等微观知识体系内容,许多学生感到很抽象,难以理解,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用语言也不容易表达清楚。我们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则可以把静态图转变为动态图示,把抽象问题形象化,把微观问题客观化,以直观、生动、形象的三维动画形式将抽象的、难以用语言以及其他教学手段清楚表达的内容展示出来,增加学生对事物感知的成分,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化学《原子》这一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建立“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一思想观点。这部分内容很抽象,讲述时描述也很困难,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吃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化解这一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三维动画,生动、形象地模拟演示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更小的氧微粒和汞微粒(用红色球体表示氧微粒,用白色球体表示汞微粒),这些微粒重新组合,每2个氧微粒结合成1个氧气分子,许许多多个汞微粒聚集成金属汞,使学生看到放大了的原子世界和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再比如利用3D动画将钠原子、氯原子化合形成NaCl分子的过程展示出来。起初的纳原子、氯原子自动相遇后在一定条件下,纳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转移到氯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融入并绕氯原子核运转,同时显示负电性。此时钠原子最外电子层消失,使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同时显示正电性。在静电作用下,两离子相互作用形成NaCl。多媒体使许多通常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学生的宏观视野,强化了直观效果,从而突出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填平了知识沟通的鸿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三、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实验,提高对演示实验和知识的可视度
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观察的对象,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细致的观察。化学课堂演示实验许多是在试管或烧杯中进行,看清反应现象仅是前几排学生的专利,而后面的学生只是陪客而已,很难看清试管中发生的情形,哪里来什么观察,又怎么引起注意呢?还有,化学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学生受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学起来比较抽象,学生既要理解课本中的文字说明,又要发挥想象力,有时也不易弄清楚反应原理。例如工业制氧、石油炼制、钢铁冶炼、硫酸的工业制法,合成氨等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具体的课堂演示实验、抽象复杂不易弄清的教学内容、跨越时空的事物开发制成软件,在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同步并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取更多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演示实验的可视度和降低了对知识理解的难度,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把多媒体引入课堂,能够给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课堂增添生机,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边讲边操作,展示事实,创设情境,呈现过程,提供示范。对一些难点问题可把画面“定格”在某一同步位置上进行分析和讲解,必要时辅之以适当板书、讨论等。这样教师易于讲清知识内容,既省时又省力,也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知识内容。
例如在讲《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时,将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情况、氢原子电子云图形以及1-18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比较、HCl的形成过程等制成课件。上课时,教师只需打开计算机,运行后根据屏幕显示的提示,很容易控制课堂进程,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启发、调动、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不必再考虑悬挂挂图、费力板书内容及练习题等繁琐事务,从而优化课堂结构,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论文作者:封轮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2月总第2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原子论文; 学生论文; 微粒论文; 知识论文; 化学论文; 抽象论文; 课堂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2月总第2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