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11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论文_廖尉延

浅论11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论文_廖尉延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因为紧凑型线路具有诸如塔头尺寸紧凑、间距小的特点,让相关作业人员很难正常的开展工作。所以,本文笔者在分析紧凑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间距问题之后,再对紧凑型线路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带电作业方式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帮助有关作业人员能更好更安全的开展工作。

关键词:紧凑型线路;安全防护;带电作业

1、引言

随着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无论是工业还是其他领域都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因为紧凑型输电线路拥有占输送容量大、地少的特点,所以,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和推广在当前的电力行业中。然而,因为大量使用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工作的难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因为对紧凑型输电线路而言,其拥有塔头尺寸紧凑、间距小的特点,因而,工作人员进行带电工作时,安全风险很大。所以,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优化此种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方式,已经成为当前电力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2、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安全间距问题

通常而言,在开展带电作业的时候,工作人员的安全间距可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塔形结构工作人员活动范围、电压值、以及作业地点等。在上述提到的各因素中,电压值是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如今,在电力行业对110kV紧凑型输电线路进行设计时,大多数皆以110kV 昌房线塔头的尺寸作为参照物,换句话说,如果电线间的距离是3.2米的时候,作业员工只被允许在 0.5米的安全范围内开展作业,在对这种类型进行设计的时候,电线和杆塔之间的距离规定是3.7米.对作业员工而言,在对于110kV的线路开展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工作的地点最好选在最高海拔不能超过 500m的海拔较低的地方,同时,工作人员最小的安全间距是3.2m。当工作地点是在海拔为中海拔地区(500-100m)时,最小安全间距则是3.4m。只有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工作人员的安全才可以被充分保证。一般而言,如塔头之间的距离在紧凑型输电线路位于中海拔地区时,世没有办法确保上述要求的,所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各种防护措施必须做好,避免发生事故。

从《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中可以得出,我国对110kV的输电线路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因为各条线路在设备参数、线路长度、系统结构、以及运行状况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操作过电压会不尽相同。举个例子,从当下计算我国已经完成建设的不同条紧凑型输电线路的数据来说,在开展带电作业时,最大的工作人员需要面对的操作过电压大部分是 1.64到2.07p.u 之间,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于拥有相对较长长度的线路而言,其过电压会比普通的线路高。此外,从最终计算波形的结果得出,通常的情况下,操作过电压在波头的长度都会超过500兹s。其次,从前辈们进行真型塔实验得出的数据能够得到,操作波头为250兹s的要比 500兹s放出的电压低大概7%左右。最后,在综合分析了带电作业人员的位置、间距、塔头结构以及电压值等所有因素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结论,如果电压值小于 1.80pu且作业员工在海拔较低的地区使用普通的作业方式时,线路之间的间距可以大于3.0m。如果电压值的范围高于上述范围,线路之间间距的设定一定要高于 3.2m。

3、紧凑型输电线路安全防护及带电作业方式探究

3.1带电作业方式

在对110kV 紧凑型输电线路进行带电作业时,电力工作人员必须把工作中过电压的最大倍数当作基本依据,然后再确定安全间距的最小范围和绝缘工具的最小长度。通常而言,系统参数能够作为计算过电压最大倍数的主要依据,为了安全起见,如果在进行带电作业时,没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过电压的具体倍数,就需要把输电线路过电压的最大倍数默认作为依据。一般来说,在开展地电位以及等电位作业时,因为能够控制带电作业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够运用比较普遍的作业方式。作业人员在进出等电位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塔头之间的紧凑性和自身肢体的活动范围因素,因为输电线路间的组合间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控的。所以,当进入电位时,如果工作人员采用的是直线的方式且电压值超过 1.80pu 的话就应该采用加装保护间隙的作业方式,同时设置1.6m的保护间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安全防护

3.2.1 科学合理的使用屏蔽服

在开展塔上作业时,对于带电作业人员而言,一定要穿戴好完整的成套屏蔽服,比如导电袜、衣服、电鞋、手套等。在设计屏蔽服的时候,要注意最终的屏蔽效率必须要比40dB高。最后,工作人员在穿戴屏蔽服时,要全面的检查衣服,确保各个部位连接良好,只有这样,屏蔽服才能真正发挥效果。

3.2.2 安装保护间隙时的注意现象

负责安装保护间隙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带电作业的时候,也应该穿戴好上文中所提的的屏蔽服,之后再通过使用绝缘性能较好的操作杆或者远程遥控的方式,调整安全间距。一般来说,在调整间隙之前,地线应该要保证是处于安全接地状态的,之后在挂接的时候,调整间隙的标准要按照安全间距的最大值确定。此外,导线和接地线前端的插夹应该固定在一起,当工作人员在进入相关作业区域之前,为了使间隙距离与固定值相符合,要适当调整间隙距离。在工作人员已经安全的退出作业区域,同时整个带电作业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应该再次调整线路间隙的距离,使其达到最大值,然后再把插夹与导线利用绝缘工具进行分离,拆除接地线。

3.3.3 保证工作人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距离

带电作业人员在保护间隙安装好之后,就可以开始作业。在进行带电作业时,对于相关作业员工而言,必须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茄宝各输电线路之间保持符合规定要求的安全距离。人员各个部位之间的间隙在作业过程中,要保持小于0.5m,最大可能的减小工作中身体的动作幅度,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3.3.4一般来说,可以垂直的把绝缘子串与直线串的保护间隙安装在一起;而如果保护间隙是V 型串时,安装则可以以水平的方式在导线与侧边构架之间进行安装。在进行带电作业时,对于110kV 或者是电压更高的其他输电线路而言,还没有积极采用保护间隙的作业方式,因为这种技术对于很多电力单位来说,是一种新型的作业方式,对此类作业方式的作用、特点以及安全性还欠缺了解,所以,电力企业都不愿意采纳。然而当前常用的带电作业方式在实际的带电作业工作中,频繁的出现无法保障作业安全的情况,所以,如果采用加装保护间隙的带电作业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紧凑化设计与安全检修之间的矛盾。随着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对500kV及以上紧凑型输电线路的设计在不远的将来,也将进一步开展,所以,应该开发相应的带电作业工具,对加装保护间隙的作业方式应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运行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有效保证带电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的需求量必然是面临上升的。对电力企业而言,运用紧凑型输电线路,既可以因为其占地面积相对较少,节省开支,使自己得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又可以增大输电容量,缓解输电压力;然而,运用紧凑型输电线路,电力维修必然也会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所以运用加装保护间隙带电作业的方式,是如今可以解决紧凑化安全维修和设计的最好办法,在对这一新的带电作业方式进行大力应用和推广的同时,也要从实践中汲取经验,进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让电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振,郭洁,项阳,高峰,袁亦超.750kV单回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方式试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5,35(11):2876-2880.

[2]胡毅,王力农,邵瑰玮,刘凯,刘庭,胡建勋.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J].电网技术,2016(23):6-10.

[3]胡毅,王力农,聂定珍.500kV 紧凑型双回线路的安全作业方式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5(6):31~33.

[4]郝旭东,龚延兴.500kV 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研究[J].电力设备,2016(2):29~32.

作者简介:廖尉延(1991-),男,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送电线路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廖尉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浅论11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论文_廖尉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