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浅谈图书馆改革与创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浅谈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社会的每个角落,图书馆事业正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在改革浪潮中,图书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摆脱困境,扬帆破浪,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而重要的课题。为此,天津高校图工委和本刊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图书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议论会。欲值此契机,为天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献计献策。此举得到了天津高校图书馆界同仁们的热烈响应与支持。讨论会上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就如何深化图书馆管理及业务改革各抒己见,气氛亲切热烈。讨论会达到了预期目的。本刊特辟此栏,登载座谈文章,以飨读者,盼望得到重视与启发,以求共识。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多位新担任馆长职务的中青年,有工作多年具备丰富住验的中层负责人,也有正在学习的年青研究生。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使这次讨论会开得热烈活泼而富有成效。编辑部对这些同志表示真挚的谢意。图书馆与市场经济只能是图书馆改革逐步深入的一个起步课题,我们希望图书馆界人士不只停留在注意完善方面而更主要的是把图书馆工作置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去更好地产生社会效应,更高层次地完成图书馆应具备的情报与教育两大职能。欢迎读者作者,对图书馆深入改革这一中心课题惠赐鸿文。
一、图书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师大教育改革迈开了新的一步。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创办一所多科性的以培养师资为主的新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图书馆将如何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多少年来,高校图书馆都是公益性很强的服务部门,它的最大特点是为读者提供无偿服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全校师生员工。其工作规律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期刊到报纸,其环节是购书、编目、借还书、藏书、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坐班制,所产生的成果是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直接参予经济交往,是一种全封闭式的服务。在目前情况下,这种服务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应当越干越好。为教师、学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提供丰富的最新资料是我们的宗旨。为完成师大的宏伟目标,图书馆应起到“智囊”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职工思想日渐活跃,图书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尤其是经费严重不足、书价屡涨、队伍不稳、管理制度不灵活、职工收入偏低、相当的职工存在思想不适应和要求不满足的问题。因而影响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大量的具体工作过程中,普遍感到一种困忧感和困境感,图书馆事业目前出现举步艰难的局面,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原来封闭式服务的基础上,用市场经济促进和带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拓宽功能,引进竞争机制,把图书事业办好。但图书馆本身不能推向市场,不能搞自负盈亏。这就要坚定信念、自强不息,要千方百计增加经费,在拓宽书刊来源的同时,努力挖掘潜力,强化自我生存意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抓二个方面,一方面抓优质服务;一方面抓创收,逐渐把图书馆办成学术性、服务性、多功能、开放式的现代化图书馆,迎接教育事业发展新高潮的到来。
二、加强科学管理,搞好优质服务。
图书馆是高校文献和信息中心,仍是以国家投资为主要依托。我们要以全心全意无偿服务为主要目的,充分发挥图书馆规范化服务的传统美德,不忘图书馆工作宗旨。要以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搞好图书馆的业务基础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学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在图书馆内部实行聘任制,定编、定岗、定职、定责,以优化职工队伍。把一批积极向上素质高、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又善于团结同志的人员放到主要岗位上来。在馆内实行目标责任管理,逐步执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通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使每位职工工作都有压力和动力。积极上进者有光荣感;安于现状者有紧迫感;消极怠工者有危机感。在馆内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较高的工作效率,逐渐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机制,在几年内,力争使图书馆服务功能齐全、工作水平上等、人员结构合理、馆藏特色明显、文献形式多样、广大读者满意,为迎接教育事业发展新高潮的到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开展信息有偿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在保证对师生员工进行正常的无偿服务的前提下,开展信息有偿服务。
①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藏书。
我们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保证藏书重点,准备经过努力将自己的图书馆在教育和天津地方资料方面办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并争取校内各部的支持和配合,疏通校内各种渠道,开展书目资料宣传推广工作。并主动、积极地向各处、系、科研课题组和广大读者提供各方面的最新情报信息资料。提高图书馆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使图书馆的发展也能跟上时代的大潮。
②开展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
随着天津市信息产业的形成和信息市场的开发,图书馆应当走开放办馆的道路,图书馆的书刊和资料是知识库,又是信息服务中心,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逐渐向全社会开放,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市场行情,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挖掘馆藏、进行专题报导,对有关文献、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分析、整理加工、编制成册。对新产品开发项目提供资料和信息。可将零散的信息经过整理变成社会急需的专题汇编,有价提供给社会,把提供信息和开发咨询活动做为联系社会的桥梁。现在有相当多企业和科研机构主动与高校联合搞合作项目。图书馆要抓住机遇,主动出击,上门服务。不断开辟和寻求广阔的社会市场,这样可以使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有利于馆藏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改善办馆条件,又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信息管理人才,最终使图书馆的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建立教据库,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
我馆在太极小型计算机上开发的《书目管理系统》在采编部投入近二年,现拥有书目数据近20万条,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用来检索国家书目数据和馆藏图书编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完善设备、充实人力、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开发标准化程度高的软件新系统,加强同行单位协作,建立一批有特色的通用数据库,并努力向商品化方向发展。
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办好复印、打印服务业务,办好读者服务部。
根据我馆目前的实际情况,经营型的服务项目有静电复印、电脑打印、制作名片、装订、代查资料、书刊销售、合作办班等等。我们抽调三位同志经营“师达图书公司”,制定政策、明确任务和奖励办法。在公司成立初期,困难较多,经济基础很薄,我们规定公司的工作人员暂时享受全馆人员的一切待遇。另本着多创收多奖励的原则,调动他们办好公司的积极性。在全馆同志们的支持下,师达公司正积极开发项目,初步打开局面。但是,如何对一项服务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尤其是在竞争者较多的前提下,使其发挥更大的服务职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是一个新课题,有待于我们去探讨、去研究。
我们要把握时机,积极参予竞争,使图书馆在为生产、科研、教学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产生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