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_小康社会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_小康社会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发展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774(2004)03-0016-04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欠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由“增长”向“发展”的转变。目前对于“发展”在两个方面达成了共识:发展是一个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社会整体性变迁过程;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人”,所产生的结果应当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1〕最近,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及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这使我们联想到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发展的目标》一文。亨廷顿依据西欧北美国家的现代化经验,从目标层面将欠发达国家的“发展”概括为五个方面:经济增长、公平、稳定、民主和自主;同时通过对欠发达国家战后发展的历史性考察,认为各个目标之间存在着“冲突”,要和谐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党的十六大从六个方面概括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同时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既然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着如亨廷顿所说的“冲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如何协调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如何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价值取向,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发展目标能够全面、协调和持续地获得实现?显然,这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实现发展目标的基石:经济增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目标体系,在目标的设计和顺序选择上必然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方面,基于后发国家的现实国情,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双重发展效应”、“同步发展效应”、“高速效应”、“超前效应”和“人口效应”等方面的挑战,〔2〕(P200-208)使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是轻而易举的;另一方面,历史上“西方社会通向富裕、公平、稳定、民主和自主的进步道路,一般说来是和谐的和直线式的。”〔3〕(335)这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一个社会能够并且实际上几乎必须同时向所有这些目标前进。实际上,要使“所有好事一起发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已经为欠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不同目标在空间结构上应有主次之分,而在时间顺序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先后。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使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出现了质的跃升。透过这一事实,我们发现在发展目标的实现上存在着“火车头”效应,即把某一目标当做关键性目标,以这一目标的实现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我们以往成功的经验是“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这要求我们的经济不能“惟增长而增长”,否则就会陷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曾出现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陷阱。

首先,必须重视“三农”问题。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规律和根本体现是工业、服务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并且相继成为经济的主体,而农业比重下降、农民数量减少和农村走向城镇化。过去,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未看清发达国家发展的整个过程而断章取义地模仿其二战后的现代化模式,另一方面为工业、服务业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作用所左右,存在着长期忽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墨西哥的农业衰退成为危及整个社会安定的严重问题;巴西工业化的后果是“巴西经济很好,巴西人过得很苦”。片面地追求工业、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产品分配向有利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倾斜,经济结构畸形,必然“产生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使得广泛的贫困、不平等和失业问题更加尖锐、更加突出。”〔4〕(P2-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比重大,忽视“三农”问题必然会产生广泛贫困,扩大贫富差距,这不仅有悖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而且势必危及社会的稳定。邓小平曾经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但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已是不争的事实,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研究“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城镇化,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流通体制、金融体制和税费体制的改革,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使农民在经济增长中获得真正实惠。

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是局部性短期目标,而是整个社会的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这要求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空间的角度看,一部分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从时间的角度看,不能以当代经济增长损坏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如何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换取最大的经济发展,并落脚于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实上,任何经济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关键是如何将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中国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贫困,贫困迫使人们滥用自然资源。例如,为解决燃料、粮食和住房等燃眉之急,往往任意砍伐森林,森林的毁灭又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进而阻碍了农业发展。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我们的经济要实现理想的低投入、高产出以及经济、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模式,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优生优育;强化城乡污染治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增长方式尽快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再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科教”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使经济增长从传统的以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非经济的开采和使用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另一方面,劳动者教育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其收入的多少呈正相关,通过教育能够改善经济增长和分配的关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舒尔茨指出:在欠发达国家,教育的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能够增强“对付经济失衡的能力”。〔5〕(P278)有效防止收入分配恶化的手段和措施有多种,但充其量只能使处于分配不利地位的人生活“过得去”,而不是“富起来”,并且大部分还有一定的副效应。而在副效应很小或根本不存在副效应的手段和措施中,教育是首选。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不再仅仅是政府行为,而是成为劳动者为改变自身地位和环境的自觉追求,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智力支持。发展教育科技事业,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科教兴国的根本所在,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实现发展目标的方式: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虽然经济增长会对其他发展目标的实现发生积极影响,但与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等毕竟分属不同的范畴。如果把除经济之外的其他方面发展统称为“社会发展”,那么从总体上看,任何不加控制和调节的经济增长都难以获得较好的整体性社会发展效果。亨廷顿认为,在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存在三种可能:相容、冲突和调和;相容的例子很少见,“负一致”情况倒是十分普遍,也就是“它们进取任何一项发展目标同样均告失败”。在此基础上,亨廷顿提出了“速率/水平悖论”的观点,即两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有好事一起发生”在现实中固然难以达到,但并不意味着“冲突”的必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现实基础、以广大人民受益为根本宗旨,政府行为与广大人民群众并无根本利益冲突。基于这一前提来理解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共生关系,将其看做社会主体自觉追求的历史过程,并非不能通过主观的“调和”,达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

首先,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著称的迈克尔·托达罗指出:“高度不平等的收入分配不只是自然经济增长过程的结果,相反,它们依赖经济增长的特征以及能够使不断增长的国民收入在扩大的人口中间进行分配所作的政治和制度上的安排。”〔4〕(P50)通过对总体发展目标实现的深入研究,托达罗得出结论:“仅仅依靠经济增长的自然力量来降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绝对贫困程度是不够的”,“态度和制度之类的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则是(影响)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决定因素。”〔4〕(P133-135)伊朗“白色革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不小成就,但随之却发生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革命,原因正是巴列维的政治体制不仅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和平、稳定和繁荣幸福,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贫富差别,激起各阶层人民的普遍不满。一定的制度安排对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至关重要。当前,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运行。

其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之成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表明,文化道德作为一种持久的力量,对于减少交易成本,促进经济良性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被称为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种调节。亨廷顿亦把文化作为解释欠发达国家政治经济不同发展模式的关键性独立变项。基于此,文化如同“润滑剂”调节着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冲突”、摩擦。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文化的先进性及其发展的重要尺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内在同一的。

再次,解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曾经有过大量惨痛的、血与火构成的历史教训。以美国为例,伴随着19世纪现代化快速发展过程的,往往是反复出现的暴力、流血、动荡与多数穷人的灾难。现代化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质变过程,世界各国现代化经验表明,由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冲突”,社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震荡甚至大的动荡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目标体系的实现过程,尽管由于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各个阶层利益的一致性,不可能出现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极大动荡,但某种程度上的社会震荡则难以避免,关键是怎样把这种震荡降低到最低程度。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地处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能力的程度统一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努力理顺分配关系;处理好“三农”问题,缩小工农、城乡差别;处理好东西部地区关系,逐步扭转地区间差别扩大的趋势;处理好先富和后富的关系,防止两极分化;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三、发展目标的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再到以人为本的人、社会(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两次嬗变,体现了人类发展价值观的转变和对现代化进程立场的根本变化。上世纪80年代,西方便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法国著名学者佩鲁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委托,提出一份名为“新发展观”的报告,明确提出了新发展观应该是“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并将一切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价值取向;1995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首脑会议上,提出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民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课题”。这些都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发展,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应当承认,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P273)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目标的价值取向,既是对当代世界发展价值取向转变的直接回应,同时也进一步凸现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

首先,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即“未来的人应当怎样存在”〔7〕的问题。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就必须澄清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遥远理想,而不是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历史过程的片面认识。小康社会所要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抽象的、远离现实的东西,它有着丰富性和动态性特点。丰富性指的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包括人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满足,和人作为社会主体自身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动态性则指的是全面发展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扩展和人自我完善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是人扬弃了异化的具有自由个性的发展,是其发展程度成为社会发展价值尺度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至少包括四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是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做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第二层次,是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的发展;第三层次,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都得到全面发展。第一、二层次是从具体形态上说的,第三层次是从广阔的意义(形态)上说的,也是第一层次的引申和目标;第四层次,由前三个层次进一步引申而来,指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8〕(P26-27)这四个层次构成了一个系统,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成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定义。

其次,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现今的人应当怎样做”〔7〕的问题。第一,逐步完善社会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诸因素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便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充分实现民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实行对外开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外部动力支持。第二,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能片面强调人的发展受制于社会,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而应看到社会的发展也受制于人的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前提。人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性,因而其全面发展实际上也受制于自身的因素。一方面,一个人是否具有竞争意识、进取精神,是否具有自信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自身的发展。一旦一个人具有了惰性而不思进取,即使社会提供再好的发展条件和机会,也难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一个人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消除旧式分工、重建个人所有制,而个人所有制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共同占有,这是以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为前提的。

再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问题。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一,是通过人们从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来实现的。一方面,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目标体系,这些目标的实现,必将创造出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加有力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也深刻地影响和作用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为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体现为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一个过程必将有力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提供条件和保证。这也就是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所指出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标签:;  ;  ;  ;  ;  ;  ;  ;  ;  ;  

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