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550002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2018年6月100例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管理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实践操作性比较高,能够显著提高科室护理质量评分,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神经内科;精细化护理管理
Clinical study of fine management in nursing management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Shuai juan
Guiyang Women and Children's Health Hospital 550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ine nursing management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Methods: 100 patients from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out the refined nursing management, the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the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nursing quality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UNK> 0.05). Conclusion: The practice of fine-grained nursing management is highly operational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of the departmen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Keywords] Neurology; Fine Nursing Management
神经内科是临床重要科室,就诊患者往往病情复杂,且合并不同程度功能性障碍,需要医护人员配合,做好诊疗工作。对神经内科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是现阶段临床工作重点改进方向。我院神经内科在全科范围内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选取
近三年来神经内科满足研究条件的70例就诊患者,对其护理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神经内科100例神经内科就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满足诊疗标准[1] ,患者本人或家属对临床诊疗情况知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n=50)男性35例,
女性15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62.53±3.52)岁。对照组(n=50)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62.49±3.61)岁。病例收集工作满足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纳入治疗依从性较高及中途未停止治疗者。排除合并免疫系统、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同时排除合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严重损伤及无法定监护人者。2组基 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分组研究价值。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就诊期间,结合病情,护理人员按照科室相关制度及医嘱,为患者做好护理,满足患者基本需要,保证就诊安全。观察组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人员管理:开展精细化管理,需要对科室内部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意识、护理技能进行强化,加强培训,使科室内部人员能够不断提高操作实效。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每个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能进行明确。与此同时,采取弹性排班模式,保证护理人员能够为科室提供连续性服务,满足危重患者需要。(2)精细化护理流程:为有效提高患者在神经内科的就诊质量及效率,要求全体科室人员认真做好患者接待工作,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病房。及时介绍科室情况,做好宣导工作。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降低风险。(3)精细化病种划分: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关注,监测相关指标时间尽量与诊疗时间错开,结合患者需要,明确每日护理服务重点。对分级护理进行细化,护理人员判断患者自理能力及病情进展情况以Ⅰ级A、Ⅰ级B、Ⅱ级A、Ⅱ级B、 Ⅲ级为标准,将神经内科主要病种的临床护理路径确定下来,并予以实施。(4)精细化安全管理:对患者就诊期间危险因素进行判断,如疼痛、压疮、跌倒/坠床等,加强质控管理, 降低患者临床风险,减少不必要麻烦,提高患者就诊效率。
1.3 观察指标
对2 组患者开展问卷调查,结合科室评价标准,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管理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判定,每项取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该项护理质量评分越好[2] ,做好统计及对比工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x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管理的护理质量评分均 高于对照组 , t值检验结果显 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 见 表1。
3 讨 论
精神内科患者发病急,且病情进展比较快,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带来明显威胁,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采取必要措施,不断改进临床护理服务机制,提高科室诊疗能力,强化患者治疗效果。精细化护理管理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出发点,充分融合优质护理内涵,旨在通过改进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满足神经内科患者实际护理需要,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风险、完善护理服务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 任国飞,彭爽英,翁水英."鲶鱼效应"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2):153-154.
[2] 李 慧.品质圈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33):4-5.
论文作者:帅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精细化论文; 科室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病情论文; 质量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