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精神”研究四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泽东的精神是毛泽东的智慧、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人格的结晶,是毛泽东的思想、理论、诗词、书品、生活和实践中蕴含的最深层的本质。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20世纪的集中体现,是振兴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珍贵的精神财富。加强对毛泽东精神的研究、宣传和弘扬,是人民的呼声,时代的需要,是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一 “毛泽东精神”研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毛泽东逝世已有32年,其间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令世界惊叹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虽然世异事殊,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广大的党员和中华民族的各族儿女始终认为,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继续推动中国向前发展①。
在理论界、学术界对毛泽东的思想、理论、诗词、书法和实践、生活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和出版了不计其数的文章和著作。但我们不难发现,对“毛泽东精神”的研究少之又少。即使有这一方面研究的文章和著作,其影响也不大,未能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一些评述毛泽东研究的著作(如石仲泉主编的《毛泽东研究述评》,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出版)和大量综述毛泽东研究的文章都未能顾及“毛泽东精神”的研究。有的研究者认为,毛泽东与周恩来两位伟人的影响相比较,“毛泽东影响最大的是其思想,周恩来影响最大的是其精神。”[1]中央有关部门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和一百一十周年的两次会议,虽然中央领导人在讲话中都讲到毛泽东的精神,但入选会议的文章却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认为,在很长时期里,“毛泽东精神”未能进入毛泽东研究者的视角。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时,笔者曾撰写了《纪念毛泽东,弘扬民族精神》(《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研究》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理论动态》,2003年16、17期)、《毛泽东——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中华魂》2003年第10期)、《毛泽东精神永存》(《学习论坛》2003年第12期)、《毛泽东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光明日报》2003年12月16日)、《毛泽东倡导和体现的民族精神》(《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期)等文,旨在借纪念毛泽东之机,提倡毛泽东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在2003年全国高校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笔者在大会发言中提出,毛泽东精神是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中最深层的本质,学习毛泽东最根本的是学习、继承和弘扬毛泽东精神,应重视对“毛泽东精神”的研究。
近日,从网上搜索看,最早论述毛泽东精神的著作、文章分别是陈金龙的《民族精神与毛泽东》(湖南出版社1993年出版)和赖其平的《论毛泽东精神及其发扬》(《广西经济管理学院学学报》1995年第2期)。但在此后,除笔者的文章外少有见到。最近几年,理论界对“毛泽东精神”有一定的研究,发表过一些文章,如谭献民的《毛泽东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历史贡献》(《光明日报》2003年12月26日)、王宏海和左华的《论毛泽东与民族精神》(《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2期)、唐振南的《毛泽东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马义新的《论毛泽东精神的渊源、内涵及时代意义》(《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宋俭等的《毛泽东精神:一个研究的新视域》(《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尚庆飞的《毛泽东精神与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徐发生等的《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彰显的民族精神之探析》(《求实》2004年,第7期)、徐治彬的《不能把“毛泽东精神”定位于毛泽东思想的第三层次》(《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孟静雅的《毛泽东的人格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唐根华和李洪华的《毛泽东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思想探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等等②,这是可喜的。但总的来讲,我感到无论就研究论文的数量还是质量而言都是很不够的,尤其是在读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上有关“周恩来精神”研究的两篇文章和《“弘扬周恩来精神”全国学术讨论会综述》一文后,更是加强了上述感受。
总之,我认为,时至今日,众多的毛泽东研究者依然没有把“毛泽东精神”研究纳入视野。也许这是笔者的孤陋寡闻之见,但愿如此。
二 人民唤呼“毛泽东精神”
与理论研究者不同,广大的人民大众却强烈地呼唤“毛泽东精神”。笔者在网上搜索“毛泽东精神”词条时却发现,该词条的数量要比“周恩来精神”的多。广大网民对台湾李敖的《毛泽东的精神就是民族复兴的光辉道路》一文反响强烈,给予高度认同和赞扬。他们在网上以论文、感想、留言、诗歌、书法等各种形式呼唤“毛泽东精神”。
有的文章写道:毛泽东精神是彻底的革命精神、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前所未有的开创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需要毛泽东精神,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毛泽东精神。毛泽东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精神。有的人发表《捍卫毛泽东精神,我们责无旁贷》的文章,驳斥国内外极少数人对毛泽东的攻击、污蔑、谩骂和诽谤。文章指出:“一切热爱祖国,懂得民族尊严的中国人都会永远怀念毛泽东,是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一改百年来被压迫、被宰割的历史,以强大而自信的面目,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毛泽东一身正气,铮铮硬骨,生命不止,战斗不息。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捍卫毛泽东,维护毛泽东,应该是天下炎黄子孙的自觉行动,应该是天下炎黄子孙的共同职责。”有的读者回应说:“正确对待历史,一个连自己的领袖都保护不了的民族,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有的青年人写帖道:中国近现代史上,没有谁能够与毛泽东相比,如此威力地改变了历史进程,如此深刻地重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如此广泛地新塑了百姓的生活。《毛泽东选集》闪耀出新颖独特、生动活泼的思维方式,不仅记录了中国近百年现代史的真谛,也是今天执政党保持活力的真谛。今天,每每说起毛泽东,不能让我们释然的是,毛泽东一生闪耀的人格精神!
他毕生的追求就是我们民族刻骨铭心的追求;他浩气荡然、无私无畏的人格心理就是我们建立新社会的基石;他实践的价值观不仅继承了民族文化的精髓,也非常贴切的耦合了人民的利益。毛泽东的精神,就是时代的精神、社会正义的精神、人民的精神,也是我们青年人的精神。有的帖子则说:毛泽东代表的是民族精神。中国不可能再回到毛泽东时代,但毛泽东精神还是需要的。因为这是民族精神。
以《毛泽东精神是我国立国之本》、《时代呼唤毛泽东精神》、《时代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弘扬伟大的毛泽东精种》、《毛泽东精神永放光芒》、《毛泽东精神万岁》、《毛泽东精神照千秋》、《永不过时的毛泽东精神》、《毛泽东是我们的精神之神》、《复兴伟大的毛泽东精神》、《赞“毛泽东是一种精神”》、《毛泽东精神漫谈》等为标题的文章、感言甚多,不胜枚举。
有的人做长诗颂扬毛泽东精神:《毛泽东精神永存》、《毛泽东就是我们民族不死的精神》。有的书法家以刚健雄遒的笔力书写“毛泽东精神不死”7个大字。
人民呼唤毛泽东精神是因为:毛泽东精神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高度的凝聚和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现时代的集中体现,是毛泽东思想中具有永久价值的精华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兴伟大中华民族,仍需要毛泽东精神作为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市场经济有力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广大人民精神风貌也出现新的积极变化,但同时也给精神生活带来明显的、消极的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拒腐防变、清正廉洁的精神,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的精神等等在消解,党风、政风、民风与毛泽东时代相比在许多方面有明显的今不如昔的巨大反差等诸多复杂因素。人民呼唤毛泽东精神是对要求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现实消极面的强烈要求的反映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诉求。
人民呼唤毛泽东精神也反映了时代要求。今天的世界形势同毛泽东时代相比有显著的不同,已由革命与战争为主题的时代进入到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我们的战略、方针和政策随之做出调整,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但帝国主义及由此衍生的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依然存在,世界并不太平。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始终顽固坚持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西化分化的战略。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毛泽东的维护国家独立、自由、主权和自尊、自信、自主、自强的爱国精神,不畏强权、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信邪的敢于斗争精神和善于斗争艺术,仍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魂和护身法宝。人民呼唤毛泽东精神就是要求维护和弘扬这种民族精神,防止丢掉民族魂和护身法宝。
三 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区分的层次性
在《毛泽东精神永存》一文中,笔者吸取了李敖提出的区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精神的观点,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结构做了层次上的分析。笔者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按其理论、思想、精神的显隐的程度讲至少可区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第二层次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活的灵魂,也就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第三层次是精神层次,即毛泽东精神。毛泽东精神是毛泽东思想中最深层的、最本质的内容,它难以言说,不是以纯粹的理论形态呈现出来,而是贯彻和体现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中[2]。有些研究者认同笔者的观点,徐治彬同志则提出异议,发表了《不能把“毛泽东精神”定位于毛泽东思想的第三个层次》(以下简称徐文)。徐治彬同志提出的“商榷”有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
徐文认为,思想是理性认性,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精神涵盖远远大于思想,思想涵盖不了精神,因此,不能把“毛泽东精神”定位于毛泽东思想的第三个层次。笔者认为,徐文的这一观点源于对“精神”概念内涵的理解。徐文讲的“精神”是指哲学上的与“物质”相对的“精神”。作为哲学上的“精神”概念其外延自然涵盖作为理性认识的“思想”、“理论”,而“思想”、“理论”确实不能涵盖“精神”。问题是,“精神”一词在中文中含义甚多。1999年版《辞海》对“精神”有5种释义。徐文讲的是《辞海》“精神”的第1种释义,即哲学上的含义。《辞海》的第5种释义为:“内容实质。如:传达会议的精神。”这是人们生活中常常使用的、与具体内容相对的“精神实质”之“精神”,亦即“精神之精神”。笔者认为,“毛泽东精神”命题中的“精神”,不是哲学上与“物质”相对的“精神”,而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与具体内容相对的“精神实质”之“精神”。徐文把同一名词的不同内涵混淆了。再者,笔者所说“毛泽东精神”比理论形态的“毛泽东思想”要深一层次,并不如徐文认为的后者在外延上要涵盖前者,它们之间是同一结构体系内的不同等级的层次,不存在在外延上谁涵盖谁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蕴含有最深层次的“毛泽东精神”是可以成立的,也不难理解,并不存在逻辑上矛盾。
笔者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结构做三层次的分析是借用了现代系统论的“层次”概念。现代系统论认为,在一个复杂的系统内其结构可区分不同等级的层次,如物体可分为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若干层次。长期以来,毛泽东思想研究者们从诸多方面和视角对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做了大量的研究。如就研究涉及的实际问题而言,则有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战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国际交往和外交等方面;而就研究涉及的学科或视角而言,则有政治、军事、哲学、经济、文化、文艺理论、诗词、书法等学科。许多研究者构造了诸多不同的体系,取得了成绩,给人以启发。今天看来,以往建构的体系,多数存在一个共同的不足,即把构成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诸多方面或诸多要素都放在同一层次上,因而建立的是一个平面的块板式结构的体系。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论述分两大部分,先是讲“关于新民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六方面的独创性理论,之后再讲“贯串于上述各组部分”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我理解,这两部分不是并列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讲的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理论基础,它比前面的六个方面的独创性理论要深一层次,也更为重要。今天,我们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要学习和运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笔者以为,在这一点上多数研究者是不会有分歧的。
徐治彬同志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与毛泽东精神不好区分,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与作为毛泽东精神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不好区分。这两者确实有点不太好区分,但不太好区分不等于不能区分。笔者以为,这两者仍是可以区分的。一个理论体系的理论与这个理论体系的精神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一个可以言说的理论形态,后者则是难以言说的理论形态之“意”,是通过对可言之理论的反复思考和实践而体会到的一种精神性的实质、价值和境界,前者蕴含着后者,后者通过前者显现出来。上面所说的历史“决议”论述的“活的灵魂”,准确地说它不是“活的灵魂”,而是关于“活的灵魂”的三方面的理论,即实事求是的理论、群众路线的理论和独立自主的理论,亦即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基础的哲学理论。正如一个哲学家的哲学理论与一个哲学家的哲学理论的基本精神是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样,毛泽东哲学思想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神两者也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后者是前者内在的实质,前者是后者的外在显现。后者要比前者更深一层次,因而更难把握,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去用心体悟。
还应指出,毛泽东精神不是以理论形态存在的既有精神存在,它需要我们从它的显现存在中去体验、发掘、提炼和进行理论的阐扬。毛泽东精神不仅存在于作为理论形态的毛泽东思想中,而且还存在于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作品中;不仅存在于他的精神瑰宝中,还存在于他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存在于他一生的革命活动中,而且也存在于他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我们对毛泽东精神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理论形态的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升华,还要对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作品、毛泽东的整个革命生涯、毛泽东的日常生活和交往等多方面的发掘和提炼。毛泽东精神是难以言说的、抽象的,但它的存在和显现则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感人的,是可以相传的。
笔者曾认为,毛泽东精神“渗透着毛泽东本人的‘独立蹊径’的个性、对祖国和人民无限深限情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奋斗精神等非理性因素”。对此,徐文提出“难道理性认识还没有非理性的因素深刻”,因而不能把“毛泽东精神”定位成比“毛泽东思想”更深的层次。笔者以为,毛泽东精神无疑体现了理性的科学精神,但它本身不是一种理性认识,而是一种精神状态、境界和力量,体现了毛泽东的意志、信仰、情感、气质和人格。在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理性因素和非理因素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不可分离。打一个通俗的比喻讲,在人的活动中,理性起着指南针、方向盘的作用,非理性起着动力源、发动机的作用。它们之间不存在谁比谁认识深刻和谁比谁的作用重要的问题。毛泽东精神是智、情、意的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理性因素和非理因素的统一。毛泽东精神离开了科学理性,就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精神。因此,笔者始终认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毛泽东精神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同样,离开了意志、信仰、情感、气质和人格等非理性因素,也就无所谓作为重要精神力量的毛泽东精神。毛泽东精神比毛泽东思想更具有个性的特质,体现了他个人的意志、信仰、情感、信念、气质、性格等人格魅力和神采。
四 维护毛泽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弘扬毛泽东精神
对毛泽东思想体系做出层次的区分,提出毛泽东精神,目的是更好地维护毛泽东,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三个层次的内涵、意义和价值都各不相同。
第一层次是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它们在其形成和提出的时期,对当时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起着伟大的指导作用。在毛泽东在世时,主要是这一层次的理论发挥直接的指导作用。这一层次的理论应随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有些内容已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有些则因形势变化而失去了意义,有些则其内涵的基本的原则、方法仍有现实的意义(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说的六方面的独创性理论)。
第二层次的哲学理论是作为制定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人生观、价值观。经过延安整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大普及,这一层次的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理论的作用日益显现。毛泽东去世后,这一层面理论的作用尤为凸现。邓小平正是运用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哲学思想依然是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的哲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第三层次的毛泽东精神,则是比毛泽东哲学思想更为抽象、深刻的层次。毛泽东精神是毛泽东之成为毛泽东的根本,也是毛泽东思想之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它是毛泽东的智慧、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人格的结晶。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是毛泽东精神的显现。在今天,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毛泽东,只有深入到学习毛泽东精神这一层面,才算真正掌握了毛泽东思想的真谛和根本。
“毛泽东精神”作为学术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但“毛泽东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却是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相同步的。说来也怪,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毛泽东的精神的不是别人,而是王明。1940年5月3日,王明代表党中央在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学习毛泽东》的讲演。他具体讲明了学习毛泽东的五个方面的精神:“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始终一贯地忠于革命的精神”、“学习毛泽东同志勤于学习的精神”、“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勇于创造的精神”、“学习毛泽东同志长于工作的精神”和“学习毛泽东同志善于团结的精神”。
在学习创造精神方面,王明列举了在苏维埃政权建设、红军建设、军事战略战术、民族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等五个方面。王明的讲话在当月7日《新中华报》发表,后又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刊载。在上世纪60年代,王明对毛泽东的公开态度发生变化,但我们不能以人废言。至于王明的这一讲话是出于真心,还是言不由衷,在此不作猜测和推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王明在当时党内的地位而言,他的这一讲话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党内对毛泽东的宣传和学习。在1941年之后的许多宣传毛泽东的文章,则很少有涉及毛泽东精神的,包括刘少奇在中共七大所做的《论党》报告。这是与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密切相关的。因为如前所说,当时毛泽东思想中起直接指导作用的是有关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是他的哲学思想。这一更为深层次的“精神”价值因现实的需要反而暂时被遮蔽了。这种状况存在至毛泽东逝世后的一段时间里。
时势造英雄。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这一时代的杰出人物身上。1806年10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耶拿战役后从骑马胜利巡视耶拿城的法国统帅拿破仑身上看到了“世界精神”[3]204。黑格尔是把“世界精神”看成是历史本质的绝对唯心主义者,但他把个人看成是时代的产物,这比英雄历史观要深刻。他从马背上的拿破仑看到了“世界精神”的体验,折射出这样的历史真理的闪光:杰出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毛泽东不是拿破仑,我们也不是黑格尔。但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一个民族的英雄人物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精神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精神,也是20世纪中华民族在外患内忧、生死存亡的奋斗中迸发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当今世界上,尽管有极少数的人采用各种手段,从夸大缺点、错误、歪曲事实真相到无中生有的造谣、诬蔑、诽谤,费尽心机地编造故事,企图抹黑毛泽东,但历史的真实是不可能为某些心地不干尽的人所改变的,历史伟人决是不可能被历史所唾弃的几个失意的无奈之徒能骂倒的。即使一时骂得昏天黑地,制造历史冤案,但到头来还得平反,洗去蒙冤。秦始皇、曹操被儒生们骂了一两千年,但还不是翻案了③。今天,我们固然可以指摘毛泽东所犯的种种错误,甚至谴责这些错误所带来的苦难,但当我们站在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高度看,以历史来衡量毛泽东,那我们越发可以说: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毛泽东,就没有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就还在黑暗中苦斗。随着时间离毛泽东愈来愈远去,毛泽东精神层面的价值则愈来愈凸现。事实上,近十几年来,党中央和舆论界提倡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是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20世纪的继承和弘扬,都在一定意义上彰显了毛泽东精神。
在今天,也有些同志,全力维护毛泽东,全力捍卫毛泽东思想。但他们对毛泽东,对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缺乏实事求是的具体的历史分析。与全盘否定毛泽东、全盘否定毛泽东思想的相反,他们全盘肯定毛泽东,全盘肯定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他们对为实践证明了是错误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和“文化大革命”加以肯定。他们中有的人甚至为“四人帮”翻案。他们否定改革开放所取得巨大成就,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他们认为当代中国已资本主义复辟,需要进行新的文化大革命。这些人夸大了改革开放以来积累起来的问题,忧党忧国忧民,精神可嘉,但他们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教条主义态度,则不堪领教。他们拘泥于毛泽东的言论,而违背了他的精神实质。他们不是真正的维护毛泽东,不是真正的高举毛泽东思想。照他们的意见去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被断送。对这些同志而言,我们同样应强调发掘和弘扬毛泽东精神。
总之,在当代中国,毛泽东思想依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价值依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研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试验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笔者认为,维护毛泽东,坚持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继承和弘扬毛泽东精神。毛泽东精神是毛泽东思想体系和生活实践中具有永久价值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的民族魂。我们在重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哲学思想)的同时,更应强调毛泽东的精神,发掘毛泽东精神,弘扬毛泽东精神。我们学习毛泽东,学习毛泽东思想,不仅要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活的灵魂,尤其要体会毛泽东精神,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继承和弘扬毛泽东精神。
注释:
①见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3年12月27日;胡锦涛《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7日。
②此据2008年6月30日Google网上不完全的搜索,许多文章不易找到,笔者未读。
③毛泽东本人对反对者的坏话看得很透,也很淡。1956年11月,他在谈到达赖喇嘛有可能跑到国外骂我们时曾说过,我们共产党是被人骂了35年,无非是骂共产党“穷凶极恶”、“共产共妻”、“惨无人道”那一套。加一个达赖,再加一个什么人,有什么要紧。再骂35年,还只有70年。他说:“一个人怕挨骂,我看不好。”(《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27页)1965年1月,他在会见斯诺时,斯诺说:“主席一面搞革命,一面给许多教授提供了职业,现在可能很多人成为‘毛学专家’”。斯诺又说:“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人物像主席经历过这么多变革,从开始作为一个学生,到参加革命,到革命完成,并成为历史学家、哲学家。”毛泽东回答说:“我不能驳你,也不可能赞成。这要看后人、看几十年后怎么看了。在一些人看来,我是坏人是定了的。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各国反动派不赞成我,包括蒋介石不赞成我。”(《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406、407页)在毛泽东看来,被敌人反对是好事,不是坏事,证明我们和敌人划清了界线。如果敌人赞扬我们,我们则要警惕,是否和他们划不清界线,甚至同流合污。
标签:毛泽东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论文; 辞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