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教会学生积累材料论文_朱喜彪

探讨如何教会学生积累材料论文_朱喜彪

朱喜彪 吉林省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中心小学 136100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当今社会对人们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语文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积累材料对学生语文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解决处理问题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方式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高度整合能力和综合表达水平。

关键词:素质教育 积累材料 语文教师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这样的内容: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探讨的能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行密切联系,让学生积极、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积累和收集相关的资料,提高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解决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因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及探究运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是教师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一、建立“小书库”,储备阅读资源

受客观因素影响,学生往往缺少阅读资源,但现实情况又不允许我们等到有条件时再引导学生去阅读,因此,我带头全部捐出自己各式各样的书籍,也动员学生们拿出自己的课外读物,与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然后,我又鼓励学生省下自己的零花钱自愿订阅报刊,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建立了班级“小书库”,现在已达三千多册。班级“小书库”扩充了学生的阅读资料,而且都是学生喜爱的、健康的书,创造了学生积累素材的良好条件。

二、在课内中,深挖积累资源

叶圣陶有云:“课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学生举一反三。”所以,教师要在每一节课的内容中,指导学生收集的方法。如在九年义务教育《十册》中,我这样处理:教《卜算子·咏梅》,先让学生自行查阅课外书籍,查找相关图片,进行上网搜寻,在课前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两天内,全班就收集了近三十首毛泽东诗词,其中有二十首赞扬梅花的古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大家掌握的资料,我在班上及时组织了围绕毛泽东诗词的朗诵会、演唱会和展览会,还进行了关于梅花的故事接龙、诗配画和口头说文比赛,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我;教《厄运中的海伦》,我先让学生搜集并阅读张海迪和霍金的生动事迹,以召开班会、演讲会、排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效果在充分的课前准备下,非常明显;教《向往奥运》一文,为培养学生感受体育精神与奥运魅力,唤起孩子们对北京奥运的向往之情,教学之前让我先让学生自由结伴,搜集自己喜欢的奥运内容。数日之内,孩子们搜集了奥运会标、会歌、历届奥运会参赛图片、奥运田径比赛成绩单、萨马兰奇的讲话录音、历届奥运众多明星以及明星的个人档案和联系地址。没想到放开学生的手脚之后,学生们的创造力竟然如此惊人,这让我始料未及,同时也感受颇深。再如作文训练《假如我会克隆,我要——》,我先让学生去向有关专家和亲朋好友了解克隆的知识,观看有关克隆牛、克隆羊的录像带,然后根据收集资料的能力及占有资料的多少划分组别,交流想象,比较谁的想法最奇妙、最有益于人类的发展。学生思考的角度多种多样,主要是从农业、园艺、畜牧、医学等方向展开设想,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分正、反方对“克隆”人这一新事物进行辩论,之后评选了优秀发言人和“未来克隆专家”。整理、誊抄好的学习资料和作文,并绘制插图,在班级进行展评,签好名存入班级“小书库”中。不但培养了学生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也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好习惯。

三、拓展课外活动,资源共享

《新课程标准》〉还有明确指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有效地开发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生活信息、进行合作探究,促进学习的多样化。然而,生活本身就是最精彩、丰富的百科全书,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我以小记者团和丫丫文学小组的形式相继组织学生参观农村新貌,特别是采访、调查了近年来农民生活发生的新变化和新气象,写成传记或报道,有的进行了录音和拍照,还深入到每家每户去搜集了多首民间故事、传说、农谚、歌谣、俗语、笑话、对联和风俗习惯,通过培养学生多收集、勤整理、多练笔、多交流的习惯,来提高他们的自主写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还充分利用了广播、电视等媒体拓展了积累的渠道。要求学生每晚收看《新闻联播》,开展早晨说新闻、谈天说地活动,鼓励学生学习四大名著、爱国故事、成语故事,组织学生写评论、写感想、写日记等;引导学生从网上浏览、查询有价值的信息,并要注意教会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选择健康网站,来扩大知识面;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办报、绘画、书画、自制读书卡,评选小主持人和故事大王,举办展评欣赏会等。这样不但巩固了学习成果,而且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了语文资源。

思路一变天地宽。总而言之,积累材料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细致工作,并且大部分是在课外进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时时处处留心生活的点点滴滴,爱积累、会积累,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让学生能从中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夏云陶 化用材料,从问“为什么”开始[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1年,06期。

[2]丁凤亮 教学生怎样积累材料[J].考试周刊,2012年,93期。

[3]杨娜玲 颜安秋 课题研究应注重过程[J].新课程(下),2014年,02期。

论文作者:朱喜彪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2月总第19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7

标签:;  ;  ;  ;  ;  ;  ;  ;  

探讨如何教会学生积累材料论文_朱喜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