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 山西 大同 037006)
【摘要】目的:探究他克莫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6例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63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泼尼松,对照组患者加服环磷酰胺,而观察组患者加服他克莫司,然后对比两组膜性肾病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膜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多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膜性肾病患者(P<0.05)。结论:对于膜性肾病患者,在临床上使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方式展开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以及大量蛋白尿等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关键词】他克莫司;糖皮质激素;膜性肾病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143-02
所谓的膜性肾病即为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膜性肾小球肾病,广大中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通常与抗磷脂酶密切相关。该病若不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6例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通过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多项临床指标,深入分析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价值。
1.基线资料和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6例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
对照组:该组共63例膜性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共计30例,女性患者共计33例。年龄范围在45~75岁的区间内,平均年龄为(63.25±5.25)岁。病程为2年~7年,平均病程为(5.25±1.18)年。
观察组:该组共63例膜性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共计32例,女性患者共计31例。年龄在46~74岁,平均年龄为(64.35±5.55)岁。病程为2年~6年,平均病程为(5.26±1.15)年。
经过对比之后可以看出,两组膜性肾病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以及平均病程等基线资料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可以展开有价值的组间对比。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膜性肾病患者常规治疗,根据血压以及血脂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同时避免血栓的形成。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每天60mg。持续治疗两个月之后,每日剂量降低5mg,最终维持在5~10mg。在口服泼尼松的同时,联合使用环磷酰胺实施冲击治疗。将0.6g~1.0g的环磷酰胺融入到250毫升5%的葡萄糖当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大于1小时,每月一次,总量控制于6~8克的范围内。
观察组:进行与对照组一致的常规治疗。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每天30mg。持续治疗两个月之后,每日剂量降低5mg,最终维持在5~10mg。并且联合他克莫司进行治疗,初始剂量控制在0.05 mg/(kg·d)~0.10 mg/(kg·d)的范围内,空腹并分两次服用。持续治疗半个月之后,对膜性肾病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视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1.3 观察指标以及治疗情况评判的标准
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膜性肾病患者的主要观察指标均为:治疗总有效率、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
膜性肾病治疗效果评判标准:
显效:膜性肾病患者的水肿基本消失,每日尿蛋白的定量低于0.20克,血清白蛋白不低于35g/L。有效:膜性肾病患者的水肿症状有所好转,一天的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21g~3.40g的范围之内。相对于基线而言,尿蛋白下降不低于50%。无效: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好转,水肿情况仍然严重,尿蛋白定量不符合标准。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人数+有效患者人数)/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膜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数据,全部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精准的分析处理。膜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使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指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倘若P的值低于0.05,则表示两组膜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统计学意义。倘若P值>0.05,则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对比分析
2.1 两组膜性肾病患者的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
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膜性肾病患者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明显优于对照组膜性肾病患者。
3.讨论
膜性肾病是肾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也是引发中老年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其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以及镜下血尿等等,甚至还有部分情节严重的患者会诱发高血压和肾功能损伤。
对于膜性肾病的具体发病原因,现代医学界仍然难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普遍认为是由于免疫因素引发的肾功能降低。所以,除了常规化的治疗之外,全国各大医院的临床上也普遍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糖皮质激素都是临床上治疗膜性肾病的主要干将,可是长期的临床实践也充分表明,仅仅使用糖皮质激素去治疗这种疾病效果较差,如此一来,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治疗的方案应运而生[1]。
他克莫司即FK506,是一种全新的超强免疫抑制剂,这种药物是从链霉菌属当中分离出来的发酵物,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肾移植及肝脏移植手术当中。该药物通过和细胞性蛋白质的高度结合,在细胞内蓄积发挥效力,作用强度很像环孢素A,但免疫抑制作用强过其百倍,能够通过有效抑制T淋巴细胞衍生生长因子,进而对B淋巴细胞的生长产生影响,最终实现医治肾小球病症的目的。
经过本次的分析研究,发现观察组膜性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于膜性肾病患者,在临床上使用他克莫司和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以及大量蛋白尿的症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2]。
【参考文献】
[1]董洋,阎磊,李纳,等.不同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10):1017-1019.
[2]余登,张尚瑜,邓秀清,等.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2):41-43.
论文作者:边富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肾病论文; 患者论文; 激素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甘油论文; 糖皮质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