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节能是当代我国发展的一个基本,是我国新的建筑行业的增长点和根本发展的动力。根据我国新的发展理念建筑业可以作为一个最明显的指标,建筑节能成为我国现在发展的新行业中的新导向。通过研发创新,制度创新,全民创新的一整套体系才能保证节能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新常态的正常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当前建筑节能的现状分析,针对我国建筑节能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发展战略
1导言
随着人类追求经济发展,人类日益增长的住宅建造需求与地球各种资源的逐渐枯竭形成鲜明对比。在我国,住宅能源消耗比重增加,因此,怎么做到有效科学规划资源,实现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这一基本国策,是中央政府及国民非常关心的问题。
2 建筑节能的现状
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2%左右,而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最终将达到50%左右,建筑节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正处在建筑业高速发展时期,建筑规模之大,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前所未有。据住宅与城乡建设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每年平均以20亿平方米左右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房屋建筑面积将达到686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在使用期内,将消耗大量的能源,用于采暖、空调、制冷、热水供应、照明、通风等,目前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27.5%。因此,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事关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必须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建筑建材领域一大热点问题。我国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颁布与实施,为建筑节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使建筑节能走上了有法可依的道路。节约能源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抓好建筑工程节能质量对发展节能地型建筑,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战略分析
3.1加强建筑体形系数控制
要想做好建筑节能,必须要加强对建筑体形系数的控制。建筑体形系数主要是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体积之间的比值。具体来说,在建筑物外观上,要尽可能的设计规整,避免出现凹凸变化,从而达到减少维护机构散热的目的。同时,建筑物采用浅色外表面的围护结构,在夏季的时候能够进行太阳辐射热的反射,从而减少热量通过墙壁外表面传递到室内。
3.2提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
提倡热源宜采用废热或工业余热,规定锅炉运行效率,集中供暖系统耗电输热比、空调冷(热)水系统耗电输冷、室外管网的输送效率,热力管网安装平衡阀保障系统水力平衡率达到要求。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应选用高能效水源热泵机组,并宜采取降低循环水泵输送能耗等节能措施,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采用余热回收技术,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新风负荷占总负荷的35%左右,采用热回收效率达75%的装置,极大地减少新风负荷。在供暖系统采用分户计量技术,在用户散热器上安设温控阀,用户可根据个性需要调控室内温度,以达到既舒适又节能的效果。
3.3延伸新理念,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更加人性化和生态友好化
未来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能源危机,绿色建筑所延伸出的新理念,已经不单单是节约能源的问题,而是将节能建筑中的余能、余水和生活垃圾等,通过科技手段,形成一种新的模仿大自然的微循环,这样可以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更加适应人类生存,也更加体现出生态友好化。例如,室内的绿植,可以用再生水进行浇灌,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改善室内空气环境,调节空气湿度,水中生长的植物可以给鱼类提供食物和氧气,厨房垃圾可以制作鱼饲料等。这只是一个最最简单的例子,由此延伸出能源的再生利用和自发自用,如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通过绿色建筑和智能电网、物联网等,充分利用各种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可以设计建造出更好的生态建筑。
3.4可再生能源利用
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利用光热对建筑物供暖和热水供应,利用光电技术供室内照明和其他电器的需要。采用多种热泵技术对建筑进行供暖或制冷的技术。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电能,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在冬季向室内供热,夏季则对室内制冷,实现对建筑物的空气调节。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可再生能源差异大,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可再生能源。
3.5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对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也提升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智能化技术作为保证人们更高需求实现的重要保证,开始逐渐在建筑中获得了更深入的应用。如图1所示:
当前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建立在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而这也使得智能化建筑逐步成为目前产业化的活动中心。建筑智能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节能以及环境控制两个方面,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建筑能耗问题逐渐成为了突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打造建筑智能化系统对建筑环境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控,以为降低建筑能耗提供参考。
3.6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应用
截至目前为止,太阳能都是被公认的最丰富、最干净的重要能源。太阳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为建筑节能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太阳能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能够发挥良好的节能效果且表现在各个方面。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建筑工程的楼顶安装太阳能用于发电,可以通过收集到的太阳热能转化为电能,并在借助蓄电池的条件下,实现相关线路的供电设备中,满足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的照明以及各种用电需求。
4 结论
综上可知,建筑节能涉及建筑各门相关学科的许多方面,是一项集管理、技术、材料等于一体的项目,同时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息息相关。为了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在涉及到他们在工作的各个方面时,需要让双方之间的合作能够全面、有效地参与在涉及到他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要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建筑节能案例的经验及节能技术,进行相应的创新,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节能成果。
参考文献
[1]江亿.我国建筑节能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06:30-38.
[2]梁浩.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7:84-85.
[3]丁玉龙.我国建筑节能存在问题及措施探析[J].门窗,2016,09:42.
论文作者:程学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论文; 太阳能论文; 节能论文; 建筑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