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健康状况论文,青年教师论文,农村中小学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方法与材料
本研究运用心理测验的方法,对陕西榆林、延安、商洛、汉中、渭南等地区的158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评测验。其中男62人(占调查总人数39%)、女96人(61%),年龄在18-29岁的96人(占调查总人数61%)、30-45岁的62人(31%)。测验工具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Syptom check Iist,90,简称SCL90),是当前研究心理健康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
表1 中小学教师SCL90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对照(X±SD)
因子 中小学教师N=158
国内常模N=1388
躯体化
1.67±.53
1.37±.48
强迫
2.04±.58
1.62±.58
人际关系敏感
1.95±.80
1.65±.61
抑郁
1.91±.60
1.50±.59
焦虑
1.75±.55
1.39±.43
敌对性
1.73±.61
1.46±.55
恐怖 1.60±.52
1.23±.41
偏执
1.86±.60
1.43±.57
精神病性 1.68±.49
1.29±.42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所用的SCL90量表的90个项目可概括为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它(睡眠及饮食障碍)。158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自评结果显示,10个因子均分在1.60-2.04之间,总分最高275分,最低97分,平均162.37±43.63,阳性项目数48.59±20.69,阳性症状均分2.42±37,这些分值均高于国内常模(见表1)。
以各因子平均值高低为依据排序,农村中小学教师较突出的因子有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以单项2分以上作为阳性项目计算,阳性出现率较高的前10个症状如表2。
表2 农村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9项心理症状
项目人数百分率(%)
1.我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
75
47.5
2.我的忘记性大。
62
39.2
3.我做事必须反复检查。59
37.3
4.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54
34.2
5.容易烦恼和激动。
53
33.5
6.别人对我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评价。
53
33.5
7.感到苦闷
51
32.3
8.过分担忧。 51
32.3
9.感到比不上他人。
51
32.3
表3 农村中小学教师各因子分的性别年龄比较(X±SD)
因子
男 n=62
女 n=96
t值18-29岁
n=96
30-45岁 n=62
t值
驱体化
1.70±.60 1.65±.46
.591.69±.65 1.65±.48.47
强迫
2.15±.65 1.96±.52
2.02*
2.13±.81 1.90±.512.45*
人际关系 2.12±.63 1.84±.54
2.97**
2.08±.63 1.76±.483.39***
抑郁
2.05±.64 1.82±.55
2.10**
2.05±.64 1.69±.473.79***
焦虑
1.88±.68 1.67±.50
2.18*
1.84±.56 1.60±.482.76**
敌对性
1.80±.66 1.69±.56
1.12
1.81±.64 1.62±.531.93
恐怖
1.59±.57 1.62±.48
.35
1.64±.55 1.55±.461.06
偏执
2.06±.63 1.72±.52
3.68***
2.01±.60 1.63±.524.07***
精神性
1.78±.52 1.61±.44
2.20*
1.77±.51 1.53±.393.14**
其它
1.89±.69 1.72±.52
1.75*
1.87±.65 1.66±.502.15*
注:*P<.05**P<.01***P<.001
农村中小学教师SCL90自评结果的性别、年龄差异。从表3中可以看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睡眠及饮食障碍)等7个因子的得分方面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非常显著(P<.05,P<.01,P<.001)。只有恐怖因子的得分女性高于男性,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优于男性,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从年龄对比来看(见表4),18-29岁的比30-45岁的教师在上述7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且达到非常显著的差异(P<.65,P<.01,P<.001),躯体化、敌对性和恐怖因子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05),但均值较高,表明年龄大的教师比年轻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提示农村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三、讨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提示农村中小学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青年教师与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
1.竞争的危机加剧了农村教师心理的焦虑感与强迫性。如果说没有“民办转公办”“竞聘任教”“评职称”“升工资”等管理措施,就不会有大批的在职人员在“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去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至少不会像目前这样的紧迫,他们似乎都是在种种压力下工作学习的。当然这种强烈求知欲的产生也是对社会的一种积极适应,人就是在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周围环境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确是迫于无奈而“逼上梁山”,他们既急于求成但又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方面在学历文凭上努力“提高自己”,以免学历不够而被淘汰;另一方面又迫于环境压力而紧张工作,如中考压力,课任教师之间的竞争等,有47.5%的教师产生“我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的焦虑感,以及强迫因子分值位居各因子之首,平均值达到最高(2.04±.58),其缘概出于此。
2.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家务农活的繁重与在职学习的矛盾。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绝大部分家居乡村,他们既在学校承担多门课的教学任务、班主任工作等,又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特别是一些民办教师、代理教师(有些地区称代课教师)在工资待遇低甚至工资还兑现不了的情况下,还要为家庭经济生活而奔波忙碌。而在职学习也并不轻松,在抓管理、抓质量的思想指导下,成人教育与普通高校一样都非常重视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如加强课堂管理、布置大量课堂作业、撰写论文、严格考试纪律等,这与在职学习尤其是“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中小学教师很容易产生许多矛盾冲突。他们经常是学校的本职工作还未做完,又急忙赶去参加函授学习和考试。一方面要赶做前次函授课程的作业、复习考试,另一方面又要上新课,一系列的矛盾冲突要在短时间内立刻很好解决,势必产生“容易烦恼和激动”(33.5%),甚至“感到苦闷”(32.3%)等心理问题。
3.人格素质因素。一是不能正确认识和估计自己,自信不足自卑有余。本调查中的中小学教师有近39%的年龄偏大,在学习方面他们既有理解力强的优势又有对概念不能迅速精确记忆的劣势,由于没有很好地把优势发挥出来,反倒认为自己的“忘性大”(39.2%),唯恐考试过不了关,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失败的次数多了,也就愈加产生“过分担忧”(32.3%)、“做事必须反复检查”(37.3%)、“感到比不上他人”(32.3%)的自卑心理。二是缺乏教师基本素质的修养与锻炼。在农村基层中小学,由于师范学校毕业的部分学生不愿回乡或不愿去边远山区从教,加之管理部门选择教师条件不严或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只要有点社会背景不论个人素质如何就可当教师,使农村基层中小学师资队伍的质量不能完全得到保证。有些教师不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既不了解自己和学生的心理,更谈不上科学地教育学生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难免出现心理不健康问题。三是自卑心强而情感又很脆弱。由于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历低、工资低、缺乏职业安全感等,有些教师对自己当前所处的地位并不满意,但又不能适当调节,因而对人际关系较为敏感(1.95±.60)、“感情容易受到伤害”(34.2%)。对那些冷言冷语的强制性管理极为愤概,可又不敢抵制,常有“别人对我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评价”(33.5%)的牢骚、抱怨心理。
4.年龄、性别因素。本次调查显示30-45岁的教师比18-29岁的教师、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年龄较大者经历的生活事件多,积累的人生经验丰富,加之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年限较长,人格成熟程度相对较高,能够灵活地处理各种矛盾,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这也符合人生成熟发展所表现出的一般规律,年龄较小者阅历浅,对人生的认识较为单纯,挫折耐受力差,容易受不良情感和人际交往的困扰出现心理问题较多。从性别差异来看,本次调查与以往研究不同,以往大多数研究认为男性比女性心理健康状况好,并将原因归咎于女性认识范围狭窄、容易想不开,加之女性比较要强好胜,对任何事都较为敏感,心理承受力弱,常常心境不佳。但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与以往结论截然相反。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障碍等7个因子的得分方面男性均高于女性,且差异非常显著(P<.05,P<.01,P<.001),特别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4个因子方面(见表3)表现尤为突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1)男女在社会、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工作、生活的压力不同。目前在农村教师中明显表现出性别单一化倾向,男性教师愈来愈少,其主要原因就是微薄的工资待遇不能较好地维持家庭经济开支,有的男性不愿当教师或从教师职业转到其他行业,这说明男性教师的负担、压力较女性为重。(2)在工作学习方面女性较男性扎实认真,成绩较为稳定,“后顾之忧”较少。(3)也许是传统女性的人格特征在逐步发生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