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职业价值观初探_职业价值观论文

中国青年职业价值观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青年论文,价值观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08)05-0040-05

一、问题提出

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或称择业观[1,2]。它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其核心是职业需要,并通过职业评价、职业动机、职业愿望、职业态度、职业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3-5]。

国外学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进行了该方面研究,尤其是青年人的职业价值观是他们的研究热题;他们提出了不少职业价值观的理论,同时也编制了许多被广泛使用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及职业价值观量表。

我国学者在这个领域也做了不少探讨。他们的研究表明,80年代初,我国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以“发挥个人特长”和“有社会贡献”作为首选标准[6,7]。到了1980年代末,又把社会地位因素提高起来,并开始重视起经济收入方面[6,8]。再往后在1990年代中期之前,表现出理性不足的特征,经济收入等物质因素的重视程度迅速攀升,居高不下[10]。随后对物质收入高的过分强调又开始归于常态;发挥特长、符合兴趣重新成为择业的新热点,而且对公平及同事关系融洽开始日益重视[1,11-13]。2000年后,青年人对收入、福利的重视程度又出现新的热潮,而且单位、企业规模及前景也开始受到日益的关注[14-19]。这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青年人的职业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全面认识青年人职业价值取向的情况,对于引导青年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就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方法

(一)被试

向重庆五所高校(西南大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工学院)抽取的大学生,重庆嘉陵集团抽取的年龄35岁以下工作人员,重庆、山东两所中学的高中生以及附近在职青年共发放近1400份问卷,其中剔除无效问卷314份,共1046份问卷参与统计处理。

(二)自编测量工具

该问卷共有六个维度:贡献及集体主义取向(特征值4.436;包括助人、公益、人类发展和民族利益)、工作保障取向(特征值4.428;包括工作稳定、收入福利、保险安全、公平和睦)、自我发展取向(特征值4.246;包括挑战性、创造性、能力拓展、能力体验及职业前景)、家庭取向(特征值3.860;包括照顾家人、后代发展、家庭责任)、尊重及声誉取向(特征值3.270;包括物质心理上的优越、职称地位的升迁)和社会关系取向(特征值2.984;包括发展亲人朋友关系、与领导的关系、向往人际交往);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2.78%,因子载荷在0.4到0.8之间。Cronbach系数为0.926(各维度均高于0.7),分半信度(Guttman Split-half)为0.901(各维度均高于0.68)。各维度与问卷总分相关在0.477~0.834之间,且均显著高于其与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反映各维度有一定独立性,并能反映总问卷的内容。共有50个题目,每个题目有5个选择,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分别对应1~5分,青年职业价值观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

研究采用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作为信度的指标,对问卷进行检验,青年职业价值观问卷总体和五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94~0.962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679~0.901之间,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对于效度的检验主要从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两个方面进行检验,对于问卷的内容效度主要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本问卷的维度构想和题目的编拟是基于理论文献综述、知名相关变量、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综合考虑的结果,可以保证较好的内容效度;对于构想效度的检验通常运用,两种方法:分别是问卷各维度之间、维度与问卷总体之间相关程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两方面的检验均显示出问卷较好的效度。

模型拟合分析指标CFI、GFI、AGFI、NFI、TLI均在0.82以上,RMSEA为0.066,χ[2]/df值为2.235。从总体上看来,模型与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可以认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具体见表2。

(三)程序

问卷的施测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主试由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担任,测试时采取统一的指导语。采用SPSS12.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青年职业价值取向的总体特征

青年人在各维度得分顺序为:自我发展取向<工作保障取向<家庭取向<贡献及集体主义<尊重及声誉取向<社会关系取向,其中高中生、在职人员和大学生的状况彼此各有差异。

(二)青年职业价值取向的具体特征及差异分析

为考察性别、民族(少数民族、汉族)、学历水平高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职无大学学历、在职有大学学历)在青年职业价值观问卷各维度上的差异性,将问卷的五个维度作因变量,进行2×2×6的多因素多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总体上,学历水平在各类价值取向上都显现出明显的主效应;性别在家庭取向方面接近显著水平(p值为:0.075),考虑到方差分析是一种粗线条的差异分析方法,在主效应分析时还会考虑性别变量情况。在交互效应方面,可以看到,性别与学历水平的交互作用在家庭取向和社会关系取向上有极其显著地效应。

1.主效应分析

进一步做主效应分析表明:(1)女性(M±SD=2.59±0.75)在工作保障上的得分比男性(M±SD=2.69±0.79)显著偏低(t=2.07,p<0.05),表明女性更重视工作保障的价值取向;在其他分问卷上的得分情况没有表现出差异。(2)据表4的多重比较结果可知,自我发展、家庭取向、工作保障、贡献集体主义四个维度的得分,在职人员均比高中、大一、大二、大四的学生群体要高。尊重声誉分问卷中,大一学生的得分比高中生高,在职人员的得分比所有学生的分数都高。而在社会关系取向分问卷中,高中和大一的学生得分极显著地高于大四学生和在职人员(大三学生样本过小,在分析中未予考虑)。

2.交互作用分析

参照方差分析的结果,对性别与学历水平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两个维度上的情况进行了交互作用分析。在家庭维度上性别与学历水平的交互作用比较有限,高中女生得分高于高中男生,在职有大学学历男性的得分高于在职有大学学历女性,根据Bonferroni均值多重比较结果,两者均达显著水平(p<.01)。虽然由主效应分析可知在社会关系分问卷上高中和大一的学生得分均高于在职人员和大四学生,但在职人员仅限于女性,即在职女性及大四男生得分低于高中和大一学生(经Bonferroni均值多重比较,p值均小于0.05),其他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四、讨论

(一)关于青年人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本研究发现,学生群体(高中及大学)在工作保障、自我发展、家庭和贡献及集体主义四个维度上,没有任何显著差异;青年人最看重的职业价值取向排序前四位为:自我发展、工作保障、家庭、贡献及集体主义。这些信息表明当代青年学生群体的职业取向还是很积极的,他们最看重的因素就是这四个方面;他们重视依靠自己的努力、进取,追求生活工作的优裕,并能充分从他人、家庭及社会、民族的角度考虑问题。

参考近年来对青年学生的调查研究,这样的结果似乎也显示出青年人在择业取向上的一些新特点,如重新关注起工作的社会责任并强调起家庭责任问题。当然考虑到各研究之间的可比性太差,只能说这是一种猜测,尚需细致考察并作更多研究才能做出决断。

(二)关于性别差异及交互作用分析

本研究发现:青年女性更重视“工作保障”,其他取向差异不明显;高中男生较高中女生更重视“家庭取向”,而在职有大学学历青年中,女性较男性更重视“家庭取向”。“工作保障取向”涉及的内容有“稳定性、物质收入、福利保障等”,所以从调查结果可知,女性选择更为现实。这个结果可能与性别价值取向的冲突有关,现代女性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文化环境中成长,同时又接受着男女平等的价值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依赖性更强、更趋向于获得人们的认可而获得安全感。女性在努力追求两性平等(至少要有一份工作)的同时,还要费心维护自己的传统性别角色形象。这种矛盾的现象对女性构成极大的压力,考虑到自身承受能力,她们只能更看重工作的稳定、保障等方面而无暇顾及自身发展等其他方面。由性别定型理论[20]来看,高中男女生在家庭取向上的差异可能是由男女生不同的性别图式与外界不同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的交互作用造成的。

(三)关于学历水平差异及交互作用分析

首先,关于高中生比大一学生更重视“尊重声誉取向”,可能是大一学生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刚来到新环境,理想色彩浓于现实考虑,原来高中阶段的比较、攀比心理(尊重声誉维度的内容)抛于脑后,但随着新生活的适应、同学彼此的熟悉,对尊重的需要又激发起对该维度的重视,本研究的数据也支持这一点:从大二开始,到大四学生日渐重视该维度。

在社会关系取向上,大四男生和在职女性较其他群体更重视该维度,差异非常显著。求职过程、职场经历的感受是造成大四男生和在职女性非常重视该取向的原因:当前大学生求职难是一个普遍现象,僧多粥少加上社会上用人机制不健全,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有失公平的现象。男性比女性更具支配性的特点[17]可能使得大四男生们对求职的问题尤其关注,自然积累的该方面信息也多,他们可能因此更容易关注人际方面内容;而在职女性在前述性别角色冲突焦虑的背景下,其亲历的求职、职场生活必然使她们体验更深刻,那就是良好的亲人朋友关系及与领导关系的熟悉是其工作有保障及获得幸福感体验的前提。相反在职男青年在职场生活中,遇到的焦虑可能更多为效能感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们对自我发展的可把握性要比女性更重视,因此对社会关系取向的重视程度相对要小。

另外,无论有无大学学历的在职青年在“社会关系”外的五个维度上的重视程度,都不及学生群体。这个结果的出现,可能是因为社会关系因素在职场的重要性过于突出,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在职人员对其他因素的重要性认识。

五、小结

通过自编问卷对当代青年职业价值观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1)自编的青年职业价值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青年职业价值观可以分为六个维度:工作保障维度取向、贡献及集体主义取向、自我发展取向、家庭取向、尊重及声望取向、社会关系取向。实证模型与理论构想模型基本拟合。

(2)青年人最看重的职业价值因素依次为:自我发展、工作保障、家庭、贡献及集体主义、尊重声誉及社会关系。

(3)青年人的职业价值取向存在性别及学历水平的差异,但没有发现民族差异。

收稿日期:2008-07-05

标签:;  ;  ;  ;  ;  

中国青年职业价值观初探_职业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