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华, 梁清华, 张花先, 陈昌华, 谭勇[1]2002年在《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浆TNF-α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观察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的血浆TNF α的影响 ,探讨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1)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皮下注射Ⅱ胶原诱导实验性关节炎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大鼠血浆TNF α水平。结果 :造模大鼠 88.5 7%出现关节炎症状 ;造模 2 5d后 ,模型组、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且模型组的TNF α水平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 (P <0 .0 1) ;随着时间的延长 ,模型对照组TNF α逐渐升高 ,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则逐渐降低 ;而痹肿消汤组TNF α水平低于甲氨喋呤组 (P <0 .0 5 )。结论 :TNF α在RA疾病滑膜组织炎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痹肿消汤能下调血浆TNF α的水平 ,其作用优于甲氨喋呤组
何金华[2]2003年在《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VEGF及血浆TNF-α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VEGF及血浆TNF-α的变化,探讨TNF-α和VEGF在RA中的作用机制;观察BZXD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VEGF及血浆TNF-α的影响,探讨BZXD治疗RA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正常组,n=5);②模型对照组(模型组,n=16);③甲氨喋叭呤(methotrexate)治疗组(MTX组,n=25);④痹肿消汤(bi zhong xiao decoction治疗组(BZXD组,n=29)。模型组、MTX组和BZXD组皮下注射Ⅱ型胶原(collagen Ⅱ, CⅡ)加完全福氏佐剂诱导实验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不予注射。BZXD组及MTX组初次免疫7d后分别灌药BZXD和MTX,BZXD组每天2次,MTX组每周1次;模型组每天灌服与BZXD组等量蒸馏水;正常组让其自由饮水。正常组于25d断头取血,模型组、BZXD组、MTX组大鼠分别于第25d、30d、35d、40d、45d断头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血浆TNF-α含量。运用光学显微镜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滑膜组VEGF的表达,并用图象分析系统对组化切片阳性细胞进行半定量分析,其结果用光密度平均值表示;同时采用关节炎指数积分法评价其关节炎症状 结果: (1)一般情况观察:模型组大鼠饮食减少,平均体重较BZXD组 帧十学位论义 摘 翌与MTX组减轻,后期可见毛发枯燥等症状,而正常组、BZXD组与MTX纠未见以卜表现。 *)关节炎症状观察:70只大鼠先后可见 62只出现关节炎症状,总发病率为88.57儿造模后第7d可见部分大鼠出现关节炎症状,于 21d再次免疫动物后,模型组、BZXD组和 MTX组关节炎症状继续加重,于第30dBZXD组与皿X组部分大鼠关节炎减轻,而模型组仍然继续加重。 门)关节炎指数积分评定结果:模型组、BZXD组和 MTX组大鼠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关节炎指数积分增加,于 14 d前叁组无明显区别,但于18d后,模型组高于BZXD组(P(.01或P(.05),于21d后模个乡高于*X组(p<O.05人 *二D组与W二全关节炎指数积分于21d和 2n达高峰,但仍较模型组低,30d后呈明显卜降趋势;模型组关节炎指数积分逐渐增高,末见明显下降趋势。 H)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HE染色光学显微镜厂,正常组人鼠滑膜组织未见异常,模型组可见明显血管增生、扩张及充血和滑膜增厚,BZXD组和 MTX组的滑膜组织可见少量新生血管,滑膜轻度增厚。模型组新生血管明显多于BZXD组和 MTX组(P(.01或 P<0.05),BZXD组和 MTX组无明显区另(P>0.05)。 瞩)放射免疫检测结果:造模后 25d,模型组、BZXD组及 MTX字 TNF-Q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of);造模后 25d、30d、35d。40d、45d各个时间点的TNF-Q含量,模型组均明显高于BZXD组及MTX组(P<0.01或K0.05);而BZXD组各个时 间点TNF-a均较MTX I且 硕十学位论文 摘 翌 组为低 计①.05);模型组于25d后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TN卜。含 量逐渐升高,而 BZXD组及叮X组则逐渐下降。 u)VEGF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组滑膜组织未见明显 VEGF 表达,造模叁组可见 VEGF表达,模型组 VEGF表达明显高于 BZXD组 和 MTX组(均 P狈.01人 图像分析光密度值比较显着性差异u的.01 或 P<0.05),而BZXD组和 MTX组则逐渐降低,且BZXD组降低 较 MTX 组明显计.05人图像分析光密度值比较,具显着性差异h的.05人 (7)模型组、BZXD组及wX组州F-a和 VEGF十关性分析结果: 模型组、BZXD组及皿X组州F-Q和 VEGF呈J.[十关关系(P<0.01, P<0.05)。 结论: 门)皮下7卞射牛引叁组大鼠出现关节炎症状,成功复制出M 动物模型。 门)在M中,TNF-口和 VEGF促进滑膜炎症和血管新生的形成 与发展,且可能具有相互影尔相互促进协调作用,为RA发病重要机 制之一。 (3)BZXD降低 血浆州F-口含量及阻断 VEGF表达,说明 BZXD可 以阻止滑膜炎症及血管增生,从而阻抑滑膜血管霞形成的作用,可能 是治疗 RA体现疗效机理之一;BZXD阻断TNF-口不 VEGF作用忧于 MTX。
刘丽敏, 马武开[3]2012年在《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滑膜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RA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①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②滑膜充血水肿肥厚增生;③滑膜新生血管大量形成,继而血管翳形成破坏骨质,最终导致关节结构破坏,功能丧失[1]。因此滑膜损害是RA患者关节损害的关键,对滑膜的保护也应是治疗RA的关键。从中医角度来看,RA是以关节和关节周
谢薇[4]2007年在《痹肿消汤干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及不同时间点关节滑膜组织差异蛋白质表达及痹肿消汤治疗作用,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病理机制及痹肿消汤的疗效机理。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和完全福氏佐剂建立CIA大鼠模型,将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研磨均匀后从大鼠尾根部皮内注射初次免疫,21天后再次免疫。初次免疫后2周从动物一般情况、足爪肿胀度、关节症状积分等方面评估模型,剔除复制不成功的动物。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痹肿消汤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灌服痹肿消汤(BZXD)药液,模型组灌服等量等次蒸馏水。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让其自由饮水。叁组大鼠(正常组,模型组和BZXD治疗组)分别在造模后25天和45天处死。采用一步抽提法抽提滑膜蛋白质,运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各组大鼠滑膜组织的总蛋白质,用PDquest软件分析图谱,比较差异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得到相应肽质指纹图谱,用Mascot查询软件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结果成功复制了CIA大鼠模型。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大鼠滑膜组织双向电泳凝胶图谱。正常组,25天,45天模型组,及25天,45天BZXD治疗组大鼠滑膜组织凝胶图谱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018±37,1019±28,1008±34,1012±41,1015±35。经过质谱分析,鉴定了19个差异蛋白质,分别与细胞代谢,信号转导及细胞骨架等功能相关。结论1.初步建立了CIA大鼠模型,25天,45天滑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获得了25天,45天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提示RA发病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差异蛋白质表达。2.痹肿消汤可调节CIA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多种蛋白质表达,提示该药对RA发病具有多靶点的治疗作用。
梁清华, 罗徐, 陈昌华, 王安宇, 何金华[5]2003年在《痹肿消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痹肿消汤 (BZXD)对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 β(IL—1 β)含量的影响 ,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该方药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方法选择RA活动期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BZXD治疗组和西药 (MTX和普威 )治疗对照组 ;2 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 3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清IL—1 β含量。结果治疗前RA患者血清IL—1 β含量较正常人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0 1 ) ;治疗 3个月后 ,两治疗组血清IL—1 β含量下降 ,均接近于正常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 (P >0 .0 5 )。 结论RA患者体内存在较高浓度的IL—1 β;痹肿消汤能降低血清IL—1 β含量 ,有助于机体恢复免疫稳定状态 ,具有类似MTX与非甾体药之联合用药的免疫抑制效应。
潘裕辉[6]2007年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以滑膜细胞的大量增殖,炎性细胞的大量浸润,血管翳形成以及软骨和骨的进行性破坏为特征,属一难治性疾病。因西医对R
吴丹[7]2013年在《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的测定及其干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经白芍灌胃后吸收入血的成分;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蛋白质表达的改变,绘制其信号转导网络图谱,寻找网络的重要节点,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发展的机制;采用该有效成分进行干预,探索其对CIA大鼠滑膜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及对信号转导网络的调控作用,阐释其治疗RA的分子机制,为阐明痹肿消汤治疗RA的疗效物质基础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UPLC-PDA法测定白芍汤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绘制标准曲线,并对其精密度、回收率、样本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x50mm Column,1.7gm),流动相:乙腈(A2)和1%醋酸水(B2),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190-480nm。(2)给正常SD大鼠灌胃白芍汤剂30min后取血,运用上述UPLC-PDA法对大鼠血浆中有效成分进行定性检测。(3)以低、中、高剂量的芍药苷标准品溶液灌胃干预,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筛选出治疗CIA大鼠的芍药苷最佳剂量。(4)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混合完全弗氏佐剂的方法诱导SD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动物模型,并以上述筛选出的最佳剂量灌胃干预CIA大鼠,动态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增长数、关节炎指数积分、关节肿胀度、关节X线摄片及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用ELISA同步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5)定量蛋白质组学检测:提取各组42d滑膜组织,抽提总蛋白,对提取的蛋白进行酶解消化,分别用不同的iTRAQ试剂进行标记,检测标记结果,混合,经过SCX/RPLC分离,LC-MS/MS鉴定各组差异表达的蛋白;采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分析生物功能、经典通路和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等。结果:(1)在不足4min内,白芍汤剂中的芍药苷成分获得良好分离。测得白芍生药中芍药苷含量为0.74mg/g。芍药苷在其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其相对标准差(RSD)波动在0.99%-3.64%之间;芍药苷的加样回收率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8.6%~103.6%之间,RSD<2.8%;白芍汤剂在24小时内稳定性良好,RSD<2.7%。(2)灌胃白芍汤剂30min后健康SD大鼠的血浆中可测出芍药苷成分。(3)中剂量的芍药苷标准品溶液(1mg/kg.d)能显着下调CIA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是本实验中芍药苷对CIA大鼠抗炎治疗作用的最佳剂量。(4)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混合完全弗氏佐剂的方法成功诱导SD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第14天进行模型评价,成功率达90%。用上述最佳剂量干预CIA大鼠后:从一般情况来看,CIA大鼠经免疫后出现了精神萎靡,少动嗜睡,行动迟缓,饮食减少,毛发枯燥等症状,到第42天有部分大鼠出现,关节变形,负重困难,活动障碍,治疗组、正常组大鼠活泼好动,进食多,毛色光泽柔软。且CIA大鼠体重增长比正常大鼠明显降低。从炎症反应来看,CIA大鼠于免疫后第1周就出现了足爪肿胀,而且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而肿胀加重。关节炎指数评分显示,CIA大鼠于免疫后第1周关节炎指数积分升高,并在21天左右达到了高峰。治疗组在21天、28天、35天、42天发病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关节组织病理学显示CIA大鼠滑膜组织增生、血管翳形成,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治疗组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滑膜轻度增厚。随着时间推移炎症逐渐减轻。通过关节X线摄片发现与正常组大鼠相比,CIA大鼠出现了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模糊、变窄等表现,治疗组关节炎大鼠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程度较模型组低,关节骨骼破坏程度明显减弱。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发现模型组和治疗组两个指标水平都有上升,经过芍药苷治疗后,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明显下降。(5)经过IPA分析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共128个差异点得到鉴定,其中44个下调,84个上调,经芍药苷治疗后44个下调蛋白中9个蛋白表达上调,84个上调蛋白中14个蛋白表达下调,19个与正常组表达无差异。发现了69个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经典通路,包括IL-1信号,IL-6信号,Wnt/β-catenin信号通路、G蛋白偶联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并绘制了蛋白相互作用的网络图。结论:(1)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很好地测定白芍汤剂中芍药苷的成分。(2)发现白芍汤剂中芍药苷为大鼠血浆可吸收的成分,该成分可能是白芍治疗RA的有效成分,可能是痹肿消汤治疗RA的药效物质基础。(3芍药苷可以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水平,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炎症反应。(4)RA的发病机制为多个异常蛋白的表达及多条信号转导通路改变所构成的复杂的信号网络所致,芍药苷干预后能逆转多个蛋白的表达,作用了多个信号转导通路的节点,并调控其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就是痹肿消汤中白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治疗RA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 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浆TNF-α的影响[J]. 何金华, 梁清华, 张花先, 陈昌华, 谭勇.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 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VEGF及血浆TNF-α的影响[D]. 何金华. 中南大学. 2003
[3]. 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滑膜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刘丽敏, 马武开.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4]. 痹肿消汤干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D]. 谢薇. 中南大学. 2007
[5]. 痹肿消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J]. 梁清华, 罗徐, 陈昌华, 王安宇, 何金华.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
[6].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J]. 潘裕辉. 河北中医. 2007
[7]. 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的测定及其干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D]. 吴丹. 中南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