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意蜂生物学特性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华堂,李良斌,陈海玉,张学锋,陈隆达,赵红霞[1](2022)在《中蜂的传粉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蜜蜂授粉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与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的增产及品质提升有着密切联系。中蜂(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的蜜蜂遗传资源,广泛分布于除新疆以外的华南、中南、西南、西北、华北及东北等地区,野生资源丰富、民间饲养基础好,种群数量大,是本土开花植物的重要传粉昆虫,但其传粉作用未受到足够重视,中蜂传粉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本文主要综述了中蜂的传粉生物学特性,中蜂传粉作用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其生态学意义,并结合当前中蜂传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中蜂传粉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进一步促进中蜂传粉作用在其应用领域得到最佳效益,为推动中蜂传粉在我国农林业生产和特定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刘胜[2](2021)在《蜜蜂JH手性构型分析及JHA对其JH滴度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蜜蜂属于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具有完整群体生物学特性,种群内具有不同形态学特征和明确分工,形成紧密相互依存的完整群体。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是由昆虫咽侧体细胞合成分泌,主要起调控幼虫生长特性、促进卵巢成熟以及阻碍幼虫过早的进入下一龄期作用的一类半倍萜类化合物,JH还参与昆虫体型外观、蜕皮、滞育、抗逆性以及刺激雌性成虫体内卵黄形成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现在阶段对JH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测定其滴度,并未涉及JH对映体手性构型分析。为探究蜜蜂JH对映体构型,本文以蜜蜂JH为研究对象,建立JH手性对映体分析方法;进一步应用保幼激素类似物(Juvenile hormone analogues,JHA)处理幼虫,初探JHA对蜜蜂幼虫JH滴度影响。1.研究JH在选取不同填料手性柱色谱、流动相、仪器条件下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UPLC-MS/MS),连接多糖衍生物反相涂敷手性色谱柱,流动相为1%甲酸水-乙腈,在优化条件下能分离JHⅠ、JHⅡ、JHⅢ3种JH的10个手性峰型。说明硅胶表面涂敷有直链淀粉-三(5-氯-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的涂敷型手性色谱柱对JH有很好的分离效果。蜜蜂幼虫进行添加回收方法验证,结果表明:JHⅠ、JHⅡ、JHⅢ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重现性好,符合检测分析标准。2.使用液相色谱分离手性药物技术,成功制备R-JHⅢ和S-JHⅢ对映异构体,利用含时密度泛涵理论(TDDFT)构建各个对映体预测ECD并与实验ECD比较,明确JHⅢ两个对映体的绝对构型,并检测各个对映体的旋光性。将结果与蜜蜂幼虫质谱图比较,结果显示:蜜蜂体内只合成S-JHⅢ对映异构体。这与目前明确的与其他大多数昆虫体内以R体JH不同,预示着S-JHⅢ手性构型可能在蜜蜂某些特异性生理行为上起重要的调控作用。3.研究保幼激素类似(JHA)对蜜蜂JH滴度的影响。选取苯氧威(Fenoxycarb)、烯虫酯(Methoprene)、吡丙醚(Pyriproxyfen)三种JHA,幼虫毒性试验(OECD)标准处理蜜蜂幼虫。结果显示:在JHA胁迫下蜜蜂幼虫JH滴度显着下降。在不同浓度JHA处理组中,50 mg/L浓度吡丙醚处理组后,测得幼虫JH滴度为13μg/L,而100 mg/L、150 mg/L处理组,测幼虫JH滴度为3μg/L,说明高浓度JHA能显着降低幼虫JH滴度;烯虫酯、苯氧威3个浓度处理组后,幼虫JH滴度都低于8μg/L。由此说明3种不同浓度JHA会显着降低蜜蜂JH滴度,这可能跟这三种JHA对由咽侧体合成代谢内源性JH的影响不同有关。4.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的转录组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三个不同的JHA处理组和对照组中,共鉴定出34、532和222个DEGs。其中吡丙醚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上调21个,下调13个;苯氧威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有222个表达上调,310个表达下调;烯虫酯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有155个表达上调,67个表达下调。筛选对三种不同JHA均有响应的2个DEGs。其中保幼激素酯酶(JHE)是降解JH的特异性酶,调节JH滴度。在烯虫酯和吡丙醚处理组中的表达量上升,从而降低了JH滴度,影响幼虫发育。说明JHA通过影响蜜蜂幼虫JH水解代谢酶和合成酶影响蜜蜂JH滴度。本研究结果首次探明了蜜蜂体内只选择性合成S体JHⅢ,蜜蜂幼虫经口低浓度的JHA后将导致蜜蜂体内JHⅢ滴度明显下降,影响蜜蜂幼虫生长发育,基因转录水平研究表明,JHA主要通过改变JH相关合成酶及代谢酶的转录组水平影响JH的体内滴度变化。
祁丹丹[3](2021)在《代谢组分析揭示了蜂王浆高产的代谢适应基础》文中研究表明浆蜂是我国从意大利蜜蜂(意蜂)选育的蜂王浆高产蜜蜂品系,其产量是意蜂的10多倍,且非挥发性成分并未发生显着改变,但对挥发性成分及气味品质尚未进行研究,影响了蜂王浆品质的整体评价。蜂王浆是哺育蜂咽下腺和上颚腺的分泌物,而组织的分泌功能又受大脑调控,因此三者与蜂王浆产量紧密相关,但其代谢调控基础尚不明确,制约了浆蜂这一优良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本课题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比较了浆蜂和意蜂蜂王浆的挥发性成分,比较了浆蜂和意蜂大脑、咽下腺和上颚腺在出房蜂、哺育蜂和采集蜂时期的代谢谱差异。意蜂和浆蜂所生产的蜂王浆在挥发性代谢物方面存在差异,共鉴定到37个差异代谢物,其中部分代谢物如愈创蓝油烃是首次在蜂王浆中鉴定到,差异表现在少数代谢物的含量上而非组成上;两者气味审评得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表明浆蜂蜂王浆产量的提高并未改变蜂王浆本来的风味。在意蜂三个发育时期的大脑、咽下腺和上颚腺中共鉴定到248个小分子代谢物,包括氨基酸、脂肪酸、腺苷类等。结果表明发育时期主要影响组织中的胆碱、氨基酸、脂肪酸等,大部分代谢物在哺育蜂组织中的含量高于其他两个时期;代谢途径分析表明,发育时期对组织代谢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多种氨基酸代谢、氨酰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鞘脂类代谢、三羧酸循环等途径上,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能量代谢相关的途径。与意蜂发育时期相似,浆蜂大脑、咽下腺和上颚腺中的代谢谱在不同发育时期有显着差异,差异代谢物主要是氨基酸、脂肪酸、腺苷以及有机酸等;与出房蜂和采集蜂相比,哺育蜂大脑、咽下腺和上颚腺中显着上调的代谢物包括乙酰胆碱、UDP、N-乙酰缬氨酸、UDPGA等。代谢途径分析结果表明浆蜂哺育蜂主要通过增强神经信号传导、氨基酸代谢以及脂肪酸代谢为合成分泌蜂王浆提供支撑。为适应蜂王浆高产特性,与意蜂相比,浆蜂大脑、咽下腺和上颚腺的代谢谱均发生重塑,其中部分脂肪酸、氨基酸、胆碱类代谢物含量增加;代谢途径分析结果表明,浆蜂组织中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肪酸合成、氨酰生物合成相关的代谢途径增强,构成了蜂王浆产量提高但优良品质得以保持的代谢基础。本研究深入解析了不同发育时期意蜂和浆蜂工蜂的大脑、咽下腺和上颚腺代谢谱差异,发现浆蜂显着增强了能量、蛋白质、氨基酸代谢以满足蜂王浆高产需求,揭示了浆蜂蜂王浆高产性状的代谢适应特点和调控基础,有助于理解蜜蜂产浆的生物学分子机制。
张丽翠[4](2020)在《产量和取浆时间对蜂王浆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蜂王浆是哺育蜂咽下腺和上颚腺等腺体的分泌物,是一种天然的功能性食品。蜂王浆成分复杂,主要包括水、蛋白质、脂类、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等,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是蜂王浆具有抗肿瘤、抗衰老等医疗保健功效的基础。为提高蜂王浆产量,我国从意大利蜜蜂(意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中培育出了蜂王浆高产蜜蜂(浆蜂),并尝试通过改变移虫后的取浆时间来提升蜂王浆品质。已有研究报道了蜂王浆产量和取浆时间对蜂王浆总蛋白和10-羟基-2-癸烯酸(10-HDA)等成分含量的影响,但仍存有分歧,而且对其他小分子成分的影响尚不清楚,制约了蜂王浆品质的总体评价。本课题旨在利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比较浆蜂和意蜂在移虫后24 h、48 h和72 h生产的蜂王浆小分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解析蜂王浆产量和取浆时间对蜂王浆小分子成分的影响,并比较蜂王浆含水量和抑菌活性,从整体上判断蜂王浆的品质,确定最佳的取浆时间,为我国蜂王浆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依据。为优化蜂王浆代谢物的提取方法,分别使用浓度分别为50%和80%的3种溶剂(甲醇、乙醇和乙腈)提取蜂王浆代谢物,运用UPLC-HRMS进行检测。发现80%甲醇或80%乙醇组得到的代谢特征离子数量更多,而80%乙腈组最少且重复性最差。已鉴定的中低极性物质在50%溶剂组丰度较低,强极性物质在80%乙腈组丰度最低。因此,80%甲醇或80%乙醇是提取蜂王浆代谢物的最佳溶剂。通过浆蜂和意蜂3个取浆时间的蜂王浆代谢组学分析,鉴定了77个高丰度小分子化合物。与意蜂相比,浆蜂蜂王浆不仅产量提高了9倍,而且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不显着,其中72 h蜂王浆的10-HDA(1.98%)和水分平均含量(67.26%)均符合我国优质蜂王浆的国家标准,抑菌活性也未发生显着变化,以上结果表明浆蜂蜂王浆在产量显着提高的同时,仍然保持了优良的品质。浆蜂移虫后24 h蜂王浆的平均含水量显着下降(58.57%),10-HDA、乙酰胆碱、牛磺酸等活性成分含量显着升高,因而具有更高品质,但由于产量显着降低且耗费劳动力,不利于蜂王浆生产。移虫后48 h和72 h的蜂王浆代谢谱高度一致,含水量和产浆量均无显着差异,但48 h生产方式的移虫数量比72 h增加50%,更耗费劳动力,所以72 h优于48 h取浆。本研究首次将反相液相色谱(RPLC)和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两种分离方法分别联合高分辨质谱技术,进行蜂王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优化了蜂王浆代谢物提取方法,为后续蜂王浆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阐明了浆蜂蜂王浆优质高产的特性,揭示了移虫后收取蜂王浆的最佳时间,为蜂王浆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季文娜[5](2020)在《氟啶虫胺腈对意大利工蜂的亚致死效应》文中认为蜜蜂授粉不仅可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能够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年来,国内外出现较大范围的蜜蜂种群数量骤减事件,怀疑是由多种不良因素单独或交互影响所致,农药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氟啶虫胺腈是一种砜亚胺类杀虫剂,作用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受体内独特的结合位点而发挥杀虫作用,其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油菜、柑橘等蜜粉源植物的害虫。蜜蜂被称为“环境指示器”,在收集蜜粉期间很容易受到蜜源植物中氟啶虫胺腈农药残留的影响。本研究检测了不同浓度的氟啶虫胺腈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生长发育和营养学等指标,分析了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胁迫对意大利蜜蜂解毒酶和免疫酶系以及嗅觉学习行为的影响,并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头部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对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进行室外0.3 mg/L和5 mg/L浓度氟啶虫胺腈胁迫处理,每天在巢脾孔内定量加2μL农药进行处理,连续处理6 d。结果显示:0.3 mg/L浓度农药处理的6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肠道与对照组无区别,但5 mg/L浓度农药显着延缓其肠道的发育,解剖发现中肠细长若隐若现,其中肠和后肠处于隔离状态。且5 mg/L氟啶虫胺腈胁迫处理的意大利蜜蜂工蜂化蛹率和羽化率较之对照差异性显着,分别下降6.69%和18.4%(P<0.01),甚至导致羽化出房的工蜂畸形发育。在蛹期阶段,两处理组蜜蜂蛹的脂肪和游离水含量显着升高,糖原含量显着降低,蜜蜂体内营养的变化均是对农药的胁迫后做出的应激反应,以减少蜜蜂机体受到危害。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在蛹期和新出房阶段两处理组蜜蜂的CAT含量均显着下降。在蜜蜂幼虫至出房阶段,5 mg/L浓度处理组的蜜蜂胃蛋白酶含量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表明蜜蜂的营养和能量内环境平衡对维持群体健康很重要。与对照组相比,在蜜蜂羽化出房阶段两处理组蜜蜂T-SOD酶活力分别显着升高2.606 μ/mg prot和1.792 μ/mg prot,显示两处理组蜜蜂的免疫系统被激活。2.本研究选用饲喂法对新出房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进行48h急性毒性测试,测得LC50为2.548 mg/L。随后选取LC10、LC30和LC50浓度的氟啶虫胺腈农药对新出房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进行24h和48 h胁迫处理,蜜蜂体内的CYP450、CarE和GST酶的活力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意大利蜜蜂工蜂经LC10、LC30浓度农药胁迫时间至48 h时,体内组织CYP450、GST和CarE酶活力呈现下降;LC50浓度农药处理组的意大利蜜蜂工蜂组织CYP450酶活力显着升高(P<0.01),表明CYP450在蜜蜂代谢解毒过程中占主要作用。在蜜蜂嗅觉学习行为中,通过预试验最后选取1.5 mg/L浓度氟啶虫胺腈对15日龄意大利成蜂进行长达7 d的胁迫处理,利用自制学习装备对蜜蜂进行气味联想性学习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5mg/L浓度的氟啶虫胺腈对蜜蜂无显着致死毒性,也未发现其影响意大利成蜂的嗅觉学习行为。3.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效应下的意大利成蜂头部转录组学测序数据分析显示:较之对照组,处理组蜜蜂头部有825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发生变化(下调基因547个,上调基因278),其中免疫基因、解毒代谢基因、肌球蛋白细胞骨架和感觉神经元相关基因以及气味结合蛋白等大部分基因表达水平均呈现下调,运用qRT-PCR对挑选的Obp 11、Obp16、Obp18、Obp19、CYP6AQ1、Sensoryneuron、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 2C1、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1和Carbohydrate sulfotransferase 9个功能基因进行验证发现,与转录组数据高度一致性,证明测序结果非常可靠。
刘俊峰[6](2019)在《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雄蜂选择行为影响及气味受体基因表达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蜜蜂是一种真社会性昆虫,由一只产卵蜂王、数百只雄蜂和上万只工蜂组成的群体。蜂群内拥有丰富多样的社会行为和复杂精细的社会分工。而确保这个群体能够有条不紊地活动与协调管理的前提是拥有一套完善、精密的语言通讯系统。其中化学信息交流(信息素)是一种重要通讯方式。蜂王繁殖统治、婚飞、调节工蜂行为、幼虫饲喂、食物采集、协调防御等社会性活动均通过信息素交流得以实现。目前人们已经对信息素成分、细胞与受信息素应答调节的生理通路等有初步的认知,但对蜜蜂交配行为与信息素交流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鉴于此,本论文开展了雄蜂对蜂王上颚腺信息素(queen mandibular pheromone,QMP)行为反应及识别调控相关分子机理研究。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为试验材料,使用室内嗅觉仪测定QMP及其主要成分[(E)-9-oxodec-2-enoic acid,9-ODA]对性成熟飞行和爬行雄蜂的行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飞行中蜂雄蜂、飞行与爬行意蜂雄蜂均对0.04μg/μL、0.2μg/μL、1.0μg/μL及7.0μg/μL QMP具有显着趋避反应,而对爬行中蜂雄蜂无显着影响;飞行或爬行状态下的中蜂雄蜂和意蜂雄蜂,均对3.5μg/μL、7.0μg/μL、14.0μg/μL 9-ODA没有显着趋向性反应。在中蜂雄蜂和意蜂雄蜂共存时的试验发现:7.0μg/μL QMP对飞行、爬行中蜂雄蜂均没有显着影响,而飞行、爬行意蜂雄蜂均对7.0μg/μL QMP存在显着趋避反应。雄蜂识别QMP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以中蜂雄蜂触角c DNA为模板,对中蜂性信息素受体基因(Apis cerana odorant receptor 11,Ac Or11)进行克隆,结果表明该基因m RNA长为1185 bp,编码394 aa,结构域分析表明Ac Or11蛋白含跨膜结构,属于7跨膜结构蛋白超家族(7-transmembrane_6 receptor,7TM_6),其Gen Bank登录号为MG793195。利用q RT-PCR技术,比较分析了在不同发育阶段与生理状态下中蜂雄蜂、意蜂雄蜂4个候选性信息素受体基因(Or10、Or11、Or18、Or170)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在雄蜂性未成熟与性成熟两个阶段,4个Ors在中蜂雄蜂和意蜂雄蜂触角中相对表达量都显着高于脑部组织;在性未成熟阶段,飞行状态下的中蜂雄蜂触角中4个Ors表达量均显着高于爬行雄蜂,而这4个Ors在飞行与爬行意蜂雄蜂触角中的表达量没有显着差异;飞行意蜂雄蜂大脑中4个Ors基因表达量均显着高于爬行意蜂雄蜂;飞行中蜂雄蜂大脑中仅Or11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爬行中蜂雄蜂,而其他3个Ors基因表达量没有显着差异。是否有某种Ors在婚飞行为中发挥关键作用。利用q RT-PCR技术,分析了QMP及9-ODA对飞行状态、爬行状态下的中蜂雄蜂、意蜂雄蜂4个候选性信息素受体基因Ors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QMP及9-ODA都会显着抑制中蜂雄蜂、意蜂雄蜂触角与大脑中Or11表达量;中蜂触角中Ac Or18、Ac Or170基因受QMP及9-ODA刺激后表达量显着下调;QMP与9-ODA均能显着降低中蜂雄蜂、意蜂雄蜂在大脑中Or170表达量。然而,尚不明确参与9-ODA识别调控Or11表达的下游信号分子。利用q RT-PCR和RNAi技术,检测分析了Or11对雄蜂转录因子Krüppel-homolog1(Kr-h1)表达的影响。q RT-PCR检测结果表明9-ODA显着减低4 d、14 d意蜂雄蜂Or11、Kr-h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在雄蜂蛹触角、头部注射si RNA-Or11,检测72 h后Or11与Kr-h1基因在雄蜂触角及脑中的表达特性,结果发现:沉默Or11能显着下调雄蜂触角与脑中Or11、Kr-h1及其下游基因Broad-Complex(Br-c)的转录表达水平,证实了性信息素受体基因Or11的下游基因为转录因子Kr-h1,这提示可能存在一条蜜蜂性信息素调控新途径:Or11—Kr-h1—Br-c,为进一步揭示蜜蜂雄蜂嗅觉识别与婚飞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朱丽珍[7](2019)在《烯啶虫胺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的亚致死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蜜蜂是世界上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授粉昆虫,对人类的食物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环境危害和毒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关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肠道及其微生物的研究还很有限。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选取烯啶虫胺为受试农药,将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工蜂分别暴露于急性剂量48h和亚致死剂量14d,测定烯啶虫胺对意蜂工蜂的急性毒性和亚致死毒性的剂量和效应,并测定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暴露14 d对工蜂头部和腹部组织相关酶活的影响,对肠道微生物相对丰度和菌群结构,以及对肠道基因谱的影响,综合评估烯啶虫胺对工蜂的毒性效应,阐述烯啶虫胺致工蜂机体毒性效应的潜在机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烯啶虫胺对意蜂工蜂的48h急性经口毒性为高毒。2、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14d暴露降低了工蜂的生存率和食物消耗量,并产生中毒症状。3、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14d暴露影响了工蜂腹部和头部组织的部分抗氧化相关酶、解毒酶和功能酶的活性。4、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14d暴露可显着改变工蜂肠道中几种微生物菌属的相对丰度,这些菌属在代谢、免疫及解毒等方面发挥功能。5、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14d暴露可显着改变工蜂肠道某些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涉及的生理过程包括代谢、免疫、解毒等。6、GO (Gene Ontology)和 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通路分析显示,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14d暴露可影响多个生物过程,其中大部分与代谢有关。
吴帆[8](2019)在《嗅觉调控工蜂识别幼虫及浆蜂增强幼虫接受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蜜蜂哺育蜂通过嗅觉系统探测信息素进而识别和哺育幼虫是生产高蛋白蜂王浆的基础,也是蜂群以蜂王浆饲喂幼虫来培育新蜂王调节种群生殖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40多年的人工选育,我国利用意大利蜜蜂(ITBs)选育出了蜂王浆高产的新品系----浆蜂(RJBs),其蜂群蜂王浆产量已经提高了10倍以上,而且群体水平上对幼虫的繁殖投资也发生了显着变化。然而,对于哺育蜂是如何识别幼虫的,以及RJBs较ITBs对幼虫接受率提高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在此,我们利用分子生物学结合行为学的方法研究哺育蜂识别幼虫的机制,并比较了RJBs和ITBs的嗅觉差异。首先,利用交互饲喂实验比较浆蜂和意蜂对不同幼虫的接受率和蜂王浆产量。结果表明意蜂哺育蜂对意蜂幼虫的平均接受率为36.45%±3.09%;浆蜂哺育蜂对意蜂幼虫的平均接受率为91.84%±1.35%;意蜂哺育蜂对浆蜂幼虫的平均接受率为34.51%±3.88%;浆蜂哺育蜂对浆蜂幼虫接受率为92.59%±1.46%。浆蜂蜂群对浆蜂和意蜂幼虫(p=0.935,n=9)以及意蜂对浆蜂和意蜂幼虫(p=0.925,n=9)都没有显着差异。这说明浆蜂较意蜂对幼虫的高接受率并不是因为幼虫信号的改变,而是选育导致浆蜂哺育蜂的哺育行为发生了变化。利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幼虫挥发物鉴定,我们在1日龄幼虫中发现了其主要挥发性信息素包括β-罗勒烯(β-ocimene)和别罗勒烯(allo-ocimene)两种,其中别罗勒烯首次在蜜蜂幼虫中发现,但它们在浆蜂和意蜂幼虫信息素种类和含量没有差异,这进一步证实交互饲喂的结果,即浆蜂和意蜂哺育蜂对幼虫接受率差异与幼虫来源无关。其次,我们通过昆虫触角电位(EAG)实验和行为学观察实验比较幼虫信息素对浆蜂和意蜂哺育蜂的作用。EAG实验结果表明浆蜂和意蜂哺育蜂触角都可以在3 ms内识别幼虫挥发物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在反应时间上,两种哺育蜂没有差异。幼虫10种酯类物质并不产生明显电信号,仅仅部分物质在高浓度下产生微弱的电信号(E<0.1 mV),如油酸乙酯等。在反应强度方面,浆蜂哺育蜂对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反应更强,且在低浓度下差异更显着,说明浆蜂哺育蜂对幼虫挥发性信息素识别更灵敏,这也是其幼虫接受率高的主要原因。行为学观察实验结果显示12种幼虫信息素作用方式明显不同。在有隔板或没有隔板情况下,挥发性的β-罗勒烯(对意蜂吸引率约23.10%,对浆蜂吸引率约26.25%)和别罗勒烯(对意蜂吸引率约22.27%,对浆蜂吸引率约22.67%)对蜜蜂都有引诱作用,但是非挥发性的10种酯类物质在有隔板的情况下对浆蜂和意蜂哺育蜂没有明显吸引作用(对浆蜂的吸引率为8.95%,对意蜂的吸引率为5.72%),只有在没有隔板时发挥作用,说明其不能在远距离情况下发挥作用。相对于单一信息素成分,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的幼虫信息素混合物对浆蜂和意蜂哺育蜂的引诱率均值更大(混合物对浆蜂的吸引率为26.33%,对意蜂的吸引率为24.5%)。然后,我们在分子水平上解析了浆蜂和意蜂哺育蜂嗅觉系统的差异。浆蜂和意蜂哺育蜂触角蛋白质组进行比较,浆蜂增强嗅觉相关蛋白的表达,加强了神经能量代谢和质子跨膜转运功能,提高信号转导能力,从而提高幼虫信息素信号的识别。荧光定量实验也表明大量嗅觉相关蛋白和所有候选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都在浆蜂中高表达,其中OBP16和CSP4在浆蜂中表达量是意蜂中的6倍以上。分子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的OBPs和CSPs都能与幼虫挥发物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结合,但结合能力不同,其中β-罗勒烯结合最强的是OBP8(Kd=4.17μmol/L),与别罗勒烯结合力最强的是浆蜂中高表达的CSP4(Kd=2.87μmol/L)。实验中所测试的OBPs和CSPs与10种酯类物质结合能力都不强。最后,荧光猝灭实验显示:随着温度升高,CPS4与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的猝灭常数Ksv减小,说明它们是静态猝灭,可以形成稳定复合物,结合紫外光谱结果,计算出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与CPS4的作用距离分别是2.73 nm和2.43 nm。热力学分析可知△H<0而△S>0,说明静电力或疏水作用在维持CPS4和两个信息素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态模拟表明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的结合位置位于CSP4蛋白的C端,点突变进一步证实氨基酸Tyr98和Asp67是维持CSP4蛋白-罗勒烯稳态的主要氨基酸。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幼虫信息素传递机制以及哺育蜂识别和接受幼虫过程,也揭示了选育导致浆蜂增强幼虫接受的分子机制以及蜂群调节资源分配的原因。
吴贵辉[9](2019)在《意蜂哺育对中蜂蜂王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卵巢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华蜜蜂(Apis cerana)与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具有各自不同的优良经济性状,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因而无法通过生殖杂交来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后代。在生产中发现,将意蜂工蜂介绍到中蜂群中组成混合蜂群饲养,被意蜂工蜂哺育过意蜂王浆的中蜂蜂王以及工蜂的许多性状发生了改变,然而这其中机制还尚未弄清。为了探究意蜂哺育对中蜂蜂王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我们进行了中蜂蜂王分别由中蜂和意蜂哺育的配对设计试验,通过组建中蜂和意蜂无王群,并将中蜂产卵蜂王先后成功地介绍进入中蜂和意蜂的工蜂群中,并实现中蜂蜂王在两种蜂群中正常生产。试验分别记录了中蜂产卵蜂王由意蜂哺育前后的体重、日产卵量、卵重、卵长、卵宽、后代蜂王初生体重以及后代工蜂初生体重的变化数据,同时也对后代工蜂的19个与生产性能相关的形态指标进行了测定;为进一步探究意蜂哺育对中蜂蜂王卵巢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我们对意蜂哺育蜂王与中蜂哺育蜂王的卵巢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如下:(1)中蜂蜂王通过意蜂哺育后,体重和日产卵量均得到了显着的提高,且卵的重量大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体重平均提高约18.3mg(其体重的8.82%),而日产卵量平均提高约58.59%(从456.2增加到720.4粒/d)。因此,通过意蜂的哺育能够显着提高蜂王的繁殖性能。从后代工蜂的体重和形态测定来看,通过意蜂的哺育能够显着提高中蜂蜂王后代工蜂的初生体重,且后代工蜂的吻长、第三背板长、第六腹板长等多个指标发生了显着性的增加。因此,意蜂哺育能够引起中蜂蜂王后代形态上的改变。(2)中蜂蜂王卵巢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0.32Gb clean reads,测序数据Q30碱基百分比均不小于93.03%,6个样本的序列与蜜蜂参考基因组比对效率在92.03%-92.89%之间。对转录组序列结构分析发现,可变剪切位点主要是TSS和TTS两种类型;SNP位点突变类型主要是A→G、G→A、C→T、T→C转换,占总比例的84.08%。通过对不同样品之间的基因表达量进行筛选,我们获得了323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有269个基因在意蜂饲喂蜂王卵巢中表达上调,54个基因表达下调。通过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筛选,FASN和HSPs这两个基因可能是与蜂王繁殖性能相关的功能基因。GO和KEGG两个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意蜂哺育蜂王和对照组蜂王的卵巢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在氨基酸、糖和脂肪酸代谢相关的分子功能以及信号通路上。
赵东绪[10](2018)在《蜜蜂授粉行为对蓝莓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授粉是农作物增产提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座果率和果实发育,最终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本文应用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为蓝莓授粉,对其授粉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进行了不同授粉方式对蓝莓授粉的座果率、单果重,果形指数等品质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开展蜜蜂蓝莓授粉行为和活动方式的研究,为授粉期间蜂种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开展蓝莓蜜蜂授粉品质影响研究,为蓝莓授粉技术的应用奠定了数据支撑。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工作调查、授粉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提出了蓝莓授粉技术,为浙江省及周边地区蓝莓授粉提供参考,以期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共赢、健康发展。蜜蜂授粉行为试验结果表明:1、采集过程中意蜂和中蜂的行为存在差异,意蜂头部探进铃铛花,将喙伸入花管中吸食花蜜,头部粘附花粉,一部分收集到花粉框,另一部分被它们带到其他花上;中蜂采集行为不同,一部分采集蜂探入铃铛花采食,采集时间短暂,另一部分采集蜂停靠在花托部位,采食花瓣掉落的花朵,不易粘附花粉和携带花粉。2、授粉活动方式不同,意蜂单次访花时间为9.16±0.43 s极显着长于中蜂的4.89±0.22 s,意蜂较中蜂在花朵的采集时间长,采集间隔时间短,而中蜂较意蜂在寻找花朵的时间长,采集间隔时间长。单位面积意蜂采集蜂数量为平均12.00±0.90只,中蜂采集蜂数量平均为1.73±0.42只,两者差异极显着。同时意蜂蓝莓花粉携粉率27.51%,中蜂采集蓝莓花粉携粉率为11.38%。意蜂和中蜂都能完成授粉任务,两者相比意蜂的授粉蜂数量、访花效率和授粉专一性优于中蜂。以蓝莓品种‘蓝羽’、‘薄雾’、‘奥尼尔’三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品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无蜂授粉,蜜蜂授粉均可以显着提升蓝莓座果率,其中意蜂授粉和中蜂授粉分别是无蜂授粉2.5倍、2.29倍、1.59倍、1.58倍和2.4倍、1.81倍,效果明显。但在提高座果率的同时,蜜蜂授粉蓝莓果实纵径、横径和单粒重有显着降低。中蜂和意蜂为蓝莓授粉,其品质影响指标可溶性糖、可滴定酸、花青素在不同的品种间差异性不同,蜜蜂授粉方式对‘蓝羽’果实的糖度、对‘奥尼尔’果实的酸度均有显着性提升,‘奥尼尔’品种意蜂授粉组花青素含量最高为0.5282 mg/g。薄雾品种无蜂授粉组花青素含量最低为0.1637 mg/g。
二、中、意蜂生物学特性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意蜂生物学特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中蜂的传粉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蜂的传粉生物学特性 |
2 中蜂传粉作用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 中蜂传粉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
4 中蜂传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 中蜂传粉产业发展的思考 |
(2)蜜蜂JH手性构型分析及JHA对其JH滴度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蜜蜂概况 |
1.2 保幼激素 |
1.3 保幼激素类似物及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样品前处理方法 |
2.3 幼虫饲喂 |
2.4 蜜蜂保幼激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
2.5 RNA提取、文库制备和测序 |
2.6 不同JHA处理后蜜蜂相关DEGs的筛选和表达水平分析 |
2.7 Gene Ontology(GO)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 |
2.8 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验证 |
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方法的线性 |
3.2 添加回收率结果 |
3.3 JHⅢ对映体绝对构型鉴定 |
3.4 不同龄期意大利蜜蜂保幼激素滴度 |
3.5 中华蜜蜂体内保幼激素滴度 |
3.6 JHA胁迫后意大利蜜蜂幼虫体内JH的含量测定 |
3.7 转录组测序结果质量分析 |
3.8 不同JHA处理后蜜蜂相关DEGs的筛选 |
3.9 意大利蜜蜂经不同JHA处理后相关DEGs的 GO功能注释分析 |
3.10 意大利蜜蜂经不同JHA处理后相关DEGs的 KEGG富集分析 |
3.11 意大利蜜蜂经不同JHA处理后相关DEGs的 q PCR验证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JH绝对构型分析 |
4.3 JHA对蜜蜂发育影响 |
4.4 结论 |
4.5 主要创新点 |
4.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代谢组分析揭示了蜂王浆高产的代谢适应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蜜蜂产浆性状研究进展 |
1.2 蛋白组学在探究浆蜂蜂王浆高产上的研究进展 |
1.2.1 不同发育时期工蜂组织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 |
1.2.2 蜂王浆分泌相关的组织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1.3 代谢组学在探究蜂王浆产量差异上的研究进展 |
1.4 转录组学和基因组学在探究蜂王浆产量差异上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前处理 |
2.2.2 GC-MS和UHPLC-MS分析 |
2.2.3 代谢物鉴定和定量分析 |
2.2.4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
第三章 意蜂和浆蜂蜂王浆的挥发性代谢物差异分析 |
3.1 意蜂和浆蜂蜂王浆的挥发性代谢物的差异结果 |
3.1.1 意蜂和浆蜂所生产蜂王浆中挥发性代谢物的鉴定 |
3.1.2 意蜂和浆蜂蜂王浆气味品质审评 |
3.1.3 意蜂和浆蜂蜂王浆中差异挥发性代谢物的鉴定 |
3.2 讨论 |
3.3 结论 |
第四章 意蜂工蜂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代谢谱分析 |
4.1 意蜂工蜂不同发育时期组织代谢谱的差异结果 |
4.1.1 出房蜂、哺育蜂和采集蜂时期大脑代谢谱差异 |
4.1.2 出房蜂、哺育蜂和采集蜂时期咽下腺代谢谱差异 |
4.1.3 出房蜂、哺育蜂和采集蜂时期上颚腺代谢谱差异 |
4.1.4 不同发育时期组织差异代谢物的热图分析和代谢途径分析 |
4.2 讨论 |
4.2.1 不同发育时期大脑、咽下腺和上颚腺中代谢物的鉴定 |
4.2.2 不同发育时期对大脑、咽下腺和上颚腺中代谢谱的影响 |
4.2.3 不同发育时期咽下腺和上颚腺中代谢谱的差异及其与蜂王浆分泌的关系 |
4.3 结论 |
第五章 浆蜂工蜂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代谢谱分析 |
5.1 浆蜂工蜂不同发育时期组织代谢谱差异结果 |
5.1.1 浆蜂出房蜂、哺育蜂、采集蜂大脑代谢谱差异 |
5.1.2 浆蜂出房蜂、哺育蜂和采集蜂时期咽下腺代谢谱差异 |
5.1.3 浆蜂出房蜂、哺育蜂和采集蜂时期上颚腺代谢谱差异 |
5.1.4 不同发育时期组织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途径分析 |
5.2 讨论 |
5.3 结论 |
第六章 意蜂和浆蜂工蜂组织代谢谱的比较分析 |
6.1 意蜂和浆蜂不同发育时期组织代谢谱差异分析 |
6.1.1 意蜂和浆蜂不同发育时期大脑代谢物的鉴定 |
6.1.2 意蜂和浆蜂不同发育时期咽下腺中代谢物的鉴定 |
6.1.3 意蜂和浆蜂不同发育时期上颚腺中代谢物的鉴定 |
6.1.4 意蜂和浆蜂不同发育时期组织中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途径分析 |
6.2 讨论 |
6.2.1 意蜂和浆蜂大脑代谢谱的差异比较 |
6.2.2 意蜂和浆蜂咽下腺代谢谱的差异比较 |
6.2.3 意蜂和浆蜂上颚腺代谢谱的差异比较 |
6.3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之处及新发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产量和取浆时间对蜂王浆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应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蜂王浆成分研究进展 |
1.1.1 蜂王浆中的蛋白质 |
1.1.2 蜂王浆中的脂类 |
1.1.3 蜂王浆中的其他物质 |
1.2 蜂王浆高产蜜蜂对蜂王浆质量的影响 |
1.3 不同取浆时间对蜂王浆成分的影响 |
1.4 蜂王浆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蜂王浆代谢物提取方法的评估和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化学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1.3 蜂王浆样品准备 |
2.1.4 代谢物提取 |
2.1.5 UPLC-MS分析 |
2.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2 结果 |
2.2.1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
2.2.2 化合物鉴定 |
2.2.3 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 |
2.2.4 主成分分析 |
2.2.5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2.2.6 代谢物热图分析 |
2.3 讨论 |
2.3.1 数据质量评估 |
2.3.2 蜂王浆小分子化合物鉴定 |
2.3.3 不同溶剂对代谢物提取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浆蜂和意蜂蜂王浆产量和成分的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化学试剂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蜂王浆样品准备 |
3.1.4 蜂王浆含水量测定 |
3.1.5 抑菌活性测定 |
3.1.6 代谢物提取 |
3.1.7 UPLC-MS分析 |
3.1.8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1.9 10-HDA含量测定 |
3.2 结果 |
3.2.1 幼虫接受率和产浆量比较 |
3.2.2 蜂王浆含水量测定 |
3.2.3 蜂王浆的抑菌活性 |
3.2.4 UPLC系统的稳定性 |
3.2.5 化合物的鉴定 |
3.2.6 浆蜂和意蜂蜂王浆代谢组学差异比较 |
3.3 讨论 |
3.3.1 代谢物覆盖范围和数据质量评估 |
3.3.2 浆蜂蜂王浆的优质高产特性 |
3.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取浆时间对蜂王浆产量和成分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化学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1.3 蜂王浆样品准备 |
4.1.4 蜂王浆含水量测定 |
4.1.5 代谢物提取 |
4.1.6 UPLC-MS分析 |
4.1.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2 结果 |
4.2.1 不同取浆时间产浆量比较 |
4.2.2 蜂王浆含水量测定 |
4.2.3 不同取浆时间蜂王浆代谢组学差异比较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全文结论 |
5.2 创新之处及新发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氟啶虫胺腈对意大利工蜂的亚致死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蜜蜂的重要价值 |
1.1 蜜蜂的经济价值 |
1.2 蜜蜂的生态价值 |
2 蜜蜂的生物学特征 |
2.1 蜜蜂形态学 |
2.2 蜜蜂生理学 |
3 影响蜜蜂种群生存的因素 |
4 农药对蜜蜂的影响 |
4.1 蜜源植物常用农药种类 |
4.2 蜜蜂接触的农药暴露源 |
4.3 杀虫剂对蜜蜂生理学的影响 |
4.4 杀虫剂对蜜蜂行为的影响 |
5 氟啶虫胺腈介绍 |
6 研究意义及内容 |
6.1 研究意义 |
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意大利蜜蜂工蜂生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蜜蜂 |
1.2 供试试剂及主要仪器 |
1.3 试验蜜蜂的药剂处理 |
1.4 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计算 |
1.5 重量测定 |
1.6 游离水、糖原和脂肪含量的测定 |
1.7 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
1.8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胃蛋白酶活力测定 |
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对蜜蜂生长形态的影响 |
3.2 对蜜蜂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的影响 |
3.3 对蜜蜂体长与体重的影响 |
3.4 对蜜蜂糖原、脂肪和游离水含量的影响 |
3.5 对蜜蜂发育的影响 |
3.6 对蜜蜂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7 对蜜蜂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胃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意蜂成蜂解毒酶活性和嗅觉学习行为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蜜蜂 |
1.2 主要仪器及自制装置 |
1.3 供试试剂 |
1.4 急性毒性试验 |
1.5 亚致死浓度药剂处理 |
1.6 蜜蜂组织粗酶液的制备 |
1.7 蜜蜂组织中生化指标的测定 |
1.8 意蜂嗅觉学习行为的药剂处理 |
1.9 PER行为实验 |
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对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的室内毒性及食物消耗量的影响 |
3.2 对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3.3 对意大利成蜂的毒性 |
3.4 对意大利成蜂嗅觉学习行为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效应下的意大利成蜂头部转录组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样品采集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RNA提取 |
2.2 RNA质量检测 |
2.3 文库构建与质检 |
2.4 测序 |
2.5 数据分析 |
2.6 荧光定量验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侧序数据质控与评估 |
3.2 差异基因鉴定 |
3.3 DEGs的GO功能分析 |
3.4 DEGs的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3.5 RNA-seq数据中意大利成蜂头部DEGs表达水平的qRT PCR验证 |
4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雄蜂选择行为影响及气味受体基因表达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文献综述 |
1.1 蜜蜂的交配行为 |
1.1.1 蜂王的交配行为 |
1.1.2 雄蜂的交配行为 |
1.1.3 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交尾干扰 |
1.2 蜜蜂信息素 |
1.2.1 工蜂信息素 |
1.2.2 幼虫信息素 |
1.2.3 雄蜂信息素 |
1.2.4 蜂王信息素 |
1.2.4.1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及其成分 |
1.2.4.2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分泌量 |
1.2.4.3 不同蜂种蜂王上颚腺信息素的差异 |
1.2.4.5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的功能 |
1.2.4.5.1 引发效应 |
1.2.4.5.2 释放效应 |
1.2.4.6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调控的相关基因 |
1.3 蜜蜂嗅觉机制 |
1.3.1 蜜蜂的嗅觉器官与结构 |
1.3.2 蜜蜂嗅觉感受器识别气味机制 |
1.3.2.1 气味结合蛋白 |
1.3.2.2 神经元膜蛋白 |
1.3.2.3 气味受体 |
1.3.3 蜜蜂神经信号传导 |
1.3.3.1 嗅觉神经信号传导 |
1.3.3.2 类多巴胺受体信号传导 |
1.4 RNA干扰技术 |
1.4.1 RNA干扰定义 |
1.4.2 RNA干扰的发现与功能作用 |
1.4.3 RNA干扰在昆虫上的实现方法 |
1.4.4 RNA干扰技术在蜜蜂研究中应用 |
1.4.4.1 RNA干扰调控目标基因表达的应用 |
1.4.4.2 RNA干扰在蜜蜂级型分化的应用 |
1.4.4.2 RNA干扰在防治蜜蜂病毒病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中蜂、意蜂雄蜂选择行为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蜂群 |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3 雄蜂的培育与收集 |
2.2.4 行为学测试 |
2.3 数据分析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中蜂、意蜂雄蜂对9-ODA选择反应 |
2.4.2 中蜂、意蜂雄蜂对QMP选择反应 |
2.4.3 中蜂、意蜂雄蜂共存对QMP选择反应 |
2.5 讨论 |
3 中蜂、意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特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试验蜂群 |
3.2.2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 |
3.3 试验方法 |
3.3.1 中华蜜蜂AcOr1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3.1.1 中蜂雄蜂样品收集 |
3.3.1.2 中蜂AcOr11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
3.3.2 中蜂、意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特性 |
3.3.2.1 中蜂、意蜂雄蜂样品培育与收集 |
3.3.2.2 雄蜂触角及脑部组织样品准备 |
3.3.2.3 RNA提取、c DNA合成及qRT-PCR检测Ors基因表达 |
3.4 数据分析 |
3.5 试验结果 |
3.5.1 中华蜜蜂AcOr11全长cDNA特性分析 |
3.5.2 中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特性 |
3.5.2.1 中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AcOr10表达特性 |
3.5.2.2 中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AcOr11表达特性 |
3.5.2.3 中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AcOr18表达特性 |
3.5.2.4 中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AcOr170表达特性 |
3.5.3 意蜂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特性 |
3.5.3.1 意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AmOr10表达特性 |
3.5.3.2 意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AmOr11表达特性 |
3.5.3.3 意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AmOr18表达特性 |
3.5.3.4 意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AmOr170表达特性 |
3.6 讨论 |
4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中蜂、意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蜂群 |
4.2.2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 |
4.3 试验方法 |
4.3.1 中、意蜂雄蜂的培育与收集 |
4.3.2 行为学测试试验方法 |
4.3.3 中、意蜂雄蜂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特性 |
4.3.3.1 雄蜂触角及脑部组织样品准备 |
4.3.3.2 qRT-PCR检测中、意蜂雄蜂触角及脑部中性信息素受体Ors基因表达 |
4.4 数据分析 |
4.5 试验结果 |
4.5.1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飞行中蜂雄蜂触角中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2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爬行中蜂雄蜂触角中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3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飞行中蜂雄蜂大脑中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4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爬行中蜂雄蜂大脑中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5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飞行意蜂雄蜂触角中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6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爬行意蜂雄蜂触角中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7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飞行意蜂雄蜂大脑中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8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爬行意蜂雄蜂大脑中性信息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4.6 讨论 |
5 RNA干扰Or11对雄蜂转录因子Kr-h1表达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蜂群 |
5.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2.3 siRNA序列与qRT-PCR引物的设计合成 |
5.3 试验方法 |
5.3.1 雄蜂培育、显微注射与收集 |
5.3.1.1 培育并处理4d雄蜂 |
5.3.1.2 培育并处理14d雄蜂 |
5.3.1.3 培育雄蜂蛹及注射siRNA |
5.3.2 雄蜂触角及脑部组织样品准备 |
5.3.3 RNA提取、cDNA合成及qRT-PCR检测 |
5.4 数据分析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9-ODA对4 d雄蜂触角中Am Or11与AmKr-h1基因表达的影响 |
5.5.2 9-ODA对14 d意蜂雄蜂触角中Or11、Kr-h1基因表达的影响 |
5.5.3 触角、头部注射siRNA对意蜂雄蜂成活率的影响 |
5.5.4 触角注射siRNA-Or11对意蜂雄蜂触角、大脑中Or11、Kr-h1及Br-c基因表达的影响 |
5.5.5 头部注射Or11-siRNA对意蜂雄蜂触角、大脑中Or11、Kr-h1及Br-c基因表达的影响 |
5.6 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投稿论文 |
致谢 |
(7)烯啶虫胺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的亚致死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蜜蜂的生物学特性 |
1.2.1 蜜蜂形态 |
1.2.2 蜂群的组成 |
1.3. 烯啶虫胺 |
1.3.1. 烯啶虫胺简介 |
1.3.2. 烯啶虫胺的研究进展 |
1.4. 蜜蜂肠道的研究进展 |
1.4.1. 肠道菌群的相关概念和定殖环境 |
1.4.2. 蜜蜂肠道菌群的分类地位 |
1.4.3. 蜜蜂肠道菌群的主要功能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烯啶虫胺对意蜂工蜂急性毒性及亚致死剂量毒性效应 |
2.1. 仪器设备与试验材料 |
2.1.1 仪器设备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烯啶虫胺蔗糖溶液的配制 |
2.2.2 新出房工蜂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
2.2.3 新出房工蜂的亚致死毒性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3.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
2.3.2 亚致死毒性试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烯啶虫胺对意蜂工蜂不同组织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1. 仪器设备与试验材料 |
3.1.1. 仪器设备 |
3.1.2. 试验试剂 |
3.1.3. 试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工蜂不同组织相关酶酶活力的测定 |
3.2.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对意蜂工蜂腹部组织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3.2 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对意蜂工蜂头部组织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对意蜂工蜂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4.1. 仪器设备与试验材料 |
4.1.1 仪器设备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工蜂中肠解剖 |
4.2.2 肠道细菌基因组DNA抽提和PCR扩增 |
4.2.3 Illumina Mi Seq测序 |
4.2.4 数据质控与统计 |
4.2.5 OTU聚类分析 |
4.2.6 分类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DNA的质量检测 |
4.3.2 测序基本数据 |
4.3.3 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对工蜂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4.3.4 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对意蜂工蜂中肠细菌结构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RNA-seq高通量测序检测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对意蜂工蜂肠道基因谱的影响 |
5.1. 仪器设备与试验材料 |
5.1.1 仪器设备 |
5.1.2 试验试剂 |
5.1.3 试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测序样品准备 |
5.2.2. cDNA文库构建及RNA-seq测序 |
5.2.3. 数据分析 |
5.2.4. 差异基因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
5.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原始读加工和定量基因表达 |
5.3.2. 对照组和处理组间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5.3.3. 差异基因聚类 |
5.3.4. 富集分析 |
5.3.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验证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点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嗅觉调控工蜂识别幼虫及浆蜂增强幼虫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蜜蜂概述 |
1.1.1 蜜蜂种类与分布 |
1.1.2 蜜蜂生物学特性 |
1.2 我国浆蜂选育和相关研究 |
1.2.1 我国蜜蜂饲养概述 |
1.2.2 蜂王浆简介和我国蜂王浆高产蜜蜂选育 |
1.2.3 浆蜂蜂王浆高产机理研究 |
1.3 嗅觉系统概述 |
1.3.1 昆虫嗅觉系统简介 |
1.3.2 昆虫嗅觉相关蛋白及其功能 |
1.3.3 蜜蜂嗅觉蛋白研究进展 |
1.4 幼虫信息素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内容和主要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交互饲喂与蜂王浆产量调查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和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挥发性幼虫信息素鉴定及哺育蜂触角EAG反应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样品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幼虫挥发物鉴定结果 |
3.3.2 触角EAG反应 |
3.4 讨论 |
3.4.1 挥发性幼虫信息素在远距离幼虫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
3.4.2 浆蜂嗅觉增强提高幼虫识别接受 |
第四章 幼虫信息素引诱观察实验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样品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试剂耗材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浆蜂和意蜂哺育蜂触角蛋白质组比较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样品 |
5.1.2 主要仪器和软件 |
5.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样品收集和蛋白提取 |
5.2.2 样品处理 |
5.2.3 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浆蜂意蜂哺育蜂触角质谱数据质量评估 |
5.3.2 浆蜂和意蜂哺育蜂触角蛋白定性分析 |
5.3.3 浆蜂和意蜂哺育蜂触角蛋白定量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嗅觉蛋白基因扩增及其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样品 |
6.1.2 主要仪器 |
6.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
6.2 实验方法 |
6.2.1 触角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
6.2.2 ORFs引物设计 |
6.2.3 基因扩增、克隆和测序 |
6.2.4 基因序列和蛋白结构分析 |
6.2.5 嗅觉结合蛋白及部分与能量相关基因触角表达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基因扩增与克隆 |
6.3.2 OBPs和 CSPs序列比对与理化性质分析 |
6.3.3 OBPs和 CSPs蛋白结构预测 |
6.3.4 浆蜂意蜂哺育蜂触角OBPs和 CSPs表达量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OBPs和 CSPs蛋白表达纯化及与幼虫信息素结合特性分析 |
7.1 实验材料 |
7.1.1 实验样品 |
7.1.2 主要仪器 |
7.1.3 主要试剂耗材 |
7.2 实验方法 |
7.2.1 OBPs和 CSPs表达载体构建 |
7.2.2 OBPs和 CSPs重组蛋白诱导表达和纯化 |
7.2.3 OBPs和 CSPs重组蛋白与幼虫信息素结合特征分析 |
7.3 实验结果 |
7.3.1 载体构建和蛋白表达 |
7.3.2 OBPs和 CSPs配基结合特性分析 |
7.4 讨论 |
第八章 CSP4与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结合机制分析 |
8.1 实验材料 |
8.1.1 实验材料 |
8.1.2 主要仪器 |
8.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
8.2 实验方法 |
8.2.1 荧光光谱测定 |
8.2.2 紫外光谱测定 |
8.2.3 结合力和结合距离分析 |
8.2.4 等温滴定分析 |
8.2.5 圆二色谱测定 |
8.2.6 CSP4与β-罗勒烯或别罗勒烯分子模拟和对接 |
8.2.7 突变引物设计和点突变 |
8.3 实验结果 |
8.3.1 CSP4与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猝灭机制分析 |
8.3.2 CSP4与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结合力分析 |
8.3.3 CSP4与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结合距离计算 |
8.3.4 等温滴定量热法分析CSP4与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结合热力学变化 |
8.3.5 圆二色谱分析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与CSP4结合时蛋白结构变化 |
8.3.6 分子模拟和分子对接分析CSP4与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结合 |
8.3.7 CSP4与β-罗勒烯和别罗勒烯结合关键氨基酸定点突变 |
8.4 讨论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意蜂哺育对中蜂蜂王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卵巢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营养杂交的研究进展 |
1.1.1 营养杂交定义 |
1.1.2 营养杂交方法的探索 |
1.1.3 营养杂交对后代工蜂的影响 |
1.1.4 营养杂交对蜜蜂分子变异的影响 |
1.1.5 营养杂交技术在蜜蜂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2 蜜蜂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概况 |
1.2.1 蜜蜂形态学研究的方法 |
1.2.2 研究蜜蜂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
1.3 蜜蜂生殖潜能研究进展 |
1.3.1 卵巢管数与生殖潜能 |
1.3.2 受精对蜜蜂卵巢基因表达的影响 |
1.3.3 CO_2对蜜蜂卵巢基因表达的影响 |
1.3.4 初生重对蜂王繁殖力的影响 |
1.4 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 |
1.5 研究背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与耗材 |
2.1.2 试验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0 试验样本的选择 |
2.2.1 中蜂哺育蜂群的建立 |
2.2.2 意蜂哺育蜂群的建立 |
2.2.3 蜂王繁殖性能测定 |
2.2.4 后代工蜂形态测定 |
2.2.5 蜂王卵巢组织采集 |
2.2.6 蜂王卵巢组织RNA提取 |
2.2.7 转录组文库构建 |
2.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蜂王体重和日产卵量的变化 |
3.2 卵重和卵形变化 |
3.3 后代蜂王与后代工蜂出房体重 |
3.4 后代工蜂形态指标分析 |
3.5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控制 |
3.5.1 测序碱基质量值 |
3.5.2 测序碱基含量分布 |
3.6 转录组文库质量评估 |
3.6.1 mRNA片段化随机性检验 |
3.6.2 插入片段长度检验 |
3.6.3 转录组测序数据饱和度检验 |
3.7 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及分析 |
3.8 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3.9 序列结构分析 |
3.9.1 SNP和 InDel分析 |
3.9.2 可变剪接事件数量统计 |
3.10 基因表达量分析 |
3.10.1 基因表达分布 |
3.10.2 差异表达筛选 |
3.10.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
3.10.4 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 |
3.10.5 DEGs通路富集分析 |
4 讨论 |
4.1 意蜂哺育对中蜂蜂王的影响 |
4.2 意蜂哺育对中蜂蜂王卵重的影响 |
4.3 意蜂哺育对中蜂蜂王后代体重的影响 |
4.4 意蜂哺育对中蜂蜂王后代形态的影响 |
4.5 与蜂王繁殖性相关的功能基因 |
4.6 影响蜂王繁殖性能的通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蜜蜂授粉行为对蓝莓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蜜蜂授粉 |
1.2 蓝莓授粉特性 |
1.3 蓝莓植物学特性 |
1.4 蓝莓生产习性 |
1.5 蓝莓价值 |
1.6 中华蜜蜂 |
1.7 意大利蜜蜂 |
1.8 蜜蜂授粉技术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9 我国授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二章 蜜蜂为蓝莓授粉的行为比较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蜜蜂蓝莓授粉的品质影响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大田蓝莓蜜蜂授粉技术 |
4.1 授粉蜂群的准备 |
4.2 授粉蜂群的配置 |
4.3 授粉蜂群的管理 |
4.4 病虫害防控 |
4.5 意蜂主要病虫害 |
4.6 蓝莓授粉期管理 |
第五章 浙江省经济作物蜜蜂授粉模式展望 |
5.1 经济作物蜜蜂授粉技术模式 |
5.2 蜜蜂授粉模式实施成效及积极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意蜂生物学特性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蜂的传粉作用研究[J]. 王华堂,李良斌,陈海玉,张学锋,陈隆达,赵红霞. 环境昆虫学报, 2022
- [2]蜜蜂JH手性构型分析及JHA对其JH滴度影响研究[D]. 刘胜. 广西大学, 2021(12)
- [3]代谢组分析揭示了蜂王浆高产的代谢适应基础[D]. 祁丹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产量和取浆时间对蜂王浆品质的影响[D]. 张丽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氟啶虫胺腈对意大利工蜂的亚致死效应[D]. 季文娜. 扬州大学, 2020
- [6]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对雄蜂选择行为影响及气味受体基因表达特性[D]. 刘俊峰.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7]烯啶虫胺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的亚致死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D]. 朱丽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5)
- [8]嗅觉调控工蜂识别幼虫及浆蜂增强幼虫接受机制研究[D]. 吴帆.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12)
- [9]意蜂哺育对中蜂蜂王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卵巢转录组分析[D]. 吴贵辉.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10]蜜蜂授粉行为对蓝莓品质的影响研究[D]. 赵东绪.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