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肿块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特点分析论文_韩峰 张江品

新疆新源县人民医院 韩峰 张江品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和观察CT和MRI两种影响技术诊断颈部肿块的临床意义来分析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颈部肿块患者30例CT和MRI影像学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综合性对比两者之间的特点来分析其结果。结果:在收治的30例颈部肿块患者中分别确诊为囊性淋巴管瘤、甲状腺腺瘤、颈部淋巴结核以及神经源性颈部肿块分别有5例、7例、8例以及10例,而且CT和MRI两种影像学资料数据都表现为囊实性和囊性肿块。结论:CT和MRI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对颈部肿块的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比较容易混淆,所以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诊断,以提高诊断的水准和准确性。

关键词:鉴别诊断;颈部肿块;影像学检查

  目前颈部肿块的诊断一般都采用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但是由于CT和MRI检查技术的影像表现很相近,因此在临床上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增加了难度[1],同时也比较容易导致误诊[2]。所以在采用CT和MRI进行颈部肿块诊断时应该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诊断,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30例颈部肿块患者的CT和MRI的影像学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女分别有20例和10例,年龄为25-72岁,平均年龄为(35.3±10.2)岁,体重为45-76Kg,平均体重为(61.9±5.8)Kg,身高为158-182cm,平均身高为(168.2±4.8)cm。患者的临床症状为颈部用手可触摸到肿块,难以咽下食物,而且颈部存在明显的梗塞和异物感。

1.2方法

  在选取的30例患者中10例患者采用CT检查技术进行检测,每一层的厚度为5毫米,采用单排螺旋CT进行检测,然后再临近蝶鞍颅底和胸廓入口处时进行扫描。采用的对比剂的流率为2.5-3.0毫升每秒,其总剂量控制在100毫升以内。同样采用MRI检查的患者也是10例,先采用与地磁场强度一样的磁共振机进行扫描,再进行工作站的处理,利用FSE序列进行横断面、冠状面以及矢状面,与此同时采用STRI中的脂肪序列来控制整体的序列,其每一层的扫描厚度为5毫米,层间距尽可能控制在0.5毫米,其对比剂常采用Gd-DTPA对比剂,具体的方法为把Gd-DTPA对比剂注射在静脉部位之后,再进行矢状面、横断面以及冠状面进行相应的扫描,使其显示出T1信号的图像。剩余的10例即行CT又进行MRI两种影像学技术的扫描。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软件对30例颈部肿块病患的CT和MRI图像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说明二者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收治的30例颈部肿块患者中分别确诊为囊性淋巴管瘤、甲状腺腺瘤、颈部淋巴结核以及神经源性颈部肿块分别有5例、7例、8例以及10例。具体见表1。

 

3.讨论

  对颈部肿块的病理性分析如下:第一,囊性淋巴管瘤:囊内存在很少的黄色胆固醇,这是因为肌纤维把囊内部分成几个部分了,而且囊壁被周围的平滑肌纤维包裹起来了。第二甲状腺腺瘤:该腺瘤主要的病理变化为出现芽状肉,同时还会出现出现的症状。第三颈部淋巴结核:主要的病理性改变为肉芽组织增生同时伴有干酪行坏死。第四位神经源性肿瘤:在囊性组织中会出现血液,而且在镜下可清晰地看到在A区的肿瘤细胞主要呈束状,而在B区的肿瘤细胞的排列以网状为主,而且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毛细血管和扩张的血窦等等。肿瘤内的胶原纤维、纤维母细胞和网状纤维等各种纤维组织相互交错,形成旋涡状[3]。

  MRI 和 CT 的影像学图像的特点:第一神经源性纤维:MRI图像中的T2信号偏高,而T1信号为等信号,经强化后T2信号发生明显的变化[4]。当神经鞘肿瘤一旦发生出血性囊变时会导致MRI检查时内部参杂着一些比较紊乱的信号,直接导致T1信号变弱,而T2信号就会增强,但是其信号的中央会出现斑片状的阴影,这样可直接与强化后的图像相鉴别[5]。而颈部淋巴结结核主要是因为鼻咽癌下通过淋巴结转移而引起淋巴结肿大所造成的,从本次的检查资料发现,鼻咽部由于淋巴结转移导致黏膜有所增厚,而且由于转移的淋巴结都是厚度较小的,因此在淋巴结的边缘处比较光滑,经过强化扫描后图像显示比较平滑均匀。囊性淋巴管肿瘤主要通过CT检测技术进行检查后发现的,这种肿瘤存在多种结构,而且肿块很大,常出现在右侧颈部血管鞘的内缘处,其外部的血管壁较薄。甲状腺腺瘤采用CT进行检测后发现由于出血而出现坏死的组织,而且其囊性的密度比较小,腺瘤增大之后再进行扫描,发现在结节的中心出现了斑状强化的区域[6]。

  本次研究通过CT和MRI两种技术对颈部囊性淋巴管瘤、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腺瘤以及神经源性肿瘤等图像的观察和分析,其中颈部淋巴结结合采用CT进行扫描检查后,观察期图像发现病灶边缘有不规则的环状,其特征性改变为淋巴结的融合,密度偏低等现象。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泌尿系统出现尿路结石等,右侧的颈部会突然出现无原因疼痛,扫描时发现囊样低密度的结节,强化后影像学图像出现斑块状的强化阴影,跟其他的囊肿不相同。囊性的淋巴管瘤主要表现为肿瘤侵入甲状腺的中下叶的后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解剖结构。

  综上所述,MRI和CT在检测颈部肿块时的检查解雇基本一致,因此在诊断和分析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进行确诊,以防出现误诊。

参考文献:

[1]曾美英 , 赵炳辉 . Ⅱ型子宫内膜癌 MRI 影像分析 [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27(8):789-791.

[2]庞善军 , 陈立平 , 赵静 , 等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CT 和MRI 影像学特点分析 [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25(6):574-576.

[3]赵泽华,王康,王之,李铭.颈部肿块的CT和MRI诊断与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11,26(5):488-492.

[4]曾令延,李涛,杨文兵,等脑缺血灶和脑梗死的CT!入眼工图像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9):1513一1515

[5]刘春光.颈部肿块的 CT 和 MRI 诊断与鉴别诊断特点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3):134.

[6]丁小南,袁建华,王志平周围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9,07(03):61-65.

论文作者:韩峰 张江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5

标签:;  ;  ;  ;  ;  ;  ;  ;  

颈部肿块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特点分析论文_韩峰 张江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