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校园文化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和谐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校园艺术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8-065-01
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内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一起构成的统一体,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集合体,而且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学校师生学习风气、精神风貌、养成习惯、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
一、构建有教育感染的环境文化
环境宜人的校园当然能让学生有回到家的感觉,能让学生体会家的温馨和亲情,具有熏陶人的作用,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是色彩缤纷的百花园,感受到自然的无穷魅力。这些都需要学校的"硬件"设施,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而前进。但是农村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有其先天的缺陷,这也是导致部分学校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无法进行的最根本原因。当然,这样理解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我们可以集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如建设围墙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班级文化、绿色文化、德育文化等。
二、构建美好心灵的校园精神文化
学校在对师生精神文化营造上,善于运用教学设施,活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行为规范、思想品德教育等。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提炼校园文化是校长的教育艺术,校长的教育艺术也就是办学思想集锦。有人说,校长是钢琴家,弹好一个音符,组成一首优美的曲子;校长是建筑师,让一个一个的工程队伍按设计图纸造起一幢精美的大厦;校长是指挥家,把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声部协调组成一支优美的曲子。因此,校长要用文化熏陶每一个人,用精神激励每一个人,用榜样感召每一个人。用人所长,团队合作;宽容理解,激励奋进。良好的团队协作,离不开校长的人格魅力。只有教师成长,才能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渴望教师人人做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下细功夫备课,下苦功夫备课,下深功夫备课,人人兢兢业业当好一名人民教师。
加强学校传统文化建设。虽然是农村中学,只要我们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各种活动,在各项活动中会逐步形成一种舆论或氛围,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入手:开学典礼,每周一国旗下讲话、作文、演讲、唱革命歌曲、国歌、美术等竞赛,庆校庆、"文明从我做起"、"书香校园的创建"等一系列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让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团结协作、勤奋好学、不断进取、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加强教风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抓好教师的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弘扬奉献精神,形成"为人求真、为学求实"的良好校风。
2.重视教师的理想教育。教师是校园文化环境的缔造者,因此教师应有高尚的教育理想,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着热情,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教师才有可能平心静气地去研究教材,去教育学生;只有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够包容地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是师生共同的土壤,是师生焕发生命力的田园,教师要学会尊重、宽容、爱护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宽松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
3.教师的文化素养应体现在细节上,发散在空间中。作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是一份安静的职业,理性的思维,平和的举止。一个教师的基本文化素养如何,我们除了观其仪表举止,还不妨去看看他的办公桌,教材、备课本、作业本是怎样摆放的,我们再去听听他上课,感受一下他的课堂教学文化氛围。看看他有什么样的文化个性,以怎样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又是如何寓教于乐、循循善诱、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
四、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1.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用劳动创造生活。
2.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规范》,制订了《小学生礼仪教育细则》,狠抓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通过调查分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大部分学生不是智力原因和教师因素,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着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4.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会生活,就不会工作"小学生可塑性强,各种习惯极易形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一点一滴抓起,持之以恒,以一贯之,自己动手,自理生活,学习生活知识,掌握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开展争当"小主人"活动,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学习用品,爱护花卉草木,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学校,照顾好家庭,当好主人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学校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氛围,无疑会对师生心灵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贾志杰. 浅谈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新课程.教师》.2016.10
[2]郑志宏.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3.08
论文作者:付华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学校论文; 校长论文; 师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8期论文;