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_农民论文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_农民论文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对策论文,农村论文,体育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98(2007)05-0017-06

修回日期:2007-06-23

农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是构建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农村体育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重新审视新农村体育发展问题,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增强农民的身体素质,如何使农村体育资源最大化,如何发挥体育的更大作用,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因此,将农村体育发展置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与新农村建设进程联系在一起,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体育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地位与作用

1.1体育是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面对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近年来农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所增加,这些均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一项公共投资,体育的投资效益主要以隐性的方式缓慢而持久地释放出来,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农村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减少农村居民的发病率,提升生活质量。通过减少医疗开支,从而间接创造社会财富。从此观点出发,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和发展农村经济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

1.2体育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是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要以文明和道德作用于人的,并通过作用于人而作用于社会[1]。我国的体育事业,既是为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力手段,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体育文化更是要以高度的文明和崇高的道德构筑人的精神和升华人的思想,纯化人的心灵和鼓舞人的斗志,提高人的素质和锤炼人的意志。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防止农村面貌改善了,而农民自身面貌却依然如故,甚至出现“住进楼房事更多”的情况。如物质上富裕了,精神上却很空虚,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仍然保留农村村野文明的深深烙印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将对农民群众的道德风尚、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转变农村落后的不健康的生活观念、排斥黄、赌、毒等的存在与发展,优化社会环境、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1.3体育是“新型农民”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1998年公布的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结果表明,农民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大部分指标低于科技人员、行政人员、工人等人群,部分地区的农民仍是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高农民健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如何采取有效手段,进一步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对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农村体育作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文明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高农民素质,树立文明风尚的重要内容。农村体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农民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而且有利于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全面推进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解决最多的、最贫困的、最需要发展的农民健康问题,树立农民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加强民俗、民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1.4体育拉动新农村体育消费,推动产业发展

受地理环境、传统观念以及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村人群体育消费意识淡漠,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从理论上讲,消费人口的规模决定着体育市场的规模。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也就孕育着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随着新农村体育建设的推进,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我国农民的体育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体育观念的改变加之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大大推动新农村体育消费的市场发展。同时,体育消费是一种发展型和享受性消费。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将激发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欲望。因此,体育消费的扩大,将推动新农村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2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的新挑战

2.1农村体育的不平衡发展

近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的变动呈现多元化与复杂化。一方面经济分化及社会成员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与以往的政治关系一起为农村急剧形成的社会分层提供了基本依据;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平衡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差异也造就了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江浙发达地区的农村,从经济基础、个人意识到经济、社会结构均发生较大变化,已经变成一个开放性城乡融合的社会,体育发展很快,体育设施条件甚至超过了城市社区。经济的振兴、农民劳动条件的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得富裕农民对精神生活产生了内生性的需求,体育成为人们娱乐消遣的重要活动内容和形式,农村体育的运行机制开始从政府主导型向自发型转变。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开始从“劳动替代型”向“健康娱乐型、人际关系型”等多元方向转变。如被命名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张江镇,到目前为止,各村、居委会已建成健身点45个,健身苑1个,健身房15个,总面积为1 500 m2,配备各类健身器材300余件,该镇已有30多支体育团队。然而,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的发展滞后,农村体育基本

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有些地区,农民早有健身需求,但客观条件迟迟不能跟进,需求难以得到基本满足;也有的地区,农民体质健康状况欠佳,却未意识到对锻炼的需求;还有些村里的体育活动反倒不及过去。

2.2村庄重组引发新矛盾

首先,从管理机制看,村庄重组带来了乡镇机构的改革。农村乡镇机构在“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节约开支、解决财政人员供养问题”的过程中,以前乡镇文体中心不复存在,只设立文化服务中心,属于社会服务性组织。具体到村落,由于村落合并,村干部精简,村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由以前的3人减至1人,身兼数职,监管体育的精力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重组后村庄公共资源的流动性、共享性不够明显,致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尚未形成顺畅的资源流转机制。重组后村庄经济仍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原先村庄地域上的边界,往往成为新的难以逾越的地域界限。

第三,村庄重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有些村庄重组完全是政府硬捏合的产物,致使不少村庄重组貌合神离,使得新农村体育的构建难有新的突破。

第四,由于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问题而引发的村庄内部矛盾接踵而来。重组后村庄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协调村庄体育资源的产权关系,特别是随着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以及主体之间关系的复杂化,村庄社会的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在利益的分配问题上,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同村村民不同待遇的问题,这就使得村民产生不公平感,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加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形成,极不利于新农村体育的协调发展。

2.3“空巢”家庭、流动人口增多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但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很多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见识的农民大量外流,农村“空巢”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空巢”学生已构成一个日渐增多的特殊群体和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如2006年,广西南宁市妇联通过对12个县(区)128个乡(镇)的1866所农村学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市现有“空巢’”学生13.3875万人,占农村学生总数的19.29%。由于缺乏关爱,“空巢”学生亲情饥渴,性格比较内向、孤僻。容易受到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许多“空巢”学生无心上学,逃学、辍学时有发生[3]。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使新农村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也使新农村体育组织工作面临新的难题。

2.4税费改革带来新冲击

税费改革对农村体育发展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农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有助于改善其生活环境,继而为扩大农村消费、开展健身活动创造条件,有利于农村体育的开展。另一方面,税费改革在给农民带来众多实惠的同时,没有农业税收返还,县、乡、村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乡镇财政收入比过去减幅达到60%—70%。县、乡、村三级财政收入随税费改革而锐减的不利情况,使公共事业经费来源出现新的较大缺口,造成包括体育在内的公共事业性经费下降,使本来就为数不多的体育事业经费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贫困和落后地区,处境将更加困难。

3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

3.1着眼农民,立足村落

新农村建设对“人”的尊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央一再强调的“农民自愿”原则,二是培育和造就新农民。造就新型农民,不可忽视农村体育的作用。解决好农民体育问题,关系着社会体育的大局,也关系着建设新农村的大局。因此,需要我们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思想,以全面的、协调的、科学的发展观把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提上议事日程,实现对农民的终极关怀[4]。

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组成它的是散落的无数个村落。尽管各地的村落自然环境、经济条件、风俗习惯有差异,但它的形成和发展延续、相对封闭性、小圈子内部聚族而居的社会形态却大致相同。从纵的角度看,人们世世代代居住在一起,祖祖辈辈传承着亲情、友情和其他各种恩恩怨怨;从横的角度看,外圈是村与村之间土地的边缘,中间是家挨家、户挨户的村落建筑群落,内层是由血缘关系、亲戚关系、街坊邻里关系等组成的彼此交叉或各自独立的小圈子,而家庭是这层层圈子的核心。“纵”和“横”的共同作用,把村落锻造成一个非常固定的小社会,这个小社会几乎圈定了农民生存的空间,各家各户的合作和纷争也几乎都限定于这个圈子内。

村落形成于人类社会成型的初期,经过成千上万年的风风雨雨延续至今、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还将一直延续下去。这一组织形式对千百年来农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形成影响巨大。在对农村体育实际的把握上,如果着眼村落的这些共性,立足于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认识农村,更能抓住农村体育问题的实质。以农民为本,着眼于村落,也应是新农村体育建设的着眼点和归宿。

3.2建立健全农村体育发展体系

3.2.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新农村体育要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前提。历次群众体育调查均表明,经济收入的高低同人们的体育参与有很强的关联性。因为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加大政府及其他部门和企业对农村体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并由此带来个人经济状况、居民体育消费观念、公民的体育参与意识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使农村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各地只有按照“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原则,加快党的十六大所强调的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落实,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才能有意愿、有能力参加体育活动。

3.2.2宣传发动体系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目前,在农村的4.8亿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占48%,高中文化程度占12%;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文化程度低下也影响了农民正确体育观念的形成。因此,要发展农村体育,改变农民的健身观念,舆论要先行。考虑到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要通过图片展示、录音录像、现身说教、广播、电视、墙报等直观性宣传手段,加大健身知识与政策的宣传,在农村地区形成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要重视农村基层领导和体育骨干的影响示范作用,带动农民树立“健康就是财富”、参加体育锻炼就是投资健康的观念,使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农村居民的自觉需要。

3.2.3组织管理体系

体育组织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政府型体育组织,二是群众体育组织,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还较欠缺,这就决定了政府性体育组织在新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一,县级以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到“高度重视、统筹兼顾、责任明确、分级管理”。把农村体育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从而确保农村体育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第二,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农民体育协会由于其组织的自发性、业余性,具有相当积极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县级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在农民体育协会的配合下,其效果往往要比单纯的行政组织好得多。

第三,乡镇政府把体育事业纳入乡镇发展总体规划,保证体育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的落实,以不断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

第四,充分认识和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是开展农村

体育建设工作的最基本前提。

第五,县级体育部门为乡镇配备热心体育、精于业务的专干;乡镇还要发现和培养体育积极分子(复员退伍军人,高、初中毕业回乡青年)。可利用农闲时间开设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体育骨干,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人参加体育锻炼和活动,从而推动农村体育发展。

3.2.4多元融资体系

第一,加大政府体育资金投入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力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入要更多地在宏观环境上,基础设施上进行供给。要在建的同时注意培养农民的维修意识与提供激励机制,强化基层政府在维修中的责任意识,在投入建设中要考虑在预算维修资金。第二,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引导,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添砖加瓦。第三,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第四,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如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农民四街村民马瑞福自办体育的成功典范就可以加以推广。马瑞福自筹资金建起一个小型体育场,场内有篮球、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台,还有单双杠、爬绳、滑梯、秋千等几十种健身器材,免费向村民及周边村群众开放。

3.2.5农村体育内容体系

一是建立常规活动体系。每年利用农闲、节假日、春节等余暇组织舞狮、舞龙、拔河、掰手腕、长跑、钓鱼等常规项目的比赛。

二是建立农村“特色”内容体系,将体育活动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把趣味与常规竞技项目结合起来。如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镇开设的趣味体育项目:100m拾玉米、3人同心协力走、100m捡化肥等项目;北戴河区举办的插秧、耕作、收割等具有农民特色的体育比赛,生动地表现了农民勤劳朴实、开朗热情的精神风貌。

三是挖掘和创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体系。根据我国体育博物院和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有关专家所进行的全国性调查报告表明:在我国流传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多达977种,如放风筝、舞龙、龙舟、扭秧歌、踩高跷、侗族的“抢花炮”、彝族的“跳火绳”、满族的“跳马跳骆驼”、蒙古族的摔跤等,但很多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已日渐消失。因此,为了推动新农村体育发展,应该深入挖掘和开发这些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使一些濒临消失的体育文化活动重新焕发活力。

四是与时俱进,大力传播新体育文化火种,将现代时尚的体育活动如健身操、交谊舞、羽毛球、台球、木兰拳等等向广大农村地区渗透。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农村体育内容时,应找准农村体育与农村地理环境、农村民俗文化的契合点。

3.2.6体育设施修建与维护体系

发展新农村体育事业应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要本着“因陋就简、小型实用”的原则,以“以人为本,科学实施,面向农村,服务农民”为方针,结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当地农村基础设施规划统筹考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要列入当地政府的工作计划,应当形成政府支持、依托社会、开拓市场、全民参与的运行机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公共设施,并尽可能发挥体育场地的健身、文化、集会等多项功能。同时体育场地建设应与体育组织建设、活动建设紧密结合,争取将体育场地变成固定的群众晨、晚练点。

另外,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可以将农村中小学建成为农村体育的基地,规定课余时间向全体村民开放,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在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上,要坚持“统一管理、共同使用、长期开放、经常维护”的原则,注意制定体育场馆的管理、维护长效机制,避免出现因缺乏维护而造成器械过早破烂受损、不能使用等现象。

3.2.7建立农民科学健身知识培训体系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紧缺现象,采用农村体育“三级培训”机制,可以充分利用全社会的体育人才资源,有效开展农村体育。“三级培训”即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和方式,由上而下,分三级进行逐级培训指导。第一级培训是由各级体育管理部门选拔德才兼备的体育专业优秀教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骨干分子进行培训,其目的是为第二、第三级培训培养教师。这一级培训要针对不同的农村地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分子进行培训。

第二级培训是为了提高当地体育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而展开的。培训对象多为当地体育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体育志愿者等等。这一级的培训内容要兼顾当地农村传统体育的特点和现代农民新的建设需求。培训目的是提高各县、乡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的理论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是为第三级培训培养教师。

第三级培训是三级培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农村体育的具体体现和有效途径。其目的是通过在农村宣传有关体育方面的方针、政策,普及保健知识和健身方法,树立健身意识,培养健身习惯,能够广泛深入地提高农民的体育素质,推动农民体育的发展。针对地域特点、体育文化氛围的不同以及农民素质的差异,可以把第三级培训对象划分为“提高型”、“推广型”、“普及型”三类,根据不同类型确定不同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第三级培训是与农民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指导,有利于提高农民的体育水平[5]。

3.2.8农民体质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国民体质检测体系,可以为农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各省、区、市体育行政部门要派出体质检测车,下乡为农民进行免费体质测定。同时应组织有关专家举办体育健身和科学生活方式的讲座,义务开展健身指导和健康咨询服务。各县市区、各镇也要建立较完善的国民体质检测站(点),每年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农村群众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进行科学抽查,检测农民体质。支持有条件的镇、街成立“体卫结合”的体质检测站。逐年扩大检测人数,做好国民体质测试在农村的实施工作。建成的每个监测站(点)要保证有工作制度,有专人负责,有办公地点,有活动经费,定期开展体质检测工作,各地体育局要给予体质监测站(点)资金扶持。

3.3以“强”补“弱”,充分发挥农村体育的优势

相比城镇居民,农民仍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掘农村体育发展的有利因素,将推动新农村体育的发展。首先,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农村的深入实施,国家体育总局决定2004年为“农村体育年”,提出“全面奔小康,生活要健康”的口号,在全国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得到加强。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我国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充分表明国家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国家也将安排资金9500万元,计划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选择2 5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进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2010年争取全国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惠及5.1亿农民。政府加大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体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呈现公共财政的理性回归。这些政策的出台给新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农民的余暇生活单调,外界干扰因素较少,富于变化的体育活动对农民的吸引力可能大于城镇居民。体育运动正是依赖其高度的竞争性、变化性吸引观众和参加者,这些体育的本质特性较符合农民的兴趣口味和文化价值。

第三,农民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口,如老人、妇女等很少参加生产劳动,他们的余暇时间多于城镇居民。应充分展现体育活动的魅力,引导他们的休闲取向。

第四,利用地理优势。农村地广人稀,某些活动在

房前屋后、河边田头即可进行。而且,天然的自然资源为农民健身提供独到的健身场地。因此,在崇尚“绿色健身”和“体育旅游”的今天,农民健身在一定程度上比城市居民更方便,选择也比较自由。例如冀中地区西部是重峰叠翠、万里长城绵延其中的太行山、东部是平原沃野千里、“华北明珠”光彩四射的白洋淀,农民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优势和自己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开展户外运动,充分享受阳光、空气。

第五,农村传统价值和社会结构中不乏有利于开展体育活动的因素。如农村基层的党团组织和管理机构在农村群众中影响较大,可用于体育活动的组织。民兵训练、学校体育,开展体育活动可依托这些传统的活动。此外,民族传统体育、节假日均有利于体育的发展和农村特色体育的培育[6-7]。

3.4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农村体育最基础的操作单元是法定的行政村,即村民委员会辖区共同体,它是以村民委员会建立为前提的。村委会的主要职能与农村建设工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它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本身就担负着便民利民服务、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开展农村居民精神文明建设、办理辖区村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等多项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因此,组织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是村民委员会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国有近百万个行政村和400多万个自然村,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01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取得明显成就。

民政部最新统计表明,全国新当选的村委会干部中,党员比例为70%,文化程度大都在初中以上,平均年龄为40岁。从目前情况看,已经具备一个较好的基层组织基础,如何发挥村支两委会在促进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3.5整合农村学校体育资源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希望工程的实施,农村学校体育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软硬件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外,“九五”以来,我国有数百万农村民办教师经过培训和资格认定重新上岗,农村师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可见,借助已较为普及的中、小学的软硬件力量,让农村学校资源在开展农民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是目前多快好省地发展农村体育的捷径。在农村体育资源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学校体育与农村体育双向结合不仅仅是人力、物力的相互有效利用,使农村体育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得以解决,而且对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6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实践证明,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是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抓农村基层体育可以先从经济较富裕的乡镇和有体育传统习惯的乡镇抓起,滚动发展。也可及时发现推介典型,各省、市、县都要持续开展体育先进乡镇评比表彰活动,组织召开农村体育现场会,把优秀典型推向全县、全市乃至全省,以典型带动一般、促进一般。秦皇岛市海港镇便是成功的典范。如韩庄村村民自费学跳健身舞,回村后组建了健身队,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参加,使这个过去打牌成风的乱村,转变为全镇的文化体育活动先进村。

3.7加强农民工和流动人员的体育管理

作为数量庞大而又十分特殊的群体,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和身心健康状况对于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山西省原平市消费者协会与市体育运动中心,联合对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体育活动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至少有85%的农民工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城市的社区体育活动,农民工实际上已成为农村与城市两头不管、远离体育的庞大群体[8]。农民工的经济需求和政治诉求以及文化追求都应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得到应有的满足。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条件以及教育、卫生等项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把农民工体育的发展纳入到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总体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农民工体育发展规划。与此同时,根据农村人口到城市务工人员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多的特点,还要重视农民工的体育管理问题。

标签:;  ;  ;  ;  ;  ;  ;  ;  ;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