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技师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摘要:《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从设计制造工程师到生产一线的操作工都必须具有《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文主要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优化《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模式;优化方案
前言: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其相互配合的基础知识和几何参数检测的基本技术,是机械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但对刚刚入校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高职生来说,普遍感到难学、难理解,加之新课改下本课程课时数进一步减少。对此,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优化措施。
1 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根据专业的需求合理选择授课内容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定义多、符号多、记忆性的内容多,而课时有限。学校本着技能过硬、理论够用的教学理念。根据专业技能训练的需求,合理选择和调整授课内容和安排课时。对于那些基础性强、关联性强、重要的知识点,讲解时务必做到概念明白、思路清晰、突出重点、难点讲透,在课时安排方面要安排大多数的课时。对于一般难度的介绍性知识,要以学生为主,可通过教师提出具体例题,然后引出相关内容的定义、概念及思路,再提出一些与技能训练和生产实际相关的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门课程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概念多、术语多、标准多,如何理解这些概念、术语、标准,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笔者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第二章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中,包含了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度配合、基准制等术语和定义,可以以学生在机加工所做的机械零件——齿轮轴为载体讲解。首先让学生分析图纸信息,提出图纸中包含哪些尺寸,用什么形式表示,用具体的数值或数值计算,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接着根据图纸上的公差带代号,介绍有关国家标准,如何查表等内容;最后提出如何选择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还可用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大胆提出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求得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提问,以考查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重要的知识概念。这样,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中,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表现自我、展示才干和锻炼胆识的热忱。
3教学重点内容的处理
由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内容中名词术语多、叙述性内容多,抽象概念多,标准项目多,符号代码多,且涉及的知识面广(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等),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另外,目前高职院校的学习内容基本上在两年半内完成,学习时间的缩短、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基础比较薄弱,如果还是按照老一套教法,效果就更加不理想。因此,必须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划分为重点讲解、一般讲述、简单介绍三类进行区分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重点讲解部分:着重介绍尺寸及形位公差的基本术语、定义、符号和标注方式、公差表格的使用、简单的公式计算、公差原则。重点讲解表格查找原则与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各类常用量具量仪及其使用方法;把互换性、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公差、极限偏差、基本偏差等几个重要概念作为主要知识点,对易混淆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3.2一般讲述部分:介绍典型零件(如:滚动轴承、螺纹、键和花键、齿轮等)的公差与配合,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代号的含义、查表方法、标注方式、测量器具的选择。简述表面粗糙度的基础知识和表面粗糙度的选用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与各相关学科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应联系各科知识点,注重与《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的知识点交融,突出知识的应用。
3.3 简单介绍部分:理论公式推导等内容就简单讲,例如,在测量技术部分,对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测量数据的处理这些内容一笔带过。在备课时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列举出应掌握的具体的知识点,再确定掌握每一知识点应讲授的具体内容,根据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实验实践提高能力,突出高职特色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培养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他们不但要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会操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我们对于对公差配合知识要求较高的专业,专门安排一周的公差实训的强化练习,根据教学大纲安排了常用计量器具、形位公差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和齿轮公差项目的测量等十个实验项目,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强化了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对课时较少的专业,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时序性和层次性。首先应该教会学生看实物,让学生学会看内径百分表、外径千分尺、量块、角度尺、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等实物。只有让学生先看,才能让其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看讲结合便于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和技巧,优化了课堂教学秩序。对于光学仪器的测量,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提出哪些实验是必做的,哪些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做的,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拥有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5结合其他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理论抽象、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例如,学生在技能训练和产品加工的过程中,要看懂图纸,弄清加工要求,清楚的理解各公差项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除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相关内容外,也离不开《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制工艺》等相关知识,无形中促进了知识迁移。在培养本学科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结语: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要提高教学质量,还需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采取灵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张春荣主编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2]姚新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教学心得[J].现代企业教育,2009,(2下).
[3]王亚红.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论文作者:王超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公差论文; 测量论文; 学生论文; 技术论文; 课程论文; 内容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