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环境状况的公共服装(2000年)_生态环境论文

关于中国环境状况的公共服装(2000年)_生态环境论文

中国环境状况公服(2000),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状况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五”期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8.4万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长,占同期GDP的0.93%。以重点流域、地区、城市、海域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经过5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九五”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实现。

2000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工业废水对地表水的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三河三湖”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上有所改善,渤海近岸污染程度减轻,东海近岸污染略有加重;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大都控制在轻度污染水平;全国辐射环境质量良好。但全国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仅占1/3;地表水污染普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地下水受到点状或面状污染,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水环境

状况

2000年,中国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满足Ⅲ类水质要求,21.6%的断面为Ⅳ类水质,6.9%的断面属Ⅴ类水质,13.8%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主要水系

长江流域 干流43个水质监测断面均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主要一级支流汉江水质达Ⅱ类水质标准;嘉陵江达Ⅱ~Ⅲ类水质;岷江、湘江和赣江达Ⅱ~Ⅳ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和氨氮。

黄河流域 干流7个水质监测断面Ⅱ、Ⅲ、Ⅳ和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28.6%、42.8%、14.3%和14.3%,主要污染指标为高猛酸盐指数等。黄河干流悬浮物浓度高达1500~5500毫克/升。两大支流渭河和汾河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猛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

珠江流域 28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Ⅱ、Ⅲ和Ⅳ类水质比例分别为57.1%、28.6%、3.6%和10.7%,水质良好。广东境内部分江段有机污染指标超过Ⅲ类标准。

松花江流域 16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Ⅲ、Ⅳ类水质比例分别为43.8%和56.2%。其中嫩江达到Ⅲ类水质要求,第二松花江以Ⅲ~Ⅳ类水质为主,松花江干流则以Ⅳ类水质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高猛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淮河流域 8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54.8%的断面达到Ⅰ~Ⅳ类水质要求,8.9%的断面属Ⅴ类水质,36.3%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干流水质基本达到规划目标高猛酸盐指数为Ⅲ类的要求。流域枯水期水质较差,丰、平水期水质相对较好。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高猛酸盐指数。

海河流域 56个水质监测断面中,达到Ⅰ~Ⅲ类水质要求的占30.3%,主要分布在水源地及其上游生态保护区内,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7.1%和60.7%,主要分布在一般监管河流、跨省界河流及渤海湾入口处。主要污染指标为高猛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辽河流域 16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Ⅱ、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6.3%、25.0%、6.3%和62.4%。主要污染指标为高猛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浙闽片河流 总体水质良好,水质达到Ⅰ类的断面占7.0%,Ⅱ类占30.0%,Ⅲ类占45.0%,Ⅳ类占9.0%,Ⅴ类占6.0%,劣Ⅴ类占3.0%。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金华江和衢江部分江段污染相对较重。

内陆河流

污染较轻,Ⅰ类水质的断面占21.0%,Ⅱ类水质为52.0%,Ⅲ类水质为26.0%,Ⅳ类水质为1.0%。

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顺序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和长江。各大流域片的主要污染河段均集中在城市河段。

大型淡水湖泊

太湖 101个监测点位中,80.0%的点位高猛酸盐指数达到规划要求。湖体22个点位中,总氮、总磷等超标突出,属富营养化状态。环湖主要河流及环湖交界水体污染严重。

滇池 湖体13个监测点位均为劣Ⅴ类水质,草海污染突出,外海高猛酸盐指数基本可达Ⅲ类水质要求,总氮、总磷污染仍很严重,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

巢湖 湖体12个监测点位中,54.0%的点位为Ⅴ类水质,46.0%的点位属劣Ⅴ类水质,总氮、总磷超标严重,属中富营养状态。

其他大型淡水湖泊

洱海、兴凯湖和博斯腾湖水质良好,湖体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洞庭湖、镜泊湖和洪泽湖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白洋淀、达赉湖和南四湖污染严重,均为劣Ⅴ类水质。

大型水库

北京密云、抚顺大伙房、吉林松花湖、天津于桥、湖北丹江口、合肥董铺、青岛崂山、烟台门楼、汉口石门和杭州千岛湖等10座大型水库中,千岛湖为Ⅰ类水质,于桥水库和松花湖Ⅲ类水质,其余7座水库为Ⅱ类水质,大型水库水质总体良好。丹江口水库、千岛湖和石门水库处于贫营养状态,其他7座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

地下水

2000年,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因降水量普遍较小及主要城市开采量增加,地下水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东南、中南和西南地区因降水量较大、地下水开采程度相对较低,地下水水位变化较为平衡。

黄淮海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和降水量的减小,近年来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及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在不断增大;河北、河南豫北地区和山东西北地区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已连成一片,形成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

2000年,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局部地区地下水部水质指标超标,主要有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pH值等。在污染程度上,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尤以华北地区污染较突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趋于稳定或略有改善,但仍有部分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污染加重。

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0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1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4亿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1445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705万吨,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740万吨。

2000年,全国工业废水处理率(含县及县以上工业和重点乡镇工业污染源)为94.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2.0%;县及县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和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5.0%和82.1%。

2000年与1995年废水及COD排放量对比

 项目废水排放量(亿吨)

COD排放量(万吨)

年度

 工业

 生活

总量

 工业

 生活

 总量

2000年

194.2220.9

415.1 705 740.5

1445.0

1995年

281.6133.7

415.31622.9610.3

2233.2

增减%-31.0 65.20.00 -56.6 21.3-35.3

措施与行动

“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防治 淮河及“三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第二阶段目标部分完成,海河及辽河治污正进入第一阶段。淮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8座。已建、在建规模312.5万吨/日,占应建规模的86.0%。太湖已建成和在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3座。滇池有5个城市污水治理项目正在建设,其中1个为扩建,4个新建。巢湖水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展开。

全国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 2000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定》。

黄河干流生态用水 2000年,黄河干流合理调配水资源,在黄河干流多年出现断流的情况下,加强了生态用水管理工作,确保了2000年度用水基本流量,黄河干流全年未出现断流。

海洋环境

状况

2000年,全国二、三、四类和劣四类水质区面积分别为10.2万平方公里、5.4万平方公里、2.1万平方公里、2.9万平方公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上海、浙江、辽宁、天津、江苏近岸和近海海域污染较重。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汞、铅等。

近岸海域水质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中,渤海近岸污染程度明显减轻,但仍处于较重污染水平。东海近岸污染加重。黄海和南海近岸水质基本稳定,水质较好。四大海区污染由重到轻依次为东海、渤海、南海和黄海。

赤湖 2000年,中国海域共记录到赤潮28起,比1999年增加了13起,累计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东海11起,累计面积7800多平方公里;渤海7起,累计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黄海4起,累计面积800多平方公里;南海6起,累计面积近50平方公里。赤潮发生次数较多的有浙江、辽宁、广东、河北、福建近岸、近海海域。浙江中部近海、辽东湾、渤海湾、杭州湾、珠江口、厦门近岸、黄海北部近岸等是赤潮多发区。引发赤潮的生物以甲藻类为主。

溢油 据不完全统计 2000年我国海域发现的溢油事件约10起,其中最重的一次为11月14日,两艘外轮在珠江口虎门大桥附近水域相撞,船体严重破损,所载的230立方米燃料油全部泄漏入珠江口狮子洋、伶仃洋海域,受污染水域面积约390平方公里。

措施与行动

《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 2000年4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沿海各级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全民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大气环境

状况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整体污染水平仍较严重。总悬浮颗粒物(TSP)或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较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

城市空气 监测的338个城市中,36.5%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63.5%的城市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112个城市,占监测城市的33.1%。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比1999年度好转,达标城市比例上升,超过三级的城市比例下降。

总悬浮颗粒物(TSP)或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的城市占统计城市的61.6%。20.7%的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比上年度下降近8个百分点。人口集中、机动车较多的特大型城市氮氧化物污染相对较重。

与上年相比,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由33.1%上升到36.5%,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由40.6%下降到33.1%。

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2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7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过三级标准。

酸雨 酸雨出现的区域与往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基本维持了近几年形成的格局。降水年均pH值小于5.6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华南、西南及华东地区仍是酸雨污染严重的区域;北方只有局部地区出现酸雨。

2000年,监测的254个城市中,降水pH值范围在4.10~7.70之间,157个城市出现过酸雨,占61.8%,其中92个城市年均pH值小于5.6,占36.2%。

“酸雨控制区”中102个城市和地区降水年均pH值范围在4.10~6.90,其中95个城市出现酸雨,占93.1%;72个城市年均降水pH值小于5.6,占70.6%。汕尾、巢湖、曲靖、马鞍山、赤壁、潜江和德阳未检出酸雨。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995万吨,其中工业来源的排放量1612万吨,生活来源的排放量383万吨;烟尘排放总量1165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953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212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092万吨。

2000年与1995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比

项目

 二氧化硫

烟尘

工业粉尘

年度

 (万吨) (万吨) (万吨)

2000年1995.1

1165.41092.0

1995年2369.6

1743.61731.2

增减% -15.8-33.2 -36.9

措施与行动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4月29日通过,9月1日实施。修改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空气污染防治做出了更为明确、严格的规定。

“两控区”污染防治取得成效 截止到2000年9月底,“两控区”内4894个排放二氧化硫100吨/年以上的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有3735家实现达标排放,达标率为76.3%。2000年1~9月,已关停高硫煤矿4732个,减少高硫煤产量1902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106台,关停小水泥、小玻璃生产线862条,关停小钢铁生产线393条。

车用汽油全部实现无铅化 到2000年6月底,中国已全面实现了汽油无铅化,汽油中的铅含量达标率为99%以上。全国实现无铅化后,每年可减少环境中铅排放量1500吨以上,城市环境空气中的铅浓度大幅度降低。提前实现无铅化的重点城市已率先开始控制汽油中的其他污染指标,如硫、烯烃、芳香烃等。

重点城市发布空气质量日报 自2000年6月5日起,通过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发布了42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全国有55个城市通过当地电视台等媒体发布本市各区域的空气质量日报。

声环境

状况

2000年,监测214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在56.2~80.7分贝(A)之间。8.9%的城市污染较重,22.4%的城市属中度污染,53.3%的城市属轻度污染,15.4%的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基本处于轻度污染。

2000年,监测176个城市的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范围在47.2~65.8分贝(A)之间。6.2%的城市污染较重,49.4%的城市属中度污染,33.0%的城市属轻度污染,11.4%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重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基本处于轻度污染范围。

措施与行动

铁路运营噪声防治针对铁路机车鸣笛严重扰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铁道部、建设部制定了防治铁路运营噪声污染的具体实施计划。高考期间噪声防治为确保高考期间环境安静,第三次发布“关于加强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管理的通知”。

工业固体废物

状况

200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8.2亿吨,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7亿吨,乡镇工业的产生量为1.5亿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3186万吨,其中乡镇工业的排放量为2146万吨,占排放总量的67.3%。危险废物产生量为830万吨,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产生量为796万吨,占产生总量的95.9%。

措施与行动

固体废物管理 加强了危险废物、废物进口、重点化学物质和新化学物质以及化学品环境安全管理。完成了国家有毒化学品评审委员会的换届工作。铁路沿线白色污染执法检查有关部门联合对四川、陕西、甘肃境内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了检查。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2000年,全国工业(含县及县以上工业和重点乡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45.9%,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1.8%。

辐射环境

状况

各地陆地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仍为当地天然辐射本底水平,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保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我国整体环境未受到放射性污染,辐射环境质量仍保持在原有水平。

在辐射污染源周围地区,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气溶胶或沉降物总β放射性比活度、水和动(植)物样品的放射性核素浓度均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和浙江秦山核电厂周围地区放射性监测结果表明,辐射水平无变化,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措施与行动

运行核电站监督管理 对正在运行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厂以及其它核设施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其运行安全,严格核安全执法,严防核事故发生。

在建核电站评估 完成了4座在建核电站的核安全评估,并对其建造过程实行严格的核安全监督。

核安全监督管理 审批两座核燃料元件生产厂建造许可证;颁发中国实验快堆建造许可证和高温气冷试验堆的首次装料批准书;审批了22个单位核承压设备生产资格许可证。完成了28项核设施建设和退役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耕地与土地

状况

中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77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的1/3;2000年中国耕地面积12823.31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耕地利用程度高,目前垦殖率已达13.7%,超过世界平均数3.5个百分点。

2000年,占用耕地156.6万公顷,其中建设占用16.3万公顷,生态退耕76.3万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占用57.8万公顷,灾毁耕地6.2万公顷。补充耕地29.1万公顷,其中开发未利用土地18.4万公顷,复垦废弃地6.6万公顷,土地整理增加耕地4.2万公顷。占补平衡后2000年实际占用耕地127.5万公顷。

2000年,对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其中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2000年,对23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起,污染农田4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损失2489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

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2000年西北、华北地区大面积频繁出现沙尘暴,与耕地理化性状恶化、团粒结构破坏、沙化有十分密切关系。

“九五”期间,全国农业使用农药量每年基本稳定在23万吨左右,其中杀虫杀螨剂占62%;杀菌剂占21%,除草剂占17%,杀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占很小比重。目前,中国农药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产品结构不够合理,质量较低,产品中杀虫剂占70%,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有机磷农药中高毒品种占70%。

化肥与有机肥使用量及其变化(以纯养分计算)

年代/代表年 化肥 有机肥

使用量 占比重 使用量 占比重

 (万吨)  (%)  (万吨) (%)

50/1949 1.3 0.3478.9

99.7

70/1976

628.231.3

1381.3

68.7

80/1987 2008.244.6

2494.7

55.4

90/1994 3318.046.2

3857.0

53.8

措施与行动

秸秆综合利用 2000年5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农业部、科技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了“全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2000年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其中秸秆堆沤肥0.7亿吨,直接还田1.3亿吨,还田面积突破3300万公顷。在15个秸秆机械化还田项目省(市)秸秆还田1820.2万公顷中,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1088.0万公顷,占59.7%。

森林/草原

状况

森林 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为10.1亿立方米,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全国林木年均净增长量为45752.5万立方米,年均净消耗量为37075.2万立方米,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

草原 中国是草地资源大国,拥有草地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0%,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占有草地仅0.33公顷,为世界人均草地面积0.64公顷的一半。中国草地可利用面积比例较低,优良草地面积小,草地品质偏低;天然草地面积大,人工草地比例过小;天然草地的面积逐步减少,质量不断下降;草地载畜力下降,普遍超载过牧,草地“三化”(退化、沙化、碱化)不断扩展。目前,中国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草地面积已占半数。全国“三化”草地面积已达1.35亿公顷,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地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积约3.31亿公顷。由于不合理的利用,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草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西北地区沙漠逐渐扩展,荒漠化日益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

病、虫、鼠害 2000年森林病、虫、鼠害较为严重,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874万公顷。

2000年,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陕西、宁夏、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十二省(区)草地鼠虫害发生总面积4266.7万公顷,其中虫害1466.7万公顷,鼠害2800万公顷;成灾总面积2733.3万公顷,其中虫害1000万公顷,鼠害1733.3公顷。

火灾 2000年,共发生森林火灾5934次,比上年下降13.3%;森林火灾受害面积8.8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2.3%。

2000年,共发生草原火灾652次,其中特大火灾9次,重大火灾11次。火灾受害草原面积28.9万公顷,烧伤23人,烧死(伤)牲畜2900多头(只),烧毁饲草14.9万吨。

措施与行动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启动 2000年10月,国务院批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范围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增加到17个。木材产量由1999年的1541万立方米调整为2000年的1260万立方米,下调了18.2%。

严控发菜、甘草、麻黄草等固沙植物滥挖 2000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 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察部和农业部联合对宁夏和广东两省区进行了重点检查。

草地生态建设保护规划实施 农业部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了《全国草地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西部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建设规划》和《全国已垦草原退耕还草规划》。“九五”期间,国家大力进行了草地建设和保护,每年人工种草、改良草场、飞播牧草近300万公顷,围栏封育60多万公顷。

牧区开发示范工程 2000年,国家投资6000万元,在北方牧区省份安排了31个牧区开发示范工程项目。自1995年以来,在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的160个牧区、半牧区县安排了牧区开发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加强草地建设、畜禽改良、疫病防治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一批现代化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

重大保护草地工程 2000年,国家投资2亿元,在内蒙古、新疆等西部省区建立了30个天然草原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试点项目;国家投资4亿元在西部和北方省区建立了5个旱生牧草驯化及原种基地,18个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国家投资7亿元建设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包括造林、种草和水土保持。

生物多样性

状况

物种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高等植物30000种,占世界的10%,居第三位,其中裸子植物250种;有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的14%,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均属世界前列。属于中国特有的高等植物17300种,脊椎动物667种。

湿地 中国湿地面积共63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2.7%,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以上,列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2600多万公顷,包括沼泽1100万公顷,湖泊1200万公顷,滩涂和盐沼地210万公顷。

自然保护区 截止2000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1227个,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9.85%。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

年度  自然保护区   面积

占国土面积

  数量(个)  (公顷)   比例(%)

1956 1

1133

1965 19 6488740.07

1978 34 12650000.13

1985333193300002.10

1989573270630172.82

1991708560666505.54

1995799719067007.49

1997926769790007.64

1999

1146880000008.80

2000

1227982100009.85

措施与行动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并对解决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确定了更加严格的监控、防范措施。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2000年,国家颁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为中国今后开展湿地保护工作提出全面指导意见,并将对长江流域湿地、黄河流域湿地、东北三江和松嫩平原湿地、高原湖泊湿地、沿海湿地、澜沧江流域湿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等实施保护和恢复。

近海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至2000年,我国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69个,其中,国家级18个,省级20个,地、县级31个,总面积达13000多平方公里。保护区类型有海洋海岸生态系统、海洋自然遗迹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被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气候与自然灾害

状况

全球气候概述 2000年,地球的某些地区经历了异常炎热、寒冷、极端干旱或异常的降雨,但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接近常年。总体而言,全球气候继续比常年偏暖。全球温度与1999年类似,比1961~1990年平均值高出0.32℃。大西洋飓风及热带风暴数超过平均值,而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仅有24个热带风暴生成,少于平均数。

中国气候特点 200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或接近常年。出现全国性干旱,特别是北方地区春夏季遭遇多年来罕见的特大干旱,南方一些地区夏伏旱也较明显。汛期我国未发生大范围的暴雨洪涝灾害,秋季黄淮以南地区出现持续性阴雨天气。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夏季高温酷热,春季北方沙尘天气异常频繁,登录我国的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个数以及风雹等强对流天气明显偏少。本年度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而言属偏差年景,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为一般年景。

气候灾害 2000年遭受了罕见的全国性干旱,为建国以来干旱最为严重的年份之一。2~7月,华北、西北、黄淮、东北及江淮、汉江、长江中下游沿江等地先后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干旱高温致使北方部分省市发生大面积严重的蝗虫灾。大江大河水势基本平稳,全国较大范围的暴雨洪涝发生频次较少。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频繁。

2000年春季,新疆、内蒙古牧区遭受雪灾袭击,造成25人死亡,其中内蒙古自治区16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人;死亡牲畜78.8万头,其中内蒙古自治区46.7万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2.1万头。

地震灾害 2000年,我国境内共发生5级以上(含5级)地震50次,其中发生在台湾省域16次,台湾花莲东北海中5次。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9次,其中青海13次,西藏8次,云南4次,新疆2次,甘肃1次,辽宁1次;发生6级以上(含6级)地震7次,其中大陆地区2次,其余5次皆发生在台湾省城。大陆地区最大的地震是9月12日发生在青海兴海的6.6级地震,其次是1月5日云南姚安的6.5级地震。台湾省域本年度地震活动频繁,大陆地区地震活动总体水平较1999年有所下降。

2000年,中国大陆地区有10次地震成灾事件,共造成大约170万人受灾,其中8人死亡,119人重伤,2571人轻伤;地震造成503m[2]房屋毁坏,588044m[2]严重破坏,4231442m[2]中等破坏;地震灾害总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4.5亿元。

地质灾害 2000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而西南、西北、东南沿海等地由于暴雨集中,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因地质灾害造成1102人死亡、63人失踪、26709人受伤。

措施与行动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纲要(2001~2015)》 国土资源部制定并颁布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纲要(2001~2015)》,内容包括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总体部署、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

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 2000年5月12日至14日,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做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

标签:;  ;  ;  ;  ;  ;  ;  ;  ;  

关于中国环境状况的公共服装(2000年)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