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颜昵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医院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使用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使用常规利尿、强心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药物。治疗前后,通过6min步行实验来观察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以及步行距离,对两组药物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V、LVEDV以及步行距离均无明显变化,而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左卡尼汀治疗心力衰竭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关键词】左卡尼汀;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随着生活及工作压力的不断上升,心力衰竭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临床病症。心理衰竭的发病原因目前已经确定,心肌损伤、心肌结构变化以及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都会导致心室泵血[1]。根据心力衰竭病情的延展,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且慢性心力衰竭比较常见。在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强心、利尿以及血管扩充等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随着医药水平的不断发展,左卡尼汀在治疗心力衰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左卡尼汀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本研究选取了96例心力衰竭患者,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6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5.2±4.5)岁,其中冠心病25例,心肌病12例,高血压合并心脏病11例。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47~83岁,平均年龄(66.2±4.1)岁,其中冠心病24例,心肌病12例,高血压合并心脏病12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排除与纳入标准

(1)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成年心力衰竭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2)排除标准:患者之前服用过其他药物的患者;合并有严重脏器损伤以及脏器功能缺失的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低血压、心率异常、精神障碍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组前均使用常规检查方法对患者的并发程度、病情类别进行分析。对照组治疗方法上使用现代化的心理衰竭治疗手段,包括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如对病情较轻以及中等病情的患者使用利尿剂、肾素、洋地黄制剂等药物,缓解患者心力衰竭的情况,对于部分重症患者,则应用多巴胺以及多巴酚丁胺等提升肌力的药物来提升患者的生命体征[3]。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3.0g,将药物与0.9%氯化钠溶液100ml混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采取静脉滴注的给药方法,药物的用量为1次/d,为患者连续用药7d。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心率、血压等情况,根据患者治疗情况适当调整药物的用量。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在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对使用心脏彩超对患者进行检查,测试患者6min步行后左心室收缩末期(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以及步行距离。(2)对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其中显效: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并逐渐趋于稳定,心功能改善程度为Ⅱ级;有效:患者心理衰竭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心功能改善程度为Ⅰ级;无效:患者心力衰竭症状以及心功能均未改善或者心力衰竭病症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

治疗前两组LVESV、LVEDV、6min步行距离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后,观察组LVESV、LVEDV的值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并且在6min步行距离上,观察组也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 )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脏类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对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上,临床上目前常用左卡尼汀药物来缓解患者心率[4]。作为人体代谢的比如物质,左卡尼汀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左卡尼汀一般存储于人体骨骼肌与心肌细胞中,正常的代谢能够使心肌能量得以持续供应,然而当内源性左卡尼汀合成困难,人体心肌活动减缓,进而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5]。因此,在临床中,通过给人体补充左卡尼汀,能够有效弥补心肌内源性左卡尼汀缺乏,改善脂肪酸代谢异常情况,对减轻心脏缺血性损伤,保证心肌代谢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然而,左卡尼汀的使用还应与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利尿、强心药物联合使用,通过常规药物与左卡尼汀药物的共同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取6min步行距离测量患者LVESV、LVEDV以及步行距离情况,发现在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临床疗效结果上,观察组也有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表明左卡尼汀对改善心力衰竭,提高人体组织器官功能上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占凡.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6):3990-3991.

[2]陆建洪,张树鑫,陈捷.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02):470-472.

[3]乔玉冰,向东.左卡尼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03):234-236.

[4]马震生.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05):77-78.

[5]王华海.注射用左卡尼汀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20):74-75.

论文作者:颜昵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  ;  ;  ;  ;  ;  ;  ;  

左卡尼汀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颜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