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市长教育新理念

深圳市市长教育新理念

一、深圳市长的教育新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陈沛酉[1](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杨婷[2](2019)在《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营造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学是国家宪法强制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性格塑造、品德培养的关键时期。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更高要求。而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他们获取知识信息、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承载学生交往活动的校园交往空间的合理营造显得尤为重要。应试教育理念下单一的、模式化的传统校园空间无法与学生之间交往活动产生良性互动,如何营造能促进学生交往活动、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成为当下中小学校园设计实践中热切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学生心理、行为特点及教育理念的转变等方面入手探讨促进学生间交往活动的交往空间如何营造,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1)从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及校园内的交往活动特点出发研究校园交往空间的特点和属性,分析校园交往空间应该如何营造以满足学生交往活动的需求。2)以教育理念和校园交往空间的发展为脉络,通过优秀的中小学校园案例解读,分析并总结适应教育发展的校园交往空间发展趋势。3)选取典型的校园规划和空间设计案例深入研究和总结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从整体规划到局部营造的具体策略。4)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验证所提出的具体策略的应用价值。针对当阳市玉阳中学和合肥市金店小学两个项目的创作实践,分析交往空间营造策略的应用和创新。

张莉莉[3](2019)在《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承载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平台,课堂教学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因而,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尤为重要。由于长期受教学惯习的影响,把“德育课堂”当作“知性课堂”,教学效果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而“对话教学”在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有别于传统教学,其理念、特征切合小学德育课程的特性,在小学德育课程中实施“对话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打牢人才的道德根基。“对话教学”与常规意义上的主学科,如语文、英语等相结合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尚没有将“对话教学”放置于小学德育课程中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提高德育课程实效性为核心目标,以主体教育论、生活德育论为理论视角,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线索,在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领域的混合研究法开展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在掌握本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中的比较法、归纳法等概括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结合问卷调查法,探索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实践策略。具体而言,本研究在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原理和德育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初步概括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本研究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分别从内涵、价值、类型、特征四个方面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品性进行了探讨,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有初步的概括。基于生活德育论,提出了“与生活世界对话”这一新的对话类型。第二,探寻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对话教学”实际上是作为对话主体的师生利用各项对话条件和教学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本研究从物理条件、理智条件、情感条件三个方面探索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另外,在课堂实践中,教材与教学具有整体性,教材对教法的选择和指导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统编版小学德育教材的分析,寻找出新教材与“对话教学”的勾连点,对两者间进行适切性分析。第三,构建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策略。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实践,提出了设计策略、实施策略和改进策略。学生道德的形成与生活世界密切相关,主要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寻访探究活动等各种活动与生活世界发生对话,故而在教学设计时特别增加了活动的设计,从教学目标的设计、话题的设计、活动的设计、评价的设计四个方面构建了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设计策略。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科学的实施策略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将“对话教学”的理论结合德育课程自身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性,依托文本对话、人际对话、自我对话、生活世界对话这四种类型的对话,构建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现行的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虽有些许对话精神,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对话教学”的真正开展。本研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源,提出了针对性改进策略。

艾梦佳[4](2019)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作为承载国家希望和未来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得到了各国空前的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质量则是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舒适、安全、放松、健全的景观环境是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全球共识,因此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示范意义。基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的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归纳总结、实地踏勘等方法,论述了选题研究的背景,明确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解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以及典型案例,明晰了选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梳理了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界定了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讨了综合素质教育内容、特征、类型和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特征、类型、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辨析了实践基地服务对象中小学生,以及与实践基地的关系,构建了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的理论依据即环境行为心理学、层次需求、景观美学、实践教育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构成的集成理论,论述了各类理论与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的关系。基于设计原则与依据、总体规划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特色设计等四层面提出了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的方法体系,即由综合性、参与体验性、趣味与教育性、实践安全性、个性化与独立性等五原则构成的设计原则;总体规划设计方法从建设场址选择与规模控制、前期分析、设计构思与理念提炼、总体布局、子系统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方法研究;场地依据区位、交通、周边环境、植物、教育资源、配套设施、地形地貌等确定选址,规模控制则基于场地范围和建设成本控制的方法;前期分析包含内、外环境分析,由大小尺度的区位分析、场地区域地理文脉的分析、资源分析和气候分析等构成了外环境分析的内容,由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构筑物、植被、水体等构成内环境分析,通过文脉凝练与升华法和内容与目标概括法对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构思与理念进行凝练;总体空间布局主要是根据实践基地地形地貌特色和综合素质教育内容进行整体景观空间结构的布局,确定各类景观空间的位置、规模及其相互关系,形成设计方案,布局的方法包括整体形态大地艺术创作法、主题核心法、焦点与地标法、轴线法、因形就势法、借景法、情景与叙事设计法。子系统的规划设计是阐述设计方案的有效途径,通过景观结构、功能区划、竖向规划、设施、植物、小品、导视、道路交通、照明等论述设计方案的意图。详细设计包含室内生活教育区、室外实践活动区、景观要素的详细设计,详细设计中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法、景观符号法进行室内生活教育区的详细设计,通过场景叙事法、功能关联法进行室外实践活动区的规划设计,通过美学规律设计法、文学修辞法以及心理学法进行景观要素的详细设计。全文分为五部分共五章内容: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论;第二部分是第二章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第三章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相关概述;第四部分包含第四和第五章,探究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的方法,第五部分是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展望未来设计发展趋势。

姜平[5](2018)在《“走班制”改革下的普通高中教学空间特点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高考模式的改变,“走班制”教学模式已在各普通高中校园中逐步推广。这一教学方式的改变,将给目前普遍以行政班级为主体而设计的校园空间的带来较大的冲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正在被主动式教学模式逐渐取代,随着教育模式的改变,总结和研究“走班制”普通高中的教学空间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改革现有的校园空间使之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将是教育建筑设计中新的研究方向。以往刻板的教室设计,只能适用于学生以行政班级为单位听老师讲课的模式,而在“走班制”的教学模式下,传统的校园空间在空间利用方面有不少弊端,不利于学生的“走班”及交流,无法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下主动式的教学模式。因此,总结当前普通高中校园中不利于“走班制”进行的教学空间设计弊端,研究适应新教学模式的教学空间对于做好未来的校园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概括了“走班制”普通高中教学空间的要素和概念,分析研究了以现有传统教学空间为基础进行的“走班制”教学实践中面临的空间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同时,借鉴国外“走班制”普通高中的成功案例,并结合国内普通高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走班制”普通高中教学空间特点,对指导现有普通高中的教学空间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谭小军[6](2018)在《数字时代全民阅读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着名教育家、新教育倡导者朱永新常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而精神力量对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鉴于阅读对国民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用立法来进行干预与保障。我国也于2013年启动全民阅读的国家立法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出台。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国民数字化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纸质阅读率,并呈加速上扬的趋势。数字技术给全民阅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同时,给全民阅读立法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我国全民阅读立法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是社会对全民阅读立法效果的质疑,另一方面是现实实践对全民阅读立法的强烈呼唤。这一矛盾的缘起在于我国的全民阅读立法研究刚刚起步,该领域又是一个教育学、传播学、图书情报学、法学等交叉学科,学界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导致全民阅读立法缺乏系统理论支撑和指导,出现立法重资源推广而轻教育培养、重宣示倡导而轻政府责任、重效率而轻效果等方向性错误。本研究以阅读权为研究起点,认为全民阅读立法的正当性在于公民阅读权。另外,从全民阅读的本质属性来看,全民阅读是国家为提高公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民教育活动,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构成部分。所以,全民阅读的教育属性决定了立法的范式应遵循教育立法而非文化立法。本研究以数字时代为背景,将全民阅读立法放在数字时代媒介技术对阅读生态的机遇与挑战的维度下进行审视。凯文·凯利指出,人类正在进入“屏读时代”。媒介技术给阅读生态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其机遇主要有:提升阅读主体的兴趣,促进阅读平等、自由,丰富阅读资源,创新阅读推广模式,重塑阅读环境等;其挑战主要有:过多浅显化阅读影响读者思想深度,信息过载、信息污染,版权环境、网络监管等。通过背景分析,把握立法的时代语境。研究框架分为背景分析、理论建构、问题梳理、原因反思、对策建议五个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为背景分析。研究者通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历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数字时代全民阅读的现状与趋势。通多历年调查数据比对发现,传统纸质图书阅读量和阅读率较低,国民整体阅读情况不乐观;数字化阅读率增势迅猛,国民阅读呈融合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技术给阅读生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第二章为理论建构。从法学、公共管理学、教育技术学寻找理论渊源。其主要包括阅读权理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促进型立法理论和协同教育理论。通过对阅读权渊源及内涵阐释,认为阅读权是全民阅读立法的正当性基础,在数字化环境下,阅读权与国家教育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表现出冲突与平衡的关系;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强调全民阅读立法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体现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征;结合促进型立法理论,认为全民阅读立法除对政府主体和公益性事业单位主体应设定基本的强制性义务和责任之外,对其他非政府主体应以促进和激励为主,并强调责任的多元化;结合协同教育理论,认为全民阅读立法中应建立各主体协同配合的全民阅读推广机制。第三章为现状审视。在考察国外阅读立法历史与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者运用政策文本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等对全民阅读立法的国家和地方共七个法律文本进行文本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全民阅读立法存在法律层级低、可操作性不强、领导机构缺位、组织机构错位、学校阅读教育制度缺失、监督制度不力、政府责任虚化、不能适应数字时代终身学习的需求等问题。第四章为原因反思。从经济、文化、教育、媒介技术、法律五个方面综合分析存在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全民阅读立法必须认清阅读权教育属性的法理性质,立足基本国情,制定适合数字时代终身学习发展需求的全民阅读法律规范。第五章为对策建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立法定位、技术优化、制度完善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并结合教育信息化2.0时代发展需求,从公益性数字阅读平台、数字化阅读资源、公益性数字阅读版权、数字化阅读素养教育等方面建构了数字化阅读保障制度。数字时代,必须重新审视数字技术对于全民阅读的影响,作为顶层设计的国家立法,必须把握数字技术对全民阅读的机遇与挑战,顺应历史潮流,利用技术的力量推动全民阅读,并制定相关制度减少其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部适应社会需求的良法。希望能通过本研究能有助于全民阅读立法的完善,促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助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王方[7](2017)在《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预习环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质量的语文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其耗时多、见效慢的特点,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逐渐边缘化。本研究以翻转课堂理论为基础,尝试探索初中语文预习的新途径,提出适宜有效的实施策略,旨在丰富初中语文预习的方式方法,更新陈旧的单一的预习方法。论文主体部分第一章论述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预习中的实践意义和挑战,从传统初中语文预习存在的典型问题和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预习中的核心价值两个角度论述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语文预习的意义。其次,从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翻转能力和学生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角度出发阐述初中语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第二章论述初中语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初中语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的四个设计要素,即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其次,对初中文言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的案例进行设计并付诸实施。最后,对案例实施的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第三章从高质量微视频制作、线上讨论和自主学习三个方面讨论了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预习环节中的应用策略。实验表明,翻转课堂下的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兴趣和学习信心,转变了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态度,提高了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使得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牢固,学生的课堂表现更加积极。

李云芳[8](2017)在《同性恋者的风险认知、心理健康与风险行为及其媒介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是日益复杂化的风险社会,信息技术的变革为风险信息的广泛和高速传播提供了有力的外部保障,并大大加速了风险的社会化。同性恋者的特殊性,使其所面临的风险更具高危及独特性。本研究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对以健康风险、成就风险、社交风险、权利风险、社会风险为主的同性恋风险传播进行分析。研究还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采用实证调查方式,从同性恋者对风险认知、心理健康、风险行为三个角度探讨同性恋风险信息对同性恋者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受访者对媒体的使用和依赖程度较高,多数受访者为中重度互联网用户;受访者的风险认知整体不高,认知程度随风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受访者的心理情绪较为乐观,与风险认知存在负相关关系;受访者对风险的行为则多表现为理性或消极不抵抗。同性恋风险的社会放大和同性恋者对风险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等原因使得风险信息传播对同性恋者“效果有限”。提高同性恋者的媒介素养,改善媒介传播环境,整合社会组织力量,完善政府风险管理能力对降低同性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徐莉[9](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指出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戴亚[10](2016)在《网络流行语中的词语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诞生和飞速发展给人类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带来了深层变革,给社会使用的语言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网络时代中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人类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的变化,从而使语言呈现出变异性的特征。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加之网民在网络环境中主要是通过键盘输入而不是语音进行语言交流,所以网络流行语的变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层面。词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词语变异一般指的是词语的能指和所指关系被打破、词语原有的能指形式被改变或词语原有能指被赋予新的所指内容,使词语的形式和内容发生某种程度的偏离。语言学界对语言变异和网络语言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涉及网络语言中的词语变异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普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较为全面地研究网络流行语中的词语变异现象。从掌握的网络语料来看,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发生变异的类型,主要表现在词性、词义和词形方面。以一个词语原来的词性为参照,网络词语的词性变异包含名词、形容词、动词、拟声词、量词的变异,词性变异的同时也会引起词义的变异。词义变异表现在理性意义和感情色彩的变异。词形变异是词语的表现形式即能指发生了变异。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实现的方式从修辞角度和认知角度进行考察,修辞方式中包含词形和词义的变异,如谐音修辞创新词语表达形式,别解修辞造成词语能指和所指关系的重新组合;认知方式中包含词形、词义和词性的变异,如隐喻思维方式中的语音、语义和语法隐喻,转喻思维方式中的语音和语义转喻。词语变异的原因有社会发展、语言接触、社会心理等外部原因和语言要素的相互制约、语言的类推机制等内部原因,网络语境中发生变异的词语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流行语中的词语变异现象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这种现象的存在对语言规范和语言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对这些词语的使用规范是我们应该持续关注的内容。

二、深圳市长的教育新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市长的教育新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职业院校
        二、组织转型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一、文献考察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延伸个案法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组织文化整合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中小学校园交往活动与交往空间相关解析
    2.1 中小学生的交往活动
    2.2 中小学校园的交往空间
    2.3 中小学生交往活动与校园交往空间的相互作用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的发展
    3.1 我国中小学教育理念和交往空间的发展历程
    3.2 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的优秀案例解读
    3.3 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的发展趋势
    3.4 本章小结
4 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的营造策略
    4.1 交往空间的整体性构筑
    4.2 室内交往空间营造策略
    4.3 室外交往空间营造策略
    4.4 室内外过渡性交往空间营造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的实践探索
    5.1 湖北省当阳市玉阳中学新建校区
    5.2 安徽省合肥市下塘镇金店小学
    5.3 基于项目实践的应用创新和设计表达探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附录2 :图表目录
致谢

(3)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德育课堂实效性
        (二) 有利于道德教育新理念落实
        (三)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四) 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 有利于课堂教学教育性发挥
    三、概念界定
        (一) “对话教学”
        (二) 小学德育课程
        (三)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
    四、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五、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品性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内涵
        (一) 德育课程的“对话”是师生“精神相遇”的过程
        (二) 德育课程的“对话”是师生“视界融合”的过程
    二、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价值
        (一) 理论价值
        (二) 实践价值
    三、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类型
        (一) 不同划分标准产生的不同对话类型
        (二) “关系重建”理论下的四种对话类型
    四、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特征
        (一) 主体关系平等性
        (二) 对话主体交往性
        (三) 对话过程开放性
        (四) 对话效果生成性
第三章 小学德育教材与“对话教学”的适切性
    一、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建构分析
        (一) 教材编写的立论:德育实质是“学德”
        (二) 教材编写的定位:“教材”实为“学材”
        (三) 教材建构的核心: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统编德育教材与“对话教学”的适切性
        (一) 新教材改变了“说教者”的面孔,构建了教材、学生和教师三者平等关系
        (二) 新教材以“学”为核心的内容设置,利于实现学生“学”与教师“教”互动对话
        (三) 新教材体现“交往互动”的编排体例,便于有效组织各种“对话”教学活动
第四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物理条件
        (一) “对话”的开展需要合适座位的摆放
        (二) 班级规模的适当控制可以保证“对话”效果
    二、德育课程中“对话教学”的理智条件
        (一) 在理智和规则下“对话”
        (二) 师生双方皆要有“对话素养”
        (三) “对话”要秉持“在场因素”
    三、德育课程中“对话教学”的情感条件
        (一) 相互信任是“对话”发生的基础
        (二) 共情心促使“对话”持续发生
        (三) 尊重保障“对话”的深入开展
第五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设计策略
    一、目标设计策略
        (一) 目标设计包含的内容
        (二) 目标设计具备的特点
        (三) 目标设计着眼的要求
        (四) 目标设计遵循的步骤
    二、话题设计策略
        (一) 话题设计的分类
        (二) 话题设计的要求
        (三) 话题设计的要点
    三、活动设计策略
        (一) 活动的分类
        (二) 活动设计的原则
        (三) 活动设计的步骤
    四、评价设计策略
        (一) 评价的特征
        (二) 评价设计的内容
        (三) 评价设计的原则
        (四) 评价设计的步骤
第六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文本对话策略
        (一) 师本对话策略
        (二) 生本对话策略
    二、人际对话策略
        (一) 师生对话策略
        (二) 生生对话策略
        (三) 生与他人对话策略
    三、自我对话策略
        (一) 师与自我对话策略
        (二) 生与自我对话策略
    四、生活世界对话策略
        (一) 学生与生活世界对话的方式
        (二) 学生与生活世界对话的策略
第七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存在问题
        (一) 把“对话”窄化为“问答”
        (二) “对话”中教师仍是“主导”
        (三) “对话”超越学生的自身经验
        (四) “对话”过程缺乏情感的支撑
    二、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问题探源
        (一) 教师对“对话式”德育课堂存在误区
        (二) 主客观因素使教师不愿放弃权威地位
        (三) “对话”的话题或活动设计不恰当
        (四) 传统的教学惯习使课堂冰冷无情味
        (五) 课程管理的不到位影响课堂有效性
    三、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改进策略
        (一) 厘清“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
        (二) 淡化“对话”中教师权威角色
        (三) “对话”要以学生“在场因素”为出发点
        (四) “对话”要秉持师生间的共情心和信任感
        (五) 重视、规范课程管理和教学培训
    四、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课堂观察表
    附录二: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教师问卷
    附录四: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学生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环境行为心理学
    2.2 层次需求理论
    2.3 景观美学理论
    2.4 实践教育学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概述
    3.1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3.1.1 综合素质教育
        3.1.2 实践基地
    3.2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特征
        3.2.1 教育观赏性
        3.2.2 项目选择性
        3.2.3 活动实践性
        3.2.4 主体灵活性
        3.2.5 资源共享性
        3.2.6 设施齐全性
    3.3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类型
        3.3.1 专项类实践基地
        3.3.2 综合类实践基地
    3.4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构成要素
        3.4.1 建筑
        3.4.2 植物
        3.4.3 水体
        3.4.4 其他要素
    3.5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影响因素
        3.5.1 社会因素
        3.5.2 自然因素
        3.5.3 功能因素
    3.6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服务对象
第四章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总体设计方法研究
    4.1 设计原则
        4.1.1 综合性原则
        4.1.2 参与体验性原则
        4.1.3 趣味与教育性原则
        4.1.4 实践安全性原则
        4.1.5 个性化与独立性原则
    4.2 设计依据和目标的确定
        4.2.1 设计依据
        4.2.2 设计目标
    4.3 场地选址与规模控制方法
        4.3.1 场地选址
        4.3.2 规模控制
    4.4 内外坏境分析方法
        4.4.1 外环境分析
        4.4.2 内环境分析
    4.5 构思与设计理念凝练方法
        4.5.1 内容与目标概括法
        4.5.2 文脉凝练与升华法
    4.6 总体空间布局方法
        4.6.1 大地艺术创作法
        4.6.2 主题核心法
        4.6.3 焦点与地标法
        4.6.4 轴线法
        4.6.5 因形就势法
        4.6.6 借景法
        4.6.7 情境与叙事法
    4.7 子系统设计方法
        4.7.1 景观结构设计
        4.7.2 功能区划设计
        4.7.3 竖向规划设计
        4.7.4 设施子系统设计
        4.7.5 植物子系统设计
        4.7.6 小品子系统设计
        4.7.7 导视子系统设计
        4.7.8 道路交通子系统设计
        4.7.9 照明子系统设计
第五章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详细设计方法研究
    5.1 室内生活教育区详细设计研究
        5.1.1 基本设计方法
        5.1.2 室内科普教育区设计
        5.1.3 生活住宿区设计
    5.2 室外实践活动区详细设计研究
        5.2.1 基本设计方法
        5.2.2 出入口区设计
        5.2.3 拓展训练区设计
        5.2.4 传承文化区设计
        5.2.5 学农实践区设计
        5.2.6 户外露营区设计
        5.2.7 生命安全区设计
        5.2.8 军事训练区设计
        5.2.9 趣味体验区设计
    5.3 景观要素详细设计研究
        5.3.1 基本设计方法
        5.3.2 构筑物设计
        5.3.3 植物设计
        5.3.4 地形设计
        5.3.5 水体设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片来源
附录B 作品集

(5)“走班制”改革下的普通高中教学空间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论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定义
        1.2.1 普通高中
        1.2.2 教学空间
        1.2.3 “走班制”
    1.3 国内外普通高中的发展现状
        1.3.1 国内教学模式的改革——“走班制”
        1.3.2 国外的主流教学模式——“学分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现有普通高中教学空间更新的必要性
        1.4.2 现有普通高中教学空间更新的可行性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2 普通高中教学空间应对“走班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校园空间格局在先,“走班制”改革在后
        2.1.1“走班制”教学改革的历程
        2.1.2 普通高中校园的发展现状
    2.2 现有教学空间应对“走班制”改革的不适应性
        2.2.1 空间配置的定势
        2.2.2 使用需求的后置
    2.3 现有教学空间的特点及其更新的必要性
        2.3.1 行政教室的主体性
        2.3.2 交通空间的单一性
        2.3.3 交往空间的缺失性
3 弱化行政教室的主体性
    3.1 普通教室
        3.1.1 行政教室的复合性
        3.1.2 普通教室的普适性
    3.2 专用教室
        3.2.1 实验教室的拓展性
        3.2.2 选修教室的可变性
    3.3 教学中心
        3.3.1 融合式的教学组团
        3.3.2 个性化的课程空间
4 加强交通空间的多样性
    4.1 开放的水平交通空间
        4.1.1 合适的尺度
        4.1.2 复合的功能
    4.2 顺畅的垂直交通空间
        4.2.1 梯段及人流
        4.2.2 空间的核心
    4.3 交往功能的嵌入
5 塑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
    5.1 走班制改革下的交往诉求
    5.2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营造
        5.2.1 空间的布局与组织
        5.2.2 界面与构造、设施
    5.3 多层次交往空间的要素
        5.3.1 空间的趣味性
        5.3.2 空间的舒适性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数字时代全民阅读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现实诉求:拯救阅读危机的客观需求
        (二)理论呼唤:加大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的需要
    二、概念界定
        (一)阅读
        (二)数字化阅读
        (三)全民阅读
        (四)全民阅读立法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全民阅读立法的现实背景
    一、全民阅读的现状与趋势
        (一)全民阅读的现状
        (二)全民阅读的趋势
    二、数字技术带给阅读生态的机遇与挑战
        (一)数字时代与阅读生态概述
        (二)数字技术带给阅读生态的机遇
        (三)数字技术带给阅读生态的挑战
    小结
第二章 全民阅读立法理论分析
    一、阅读权
        (一)阅读权的渊源及内涵
        (二)阅读权的性质
        (三)阅读权的法律结构
        (四)数字化环境下阅读权与国家教育权的冲突与统一
        (五)数字化环境下阅读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冲突与平衡
    二、公共文化服务理论
    三、促进型立法理论
    四、协同教育理论
    小结
第三章 全民阅读的立法现状审视
    一、全民阅读立法概况
        (一)国外全民阅读立法状况
        (二)我国全民阅读立法历程
    二、全民阅读立法文本分析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样本确定
        (三)分析框架
        (四)文本来源与收集数据说明
    三、全民阅读立法现状分析
        (一)全民阅读立法形式特征分析
        (二)全民阅读立法内容特征分析
    四、全民阅读立法存在问题
        (一)立法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立法制度设置存在的问题
    小结
第四章 全民阅读立法问题的原因反思
    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权利保护水平
        (一)法根源于经济基础
        (二)权利保护依赖于政府的可支配资金
        (三)现实物质生活条件决定阅读权的保护水平
    二、权力导向型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下权利话语的缺失
        (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中权利话语的缺失
        (二)权力导向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三、应试教育体制抑制阅读教育需求
        (一)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学生的功利性阅读
        (二)应试教育体制排挤学校阅读教育
        (三)应试教育体制抑制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
    四、媒介技术发展打破利益平衡机制
        (一)技术与法律的互动发展
        (二)法律对技术调整具有价值选择性
        (三)法律对技术调整具有滞后性
    五、法理认识不清导致立法错位
        (一)阅读权法定化是保障其实现的前提
        (二)保障公民阅读权是政府的义务
        (三)阅读权的性质决定其立法定位
    小结
第五章 全民阅读立法优化的建议
    一、立法定位
        (一)立法原则
        (二)立法目的
        (三)立法目标
        (四)立法类型
    二、立法技术优化
        (一)立法模式
        (二)立法体系
        (三)立法体例
        (四)规范设置
        (五)立法语言
    三、立法制度优化:适应数字时代终身学习需求
        (一)基本制度构建与优化
        (二)教育行政力量的回归
        (三)数字化阅读保障制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预习环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综述
第一章 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预习中的实践意义和挑战
    第一节 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语文预习的意义
        一、传统初中语文预习存在的典型问题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预习中的核心价值
    第二节 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语文预习环节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翻转能力
        二、学生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 初中语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初中语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的设计要素
        一、初中语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的学习环境设计
        二、初中语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的学习资源设计
        三、初中语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的学习活动设计
        四、初中语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设计
    第二节 初中语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的案例实施
        一、初中文言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的案例设计
        二、初中文言文预习环节中翻转课堂的案例实施
        三、初中文言文预习环节应用翻转课堂的案例实施反馈
第三章 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预习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节 高质量微视频制作策略
        一、要注重视频内容的适宜性和多样性
        二、要注重视频时长的简洁性
        三、要注重技术使用的专业性
    第二节 线上讨论策略
        一、要注重学习平台选择的专业性
        二、要注重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节 自主学习策略
        一、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学习规划能力
        二、要注重导学案的引导性
        三、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学术期刊
致谢

(8)同性恋者的风险认知、心理健康与风险行为及其媒介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文献综述
    2.1 同性恋相关研究
    2.2 风险传播相关研究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与假设
    3.3 研究设计
4 受访者人口统计基本情况
    4.1 年轻化,男女比例接近
    4.2 学生群体集中,文化程度较高
    4.3 收入分布不均,未婚者居多
5.同性恋风险传播的特征
    5.1 多维的同性恋风险传播信息
    5.2 泛化的同性恋风险传播者和传播媒介
    5.3 能动的同性恋风险传播受众
6 受访者的风险认知
    6.1 风险的认知维度
    6.2 受访者对风险的基础认识
    6.3 受访者对风险的认知程度
7 受访者的心理行为
    7.1 受访者的心理健康
    7.2 受访者的风险行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研究局限性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9)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创新
    四、研究综述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综述小结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一) 研究目标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三) 数据库建构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一) 信效度
        (二) 伦理遵循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结论
    一、研究回望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一) 研究局限
        (二) 研究展望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致谢

(10)网络流行语中的词语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的类型
    2.1 词性变异
        2.1.1 名词的变异
        2.1.2 形容词的变异
        2.1.3 动词的变异
        2.1.4 其他词类的变异
    2.2 词义变异
        2.2.1 理性意义的变异
        2.2.1.1 词义的扩大
        2.2.1.2 词义的缩小
        2.2.1.3 词义的转移
        2.2.2 色彩意义的变异
        2.2.2.1 感情色彩
        2.2.2.2 语体色彩
        2.2.2.3 形象色彩
    2.3 词形变异
        2.3.1 构词形态的变异
        2.3.2 构形形态的变异
        2.3.2.1 屈折词缀的借用
        2.3.2.2 字形解构
        2.3.2.3 重叠
    2.4 小结
第3章 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的方式
    3.1 修辞方式
        3.1.1 谐音
        3.1.2 别解
        3.1.2.1 语义别解
        3.1.2.2 语法别解
        3.1.2.3 字形别解
        3.1.3 夸张显赫词义
        3.1.4 婉曲更新词义
    3.2 认知方式
        3.2.1 变异中的隐喻
        3.2.2 变异中的转喻
    3.3 小结
第4章 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的原因
    4.1 外部原因
        4.1.1 社会发展
        4.1.2 语言接触
        4.1.3 社会心理
    4.2 内部原因
        4.2.1 语言要素的相互制约
        4.2.2 语言的类推机制
第5章 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的影响
    5.1 对语言规范的影响
        5.1.1 积极影响
        5.1.2 消极影响
    5.2 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5.2.1 积极影响
        5.2.2 消极影响
结语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深圳市长的教育新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2]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营造策略研究[D]. 杨婷. 三峡大学, 2019(06)
  • [3]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D]. 张莉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研究[D]. 艾梦佳.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5]“走班制”改革下的普通高中教学空间特点研究[D]. 姜平. 浙江大学, 2018(12)
  • [6]数字时代全民阅读立法研究[D]. 谭小军. 西南大学, 2018(01)
  • [7]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预习环节中的应用研究[D]. 王方.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8]同性恋者的风险认知、心理健康与风险行为及其媒介影响因素研究[D]. 李云芳. 暨南大学, 2017(02)
  • [9]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10]网络流行语中的词语变异研究[D]. 戴亚. 湘潭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深圳市市长教育新理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