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基础设施建设者人文精神调研报告论文_谭智鹏,陈洪亮,郝鑫燚,杨崎浩

路桥基础设施建设者人文精神调研报告论文_谭智鹏,陈洪亮,郝鑫燚,杨崎浩

长安大学 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为积极响应“学习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进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号召,以重点改革带动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贯彻十九大报告以建设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为目标,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交通运输规律的发展道路。本次实践以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六十年院庆为契机,走访知名校友。切实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通过参观中国超级工程,学习公路人不断创新、攻坚克难、不畏艰辛的精神。

关键词:超级工程;大桥建设;路桥基础设施建设者;人文精神

一、调研课题

路桥基础设施建设者人文精神

二、调研背景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榜样给予的力量是一次精神洗礼,让人真切感受到“爱岗敬业”精神的存在,他们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而是扎根群众之中,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干出了非凡的业绩,凝聚着中国复兴的力量。

为积极响应“学习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进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号召,深入贯彻十九大报告以建设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为目标,以重点改革带动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交通运输规律的发展道路,通过参观中国超级工程,学习公路人不断创新、攻坚克难、不畏艰辛的精神,寻找路桥基建中的榜样力量。

三、调研目的

通过采访在中国各种大型或艰苦公路、桥梁隧道或工程中攻克难题、突破难关的长安大学工程师校友,学习感受“公路人”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态度和他们的奉献精神、创新精神,进一步了解“长大精神”。通过调研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艰苦工程中“公路人”的贡献,深刻体会并学习为我国基建蓬勃发展作出贡献的工程师们在工作中体现出的精神。通过采访调研基建工程参与者,从不同角度理解基建发展对改革开放多方面,如交通运输、贸易经济,西部开发等的助力作用。

四、调研意义

本次实践活动,通过采访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杰出校友以及工作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基础设施建设者,在校内鼓励广大公路青年学习“公路人”精神,提升学生专业学习和工作素质;在全国范围内宣扬基础设施建设者的精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基建工程人的认知度;坚定学生积极从事基建工程的信念,为建设“交通强国”作出贡献。

五、实践内容

1.实地参观杭州湾大桥,了解建设过程中突破的难关。

在去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大巴上,老师讲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基本情况。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的跨海大桥,是成千上万设计、工程学家和施工人员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建成的壮丽奇观。该桥北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市慈溪水路湾。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继上海浦东东海大桥之后,中国改革后第二座跨海跨江大桥。大桥全长36公里,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曾保持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纪录,现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之后世界第三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建设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概念,借助“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呈现S形曲线,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游览性。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海中平台。这一海中平台是一个海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同时也是一个绝佳的旅游休闲观光台。

海天一洲坐落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航道桥以南约1.7公里处的观景平台,从“海天一洲”正式运营,游客可切身体验“望海听潮观大桥”的感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海天一洲”主体建筑为高24米的6层钢结构,通过长约42米的栈桥与观光塔相连。海天一洲总建筑面积41700平方米,占海域面积12000平方米。整体建筑分为主体平台和观光塔两部分,其中主体平台高24米,共有6层,第5层为全海景精品客房会所,赏味无与伦比的海上入住体验;观光塔高157米,共17层,站在至高端上将杭州湾揽尽胸怀。它以白色和蓝色为主调,形似展翅的雄鹰衔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双巨手托起耀眼的珍珠,象征着长江三角洲区域高速发展、蒸蒸日上的经济形势,同时寓意杭州湾两岸经济如大鹏展翅,越飞越高。建筑宏伟壮观,熠熠生辉,已成为宁波市一张闪亮的名片,世人瞩目的旅游地标性建筑。

除此之外,实践队员还参观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监控中心。杭州湾跨海大桥有36公里长,桥面上仅在大桥中间设有一个海中平台,其它没有上下匝道,车辆一旦上了大桥,就没有其他方向选择,交通流向呈现单一的特点;交通流中重载或超重载的车辆会占相当比例,长期运输会对大桥的路面结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杭州湾跨海大桥入口方向无主线收费站,整体交通控制需要与路网其它路段联动;由于整个大桥大部分路段位于海面上,所以大桥交通更容易受气候如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因而,监控、通信、收费三大系统机电项目工程是杭州湾跨海大桥交通附属工程中最为重要也最具技术含量的单位工程之一。

2.深入沪通大桥施工工地,了解工程建设实际条件。

队员们到达了长安大学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接受工地出行安全教育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戴整齐安全防护设施。

全体队员乘坐“沪通一号”前往28号、29号墩,具体了解了大桥的沉井基础、主塔、主梁、斜拉索中使用的先进技术。在江浪颠簸中,未到目的地,实践团队成员们的目光先被伫立在江中的主塔吸引,雄伟壮观的的工程更激起了队员们的学习热情。在参观“员工之家”的过程中,队员们聆听沪通长江大桥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技术,随后队员们乘坐升降机登上主塔眺望远方尚未合拢的大桥。在29号墩展厅参观完毕后,队员们有幸采访到我校杰出校友查道宏老师,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沪通长江大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一步了解沪通长江大桥这一超级工程的建设难度,从中探寻长大公路人为攻克难关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并最终成功解决沪通大桥工程在建设中的故事,感受长大公路人坚忍不拔的工作毅力与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下午迎着火热的午后阳光,实践队员们前往江边展厅参加报告会,姚总和丁汉龙部长为工科试验班成员和实践队员就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钢梁架设关键技术和超高塔28号墩主塔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耐心解答了同学提出的问题。讲座结束后,队员们在江边展厅中,通过展厅内的桥梁模型对桥的整体设计理念与结构构造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极端艰苦的建设条件,并未阻挡住中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步伐,中国工程师以他们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毅力,迎接各种世界级的困难与挑战,他们如一支百战雄狮,击破千难万阻,为祖国基建趟出一条通天大道。

六、实践结果

1.实践期间,长安大学赴陕西、浙江、江苏省“寻访校友足迹•感知长大力量”暑期社会实践队积极向公路学院官方网站、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先锋家园长安大学团委的各指定邮箱发送多篇出征、纪实、总结新闻稿,经过学院统一推送,获得巨大的点击量,赢得全校师生广泛关注。

2.中国青年网

本立项团队在中青校园三下乡栏目上共发稿8篇,团队阅读量2373,文章分享量132,评论总量41,点赞数量68,在“线上三下乡”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3.其他网站

除此之外,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新闻稿还在中华网、搜狐网、腾讯网、三秦学习陕西学联、学路网等网站上相继发表。

七、结语

在亲身走进沪通长江大桥施工工地、杭州湾跨海大桥监控指挥中心的过程中,队员们被路桥基础设施建设者所表现出的工匠精神和长大精神所深深触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吹响了交通强国建设的号角,作为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的学生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发扬传承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和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长大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论文作者:谭智鹏,陈洪亮,郝鑫燚,杨崎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路桥基础设施建设者人文精神调研报告论文_谭智鹏,陈洪亮,郝鑫燚,杨崎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