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哲学的原始使命与现代哲学任务_哲学论文

希腊哲学的原始使命与现代哲学任务_哲学论文

希腊哲学的本源性使命及哲学的现代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希腊论文,本源论文,使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50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842(2000)05-0037-05

自苏格拉底、柏拉图经亚里斯多德至笛卡尔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从在场者出发去表象在其在场状态的在场者,并因此从其根据而来把它展示为有根据的在场者”[1](P1243),即探究一切存在者的存在的终极根据、本源,从而使哲学变成为一门对客观对象(人也被认为与物一样的对象)加以认识,并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因果关系,进而获得确定性知识的一门学科。为了“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的形而上学,偏离了古希腊哲学的本源性宗旨。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古希腊哲学的本源性任务、宗旨,揭示“智慧”的哲学在人类文明进化历程中的未来使命,使哲学重新回到“正途”,从而为现代人的生活及其生命价值的超越找到了一个真实的“基础”。

“哲学”一词,其意为“爱智”。对这个“爱智”的哲学,海德格尔认为它“是某种最初决定着希腊人的生存的东西。”[1](P594)雅斯贝尔斯认为“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对真理的掌握,而在于对真理的探究,……哲学意味着追寻。……这追寻(on-the wayness)——即人最终的命运——本身就包含着得到极大满足的可能性,……哲学所力求的目标在于领悟人的现实境况中的那个实在(reality)。”[2](P5)正如雅斯贝尔斯所阐明的那样“人类在各处都开始意识到作为整体的存在,意识到他自身和他的限度。他体验到世界的恐怖和他自己的孤单无助。他产生了种种激烈的问题,并且在对解放和救赎的欲求中接近过无底深渊。他在对自身的限定进行有意识的了解中,将自己立为最高的目的。他在自我的深层与超越的明晰中体验到绝对。”[2](P70)这种强烈的内在骚动是如此深沉地浸淫在中国先哲、印度圣者和希腊哲人的心灵深处,由此,人类自己开始以哲学的探究担当起自我拯救的重担,并由此形成了哲学的神圣的本源性使命。

1.在人神合一的信念中树立起人的生命信念。

希腊神话和希腊宗教影响了希腊人的精神生活,也对希腊哲学的产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构成了希腊哲学的重要内涵。

希腊神话中的神的世界是希腊人精神生活的神性化。他们想像出一个自己精神生活所能体验到的世界,以其神的神圣化昭示人的现存世界。尼采以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二元对抗来阐释他关于希腊精神生活的观点。在狄奥尼索斯(Dionysus)的沉醉中,希腊人体验到一种与神合一的原始生命冲动,并认为能够以这种方式与神沟通,获得其它方式所不能得到的知识(柏拉图即以“回忆”来表明知识的获得)。这种“神人合一”的原始理念深入希腊人的灵魂,并且“这种神秘的成份随着毕达哥拉斯一起进入到希腊哲学里面来”[3](P43),“毕达哥拉斯的神秘主义品性带来了对哲学的全新理解,即哲学关系到人的灵魂的‘净化’与永恒生命的获得”。[4](P15)“神”、“命运”、“灵魂”、“心灵”、“净化”成为早期希腊哲学的重要词语。

但神的神圣性只能在沉醉中体验。生命、灵魂、心灵等,在希腊人的心中感到与这个外在的世界一样难以把握。“命运”更是一种捉摸不定的“强大力量”。因此,一种不能逾越的永恒的界限,成为一种深刻的希腊信仰。[3](P53)同时,追求生命的永恒(轮回)、灵魂不死,追求对混乱的自然的把握亦成为一种深刻的希腊信仰。因此,无论是米利都学派的万物“始基”的探讨,还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的信念,都是以理性化的方式,使对神的原始崇拜,对生命的永恒追求变为一种哲学探究。即从对心灵不朽、灵魂净化的追求转向对智慧的追求。由此,人从神的支配下开始具有作为人的自信心,从人物合一的追求开始走向人神分离,人逐渐从神中走出来。并从对神的崇敬开始转向到为这种崇敬的信念寻找一种基础。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格言——“认识你自己”不仅是人生命的自我宣言,而且具有了伦理学与哲学上的意义。

2.从“自然”的澄明中追问人的存在的意义,确立起生命超越的澄明之境。

希腊哲学从对神的崇敬转向到为这种崇敬信念寻找一个更广泛的基础。这种转向即体现为希腊哲学从神、心灵、灵魂、命运开始追寻存在者整体的“存在”。这个存在者即为“自然”(natura),这个“‘自然’原初地意指既是天,又是地,既是岩石,又是植物,既是动物又是人类与作为人和神的作品的人类历史,归根结蒂是处于天命之下的神灵自身。”[5](P16)因此作为存在者整体的“自然”,自身亦包含人与自然实体(物理学的自然)、人与神的合一。也即是这种“自然”构成了整个希腊人的生活世界。那么,希腊人用这个词表明什么呢?海德格尔指出,这个词“说的是自身绽开(例如,玫瑰花开放),说的是揭开自身的开展,说的是,在如此开展中进入现象,保留并停留于现象中……ψvεlv的意思为生长,使成长。”[5](P15—16)“ψvεlv乃是出现和涌现,是自行开启,它有所出现同时又回到出现过程中,……被思为基本词语的physis意味着进入敞开领域(offene)的涌现,进入那种澄明之澄照(Lichten der Lichtung),入于这种澄照,根本上某物才显现出来,才展示在其轮廓中,才以其‘外观’显示自身并因此才能作为此物和彼物而现身在场。”[1](P334-P335)作为希腊人的生活世界表征的“自然”,正是在这种内在于希腊人的,希腊式的生活中,使希腊人的“在”处于一种澄明之境。即在一种澄明之澄照中,希腊人的生命意义处于一种真理的无蔽状态,意义自行“植入”,并(在与神、与自然对象合体状态)自行显现出来。因此,希腊哲学的追问并不是去追问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而是追问希腊人的“在”的意义发生。对“自然”的哲学追问不是自然哲学,而是一种本源性的对“存在”的追问。因此,本源性的哲学首先就是追问处于神人合一、物人未分的世界中的人的超越性存在。“由于是人的在却又显然在在者整体中构成一种特有的在,是人的在的特征就得从其对正在起作用而现象着的在的归属关系的特性中生长出来。”[5](P141)在这种“自然”的澄明中,人的在的意义得到显现。

3.从人与对象世界由对抗、协调、消除并最终达到统一中,确定起人的存在的现实性场所。

当希腊人开始意识到人与对象(实体自然)、人与世界、人与神的分离时,希腊人也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与他的存在是如此的不协调、不统一。希腊哲学家一方面强调变化不已是世界的特征(赫拉克利特),另一方面,也看到“非时间性的永恒”是存在者的首要特征(巴门尼德)。[4](P33)“逻多斯”与感性知觉的分离,本质与现象(真理与意见)的对立导致希腊人对其理性能力的虚妄的信念的历程。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一切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对人的感觉的确定性加以怀疑,由此认为只有掌握着知识的、理性的、语言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这样,希腊哲学家经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开始了对知识确定性和理性(语言)能力的崇拜,继而哲学探讨的问题则转向为“知识如何成为可能”,对现象中的本质(ousia),对事物何以存在的理由的认识如何成为可能。这样,人的存在,被理解为“知识的(德性的)、理性的人”。但这种哲学的探究并非是本源性的希腊哲学。

希腊思想家在意识到人与神、人与物、人与世界的分离时,他们随即走上了一条探讨人与世界、人与物合一的道路,力求消除这种分裂,使人与世界重新获得统一。

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分裂在希腊思想中只是体现为“在”与表象的强力对抗。“在与表象的对立中这个在就表明为现象,表明为敞开出来的在场状态。”[5](P126)在海德格尔看来,导致人与世界、人与物的真正分裂在于对logos的错误理解,也导致了“在”的遗忘的开始。他认为赫拉克利特的“logos就是经常的采集,就是在者之内在的集中,也就是在。……正在存于中而形于外地在着,也就是在自身中从自身来集中并将自身保持在如此的来集中。”[5](P132)逻各斯的采集与集中是在者整体的集中在场,这种在者整体无论是以互相排斥的、对抗的方式,还是以一种秩序的、平缓的方式显现,都是在者在场中作为在者起作用。“当这样起的作用把自身作为一个世界来争取时,希腊文的alethea(无蔽境界,俗译为“真理”)就现了。通过世界,在者才在起来。”[5](P61)而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对立、排斥,甚至战争。“在者整体总是在其在中从一番对立到另一番对立被抛来抛去,这个在就是这种相反着的不平静之集中境界。”[5](P135)“在”起作用,因此,“在这样的对立中,鸿沟、差距、宽度与裂缝都展开了。世界就是这样对立出来的。”[5](P61)“采集是把纷然杂陈与互相排斥者扣入一种归属一起的境界中……是从互相排斥者的协调中来把互相排斥者保持在其紧张的最高锋利状态中。”[5](P135)希腊人的世界正是充满着矛盾、对抗的世界,但在这个世界中,希腊人把这种矛盾、冲突能够纳入一种整体(境界)之中,使互相对立、矛盾得到调和、消除,能够互相统一。这样世界整体才能够达到一种和谐,在此统一中,人和世界作为在者的集中在场,达入一种真实的、敞开的境界。这个世界整体的构成是一个对抗的、充满矛盾的统一体。现实存在的人,在世界中只有与世界整体融为一体,人才能在其中起作用,也才能在其中生存。人与这个统一体的任何一极,任何一方,与这个整体融为一体就意味着人进入世界的自行澄明之光照耀中,在世界的自行敞开中自行显现。世界成为人的生活世界,成为人敞开自己存在意义的场所。

原初的、本源性的希腊哲学是对人的生存境界的追问,此在(Dasein)在世界中如何敞开,如何显示其意义的智慧性探究。这种探究为人的超越指明了一条澄明之路,世界的不确定性,人生的境遇,生命的超越在这种智慧中得到一种无蔽敞开。

应该说,二千多年来,形而上学的哲学努力响应的依然是古希腊人的智慧之思,不过是以一种非希腊本源性哲学之思的方式进行。

自古希腊开始分裂和弥合这种分裂的渴望的矛盾永恒地贯穿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基于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分裂,形而上学哲学开始了其哲学的探讨。

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哲学并没有承担这种任务,因而,哲学的终结是必然的。然而,“终结”并不意味着消亡,而只是标明重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在《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一文中,开启了人类超越的“思”的道路,开创了一种本源性、时间性、历史性的“思”的历程。

哲学是一种思想,一种对人的生存、活着的意义的沉思。“哲学思考是思想本身的活动。由于这个活动,人的本质整个被实现于具体的个人身上,这个活动发自于生命的深处,在生命的深处,它接触到时间中的永恒,而不是发自于生命的表层,在生命的表层它只在有限的目的中进行着,纵使这深处只出现于表面。”[6]关注着人的生存意义,人的自由的实现,使处在时间性界限中的有限个体的生命能够自由的、现实的实现其生命价值,并最终达入一种自由之境,就成为现代哲学的唯一重要的任务。

马克思通过对人与动物的比较,深刻地、开创性地把人的本质确立为“自由自觉的存在”。人的活动(实践活动而非黑格尔式的精神活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在前资本主义形态和资本主义形态中的有限性生存本身、劳动的异化以及社会形态自身固有的限定等等不是对人的自由的肯定,而是相反。追求人的存在的自由自觉,追求人的本质的充分而自由的实现成为所有思想家的崇高理想。从欧洲的启蒙主义对中世纪的否定,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社会改良思想无疑都是一种深沉的哲学思想的实践。随后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力求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型的、自由的社会制度亦是一种最伟大的哲学实践。毫无疑问,共产主义作为一种超越的、自由的价值设定也正是这种实践哲学终极的价值追求。

但达到这种价值预设的自由之境绝对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进程,哲学的任务也就是为这个进程中的每个阶段和这个阶段的每个个体的生命行为设立一种意义、价值,敞开一个意义的世界,使每一次生命行为能够入于其中,并在个体的每次当下实践活动中,使生命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得到显现。

现代性的哲学的思想意味着以下三个方面:1.人活着;2.人实践着;3.人审美地生成着。

1.人活着。人活着是每一个个体的人最大的愿望。这种愿望来源于人的生命本能。许多人为人的活着寻找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的依据。其实,这种活着理由的证明是无意义的,它应是整个形而上学哲学中唯一自明的东西,除此之外,诸如理性、语言、德性、良知、爱乃至羞耻等都只是人活着的表象,都不应成为人活着的根据和理由。

人活着决不是人活着的充足理由,人不是为活着而活着。人活着的时间性不是人活着的尺度。人死了是对人活着的时间性的否定,但决不是对人活着的否定。

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不是哲学问题。活着的意义、怎样活着却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因此,探讨个体生命活动和群体生命活动的意义成为一种本源性的哲学活动。

人不是为社会而活着,不是为他者而活着。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不是来自外在的“植入”,为他者而活着,显示的只是道德价值的要求,一种“外在命令”下的非自主性选择。不能以外在的道德价值来衡量活着的价值与意义(在很多时候,我们一直以外在道德来衡量、规定人的活着,由此也造成历史上许多历史的悲剧,因为道德与道德体系的建立一般由一种绝对命令、绝对权威而构建)。人活着的价值与意义来自人体生命在每一次生命活动中自行显示的价值与意义。

2.人实践着。人实践着、人活动着是人的最本质的规定。人的生命活动展开及展开的形式是哲学探讨的根本任务。我们一般都以实践的结果的价值性作为衡量人的实践的价值尺度。如果这样,当马克思把人的实践从本质上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并以之为实践的最高价值设定的时候,在有限性的时间性制约下的有限个体的劳动实践,无论是从劳动的目的、手段、过程来看都不可能实现,达到这种价值预设。但若因此而否定人的实践的价值,那真是彻头彻尾的“虚无主义”。

每一个个体在其生命活动中,生命的每一次活动(甚至每一次瞬间的生命感悟)向自由自觉迈进,尽管在这种时间性进程中,可能遭受失败、挫折乃至毁灭,但每一个体的人的活着的意义能得到自由的显现,那即是实现了活动的“自由自觉性”。

实践过程的理论设计随着实践过程而不断地修正。其根本的宗旨即是以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展开和展开形式的完美性为尺度。

3.人审美地生成。马克思的人的解放理论标示的是一条人的审美解放的道路,是一条人类自由发展的道路(注意:解放≠革命≠破坏,解放生产力意味着使生产力的潜能充分地、自由地发挥)。外在自然的“人化”与内在自然的“人化”,只是一种人类通向自由的过程的不断展开,人把自由自觉的存在设定为最高价值,并在这种过程中人逐步成为属于人的,以生命活动的意义实现为标志的一种实践活动。

哲学是对人的生命活动价值与意义的无限性敞开。实践既是敞开的场所,也是敞开的过程。生成即是一种生命意义的生长、涌现。

哲学由此走出结果(沦为存在者)的形而上学,而进入过程的实践哲学,哲学成为一种敞开的澄明之境,使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无限性地敞开。

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每一个活着的个体为伟大的事业作一种伟大的努力(实践),这就是伟大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伟大时代对哲学的召唤——它意味着哲学的伟大开端。

〔收稿日期〕2000-05-30

标签:;  ;  ;  

希腊哲学的原始使命与现代哲学任务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