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地基桩基础施工质量检测分析论文_王华

软弱地基桩基础施工质量检测分析论文_王华

南通恒一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建筑的复杂性越来越来大,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当地基是软弱地基时,地基的处理方案更不容易拟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质条件进行勘查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一些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不良地基,对建筑施工的整体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方式上,需要充分保证地基桩基础施工的质量,以此来保证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对建筑整体的安全性也产生了充分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弱地基;施工质量

引言:在我国建设建筑工程的过程中,软弱地基对工程建设有很大的影响,期间我们需要处理地基中的软弱地基。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处理好软弱地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处理软弱地基程度的好坏,与工程建设的速度和工程建设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将对建筑工程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弱化软弱地基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而提高工程质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建筑行业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软弱地基形成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在建筑地基施工过程中,其中软弱地基施工主要指的是水分与有机含量比较高的地基类型,因为土壤本身的构成成分比较复杂,并且不同的土壤成分的质量与体积也存在一定的差别,造成了土壤结构本身比较的松散,同时在表面上具有很多的空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基的整体轻度与稳定性,软弱地基的抗压能力、抗剪能力以及抗拉伸能力普遍偏低,非常容易产生沉降问题,对工程地基施工造成了非常大的难度。通常情况下,在软弱地基的整体状态上,表现为固态的形式,而在受到外力的时候,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形变问题,转变成为整体流动的形势,地基作为建筑整体的承载部分,在受到比较大外力的时候,很有可能产生一定的位移或者是形变,要是这种外部的作用力超过了建筑体本身的最大承载力,就会产生地基下沉的问题,并且在后续还会产生建筑体的各种类型的病害问题,所以说,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2、软土地基的集中处理方式

2.1换填法

在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当中,使用换填法主要就是对地基下半部分一定深度的软弱土进行开挖和清理,然后在使用强度比较高、压缩程度比较低,同时不存在腐蚀性的材料来进行回填。其中换填法的整个施工流程为:首先,施工人员通过人力挖掘或者是设备挖掘的形式,对地基下方的不良土质进行挖出;然后在使用碎石、高强度土壤以及石粉等材料来进行分层填充,然后在使用夯实设备来对材料进行回填。

其中换填法主要存在的优势性在于:(1)施工流程比较简单,并且容易进行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换填法的重点工作就是使用其他的材料进行换填和填充,所以,运用换填法来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整体的施工难度比较小,同时在施工工序和施工技术上比较简便,充分保证了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软弱地基的处理速度;(2)可实现和多种施工方式进行结合的方式,将换填法和其他类型的软弱地基进行科学结合,可以对软弱地基施工进行有效的加固,同时还可以充分保证地基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强度与稳定性,有效降低了实际的返工率,进而提升了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率。

2.2强夯法

运用强夯法进行软弱地基的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起重机来操作大吨位的夯锤,将夯锤起吊到6~30m 距离不等的高度,然后放开夯锤,让夯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对地基土壤进行高强度冲击,在地基土壤受到了高强度冲击的时候,在土体的内部就会形成比较强的应力作用,有效的压缩了土体内部的空隙,使得土体局部产生明显的液化现象,并且裂缝会在夯击点的周围生成,土体的内部存在的水分和气体就会通过裂缝排除,有效实现了土粒相互之间的重新组合,反复的进行夯击之后,不断提升了地基土壤之间的密集型与压实程度,通过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地基的基础承载力。

强夯法的实际操作流程为:首先使用一些碎石材料,对地基的表面进行铺设,实际的铺设厚度为0.3m 左右,然后还需要充分做好夯击点的确定工作,运用逐点夯击的方式来进行夯击,在完成了第一遍的夯击之后,需要对其中的碎石层的铺设工作控制在0.5m,然后再对该点进行反复的夯击,保证基石垫层和软土碎石垫层进行混合。其中强夯法的优点非常多,不但可以有效实现对软土地基碎石层之间进行混合,同时强夯法的优势非常多,不但可以实现对软弱地基基层土层的有效压缩,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地基整体施工强度,避免了地基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下沉问题,在很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成本,在操作方面也比较简单。

2.3液化土层处理方法

在对液化土层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在具备黏土层与非黏土层的土质层上进行实施,并且需要进行充分的震动,形成对相对静力产生的分化作用,形成了地下土质层整体压力不断提升,同时还会产生抗应力效果失效的问题。其中对土层的液化产生的地质的稳定性的状况会严重的影响到地基的质量。所以说,要想将液化过程中的土层进行及时的清除,就需要采取渗透性比较高的材料,直接放入到地基的土质层当中,有效的提升土层的稳定性。通过震动处理方式的有效运用,将涂层中的材料在比较高的密度的地质层当中进行有效的夯实,并且对压实之后的土层形成了有效的防护作用,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通过对混凝土构件围墙的使用,对封闭层中土层流动性的分析,在液化土质层当中设置固定的桩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达成对液化土层流动性的效果,并且对地基的稳定性起到了稳固的作用。

3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建筑工程软弱地基桩基础施工质量分析和探讨,从中可以总结出在当前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软弱地基的有效处理,实现了对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充分保证,同时对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上也有所提升,因此,相关施工单位需要针对软弱地基的施工质量加以严格控制,充分保证建筑施工整体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蒋绍炜.建筑工程软弱地基桩基础施工质量检测分析[J].居舍,2018(08):113+138.

[2]钟亮根.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施工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12(04).

[3]王改芳.软弱地基中桩基础的设计及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7).

[4]王红卫,毋慧玲,马玉琴.浅析预制桩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35)

论文作者:王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软弱地基桩基础施工质量检测分析论文_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