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创新论文,高校后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所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后勤体制、机制、管理模式等的创新问题。高校后勤人员从“学校人”转变成“社会人”,必须实行“企事分开,两权分离”,形成高校社会化服务实体,按照社会化方向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建立相应劳动人事制度,优化分配制度,做到产权明晰,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把高校社会化服务实体成为社会化改革的载体。
高等学校后勤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环节,是保证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满足师生员工生活需要的主要工作,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实现“科教兴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都有较为深远的影响。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
我国高等学校后勤工作改革已走过了二十年历程,特别是1999年开始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几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改革的成效是明显的。然而,也应该看到:后勤社会化改革毕竟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改革中也碰到许多意料不到的困难和曲折,改革也由学校涉及到社会的发展趋势。
为此,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作较为全面的理性审视和思考,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
所谓高校后勤社会化,实际上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建立由政府主导,以社会承担为主,高校选择的办学所需要的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它是我国社会经济及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必然性。
(一)从我国高校后勤体制的历史沿革来看
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是在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办后勤、办社会,校园内一切后勤管理、服务及后勤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由国家投资建设,自己管理、自己服务形成了封闭的学校后勤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制,应当说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这种封闭的,缺乏监督、没有竞争机制、不讲成本效益、不讲科学管理、不讲质量和水平的学校后勤管理体系,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高校“扩招”,办学规模几何级数地扩大,这种管理体系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社会化改革呼之即出。
(二)从国外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实际来看
横向比较,国外比较先进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后勤社会化管理,他们的普遍做法是,把学校后勤很大一部分管理、服务,如保洁、保卫、绿化、供热、供水、供电、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等均交给社会的专业公司去办,例如法国,高等教育比较发达,1998年法国大学生约210万人,每10万人中有大学生3671人。 学生的住宿、用餐等实行高度社会化管理,由专门的机构——大学事务中心承担。德国的情况和法国类似,学校后勤由大学生后勤服务社承担。美国的高校后勤服务没有统一的模式,一般由学校附近的社区和企业承担服务的职能。这样做一是减少了工作人员;二是通过竞争,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三是促进学校领导集中力量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国外的做法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但“普遍性”经验,对于我们还是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的。
(三)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步实践来看
许多高等学校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化改革必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把这场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例如北方交通大学,2001年学校的学生公寓面积为7.7万平方米,人均为4.5平方米,要靠学校的力量达到教育部“421”标准是十分困难的,可以说不知要待到猴年马月。学校不是“等,靠、要”,积极和校外房地产公司建立合作,2002年开发建设了4.8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更快地达到了“421”目标,所以说没有社会化改革,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办成这样的大事的。
又例如浙江大学,在1999年1月抓住四校合并的机遇,整合后勤资源, 组建了后勤集团公司,通过控股、参股掌握了商贸、通信,建筑等多家子公司,完全实现企业化运作,2002年总营业额超过4亿元,利润达1500万元。 后勤服务不仅没有成为学校的“包袱”,教育经费的“无底洞”,反而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推进器”。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政府主导,社会支撑问题
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本是从高校开始的,但随着改革的发展,不再局限于高校,影响和扩展到社会。本是从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的改革,却因财政、税务、城建、规划、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等问题,逐步发展到呼唤政府为主导的改革,从高校系统后勤人士参与的改革,发展到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的改革。
在社会化改革的初期,“摸着石头过河”,人们对这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系统工程式的改革认识不足,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准备不够,一度因诸多“政策性”问题,使改革陷入困境,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政府及各有关职能部门主动配合,积极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高校后勤实体的剥离、转制和运行做了规定,对学生公寓建设中土地划拨,建设收费、项目审批等“特事特办”,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客观地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再停留在“主动配合”阶段是不够的,碰到问题老是“特事特办”也不利于改革的整体性推进。因此,政府必须站到改革的前台,充分发挥其主导和统筹作用。首先,进一步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步骤、政策、重点,办法和要求,并上升到法规的层面,坚持依法办事。其次,要加强领导、落实组织、制定规划、统一部署,使改革高起点、强有力、整体性地推进。再次,要加强监督机制,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总之,要形成以政府为统筹指导、教育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良好局面。
(二)“学校人”和“社会人”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然使高校后勤工作者由“学校人”变成“社会人”,这对于许多长期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的学校“后勤人”是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后勤人应当在改革中转变自己的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但也要防止许多对“后勤人”的错误做法。
一是简单化。长期形成计划体制下行政命令体制,“福利型”思想,平均主义大锅饭观念,并不是说一声社会化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有些人对这一“过程”认识不足,简单从事,一提社会化,就立即“断奶”,把后勤工作者推到社会,美其名:一了百了。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后勤工作者,也不利于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是双重标准。后勤社会化其实质是学校后勤完成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两种体制的磨擦、碰撞是很正常的,但不能各取所需,双重标准。例如:在投入时,要后勤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时又要他们“福利化”,服务标准要求他们市场化高质量,工资待遇又要求他们“低收入”等等,这种双重标准,使后勤工作者在“夹缝”中生存,无所适从,挫伤了后勤工作者的积极性,影响了良好改革环境的建立。
三是不考虑大多数后勤工作者的实际利益。解决后勤工作者的后顾之忧,特别注意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是推进改革的“前提条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健全后勤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前遗留的一些问题,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妥善解决。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容和途径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容
一是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事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实行人员分离、资产重组。由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为“一体两制”、“小机关,大实体”及公司制的变体转型。
二是运行机制改革。后勤实体形成后,要将主要靠拨款驱动的后勤运行机制改为主要靠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把行政拨款服务体制改为收费服务制。要在加强成本核算,完善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建立和市场相适应的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
三是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社会化方向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建立相应劳动人事制度。后勤实体人员列入企业编制,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定岗定员,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以岗择人,竞争上岗。对原属事业编制的人员,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四是分配制度改革。后勤实体本着按劳分配,效益为主、兼顾公平的原则发放,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后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五是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在做到产权明晰,资产规范分离的情况下,允许后勤经济实体继续无偿或部分有偿地使用学校资产,明确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的责任、权力、义务及利益分配关系。对经营实体占用的资产要进行评估,鼓励后勤通过有偿服务和经营服务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以资产为纽带,采取引进、联合、租赁资产代管、股份合作等各种形式和办法实施社会化改革。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途径
1、组建后勤社会化服务实体,确保其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 是社会化改革的关键。
高校社会化服务实体是社会化改革的载体,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和重点。要根据“合理剥离、有效重组、严格监管、适当扶持”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改革的进程。
首先,要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编制财产目录,核实财产价值,明晰产权归属,并依据其使用性质,如服务性资产、服务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组建经营实体,尽快正常运行。
其次,后勤实体组建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其行政隶属关系,国有资产管理关系,服务方式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必须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实体的责、权、利关系,依法明确地规定和制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营实体的健康发展。
再次,按照“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目标,根据各地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并入、联办、托管、连锁、股份参与等市场规则,以资产多元化组合为纽带,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桥梁,组建后勤服务集团,承担区域内的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并向相关产业发展。
2、以学生公寓建设为“突破口”,抓住机遇,是推进社会化改革的重点。
加快学生公寓的建设是社会化改革的重点,它事关全局,又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一是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我国高等学校现有学生宿舍条件陈旧落后,普遍紧张,改造任务艰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将还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需要新增大量的学生宿舍,2002年全国学生公寓虽然在1999年316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但远远没有达到发展的需要。
二是随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也必须改善办学条件,为大学生、研究生提供更适应现代化基本要求的条件和环境,同时也满足国际上留学生的居住惯例。
三是学生公寓建设在现阶段是政府、社会、高校后勤工作最合适的结合点,三方面都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
3、坚持改革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方向, 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
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高校后勤,而是要把高校的后勤搞得更好,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依据经营规律和教育规律,运用新的机制、新的模式,克服旧体制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加快后勤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建立一种新型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让师生满意,是后勤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抓住的根本,离开了这个根本,就会使改革迷失方向,就不能使改革获得成功。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方方面面通力合作,协调好各种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又是一项逐步渐进的艰巨工程,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加深认识的过程,本文只是一个高校后勤的实际工作者,对社会化改革作一些理性的思考,只能说是一些初步的探索和框架式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