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社群的国企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论文_金蕾

基于实践社群的国企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论文_金蕾

嘉兴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日新月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贯彻和实践党的基本理论的关键阵地,明确落实紧抓党建促经济、围绕经济促党建的相关政策,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大多国企的党建工作长期以来模式陈腐、僵化落后,缺少一定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与当今时代发展的步伐存在一定的错位和落后,必然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全新的视角——实践社群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性的建设策略,旨在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持续创新发展注入鲜活的时代力量,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党建;实践社群;创新;知识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党组织既是保证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更是党执政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对于确保国有经济的核心领导力、提高国有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以及促进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不断探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切实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有效推动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践社群的理论内涵

(一)涵义层面

实践社群是将有共同兴趣的个体聚集而形成的非官方组织,虽然作为非正式的传播渠道,但身处社群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具体化知识理论,本质上是个体自发组成的学习及创新社群。

(二)意义层面

实践社群有利于促进学习与工作的有效融合,提高团体和组织的学习效率,通过对于理论、技能、经验、方法等方面互动化或社会化的交流,有利于加深对隐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隐性知识的融合和深化。

(三)国企互动层面

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汇集了各个关键领域的的精英人才,在实际操作中也有自己的实践社群。因此,利用实践社群丰富党建知识,拓宽党建工作领域,创新党建实践方式,利用新阵地探索适合新时代下国企党建工作的新路径。这对于优化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强化党建理论知识建构、发展壮大党组织规模具有重要意义;再者,在这一过程中,员工通过互动分享的学习方式,丰富了党建知识理论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掌握与运用水平,有利于企业运行和管理的科学化。

二、实践社群对国企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

(一)有效拓宽党建场域

实践社群作为新时代进步的产物,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提供了新的载体,为国企党建工作的有效展开不断开拓了新领域。

首先,实践社群通过隐性化的连结方式和人性化的组织系统,促进了国企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有机融合,并提高了党员自身的团队意识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调配合,使党组织团队的整体能力和思想觉悟得到全面提升。再者,党员作为当代社会的先锋者和引领者,其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对于推动整个社群乃至党组织团体的进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实践社群的理论学习中,大多会采用灵活机动的交流形式,通过畅所欲言、交流互动的形式增加成员的相互了解、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并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成员的交际、表达能力。而这些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这主要得益于实践社群的组织性质,工作目标相近、兴趣指向趋同的成员组成使得社群具有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性,这也为组织的良性发展和后续活动的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以实践社群为媒介的知识传播会落实到每一个独立的实践社群成员上,并贯穿于组织的日常活动之中,此种形式的知识分享不仅仅出于个人兴趣,更是为了社群的存续而愿意奉献个人经验和积淀的“价值知识”,因此,当成员间进行开放讨论与协力合作时,知识就会得到有效分享。因此,实践社群通过创造一个开放的知识分享平台,通过不断提升党组织成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有利于确保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1]。

(二)利于新理论丰富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入发展,知识资源在企业发展核心品牌、提升竞争优势、增强技术创新方面 的作用逐步凸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科学的知识管理也就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而实践社群独具匠心的知识分享机制,可以切实帮助员工加深理论理解、提高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将实践社团知识管理理论运用在国企党建工作中,不仅可以改善以往的传统弊端和经验主义,而且可以提高党组织成员的技术知识水平,并使其在持续的党建理论知识学习中,武装思想,强化思政。有研究表明,在我国的企业中,学习实践社群已逐渐发展为承载信息交流和互动学习功能的的非正式平台,社群里对某一特定领域或专业知识技能感兴趣的人员,可以通过不同形态的参与方式,了解与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经验等。而且,员工关于实践社群的参与频率、参与质量和参与方式的正向发展对于其充分获得实践社群互动的益处大有帮助,这些过程均可以有效促进个体知识和信息的迁移和重构,且有利于激活个体的创新思维。因此,充分利用实践社群的隐性优势开展党建工作,对于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2]。

三、基于实践社群的党建工作浅层尝试(以嘉城集团为例)

(一)定期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

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嘉城集团党委集中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的重要精神等。通过学习,嘉城集团党委班子政治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高质量推进中心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开展干部员工素质大提升活动

嘉城集团开展了“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工程质量提升月”活动,鼓舞全体干部员工秉持家国情怀、提升境界理念、弘扬工匠精神,为“百年百项”等重大工程高质量推进打下了扎实基础;此前,嘉城集团召集全体党员干部召开工作动员会,正式启动集团范围内作风建设大提升活动,计划在三个月时间内集中开展作风建设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着力改善全体员工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提升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提振干事创业工作热情。同时,嘉城集团还启动了“嘉城论坛”建设,按月举办“嘉城论坛”,开展了园林景观、城市美学、地域文化、基层党建等主题讲座,有效帮助全体干部员工提升理念、提升标准、提升能力。

四、基于实践社群的国企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策略

(一)挖掘隐性实践社群

管理者应该主动察觉到那些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而缺少组织名称以及固定的场所,但实际存在的隐性组织,这些潜在的组织往往就是实践社群的发展基体。管理者应帮助他们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在发展中给予引导,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再者,国企领导应该鼓励员工参加形式各异的实践社群,拓宽知识来源,促进新鲜信息的收采,从而为实践社群开展党建工作打下基础[3]。

(二)提供基础设施和资金保障

国企党组织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及策略,鼓励员工参与实践社群中的党建活动。并为实践社群党建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基础设施和资金保障,包括资金、时间、地点、信息等各种资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应采用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及科技手段为党员提供及时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的 时间机会和空间场所,促进实践社群中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以实践社群为载体的国企党建工作,是一种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成功尝试,其扩展了党建工作的范围,优化了国企中丰富的隐性资源的利用,对于强化党组织的影响力,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巩固了国有经济的支柱地位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国企应不断完善以实践社群为载体的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伟,赵治国.平台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9,第3期

[2] 李晗.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6,第18期

[3] 任文.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第27期

论文作者:金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基于实践社群的国企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论文_金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