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哲学形式的改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科学论文,哲学论文,形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其重要哲学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有一段著名的论断:“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①。这一论断,是对以往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史的深刻总结,凝结了恩格斯对自然科学发展引起哲学形式改变的悉心研究。但是,对这一论断的不同理解,导致了诸多歧义,以致引发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前途的不同见解。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抒己见。
第一,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唯物主义形式的改变,是自然科学推动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唯物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大体上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三种形态的相继出现,都包含着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对哲学的重要作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产生是古代萌芽状态的自然科学的哲学表现。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处于整体直观阶段,自然科学仅限于天文学(只是与定季节需要相联系的天象观察)、数学(只限于算术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学)和力学(后期才有阿基米德静力学),还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古代科学的这种状况,深深地影响着古代唯物主义形式的确立,使其具有明显的朴素、直观的特点。例如,由于古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进入人们视野的都是感性直观的物质形态,因此,古代唯物主义者只能借助具体物质形态阐述其唯物主义思想,无法理解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更难以从多样性中科学地抽象出统一性。
近代唯物主义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哥白尼的伟大发现划破了中世纪的漫长夜空,使近代自然科学挣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开辟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到18世纪末,牛顿系统总结了伽利略、刻卜勒等人的科学成就,创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树立了科学史上伟大的里程碑。以力学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状况,使得机械唯物主义理所当然地取代了朴素唯物主义。而由于自然科学的其他部门还不够发展,自然科学的整体发展还不足以描述自然界的辩证图景,因而唯物主义只能停留在形而上学的水平上。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在宏观领域内的理论综合使得许多学科内出现了划时代的发现,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问世,以十分丰富的材料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从而动摇了过去那种机械的、割断历史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这样,在哲学领域内,形而上学的丧钟就敲响了。总结这时自然科学发展的伟大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
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自然科学发展的追踪史,从内容到形式都打着那个时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印记。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唯物主义哲学形成的改变,是恩格斯首次确立的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应当包括:
首先,自然科学中创造性的带头学科,是改变唯物主义哲学形式的重要动力。恩格斯所说的能够引起唯物主义形式变化的是“划时代的发现”,这是一个严格的规定。它表明,并不是自然科学的任何发展都能改变唯物主义的形式。“划时代的发现”即指这样一种学科:由于它的出现,足以从根本上改变科学世界的图景,动摇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而这种学科就是每一时代的创造性的带头学科。创造性带头学科之所以能够改变唯物主义形式,是因为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决定一定时期唯物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依据。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就深受当时力学这一带头学科的影响。恩格斯指出:“上世纪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因为那时在所有自然科学中达到了某种完善地步的只有力学,而且只有刚体(天空的和地上的)力学”②。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几乎都是以力学为中心来阐明自己的哲学主张的。例如,斯宾诺莎试图用数学——力学原理去达到了解“包括人在内的普遍的自然秩序”。拉美特利把人比作一部最复杂的机器。带头学科中的概念和范畴往往是哲学概念和范畴的重要来源。例如,力学、物理学、化学 等带头学科在历史上都曾为哲学的物质概念提供了科学材料,正是在这些科学材料的基础上,恩格斯又概括了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这些带头学科中的精华,从中提炼出物质范畴,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③其他哲学概念和范畴也是如此。因此可以说,认真研究带头学科的重大意义是理解自然科学发展改变唯物主义哲学形式的一把钥匙。
其次,自然科学整体内容的改变,也会引起哲学形态的相应改变。对科学中的带头学科不能作片面理解。带头学科不一定是一门学科,它也许是几门学科同时摆脱传统的种种束缚,造成一个科学的群体,从各个侧面规定和展示世界面貌的崭新特征,从而产生出一种相应的哲学形态。这也是自然科学发展引起唯物主义形式改变的重要方面。19世纪由于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人工合成有机物、化学元素周期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等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群体,因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形式的立足点。所以,恩格斯认为这一时期的“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在本质上已成为整理材料的科学,成为研究过程、研究事物的发生和发展,研究那把自然界这些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联系的科学了。④这样,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描述已经在总体上把各种物质运动形态的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图景揭示出来。因此,一种崭新的唯物主义形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最后,科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改变,也会使哲学产生相应的改变。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哲学方法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哲学理论的重要来源。因为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是通过一定的研究获得的,是认识的结果,它必然要反映和体现研究方法的特点。这样,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就通过影响唯物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而影响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观点。因此,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怎样的特点,与之相联系的唯物主义哲学就必然具有反映这种研究方法特点的特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反映了古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整体直观的特点;近代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最大特点是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对自然界进行分析和解剖。这种研究方法被培根等人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以后,造成了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则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自然科学整理材料、考察自然现象的联系和过程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
总之,唯物主义哲学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发现改变自己形式的论断,是恩格斯在总结科学史、哲学史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哲学发展的重要规律,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这一论断正在经历现代自然科学的再次洗礼。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自然科学以加速度向前发展,一系列崭新学科,如微电子学、激光学、现代宇宙学、现代生物学、生态学、新材料科学、空间科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新兴学科以无可置疑的事实改变着科学世界的图景,标志着现代自然科学领域中划时代的进步。
在现代自然科学面前,恩格斯一百多年前提出的唯物主义必然随着自然科学领域划时代的发现改变自己形式的论断是否仍然有效?如果有效,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唯物主义形式向何处去?如果无效,恩格斯这一论断何以成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问题,人们作了种种揣测。有人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分为“经典哲学”和“现代哲学”两个阶段;也有人认为,“我们不妨把十九世纪的辩证唯物主义称为经典辩证唯物主义,二十世纪开始的新阶段叫做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笔者认为,既然科学的发展引起唯物主义形式的改变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那么当然也适合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的进步而改变自己的形式。但是,必须指出,经过科学发展而改变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丧失其唯物论、辩证法的实质。因为现代自然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证实着而不是否定着唯物论、辩证法的基本原理。20世纪自然科学描绘的崭新的世界图景,不仅证实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且证实着世界运动发展的辩证性。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辩证发展的本性,而决不会相反。
现代科学的事实证实着唯物论和辩证法,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则,那么,必然的结论是:科学的事实证实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唯物主义形式需不需要一种性质不同的唯物主义来代替,或者有没有必要冠之以“现代”的美名,我认为必须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认识方法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更新的开放性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从来不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绝对真理的最终体系,而是经常把自己的理论比作一条真理的长河。在这条长河中,汇合着人类认识的汹涌巨流,它从科学认识的各个涓流、支脉中获取营养,而又随时随地剔除那些过时的结论,形成了川流不息、日月常新、永无止境地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无限过程。所以,如果站在这样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会坚决主张改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式了。那些持相反意见的同志总是或多或少地过分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稳定性的一面,而忘记或忽略了它的发展性的一面。
其次,应当把科学上的时代与哲学上的时代加以区别,对恩格斯论断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的提法不能作机械的理解。从宏观上说,科学的时代和哲学的时代不是一一对应的。在科学史上,科学时代的划分一般将科学的萌芽到15世纪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称之为古代;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自然科学进入近代;到19世纪末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则标志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与这条主线相一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讲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概括了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成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只要我们稍加思索就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时候,并没有出现现代自然科学。确切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产物。所以,如果我们绝对地、机械地用哲学的时代去硬套科学的时代,貌以忠实于恩格斯,其实却事与愿违:没有现代科学也就没有现代哲学,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存在都否定了。
从微观上说,唯物主义形式的改变也不是随着每门科学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都改变自己的形式。如果这样,科学上有几项发现就会有几种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形式就会比比皆是,这显然不符合恩格斯的原意。如此说来,那些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成“经典”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同志所做的工作恐怕就是徒劳无益的了。如果可以这样区分的话,马克思、恩格斯19世纪中叶创立了“经典辩证唯物主义”,那么,“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也应该在列宁概括了19世纪末物理学成就时就产生了。那么,20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又有许多划时代的发现,随之而来的又该叫什么唯物主义呢?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仍复存在吗?
第三。恩格斯所强调的是形式的改变而不是实质的改变。那么,唯物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呢?这就是“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⑤,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引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理论体系。所谓唯物主义的形式,则是唯物主义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哲学家那里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形式是灵活多变的,但实质却始终如一。唯物主义的具体形式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决定的,而唯物主义的实质则被世世代代的自然科学所证实。恩格斯在谈到“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关系时说:“现代唯物主义,否定的否定,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哲学在这里被‘扬弃’了,就是说,‘既被克服又被保存’;按其形式来说是被克服了,按其现实的内容来说是被保存了。”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旧唯物主义的态度尚且如此,那么如何对待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恩格斯的话不是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吗!所以,切不可把唯物主义的形式和实质混为一谈,尤其不能容许借改变形式之名行改变实质之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一方面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它又第一次使辩证法和唯物论统一起来,成为真正科学的哲学理论和方法。可以肯定地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它的具体形式仍会不断改变,这就是:改变过时的结论,丰富已有的内容。但是,它的实质仍不会改变。即是说,唯物主义改变自己的形式不是改掉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只能越来越发扬光大,而决不会沦亡!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6页。
④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22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78~179页。
标签: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科学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论文; 恩格斯论文;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