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我国的隧道施工技术逐渐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创新。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上存在诸多问题,随着全国改革的逐步深化,隧道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隧道施工环境复杂,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隧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隧道工程建设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地铁暗挖;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引言
良好的施工技术是促进项目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隧道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由于技术问题造成的质量不达标现象时有发生,施工企业在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方面面临严峻考验。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加强隧道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重视,不断创新工艺方法,选择最优化的方案设计,结合施工现场环境,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安全。
1地铁暗挖隧道施工技术
1.1地铁暗挖隧道设计原则
隧道设计是项目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设计能够为后期建设提供有效参考和依据,隧道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安全、美观、使用、经济”等原则,科学选择隧道施工地点,综合考虑洞口、洞身的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接线工程等诸多因素,降低不良地质对隧道施工造成的影响。其次,隧道洞口设计应该注意边仰坡高度的控制,禁止出现大挖大刷的情况,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另外,隧道防排水应该采取“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提高隧道排水效果。
1.2地铁暗挖洞口与明洞施工
洞口是隧道施工的基础部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明洞施工根据不同的边坡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隧道明洞段明挖法是较为多见的一种工艺方法,通常会先拱后墙,如果边坡的稳定性能比较强就需要使用先墙后拱的施工技术。如果是山岭隧道的施工工程,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准确的勘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开挖的方法。根据明洞的结构在隧道明洞阶段施工明挖施工方法。在明洞开挖的过程中对于临时的边坡需要使用喷锚网技术进行防护。对明洞地基基础如果在稳定的基岩上,回填土的顶面添加一定的黏土隔水层,防止地表水出现渗透的情况,表面覆盖上植物。
1.3地铁暗挖洞身施工
在对隧道的洞身进行开挖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围岩的具体条件,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在常规的施工中使用最多的施工技术就是矿山法与新奥法,与其他的施工方法相比这几种施工方法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中的安全与施工工期的顺利完成。在对洞身实施爆破开挖的时候,一般会使用光面爆破与预裂爆破技术,这两种方法能够将爆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里。为实现施工质量的提高,需要将双向洞口轴线方向控制在一条直线上面,并对洞口的距离与隧道岩土的土质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
1.4地铁暗挖隧道施工方方案
隧道在使用钻爆技术施工的时候,需要使用光面爆破的措施,这样可以使隧道断面周边轮廓更加的圆顺,避免出现棱角突变处应力集中的情况,对围岩的承载力进行利用。在施工中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范与制度,对围岩与支护动态实行观察与检测,从而有效的控制围岩变形。开挖之后还要及时的进行支护处理,从而发挥其支护的作用。对于二衬需要在围岩和初期支护稳定的状态下实行混凝土浇筑处理。
2地铁暗挖隧道关键技术控制措施
2.1灌浆技术的使用在隧道施工中施工难度比较大,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比较多。针对这些灌浆施工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并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能够提高灌浆技术的水平,也可以保证隧道施工的整体质量与施工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对灌浆施工中的问题视而不见,就会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对于灌浆技术的使用比较灵活,选择灌浆技术的方法需要结合工程设计的要求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统一工程的同一地点也可能使用不同种类的灌浆技术。在灌浆技术的实际使用中,还需要注意一下几方面的事项:第一,在对隧道的衬砌部位进行灌浆作业时,要对施工作业工序进行合理安排。对围岩进行灌浆施工,要在回填灌浆施工结束之后,这样才能够使灌浆达到的固结效果最好。此外在进行灌浆时,若灌浆部位存在帷幕,那么首先就要进行回填灌浆,然后才能够进行帷幕灌浆。在进行帷幕灌浆时,需要进行防渗帷幕的搭设,帷幕的搭设应先水平再垂直。而且在进行灌浆施工时,不能因为赶工期而打乱施工作业顺序,进行灌浆操作,这样会给施工作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对整个灌浆工程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第二,在进行隧道施工时可能会利用钢板来进行衬砌,钢板的添加需要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在灌浆施工中施工顺序非常重要,任何施工操作都需要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因为在进行衬砌之后才能进行灌浆施工,所以辅助衬砌的钢板上需要留下灌浆口,方便后续灌浆作业。第三,在进行隧道混凝土衬砌以及隧道回填施工时,需要确保春季时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混凝土强度的计算是以龄期为基础的。灌浆施工一般在衬砌施工结束之后的两周之内进行,有时为了赶工期,也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早强剂,使混凝土强度提前达到标准,进而提早进行灌浆施工。
2.2隧道支护的质量控制
在隧道工程的施工中对对隧道支护的质量进行控制并对支护中的难点与关键实施管理,隧道支护一般会采用钢支撑进行支护处理,这一环节中就需要对支护的材料质量与安装的质量进行控制。在对材料加工的时候需要根据支撑构件的尺寸与强度要求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并在检测的过程中对检测的重点,进行重点关注。在实测的时候,平面检测需要使用直角尺,侧面检测需要使用坡度规。钢架的稳定管理,需要对其基础的牢固性进行检验,与此同时还要检验构件与岩层的结合性能。在安装的过程中质量控制主要有:长度、深度、砂浆的饱满度等等。
2.3加强施工中排水系统质量控制
在隧道工程的施工中,对于其中的排水系统需要进行严谨的设计,主要设计到排水使用的材料与施工技术的使用。在防水层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需要更加的关注,并对材料的安装进行严格的控制。针对防水层的抗破坏性与耐老化性实行检测的时候需要保证防水材料的使用质量。对防水接头进行控制的时候还需要对接头的宽度与焊接的牢固程度实行控制,更要根据施工的标准对施工中的误差与问题进行控制。
2.4隧道施工的注意事项
在隧道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于洞口边坡进行开挖的时候需要自上而下的进行,并且采取及时的放错措施。对洞口处的截排水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对洞门进行施工之后,才可以实现进洞的后续施工。第二,对隧道的初期支护需要紧跟撑子面实施。要控制围堰防止出现变形的现场,提高围堰的承载能力。第三,有仰拱路段的施工中需要对仰拱进行技术的施工,有助于抑制围岩出现变形。对洞口要尽早进行二次衬砌。第四,对于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洞掌子面的距离进行拉开,在开挖的时候需要对隧道中夹岩柱实施加固处理,减少先行洞与后行洞之间的影响。第五,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TSP、EKKO等检测设备进行及时的预报。第六,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洞内排水沟出现阻塞。第七,如果在设计的时候出现围岩的实际情况与设计不一样,需要对超前地质进行预报与监控量测成果等。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的使用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健全。这样才能提高隧道掘进技术的提高。从而保证隧道工程的质量安全与使用效率。还可以为工程节约人力资源从而减少工程施工的成本,实现工程利益的最大化。为我国以后的隧道工程的施工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铁道部第二设计院主编.隧道(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78.
[2]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土层地下建筑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3]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岩石地下建筑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论文作者:徐国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隧道论文; 围岩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洞口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