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转变研究体悟论文_刘佳

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转变研究体悟论文_刘佳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 251100

随着新课改的突进,核心素养在生物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开展,然而传统教学的影响,课堂模式单一、结构生硬,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效果低下。那么如何应对新课改的变化,如何正视生物学科在社会、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这引发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纵观近年来高考试题变化,总体趋向于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因此,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提升教学效果、应对课改的保障。

如何转变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单纯地教”变成学生“主动地学”,建立一个高效自主创新的新型生物课堂,以下是我的行动研究体悟。

一、转变教学模式,需要改变传统观念

作为生物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渗透一些生物学科的前沿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讲遗传部分的内容时,我会联系刑侦案件的侦破,基因工程让学生了解目前各国建立空间站的生物学成果。另外,我会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短暂的交流,了解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态度和迷惑的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转变思维和学习方法,学生学会了,兴趣也就随之提高了。

二、提高创新能力成为新型教学模式的终极目标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去限定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应该经常性地肯定学生独特的观点和思维,并给予适当的引导。生物学科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每一堂课都应该尽力发掘学生潜在的独特思维和个性,让学生的各项能力在不断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磨炼,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们春天去采集青蛙和蟾蜍的卵,观察并记录二者的发育过程,比较青蛙与蟾蜍生长发育的区别;或者观察一些校园内种植花卉的花的结构,学着将不同的花分门别类,学生们对这样的实践活动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他们都积极地做好记录,并且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集体讨论,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建立高效课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这使得老师的教学过程动起来了,不仅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还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讲《细胞增殖》中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噬菌体侵染病毒的过程时,我利用Flash给学生连续地展示出来,学生看到了动态效果,就不会断章取义地去理解记忆。如今,学校安装了电子白板,一方面可以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答案和作业完成情况,缩短了课堂用时;另一方面,利用白板做出来的课件“可圈”、“可点”、可复制、可拖动,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

再比如,在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和营养级存在递减的关系,因此我借助学生随手可取的不同大小的字典、词典,形象地表现出这种金字塔的形状,方便而且易懂。老师的教学手段多样,生物课堂就会妙趣横生,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更足。因此,我提倡老师们在授课时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建立一个高效课堂。

四、与时俱进,跟紧时代步伐

高中学生学习的教材不会年年发生变化,但时间却在不断向前推进。在接触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教材中的内容学生没有生活体验,因此,很多问题开始引发我们的思考。

比如,在利用《从生物圈到细胞》的问题探讨导入时,教材是利用2003年SARS病毒的传播和流行进行引入,这对于如今的高中生来说,完全没有记忆,他们当时只有两三岁,这时我们就要改变思路,可以用H1N1或者H7N9或者如今新闻里经常提到的引发小头婴儿的塞卡病毒等来替换,似乎更加容易理解。当今的时代是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全球共享的时代,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并且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铺路。

五、课堂形式多样,但殊途同归

学生学习的个性正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来,还应该发展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例如,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要探索的课题,并且通过咨询、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最终将研究成果展示在课堂上,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抛出一个议题,小组合作学生围绕议题进行讨论研究,再组间交流,最终得出结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教师应该是一本百科全书

生物老师的理论知识中,生物学科知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而其他学科的知识在逐渐退化,这样,很容易失去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失去了学生对于教师该有的崇拜心理。实际上,教师只有成为多学科融合的全能型人才,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由衷地尊重、敬佩自己的老师,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的发展。

教学模式要改变,教师首先就要做出改变,不仅要武装自己,更要积极地与学生需求知识和生活契合。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方面,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不断地调整教学思想和理念、转变生物教学模式,不仅是课堂形式的改变与需求,更是新课改教育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论文作者:刘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  ;  ;  ;  ;  ;  ;  ;  

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转变研究体悟论文_刘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