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市图书馆
近几年来,为了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这推动了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了文化的软实力,结合我们信宜本市图书馆具体情况,本文对山区公共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思考,并做出以下分析。
1.山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提升与开拓的必要性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我国公共图书馆为求事业新发展,有着许多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方式,在具体的实践应用当中摸索出了许多的可行性经验。但是,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一些山区公共图书馆在职能运用上还有着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信宜图书馆,一些图书管内的工作人员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观念比较陈旧落后,使得图书馆的藏书资源根本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读者大量流失。有的图书馆由于财政划拨的经费问题只能够维持人头经费的使用,使得购置新书和开展业务活动很难展开,从而严重减缓了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脚步,拉远了山区图书馆与地级市里图书管的的距离,造成了严重落后的现象。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的与时俱进,是保障其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宜市山区读者对于信息的获取需求同样也在不断增强,而现在的信宜市山区图书管建设还完全不能够满足当前读者的需求。为了满足服务科学,服务大众,教育社会等多项重要任务,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必须展开一次大的服务创新与技术革新,用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读者需求。
2.山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模式陈旧落后
就目前的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现状来说,任然存在着很多图书馆都将管理工作的中心点放在图书的采购和借书、还书的这种机械式老旧管理模式上面,而对于读者和用户服务的延伸与拓展和自身服务的提高却少之又少,在山区图书馆中,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模式是一种及其传统守旧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在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读者、用户以及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都会处于相对来说被动的状态,并且在这种陈旧老套的管理模式下,很大程度的会阻碍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2.2缺乏服务意识
在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内,部分图书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有着一定的缺乏,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还停留在采编、整理及借还书刊的老旧思想上面,这样就造成了读者的真正需求被忽略,从而形成了读者和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之间沟通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的时代,大多数的读者更愿意通过手机,平板,从网上搜集讯息,这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网络讯息的快速性和便利性,但是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自大的原因还是由于图书管自身存在的管理服务问题。由于图书馆工作者缺乏服务意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读者流失。
2.3图书馆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
通过调查发现,信宜市山区图书馆藏书资源太过于陈旧,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书籍,并且都是以纸质材料为主,藏书没有与时俱进。在今天这种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单一模式的阅读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对于阅读的追求,这种老旧的模式同样也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甚至可能被时代淘汰掉。在信宜市山区的公共图书管,由于设备比较落后,根本就没有普及电子书资源,这对于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显然已经显得过为陈旧。老版本的纸质书籍资源在更新速度和内容涵盖面上面都远远比不少电子书资源。设备更新太慢,书籍过于老化,这些现象对于信宜市山区图书馆来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作为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丰富全面的阅读资源。
2.4购买图书经费不足
由于地区差别较大,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在经费上面便稍显不足,图书馆中的藏书也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这样的藏书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同样也无法满足读者高品质,全方位的阅读需求。由于花费在购买图书上面的经费不足,便导致了图书馆内的读者越来越少,图书馆每天的开放时间也随之缩短,周而复始,陷入到这样的一个死循环里面。这样不仅使图书馆内的图书藏量越来越少,同样还会使读者越来越少。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便会造成山区图书馆中"空无一人"的局面,这样的情况,严重违背了图书馆教育和服务的宗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山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创新策略
3.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是我们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句话运用到我们对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上面来也很合适。我们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的的服务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杜绝"重物轻人"的现象,争取为读者提高全面化,多维化,人性化的管理服务。同时能够使读者感受到读书馆的精致管理服务和高品质的阅读环境,提高读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在这里,图书馆的管理服务不应该将思维局限于借书还书的方面,最主要的便是化被动为主动,以更多的服务模式来为读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管理服务应该摒弃老旧思想,放开服务模式,使服务更加的富有"人情味",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免费的咖啡、空调、wifi、热水等,甚至还可以为读者提供一间活动室,让读者在读书读累了之后可以放松一下情绪,锻炼锻炼身体。这样的服务会让读者感觉到更加的舒适,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要抱着一颗奉献的心态,使读者拥有更佳的阅读体验,让读者切身感觉到在图书馆阅读过程中所受到的尊重和重视[1]。
3.2完善图书管理服务制度
在如今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新时代,老旧的图书管理服务模式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2]。通过调查发现,信宜市山区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甚至有部分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还将思想停留在图书的"借"与"还"上面。如上面所说,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无法满足读者的线性需求,同时也没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应当对于原有的服务制度进行一次比较大的革新,比如,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应该成立自己的各个职能部门,并且要将各个部门的职能明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与功能。还有,对于图书馆内的管理服务人员,也要就行定期的培训,传达服务至上的宗旨,让每一个人都明确图书馆管理服务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图书馆内管理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每个图书馆的管理服务人员都要以服务大众为核心,拿出最好、最佳的状态,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3.3完善图书馆硬件设施
上文已经提到,现在的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都普遍存在着设备老旧,硬件设施不齐全的情况。当今社会,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电子信息技术也都被普遍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比如大多说的人查阅资料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3]。因此,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应该跟随着科学发展的脚步,顺应当前时代的模式,合理化、规范化的完善图书馆内的硬件设施,更新图书管内的藏书资源。
3.4与社会、企业相对接,接受社会、企业的捐赠
山区公共图书馆要报着服务至上的宗旨,将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进行宣传,让广大民众以及企业了解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以及重要性,并且定期举办活动,使社会人员或者企业对信宜市山区图书馆有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争取获得社会或者企业的支持,同时吸纳社会和企业力量的支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将公共事业走入民众,植入企业[4]。为了满足民众阅读广泛化,多维化的需求,可以动员效益较好的单位或者是个人,对信宜市山区图书馆进行公益事业的捐助,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爱心的传递。这样做可以较好的解决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资金短缺的问题,从而实现资源合理化利用与分配。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一条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通过信宜市对山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可以达到促进全民阅读兴趣,提升全民综合素质的效果。另外,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应该朝着为读者提供全面化,多元化服务的方向发展,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面提升信宜市山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同样,这些措施也将带动我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改革和创新,甚至会间接性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欧阳瑜玉. 客家山区图书馆阅读推广探析--以嘉应学院图书馆为例[J]. 嘉应学院学报, 2018, 36(1):98-100.
[2] 康美红. 辽东山区乡村书屋建设的思考[J]. 办公室业务, 2018, No.290(09):169.
[3] 郭晓文, 党晓红, 孙玉玲. 倾听:秦巴山区蔡家坡村民文化生活访谈[J]. 图书馆论坛, 2017, 37(10):43-47.
[4] 张惠芳, 张萍. 宁夏回族地区农村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以宁夏南部山区九年制学校为例[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21):122-124.
论文作者:卢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信宜市论文; 山区论文; 图书馆论文; 读者论文; 公共图书馆论文; 图书论文; 时代论文; 《科技尚品》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