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_赵长生

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_赵长生

长春通达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日新月异,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实践的相关问题研究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鉴于此,本文选择公路工程混凝土的裂缝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首先阐述了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缝的相关总体内容,然后对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以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在公路工程实践过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限制与修补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施工实践提供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对策

1、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1.1施工裂缝。

施工裂缝是指混凝土构件在制作、脱模、运输、堆放过程中,在各种内外部因素作用下出现纵向、横向、斜向、水平、竖向等表面或贯穿裂缝。混凝土构件制作与保存过程中之所以产生施工裂缝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木板浇筑前未将其浇水湿透;木板吸水膨胀;隔离剂失效;振捣过大;运输中受到冲撞等。混凝土构件施工中一旦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就可能产生裂缝。

1.2收缩裂缝。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最为常见的裂缝就是收缩裂缝,主要是因水泥和水量所引起的。从理论分析,水泥和水的用量越多,混凝土收缩反应就越大,就越易出现收缩裂缝问题。当混凝土搅拌中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混凝土的收缩程度就会有所变化;当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水分蒸发程度不同,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变形。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流失比较快,变形程度比较大;内部水分流失比较慢,所以对混凝土变形的影响相对较小。由于混凝土表面变形高于内部,在此影响下,混凝土表面收缩变形中就会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而出现拉应力,最终在拉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缝。收缩裂缝一般以网状、平行线状的形式分布于混凝土表面,不仅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还影响了它的外形美观。由于收缩裂缝的存在破坏了混凝土的抗渗性,降低了混凝土的承载力和耐久力,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出现问题。

1.3温度裂缝。

公路工程施工中往往要采用大体积结构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体积比较大,水泥水化热产生的大量热气聚集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不易散发,加之混凝土表面散热快,在两种因素影响下,使混凝土结构内部与外部存在较大的温差,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这种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极限,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大多在温度较低、温度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发生,裂缝走向没有一定规律,纵横交错的分布于混凝土构件表面。

1.4大块体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裂缝

在大块体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水泥和水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称为“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块体温度升高。当混凝土块体内部的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相差很大,以致所形成的温度应力或温度变形超过混凝土当时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形成裂缝。

1.5混凝土塑性塌落引起的裂缝

在大厚度的件构中,混凝土浇筑后半小时到数小时即可发生这种裂缝。其原因是混凝土的塑件塌落受到模板或顶部钢筋的抑制,或是在过分凹凸不平的基础上进行浇筑,或是模板沉陷、移动,或是斜面浇筑的混凝土向下流淌。

2、公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成因

公路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影响因素复杂,自然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也多种多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公路工程而言,不同的混凝土裂缝,其形成机理不尽相同,但是多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2.1材料因素

水泥、砂石等材料不符合工程施工要求是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最常见的材料质量问题。其中,水泥质量尤为重要。如果水泥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受潮等,施工中就可能出现裂缝问题,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建设材料作为施工的基础材料,只有保证了其质量不出现问题,才可能为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优质奠定坚实基础。

2.2混凝土配比

所谓的混凝土配比就是指水泥、砂、石、水、添加剂及其他材料之间的配合比例。按照科学、合理的配合比例搅拌而成的混凝土才能满足公路工程的设计要求,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混凝土配比不当,就会出现水泥用量不当、含砂量不当等问题,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2.3施工因素

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施工因素多种多样,如模板构造不当、振捣不到位、搅拌不均匀及其时间不充分、浇筑不当、支撑刚度不足等。鉴于施工阶段是混凝土结构强度形成的重要阶段,施工中即使是一些微小的影响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

2.4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作为一切施工计划、技术方案的执行者,如果没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操作技能,必然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例如,不熟识混凝土搅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搅拌时间过长、水量过多等都会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形成,以致于施工出现裂缝。

3、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限制与修补

尽管对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采取各种各样的防裂措施,但是工程实践证明,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不久或在施工期间就会出现裂缝。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应对裂缝进行控制和加固修补,根据裂缝产生的具体成因、裂缝的稳定性和工程实际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已形成的裂缝进行限制,消除诱发裂缝的因素,防止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要求严格的工程则必须对裂缝进行补强加固。裂缝的一般修补方法有:

3.1表面修补法

所谓表面修补法就是主要用于对承载能力无影响的表面裂缝,大面积细裂缝以及防渗补漏的处理。

该方法就是在裂缝表面涂抹水泥砂浆,然后在混凝土的裂缝附近的表面进行一些处理,使裂缝处凿成凹槽,这样增大裂缝表面的摩擦力和附着力。然后在表面上洒水湿润,最后用水泥砂浆涂抹,对裂缝进行填充,从而完成修补工作。

3.2内部修补法

所谓内部修补法就是主要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及有防水、防渗要求的深层裂缝及内部缺陷的修补。

该方法就是在用压浆泵将胶结材料压入裂缝中,这样胶结材料可以在裂缝内部发生凝结和硬化的作用,在这种作用下,裂缝得到了修补。这种方法在施工实践的过程中经常用来对防水和防渗要求的修补过程中。

3.3结构加固法

所谓结构加固法就是主要用于提高结构的承载力,限制裂缝的发展或将裂缝封闭。包括外包(钢筋)混凝土或钢加固,粘胶、铆接、焊接等外贴加固补强,预应力锚固,喷浆及喷射混凝土等结构加固。该方法在施工实践的过程中主要是用于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修补。

4、结束语

公路工程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会迎来越来越多的建设浪潮,相关的建设需求也会不断的升高。因此,本文所提出的相关研究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本文以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缝处理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阐述,相关研究结果还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浩.探讨公路桥梁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J].科技信息,2009(31):67-68.

[2]邓雷.论公路桥梁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有效预防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5):111-112.

[3]岳艳敏,李斌,尚亚军.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与处理[J].技术与市场,2011(5):92-93.

[4]张晶.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71-73.

[5]刘法乾.公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早期裂缝的预防和控制[J].科技风,2011(12):108-109.

论文作者:赵长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_赵长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