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_石莉莉,曲艳鹏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_石莉莉,曲艳鹏

--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

石莉莉 曲艳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教务处

黑龙江 密山市158308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毕业生因就业能力导致的就业弱势地位愈加明显。当前,教育主管部门把就业率作为高校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设置调整、招生规模增减的重要监测指标。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是提高就业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阐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模式构建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自身价值实现的坚实基础,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获得学位是找到工作的重要条件,但企业招聘不仅以学位为基础,还在寻找学位之外的其他要素,这些主要集中在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获得和使用知识的能力、综合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等方面。因此,高校毕业生要适应社会需求顺利就业、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状况

1、国内学者的研究概述

国内学者通常将能力定义为:“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并将就业能力概括为五个特征维度:面向“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型就业能力、面向信息时代的特久型就业能力、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型就业能力、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型求职能力以及适应学分制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表述有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1)综合能力论。就业能力是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具有适应性、灵活性,涉及能力本身,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素质群[1]。(2)应用能力论。就业能力不仅是学生在校的成绩,还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2]。

2、国外学者的研究概述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是由 Beveridge于 1909年首先提出的,他以成熟劳动者的可利用率为依据,从而辨别出哪些劳动者是需要被替代的(年老的、不能雇佣的),哪些劳动者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可以雇佣的。西方学者认为,能力指做一件事、完成某种任务所需要的心理能量。但因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到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主要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1)适应能力论。指就业者对工作任务和环境变化的预测和反应。这种适应能力可以应对就业和工作模式的剧烈变化,能够让就业者有能力去识别和意识到职业机会,它更多强调就业能力的灵活性、适应性的重要程度。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晋升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2)职业能力论。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在一个既定的劳动力市场上成功从事某种工作的潜力。它强调的是个体能成功完成未来工作的潜能,是个体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定义的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

二、当今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就业能力对高校的意义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体现高校办学水平、社会对高校认可度评价的指数。对高校而言,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反应高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教学效益的重要参数。就业能力作为直接影响就业率的重要指标,成为教育部门考核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数据。对社会而言,在选择毕业生时,已由过去挑选名校转向选择学生个人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

2、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学生的意义

在高校扩招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体现当代大学生竞争力、大学生择业标准的重要参数[3]。较高的就业能力是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的有力法宝,是展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有力阶梯。较高的就业能力,也是毕业生职位自信的动力,能帮助毕业生尽快的渡过入职迷茫期,对毕业生营造健康的心理、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以就业课程为着力点,夯实就业能力培养基础

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有较强的责任感的就业课程老师,以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为着力点,将就业政策、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毕业生求职面试要求、不同行业用人情况及标准、不同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等信息准确、全面的教授给学生,夯实就业能力培养基础。聘请资深企业经理人、知名企业家担任校外就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2、以多种活动为途径,提升就业能力培养平台

开展模拟求职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和创业大赛三个品牌赛事,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技能水平。坚持校企合作,共同举办赛事,让企业了解学生状况,同时企业也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提供就业岗位,为学校就业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而达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赢”。使毕业生们提前体验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一个环节,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了解并进一步剖析其自身的求职竞争能力,促进其求职观念的转变,引导其对就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其成功就业。

3、以“三坊一营”抓手,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就业指导模式

组织开展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服务活动,开设“三坊一营”,即“面试工作坊”、“简历诊断工作坊”、“职业规划工作坊”、“就业能力训练营”。以“三坊一营”为抓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薄弱问题,一对一进行指导,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政策宣传、就业能力培养,努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困难的学生,一对一进行帮扶,为其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满足求职需求,倾听、解答和指导学生关于就业过程中的疑问,帮助“双困生”实现顺利就业。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月”活动,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由被动变主动,使大学生主动寻求就业能力提升机会,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提升就业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就业能力培养方法,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颂平、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 教育与职业.2004

(21):65-66

[2] 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5(1):90-92

[3] 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72-174

论文作者:石莉莉,曲艳鹏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  ;  ;  ;  ;  ;  ;  ;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_石莉莉,曲艳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