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与对策_党建论文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与对策_党建论文

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点论文,私营企业论文,党建工作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私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一个新的领域,目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滞后,我们党有领导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经验,而对如何搞好私营企业党建工作则需不断探索。

一、私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

(一)理论研究滞后,政策指导不力,难以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理论研究跟不上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发展变化,私营企业党建工作是党建工作领域面临的一个新情况、新任务、新课题。传统的党建理论和党建经验不能完全解释或解决私营企业党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是政策指导不到位,使私营企业党建工作无章可循,基层感到左右为难。如: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是什么?私营企业中党组织应是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工作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党员受雇于业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领导如何实现?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

(二)私营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不明确,直接影响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目前,全国还没有成立统一管理私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机构和部门。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由于隶属关系不统一,有的归县(市)、区机关工委或组织部门,有的归街道党委,有的归工商行政管理局、经贸委、工商联、私营(个体)协会等部门中的党组织,原国有、集体企业转制为私营企业的,党组织多数挂靠原来的主管部门党委。私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由哪里审批,归属哪里管理,没有统一的做法和明确规定。多头管理,分散管理,造成一些私营企业组建党组织的工作程度不同地受到影响。

(三)私营企业主对党建工作不够理解,有抵触情绪,带来党组织工作到位难。不少企业主对在其企业里建立党组织有偏见或疑虑。一方面是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私营企业主不能入党”的规定,影响私营企业主对党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些私营企业主有顾虑,担心党组织建立后会削弱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担心私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会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并且会增加企业成本,担心建立了组织后搞阶级斗争,搞对立,鼓动工人闹事,使企业不得安宁等。

(四)私营企业党员流动快,管理难度大。私营企业建立党组织,一个十分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和前提,就是党员要达到必需的数量(支部至少要达到3人),而私营企业恰恰就是在党员数量这个关键点上难以保障。由于私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业主可以随时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增加或减少员工,党员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频繁,使组建党的基层组织所要求的最低党员数量经常处于无保障之中。如:农村中有相当一部分党员长期在外打工,而组织关系仍留在农村老家,城市有部分下岗工人到私营企业打工的,不愿把组织关系转来,加之不少私营企业未建党组织,就使党员处于原单位管不了,私营企业无人管,企业所在地党组织无法管的“三不管”状态。所以,私营企业有许多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处于自流、失控状态。有的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不愿表露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这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受到了削弱。

(五)私营企业党的建设缺少物质保证。私营企业产权私有,导致了在私营企业中设置党组织或在企业中开展党的活动方面,对企业主依赖性很大。这就在某种意义上使相当一批私营企业党组织在私企老板直接控制下,党组织及党建工作的物质基础由私企老板提供并作决定。然而一些私营企业主一般认为党组织与企业的目的相关性不大,在为党组织活动提供场所,经费等方面极不情愿并心存芥蒂。

(六)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对业主的监督难。私营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了私营企业党组织的定位不同于国有、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的财产具有私有性,员工具有雇佣性。因此,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业主的认同。私营业主不愿建党组织或建了党组织不支持开展活动怎么办?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不能进入核心领导层,也难以了解企业主是否守法经营,难以发挥监督作用。同时,即使掌握了违法经营行为,也由于与企业主之间存在雇佣关系怕被老板解雇而不敢监督。

二、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理论研究,从政策上加以引导。私营企业有它不同于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其党建工作也有它自身特殊的规律性,实践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党建理论和方法。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探索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规律,努力开拓适合私营企业特点的党建工作新路子。要不断探索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形成适合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新理念和新理论,并运用来指导新形势下的私营企业党建工作。并且,应该从政策上积极加以引导,按照“七一”讲话的要求,抓紧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方针政策,同时也为基层党组织提供比较具体的工作依据。明确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原则、组织设置、地位作用、隶属关系、活动方式、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和领导责任等,使私营企业党建工作有章可循。

(二)理顺隶属关系,为私营企业开展党的工作设置合理的管理模式。私营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不明,管理体制不顺,不但给党组织的设置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不利于管理和私营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因此,应进一步理顺和明确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私营企业党组织都要有明确的上级基层党委。因此,解决私营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问题,是否应遵循这样的思路:私营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原则上应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隶属于各级地方党委。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私营企业和公有制企业应同等看待。也要把私营企业分解为不同的经济类型,同公有制一样在行政隶属关系上找到相应的主管部门,然后再按行政隶属关系明确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领导关系。从目前情况看,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模式:①属地管理;②行政管理;③园区管理;④部门管理。通过上述办法明确私营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可改变目前各地私营企业党组织管理上“各行其是”的状况。

(三)解除私营企业主的某些顾虑和疑惑,使他们积极支持建立健全党组织的工作。私营企业主在私营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私营企业最大的特点是私有性,企业中其他成员包括共产党员在内,都是私营业主的雇员,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所以,私营企业主无论是愿意建立党组织还是不愿意建立党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就是以是否有利于自身利益为建立党组织的先决条件。私营企业能否建立起党组织,其关键在于私营企业主对党组织的态度问题。如果私营企业主反对建立党组织,企业的党员即使建立了党组织也难开展工作,是徒有其名而无其实。因此,首先教育私营企业主认识到,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需要,是促进和保证私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帮助私营企业主消除对党组织的种种顾虑,使他们对建立党组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其次,私营企业所在的地方党组织,要按照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规律办事,不能像对待国有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那样去领导和管理,私营企业中的党组织和党员,要正确处理党员与私营业主、党组织与企业的关系。再次,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和党组织负责人在生产经营中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维护企业利益,使私营业主感到党组织是私营企业的依靠,增强企业主对党员的认同感、依靠感,只有这样,私营企业党组织才能尽快建立健全起来。

(四)加强对私营企业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目前,私营企业党员队伍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要搞好私营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首先,在私营企业工作的党员身处特殊的环境,更需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但客观上,私营企业分布较散,党员数量少,党员接受教育培养的机会很少。因此,有关部门、组织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对私营企业党员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要充分考虑灵活性、针对性。其次,要积极探索对私营企业中的党员的科学管理方法。由于私营企业的党员流动快、工作不稳定,而转组织关系又是件相当严肃和复杂的事,让党员频繁地办理组织关系的转移是不现实的。党员组织关系不能及时转移,私营企业要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就难以实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应从私营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适用的党员管理措施。一方面,对进入私营企业半年以上,工作比较稳定的党员,必须将组织关系转入所在企业的党支部或挂靠的党组织。另一。方面,对工作稳定性差的党员,可采取党的组织关系和党的组织生活相对分离的办法进行管理,党员可持党员证明信,在从业的企业里参加组织生活,还未建立党组织的私营企业,可由所在地的党组织进行管理。最后,要严格坚持党员标准,严肃党的纪律。要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对在政治上要求进步的私营企业主,党组织要关心、爱护,并予以支持和鼓励,按照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去做。同时,要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不断纯洁党员队伍。

(五)积极争取私营企业主对党组织活动经费的支持。私营企业要开展党的活动,必须要有经费,而私营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又主要依赖于企业主。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私营企业主对党组织活动的理解、支持,从而为党组织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另一方面,上级党委也应制定一个具体的解决办法。

(六)积极探索对私营企业主的监督方法。私营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起帮助、促进和监督、协调作用。因此,切实履行好监督企业依法经营的责任,这也是对企业的帮助和支持。对企业主消极的一面,比如出现违法经营、偷税、漏税、搞假冒伪劣损害职工权益等问题,政府要管,企业党组织也要加强教育监督,这也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但要研究切合实际的监督方法。

标签:;  ;  ;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与对策_党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