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体育科学起源与形成问题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起源论文,科学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747X(2014)01-0036-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80-051
修回日期:2013-11-03
体育科学的起源与形成问题是体育科学史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然而,“过去很少有人研究体育科学本身的发展”[1],有学者甚至指出:“国内至今还没有人专门从事体育科学史这项研究工作”[2],因而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截至目前,现有对体育科学起源与形成问题的论述尚不够系统和全面,学科的起源和形成时间也较为模糊。因此,笔者拟以科学史理论为依据,在查阅翻译大量国外原版文献和总结国内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就西方体育科学起源与形成的若干问题进行重新梳理和归纳。
科学史界的主流观点表明,西方科学的起源要追溯到古希腊,持这种观点的人们相信,西方科学自古希腊以至近代,形成一个历时2000年之久的大传统。它虽然曾经出现断层,所立足的地区、所处的文明、所借以传载的语言都曾发生大转移,但它的观念、方法、追求、典籍和问题意识仍是一脉相承的。体育学术界也基本认同西方体育科学的起源与发展是自古希腊至今形成一脉相承的大传统自身内部逻辑的展开。
1 人类最初对体育现象的认识
古代希腊是西方体育科学思想的摇篮。希腊一些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对体育的认识中包含了西方体育科学的萌芽。在描述古希腊科学起源以及体育科学思想起源的时候,人们一般会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开始,这两部史诗是“古希腊文化和教育的基础,并且仍然是评价古希腊思想的内容和形式的一个最好尺度”以及“我们能够支配的极少数反映远古时代希腊思想的资料来源之一”[3]22。在两部史诗中,荷马把体育赛事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3]23。可以说,这是最早有关体育现象认识的资料。“公元2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帕萨尼亚斯的《希腊志》涉及了大量有关古希腊时期游戏、运动、康复性运动、体育教育的历史。公元前6世纪,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关注到了运动和疲劳的关系。除此之外,许多古希腊的哲学家还就体操、运动、体育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例如,柏拉图的大量著作中都包含了他对体育教育的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很多观察和评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体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他提出了有关体育促进肌肉发达的原理,其著作《动物的运动》和《动物起源论》中包含了许多人体运动学基础的描述”[3]23。古罗马医学家盖伦不仅是希腊罗马时代最有名的医生,而且是运动训练专家,他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他的运动经验结合了起来[3]24。
可见,在古希腊,人们已经从教育、历史、医学、社会、心理的角度初步认识到体育的健身、教育、社会化等方面的作用,对人体运动的方式、方法、原理等还有了较“科学”的认识。然而,此时的体育科学研究未能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早期人们对体育现象的认识是零散和不完整的,“并且这种认识绝大多数是人们在认识其他社会现象(如教育、医疗与健康、军事等)时所得的副产物”[4]。另外,由于认识能力和分析手段的限制,早期人们对体育现象的认识尚缺乏实验证据,而只能停留于经验性的、思辨的阶段,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依据科学史的观点,可称之为“前体育科学”,更准确一点也可以叫“前近代体育科学”。
2 经验研究向实验研究转变过程中的近代体育科学
从科学史上说,进入中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禁锢下,欧洲的科学技术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中世纪后期,欧洲人受古代先进地区科学知识的启蒙后,开始研究自然和自然科学,但直到文艺复兴之后,科学热情才在欧洲的广大地区高涨起来[5]。
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与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科学史上的一个转折期,因为从文艺复兴开始,人类进入到科学革命时代,也称科学实验时代。恩格斯甚至将经验科学向实验科学的这一转折点看作现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一般认为,这次科学革命的起点是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高潮是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6],其大致的时间是15—18世纪。
近代科学首先在天文学和医学生理学2大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其中,维萨里的《人体结构》和哈维通过实验提出的《血液循环论》是医学生理学突破的标志,它们为后来体育科学中最早形成的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等自然科学学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除了医学生理学,还有一些与体育科学形成有关联的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的发现对当时刚出现的人体运动的力学和循环的研究非常重要[3]25。17世纪化学领域提出的空气、燃烧、呼吸、氧元素等概念为生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7],18世纪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同样是人体运动力学的基础。18世纪后期,伽伐尼描述了神经和肌肉的电势,对后来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25。
科学革命时代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科学方法手段的进步,望远镜、温度计、气压计和显微镜等仪器设备的发明与改进,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技术手段,并使19世纪的人体测量学与更复杂的运动生理学研究得以实现。培根的《新工具》以及他的实验归纳法、笛卡儿的《方法论》以及他的演绎法、伽利略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都为科学探求真理提供了方法论原则,这些研究方法在之后被广泛运用于体育科学研究中。
近代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率先在欧洲国家确立起来,开创了科学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大批科学组织纷纷建立,并出版了科学杂志,使科学活动成为有组织的、独立的社会职业和崇高职业,这也加速了体育科学建制化的完成。体育学者帕克就曾借用英国皇家学会1665年创办的《哲学汇刊》的期刊简介来表述《美国体育教育评论》对体育科学发展的意义。
在科学革命时代里,尽管运用自然科学研究体育现象的成果少,但运用教育学的观点去考察体育现象的成果较为丰富。“在17至18世纪,学校体育的理论,是当时几乎所有知名教育家整个教育理论的组成部分”[4]。夸美纽斯倡导游戏的心理学与社会学功效,提出要按照适应自然的原则以及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来安排体育课程[8]。洛克提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一著名体育教育思想。洛克还指出,为了使体育活动更加具有娱乐性,个人必须按照自己的选择来参与,这一理念占据20世纪一些游戏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研究的中心位置[3]26。在18世纪,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游戏是一个重要的、认知的、发展的运动技能的活动[3]26。裴斯泰洛齐则认为儿童身体发展的最简单的要素是各种关节的活动,只有关节的活动才能保证行动的可能。此外,裴斯泰洛齐在体育课程的设计中首次体现了教育与心理的结合[9]。
总之,近代科学是古代科学的继承和发展,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科学基本上处于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和猜测性的思辨阶段,它主要是以直觉和零散的形式出现的;近代科学则把系统的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起来,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科学理论。近代是自然科学主要基础学科的形成期,虽然还很少有人运用这些学科理论来研究体育现象,但其理论成果、新的科研方法手段以及近代科学的社会建制化,都为后来的体育科学研究和体育科学的形成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支持。与此同时,教育科学的发展也加速了体育科学的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哲学家十分重视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并从教育的角度去认识体育,确立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体育教学组织、手段、教材体系等基本内容。然而,该时期教育研究者的思想方式、认识方法乃至价值观念或多或少地带有古代世界的印迹,甚至有些教育家在不同程度上吸取、借鉴了经验科学的方法,但也基本处于搜集和整理经验的阶段,并没有达到真正科学化的层次。直到19世纪中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教育学的逐渐实现科学化,体育教育研究才真正开启了科学化进程。
3 科学世纪与西方现代体育科学
在16—18世纪的科学革命时代,无论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还是科学方法上,都开创了一个新纪元。经过这3个世纪的各方面准备,19世纪成为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世纪,甚至被誉为“科学的世纪”。科学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新学科纷纷成立,各门科学之间的间隙也逐渐得到填补[11]25,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运用观察、实验、解剖等经验方法收集积累材料阶段,进入到对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说明的阶段。19世纪也属于体育的“科学世纪”,体育科学研究活动空前活跃,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利用母学科开展体育研究;母学科研究中出现了大量对体育科学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体育教育实践中的科学化探索。
3.1 利用母学科开展体育研究
19世纪,一些学者开始利用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现象,首当其冲是生物学,特别是当生物学过渡到以实验研究为主的新阶段时[11]12,实验方法不断向体育科学研究中渗透,从而陆续形成了一系列运动生物医学学科。德国人菲特在1794—1818年期间陆续出版了3卷本的《体育辞典》,在第2卷中,他以解剖学和生理学为基础对身体运动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数学和物理学的解释。1727年,英国人哈尔斯把力学实验引入了生理学,并发表了《动物静力学》,德国人韦伯兄弟也将该方法用于对运动人体进行分析,1836年,他们出版了《人走、跑器官的运动力学》一书,开创了运动生物力学研究领域。德国人施莱贝是最早从临床医学角度研究体育的人之一,他被誉为“德国医疗体育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1852出版的《运动医治法》和1855年出版的《室内医疗体操》;1889年,法国人格拉郎发表了《身体练习的医疗措施》;1911年,在德列斯汀国际卫生博览会上,开始使用“运动医学”的专业术语[12]。
3.2 母学科研究中出现了大量对体育科学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
随着19世纪科学发展的巨大飞跃,出现了大量对体育科学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是“电疗的黄金时代”,电生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多种低中频电疗法得到发明并广泛应用于临床。首先是被称为“电疗之父”的杜切尼调查了电刺激对肌肉的效果,第一次描述肌肉运动点,他还于1865年出版了《运动生理学》一书。Eadweard Muybridge在19世纪80年代设计了一种人在运动时照片可控序列的方法,使得人体运动学和生物力学研究取得较大进步。德国生理学家杜波依斯-雷蒙德和法国生理学家马雷阐明了肌肉纤维中的电荷、电动力收缩和产热的概念,为著名运动生理学家希尔和迈耶霍夫研究肌肉工作时碳水化合物的作用与乳酸形成开辟了道路。除了上述自然科学学科研究成果之外,运动中的社会制度以及运动在反映和维护现代社会的复杂结构上的功能研究,开始受到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体育教育者的关注,卡尔格罗斯的《动物的游戏》(1898)和《人的游戏》(1901)强调了本能理论,为后来的游戏功能理论的细化和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3]26。
3.3 体育教育实践中的科学化探索
现代体育教育的形成是体育科学在19世纪出现的另一个转折点。在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欧洲各国相继掀起了国民教育改革的高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也得以确立。由于受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带有军事性质的兵操和室内体操在欧洲各个国家之间大量兴起,尤其是德国、丹麦、瑞典和英国。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德国是现代体育科学的主要发源地。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和我国学者赵红州提出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规律都显示,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德国是世界的科学中心。这为该时期德国体育科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在德国体育科学发展史以及整个体育科学发展史上,古茨穆茨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现代体育史上第一位将整个一生奉献给体育教学和体育理论写作的体育教育者,因而被称为“体育教育之祖父”[13]。古茨穆茨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体育教师培训学校,他还是一位体育科学的早期探索者,1793年,他出版了体育领域第一本现代手册——《青年体操》,他将体操理论建立在生理学原理上,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体操理论的科学性。此外,古茨穆茨还发现了用卷尺、计量器、计时器测量和记录成绩的新方法[14]。德国的F·L·杨研究了体育术语的历史[15]129,为体育术语学的形成迈出了可贵的一步[16]。施皮斯则是较早采用分段教学和完整教学法的体育教师[15]141。
除德国外,丹麦、瑞典和英国等国也出现了一批体操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者。瑞典的林氏体操在19世纪的欧洲体操界享誉盛名,其体操体系最大特色是运用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的原理来设计体操教材。坚持将体操建立在科学原则的基础上,这被看作是对现代体育教育最重要的贡献[15]162。林还第一次对人的姿势和运动进行人体测量[15]159。林的儿子H.林在1866年出版了关于人体运动学(或是身体运动科学)的专著——《身体运动学》[15]172。丹麦体操代表人物勃克运用当时前沿的生理学研究理论来研究体操教学[15]183。英国早期最有影响力的体育科学探索者是麦拉伦,麦拉伦在1869年出版的《体育教育体系》中,提出了现代体育科学的初步构想,并且第一次使用了“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这个名词。麦拉伦还最早尝试使用人体测量学和照片等手段来描述锻炼的效果[17]。
可见,19世纪的体育科学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体育科学中的主要学科都已经基本上脱离母体而形成,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研究和发展。随着体育在学校中的广泛实施以及体育科学的渗透,体育教育的科学化进程大大加快,体育教育界开始出现利用其他学科理论研究体育教育问题的趋势。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体育科学还基本上属于单学科研究阶段。
4 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学科的确立
体育学术界基本上公认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学科的建制化发生在美国。这与欧洲体操和运动逐渐融入美国学校并且受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美国体育教师职业教育的兴起[18]、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的社会背景下美国医学界开始由治疗研究转向预防研究[19]等原因密不可分,其中,对体育学科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还是美国的人体测量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等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一些有着新思想的杰出先驱开始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体育教育进行更加科学化的探索,促进了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1861年,刘易斯成立了美国第一所体育师范学校,并提供为期10周的培训课程,其中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卫生学和体操[15]265;高校体育教育课程的创始人、马萨诸塞州安默斯特大学的卫生与体育教育教授希区柯克专门设计了一般人体测量量表,他还是第一个在体育教育中运用人体测量学测量的美国人;萨金特是美国最著名的人体测量学家之一,他曾在哈佛大学使用测力计、压力计、肺活量计等方法对选修体育的学生进行人体测量研究[15]290;乔治·菲兹不仅发明了用于体育科学研究和测量的设备,如1888年设计并制造出了第一台多角摄像机和自动贴标设备用于拍摄学生,而且,菲兹在1891年创建了美国第一个实验生理学研究实验室[20]。
总之,19世纪中期,随着人们对健康、卫生、运动和体育教育研究兴趣不断的增强,体育科学研究活动迅速发展,研究成果和知识创新的速度得到较快的提升。到19世纪后期,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基本完成了建制化,其标志主要体现在知识层面和社会层面上。
在知识层面上,体育科学形成了确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885年成立的美国体育教育促进协会为研究领域非常分散的学者提供了极为需要的学术核心,他们将跨度巨大的兴趣范围统一到“体育教育”这个术语下。在研究方法上,协会的早期领导人一致认为体育科学主要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体育教育促进会成立的会议上,纽约人类学会的主席斯威就提出体育教育是一门需要进行全面的学术思考的科目,并且它是一个能够得益于多个视角研究的科目。
在社会层面上,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在19世纪中后期陆续实现了职业化和建制化,其标志性的事件包括6个:其一,1860年,美国的安默斯特大学建立了第一个体育系(Department of Physical Culture)。physical culture是美国19世纪30年代流行的体育术语,其意思是通过锻炼使身体得到发展[21];其二,1861年,安默斯特大学设立了第一个卫生与体育教育的教授席位,而担任该席位的是高校体育教育课程的创始人希区柯克;其三,1885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学术组织——美国体育教育促进协会,该协会的目标是:“传播有关体育教育的知识,改进方法,通过会议使那些对体育教育感兴趣的人联系更加紧密”[22];其四,1891年,菲茨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运动生理学实验室;其五,189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劳伦斯科学学院建立第一个体育教育学位课程,提供解剖学、生理学和身体训练理学士学位的四年制课程计划[15]305;其六,1896年,第一份体育专业学术期刊《美国体育教育评论》创刊,其主要目的是鼓励科学研究和增进知识。刊载的内容包括体育教育相关的原创性学术论文、转载重要的英语和其他语言(译成英文)的论文、编辑评论、书信、地方和国家协会的新闻、书评和通告以及重要著作的书目等[22]。
5 结语
古代希腊出现了大量的朴素的体育科学思想,发端于公元前8世纪前后的古希腊荷马史诗是了解西方体育科学发展逻辑的基本出发点。近代出现的各大自然科学学科的理论成果、科研方法、科研手段以及社会建制化都为体育科学的发展与形成奠定了基础。另外,从教育学视角去观察体育现象的成果较为丰富。到19世纪,科学发展的大环境为体育科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多个分支学科借助母学科的理论开始进行独立的探索,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深入人心,并渗透到刚刚形成的现代体育教育中。体育科学研究活动空前活跃,体育科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已初步确立,体育科学知识结构逐步清晰,体育科学还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建制,这些都促使着现代体育科学的学科形成,其学科的形成时间是以18世纪末期古茨穆茨的现代体操理论探索为起点,到19世纪末美国体育科学实现职业化和建制化为终点。
西方体育科学的起源与形成轨迹也显示出:德国是现代西方体育科学的发源地,而美国是现代西方体育科学的形成地;满足体育实践需求是体育科学学科形成的直接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体育科学相关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输出、体育科学家的贡献、学科建制是体育科学形成的重要动力;体育科学的起源与形成主要依赖于历史学、军事学、医学、教育学等母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领域的体育科学形成于19世纪末,该时期的体育科学是以多学科知识汇总的形态出现,包含了多个尚未完全分化的原始体育分支学科,其中,人体测量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史、体育教育学等分支学科发端较早;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则经历了从思辨、经验到观察、实验再到综合方法等3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