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进行生态河道治理论文_郭靖

试析如何进行生态河道治理论文_郭靖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天津 300250

摘要:在如今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趋势下,水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加强其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即河道治理。河道治理对于恢复河流原有生态环境,保证河流正常功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河道治理工作开展至今,仍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工作目标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水利部门可以转变思路,引入生态水利这一理念来予以解决。

关键词:生态河道;治理措施;研究

引言

河道整治是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河道整治与生态型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困境,必须要加大对河道生态整治的重视力度,联系有关部门进行统一协调,积极应用生态治理,才能保持河道生态系统平衡。

1生态水利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1.1空间异质性原则

在河道工程的治理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坚持空间河道形态的异质性原则,进而提高水中生物和生态的环境和质量,保障河道水中生物的和谐共处。在我国的河道工程治理中,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提高河道的工程施工效率,在施工中忽视了城市河道污染的问题,进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和生态物种之间的平衡。人工河道的开采也对生态环境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很多物种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中而逐渐的消失。坚持河道空间的异质性原则就是保护河道生物的多样性,进而加大对城市河道的生态保护。

1.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坚持河道治理工程的景观尺度满足人们对生态审美的需要,并坚持河道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尽可能的对河道进行规范化的治理,进而坚持河道生态环境的整体性。

1.3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原则

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就近利用资源。施工时应遵循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确定施工时序。同时应根据现场条件,因势利导。

2河道治理现状

就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河道治理呈现出了2个现状:①在河道的治理中,一味的进行河道能力的强调,忽视了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现实分析来看,河道的能力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行洪能力,其二是航行能力。在河道治理中,为了使其具有更大的行洪能力,淤积泥沙的开挖,河岸的整治都极大的破坏了河道的原生环境,由此造成了生态景观的损失以及水生动植物环境的破坏。简单来讲,为了使河道的行洪能力和航运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工程措施的无节制使用使河岸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破坏现象。②在河道的治理中,采取的措施缺乏多样性的考虑,由此造成了生态价值的破坏。举个例子,鱼类是河道当中重要的资源,是水生动物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动物多样性的保持有着重要的价值。在河道治理中,一些大坝的新建将鱼类的生存基础环境进行了改变,尤其是对于洄游类鱼类来讲,大坝的新建使其洄游的通道被迫关闭,部分鱼种因为环境的改变会出现存活率下降的情况,久而久之,鱼类的种类会越来越少,动物多样性会受到威胁。简言之,河道整治缺乏全方位的思考,所以部分河道整治的措施缺乏必要的科学论据。

3生态河道治理措施研究

3.1生态河堤的建设

一是要结合河道的走势、水体势能以及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再对河道中心线进行科学的布置,并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方案要尽可能的保证美感,可以在河道的两侧建造浅滩,浅滩的设计有诸多好处,其不仅能给人带来河道渐宽的良好视觉效果,还会扩大河道的浅水区,浅水区空间的扩大会为更多的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从而增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二是在建设河道河堤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对施工材料的选择,所选材料应该容易融入河道周边的环境中去,尽量避免对河道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3.2自然化河流建设

自然化河流建设也是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重要应用。所谓的自然化河流是指在河流治理的过程中既要对河流的原始风情进行保留和重现,又要实现其相关的水系功能。简单来讲,自然化河流建设不再是单纯的进行自然环境的保护,而是从实现防洪抗涝的作用点出发进行考虑,达到人类对河流环境危害降低的目的。简言之,自然化河流的建设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从目前的自然化河流构建实践来看,其重中之重是水边环境,主要包括了空间环境、生物环境和水环境3个大的部分。

3.3对河道中的污泥进行处理

对河道进行疏通的过程中,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疏通挖掘,能够提升河道的自净能力,从河道中疏通出的大量淤泥,其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需要对大量淤泥进行检测之后处理,以防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这样也会防止出现二次污染。淤泥堆放的位置需要做好周围的排水工作,以防淤泥中含有重金属影响到其它水质,要充分做好对淤泥中有害物质的处理工作。

3.4培植食藻类生物

城市中河道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生活中大量有害物质的排入,会影响到河道水体中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因此,可以在河道水中培植食藻类生物,抑制藻类生物的生长,保证河道水体的质量。同时食藻类生物会恢复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缓解水体的压力,促进整个水生系统的有序发展。

3.5创新机制,实现河道管护全覆盖

(1)明确河道管护主体和范围。河道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活动,其涉及到多部门参与,必须要加强组织管理,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责任,切实做到“主体明确、责任到人”,才能够避免出现职责混乱、无人管制的现象。而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可以从定员、定标准、定时间、定报酬四大方面入手进行管护,一旦出现问题,势必要严格追求责任。当然,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河道管护工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护标准,确保河道管护做到三无,即:河内无垃圾、河岸无违章乱建、河坡无杂草。(2)提升设计审查管理水平。如上所述,河道的整治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系统性,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针对这些方面所存在的特点,必须要做好整治设计审查工作,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发展规范,在进行生态治理前对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和评价。而在具体的设计和审查工作中,要尽可能地保护水系,在确保治理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尤其是降低原有河流、沟渠的冲击力和破坏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河流治理是我国目前实现河流利用安全提升的重要工作,强化河流的治理,能够有效的对河流的洪涝灾害进行防护,从而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建设的具体发展。从目前的河流治理实践来看,河流治理不仅要考虑其功能的具体发挥,还要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具体治理实施的时候,利用生态水利十分的必要。研究生态水利与河流环境生态的关系,做好二者的关系把握和处理,河流治理的综合性效果会有明显的提升。尊重大自然的法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并立足现状,找出有效方法,实现河道的生态化治理。

参考文献:

[1]冯吉.探讨如何进行生态河道治理[J].江西建材,2017(19):113+115.

[2]陈丰照,赵志磊.生态河道治理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18):121-122.

[3]黄怀祥.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研究[J].吉林水利,2016(06):44-47.

[4]闵凤阳,黄伟,王家生,章运超.浅谈生态河道治理与生态航道建设的关系[J].中国水运.航道科技,2016(02):6-9.

[5]马玉立.生态河道治理思路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5):115-116.

论文作者:郭靖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试析如何进行生态河道治理论文_郭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