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任命制度:难以生存的“嫁接”_学校管理论文

等级任命制度:难以生存的“嫁接”_学校管理论文

分级聘任制:难以成活的“嫁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聘任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读者来信:

班主任聘任课教师,不宜在学校施行

我们学校新来了一位校长。新官上任,他的第一把“火”就是要烧出一个教育管理的新模式。不久,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极端管理模式——“分级聘任制”很快被嫁接到我们学校了。这就是校长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教师。

“改革”的结果是,一部分优秀任课教师由于“摆架子”不肯“说好话”而落聘或半落聘。以语文为例,语文教师完成工作量标准是每周10节,而学校长期以来有规定,未完成工作量的教师只能发70%工资,这就意味着每个语文老师必须被五个以上的班主任同时聘用。于是,“人缘好”、善于拉关系的任课老师就“广施才干”,请客吃饭虽然算不上搞贿赂,但绩效却相当喜人——有的语文老师揽到了14节课,甚至于有余地可以当礼物再转赠“合适的人”。僧多粥少,无论大家如何施展解数,半落聘或隐性落聘的人自然日渐其多,而半落聘或隐性落聘不仅影响工资奖金收入,还影响“精神鼓励”。于是,通过几个轮回的明的或暗的较量,人人都愿意写申请表明渴望当班主任了!

这不禁使笔者想到了当年从苏联回来的王明,他的教条主义、盲目嫁接式的领导思维,差点将革命的火种葬送殆尽。笔者甚至想,这个校长的思维比王明的思维更加具有滑稽作秀的性质。因此,笔者认为,班主任聘任学科教师不宜在学校施行。

江西九江一学校教师

嘉宾:

浙江省温岭中学校长 陈才琦

上海市平乐中学校长 吴金瑜

杭州外国语学校校长 林卫民

江苏省教科院教授王铁军

从学校管理来讲,无论怎样改革,都不能离开教育本源的东西。学校不是企业,学生不是产品,企业成功的改革经验在教育领域很可能行不通。班主任聘科任老师,本质上等同于企业承包项目,背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也偏离了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

记者:班主任聘科任教师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事,早在2004年,就有媒体报道了广州一所中学移植企业管理经验,班主任当CEO,有权“组阁”的新闻。在网上搜索,也可以看到其他一些地区学校实施分级聘任制的细则和经验。对于此种改革,你们怎么看?

林卫民:我们学校没有实行这种制度,我也不赞成这样做。因为这种做法是把企业的管理方式移植到学校,过多考虑了效率优先,即通过班主任组织一个团队的形式,通过与其他团队的竞争,来刺激教师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这种以效率为出发点的做法,校长可能会得到简单的一元化结论。如经过测算,两个班级是完全平衡的,校长可以根据结果来评价团队的优劣,进而实施奖励、处罚等,而不必纠缠于具体事物,即把学生像工程一样承包给个人,多少人数给多少钱,事情有人负责。表面上看是一种权力的下放,或者说管理重心的下移。但是,从学校管理实际来讲,无论怎样操作或改革,都不能离开教育本源的东西,学校不是企业,学生不是产品,此改革偏离了学校是教书育人场所的宗旨,也显得不够以人为本,不够人性化。

陈才琦:坦白地讲,我不赞成分级聘任制的做法,原因是这种制度具有不可持续性。第一年聘任,假如团队合作不理想,教师的毛病都暴露出来,后果会很尴尬。相反,如果有一批相当优秀的班主任,倒是可以尝试。其次,班主任待遇过高,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再有,班主任权力扩大以后,会出现与其他教师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其实,分级聘任制的最大弊病在于将班主任的权力扩大化,毕竟班主任的职责只是协调班级管理,而不具有领导其他老师的权力。

吴金瑜:班主任聘任教师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学校组织中存在两种形式的组织,一种是学校、教研组等正式组织;还有一种是以利益关系、情感为纽带的非正式组织。一所成功的学校,一定是正式组织规范,非正式组织平衡的学校。一旦由班主任来聘任老师,马上就会打破原有的组织平衡,形成一系列新的以利益与情感为纽带的非正式组织,而这些非正式组织间由于存在着利益冲突,必然使学校管理陷入不平衡,从而导致学校组织的松散。另外,由于班主任与教师队伍本身的良莠不齐,一些优秀的班主任可能会凝聚一批优秀的老师,从而造就一批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班级;相反则会产生一批“差”班,这对现代教育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也会给整所学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

王铁军:从学校管理角度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尽可能简化管理的层次。因为学校本来就是一个基层单位,把班主任作为一个管理层、行政级别,无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如此改革带来的问题是,年级组还要不要,教务处还要不要?我个人不大赞成这种做法。假如推行班主任聘任科任老师的制度,前提是取消年级组等层次,随之而来的是导致校长管理太多的班主任,工作量陡然增大。一般来说,一个领导管理5、6个中层比较合适,太多了效果不好,也不现实。而且,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应处于同一层次,都属于基层学校管理的对象。班主任聘请科任老师,无形中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容易引起教师被人为地分成几个等级的心理,不符合教师的职责定位。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育人责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样,都是普通教师,不应该人为地将二者隔离开来。从学校来讲,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科任老师当班主任,把每位老师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尽管分级聘任制从出发点来讲,意在解决当前班主任工作所出现的现实问题,但人为地扩大班主任的职责和权力,也必然产生新的问题,带来新的矛盾。而改革也好,创新也好,最根本的是减少矛盾,理顺关系,而不是增加矛盾。增加矛盾的改革往往会遭遇失败。

记者:从现实情况来看,你们认为分级聘任制的益处在哪,弊端有哪些?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陈才琦:班主任自己组团,一是有利于教师彼此之间的合作,二是激发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情感的付出。弊端是班主任通过什么机制选出来、怎么挑,以班主任工作做得好为标准,还是以教书教得好为标准,不同的选择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是需要慎重考虑的。还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如果具体环节做得不够仔细或慎重,可能会引起教师之间不必要的精力消耗和恶性竞争。毕竟给班主任过多的权力,可能会伤害到科任教师的感情,因为无论从学校现实还是相关法规来讲,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林卫民:有利的一面,从结果来看,这种简单的思维可能能提高管理效率。如一个学生出现问题,谁来负责很明晰,学生哪科成绩不好,也能找到相关责任人。但相对来说,还是弊大于利。首先,校长必须加强对师生教育思想的引导,这样承包的过程使领导的思想产生变异,因为关注点只是比较实在、浅层的要求。其次,教师团队的组成应该以专业为出发点,深度会谈也好,教师之间合作也好,离不开学科为载体。德育工作也一样,以班主任为中心的自行组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主线,对教师成为全面的教师来讲也不是合理的组合,因为学校不管怎么做,教研组的功能不能弱化。再次,分级聘任制势必造成班级之间的非良性竞争,相互之间封闭,以取得竞争优势。另外,分级聘任制度下的班主任承担了行政职能,实际上行政岗位的工作人员考核和政治要求都非常严格,中层干部的急剧扩大对学校来说是很可怕的事。

记者:既然分级聘任制的确解决了当前学校的一些问题,如班主任工作量大、待遇低、没人愿意当,科任老师只管教学,彼此合作性较差,学生德育工作的效果普遍不佳等,那么,这种有利因素能否成为分级聘任制实施的理论基础?

吴金瑜:分级聘任制的产生与学校管理的发展有关。到目前为止,学校管理仍依赖着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今学校教育以知识、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时代,中国的学校教育管理有时候移植了企业管理的一些主要理论与做法,如岗位管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等,乃至出现了ISO9000学校管理体系。在这些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成了学校管理中的基础与重要一环。如今,在应试教育氛围还比较浓的情况下,班主任再也没有了苏霍姆林基时代的那种浪漫与高尚。当学校教育的指向是中考与高考时,班主任的理念指向当然就是“分数”。因此,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必然是协调与组织各科老师如何让学生取得高分,在这种思想背景下,班主任聘科任老师也就顺理成章了。

林卫民:分级聘任的一些有利因素并不能成为普遍实施的理由,毕竟还有很多程序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和澄清。例如,这种制度的依据在哪、程序如何、保障体系在哪里,都是一个未知数。执行中一旦出现纰漏,将导致整个教育的不公平。在行政不干预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这个团队与别的团队水平不一致,这将直接引起学生调班的现象,引发政治和腐败的危险,违背了优化组合的育人体系原则,与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相违背。

王铁军:现有的学校管理体制是校长管理年级组长,年级组长管理班主任,打破这种管理体制是会出现问题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应该在同一体系,不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好多学校,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学校,除了校长、副校长和年级组长,其他的老师都要当班主任。在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一个年级32个班,教师不当班主任是不行的,一个老师也不是教一个班的课,有的还是跨年级教课,像音乐、美术等小学科必然要跨年级。按目前的编制来讲,一个班级顶多是两个或两个多一点儿的教师,教师名额有限,分级聘任制的可行性不大,很难操作。另外,改革应该减少矛盾,而不是增加矛盾。分级聘任制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成为一对新的矛盾。

在当今的学校管理体系中,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领导而非管理者,即引领与指导学生走向人生的成功。因而,班主任要从布道者变成学生的同行者,从德育的组织者变成领导者,从班级的“头”变成“顾问”。

记者:从你们的谈话中,我感觉到分级聘任制的焦点在于班主任的职责和权力,那么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陈才琦:班主任的定位就是管理好班级。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调节和组织者。我赞成人人当班主任,一个老师在学校里,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只要当了班主任,两方面都需要,而且放在首位。现在,科任老师的德育工作很弱,需要制度加以约束。这个制度实行并完成了,班主任肯定可以当好。假如完成工作却出现问题,是不会被责怪的,因为很可能是制度方面存在问题。

林卫民:班主任是班级事物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不是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把班主任从班集体的组织者上升到行政上的组织者,增加了学校的管理层次,使学校管理变得复杂。而且,班主任是否公平地行使职权也是一个疑问。这项工作必须有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而且从为学生负责的角度讲,还需要教代会的通过。班主任的定位,应该是比较系统地承担学校事务的落实和传达工作,有管理教育学生的责任。从整个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有些地方搞导师制,人人成为班主任,每个教师都不只是某个学科的教师,不但承担教学任务,而且还要承担德育任务。

吴金瑜: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主要职能是在德育,当然,这里的德育是大德育,即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理想教育等等。在西方学校,也有类似班主任这样的职位——Class Adviser,但其原意与角色地位为班级的顾问、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在职责上,班主任首先承担着班级学生的人生发展顾问、学业导师的责任,同时又承担着协调科任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并根据学生与班级的情况,向科任老师提供教育的建议等。其次,在这样一种学校管理体系中,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领导而非管理者,即引领与指导学生走向人生的成功。班主任要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班级实情,领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智慧形成班级共同的人生与班级愿景,并在这个愿景的实现过程中让学生成才。当今时代的学校教育,我认为,班主任的角色地位必然会发生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班主任从布道者变成了学生的同行者;班主任从德育的组织者变成领导者;班主任从班级的“头”变成“顾问”。

统筹协调聘任班主任也好,大班级小班化管理也好,指向都是充分尊重教师的意愿,减少管理之中的矛盾。其实,不同的学校虽然实际情况不同,但鼓励人人当班主任确实是当前学校管理实际中比较正确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管理的有序、有效开展。

记者:作为校长,怎样才能实现班主任之间的良性竞争和互利合作?为班主任的成长创造条件,使班主任工作开展得更好,校长应做哪些工作?

林卫民:班主任可以分开聘任,但不是落实到班的层次,而是扩大到年段或区域。例如,一个学校有小学、初中、高中,完全可以把三块切开,分别聘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可以到小学或初中校区去聘任,相应的区域也可以拿出一部分岗位,如初中需要10位语文教师,大家竞聘上岗。整个班级的优化组合应该由学校宏观统筹,而不是采取承包的方式。班主任可以自主报名,综合考核。目前,在行政班还存在的情况下,充分考核、双向选择是比较节省成本的。如果老师都愿意当班主任,可以发动学生来选择,前提是班主任要有理念、技巧、工作方法等。现在一些学校设立的年级部主任,其实就是班主任工作的培训者、指导者和监督管理者。通过制度来强化,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要进行调整,使班主任尽快适应角色。

吴金瑜:我认为,在现代这样一个“权威不再永恒,知识未必有量”的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教育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学校教育系统内,校长不能按照传统的方法去管理学校与教师,而应领导他们实现校长与班主任的领导力。首先是引领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新教育理念;其次,让班主任在与全校师生的交流和对话中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第三,在这样的学校愿景的实现过程中,让班主任成为具有新教育理念的人,让他们实现领导力。

陈才琦: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目前的教学必须以大班为主,但管理的功能可以小班化,即每个班有一个大班主任,同时把班级虚拟地分成三部分,分别由小班主任管理。为什么实行大班小班化,因为学生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老师的指导。美国一直实行小班化教学,其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老师和学生容易互动,德育的指导效果也好。但小班化的一个前提是,大班主任必须要选好,再搭配分配小班主任。学校统筹考虑,形成一个最优化组合。大班主任主要职责是行政管理、协调小班,如开会、发布通知等,小班主任不必参加。小班主任有六大任务:每月和学生谈话一次;和家长联系;成长发展;电子档案;研究性学习;学生思想品德鉴定。这样一来,学生的管理基本以小班主任为主。作为校长,要创造条件多培训班主任,最大限度地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实,班主任不仅仅是工资待遇的问题,要在精神等方面给予满足。因此,评职称、评优的时候,我们优先考虑班主任,向班主任倾斜,以此激励人人去当班主任。

王铁军:学校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广大教师的发展,教育领域目前提倡教师专业化,班主任也要专业化。校长要采取多种措施,考虑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总结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研究班主任工作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走专业化道路。现实情况下,确实有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情况,因为学生不好管。对此,学校还要加强对教师思想的教育,引导教师把班主任看成积极锻炼自己的平台,而不是当成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增加奖励措施,在考核、评职称等方面有所倾斜,从物质方面予以满足。班主任工作真该像陶行知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其实,只要班主任真心付出了,现实中是会得到回报的。因为很多学生毕业以后,最记挂的还是班主任。如果一个学校形成了人人爱当班主任,学生尊敬班主任的风气,那将是最理想的管理境界。

标签:;  ;  ;  

等级任命制度:难以生存的“嫁接”_学校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